5個方法,讓你從拖延患者變成自律達人

2020-12-21 碧讀好書

文|月月

01

拖延,正在逐漸毀掉你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晚上,你拿著白天沒有做完的工作回家,準備今晚挑燈夜戰,無論如何要把策劃趕出來。

可是這項工作太艱巨了,實在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這時,手機響了,閨蜜群裡彈出一條消息。

你和閨蜜暢聊了十分鐘,又看到頭條推送了新聞,剛好是你感興趣的新聞,你又忍不住點開。

過了不久,你發覺自己有點餓了。於是打開了外賣軟體,給自己點了份外賣。

心想著,現在開始工作,等下外賣來了還得中斷工作吃外賣,不如趁這段時間玩一局遊戲吧。

半小時後,外賣來了,你又花了半小時吃外賣,而時間,已經過了11點。

你想起自己還沒洗頭洗澡,於是放下吃完的飯盒,就直奔浴室。

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12點了。

一個晚上過去了,工作毫無進展。好不容易從辦公室搬回來的資料,最終又原封不動地搬了回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的時間就這樣被拖延症吞噬了,你的生活也在被拖延症漸漸毀掉。

而患有拖延症的人有多少呢?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就不能完成工作。難怪有人會說,現在99%的年輕人都靠「截止日期」活著。

可是,人為什麼會拖延?如果你已經是拖延症晚期,還有沒有治癒的可能?

02

拖延,不僅僅是因為懶

很多人都以為,拖延症,僅僅是因為懶。

但其實不是,在拖延症背後,還有很複雜的心理學原因。

拖延的第一個原因,是不自信。

不自信會導致拖延?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常常會用狀態不好、時間不夠等藉口拖延工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領導讓你部門的每個人都寫一份策劃案,三天後交。你擔心自己寫得不如別人,就故意拖延到最後一天才動筆。交稿的時候還要說:「我這是昨晚臨時寫的,肯定寫的不如你們。」

你看,你之所以拖延,並不是因為懶,而是對自己太不自信,又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拖延症的第二個原因,是完美主義。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拖延不僅有顯性拖延,還有隱性拖延。那種「永遠覺得準備不足」的心態,就是一種隱性拖延。

比如,你想考個教師資格證。在開始行動之前,你做好了完美的準備工作,比如制定詳細的計劃、查詢各種考證攻略等等。但你總是覺得自己的準備還不夠充分,於是遲遲沒有行動。

其實,這樣的人並不是因為懶造成了拖延症,只是他們被自己的完美主義困住了。

拖延的第三個原因,是你能力不足。

假如你拿到了一個很複雜、很艱難的工作,你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做起,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勝任。這時候,你很有可能就會拖延。之後,你會開始不停地做一些無關的、瑣碎的事情,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感。

總而言之,拖延症絕不僅僅意味著「懶」,而是有更深層的心理學原因。假如沒有突破固有的認知,那麼即使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也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03

五個方法,讓你從拖延患者變成自律達人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終結拖延症,變得更加自律呢?

戰拖的第一個方法,相信自己,建立自信

在《戰拖行動》一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相信自己,是成功者與拖延者之間的分水嶺。如果沒有自信,沙發會召喚你,電視會引誘你,你終將一事無成。

那麼,我們要如何建立自信呢?

一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感同身受勝利法。在自己的社交圈找到一個自信的榜樣,作為自己的激勵。或者,我們也可以看一些勵志電影、讀勵志傳記,甚至組建互助小組,讓他人身上汲取積極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使用願望實現法。想像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你的成就感有多高,如果提前完成了任務,之後的日子有多輕鬆。用這種成功的假象,對抗困窘的現狀。

戰拖的第二個方法,是自我對話,自我批評

當我們覺察自己正在拖延時,就要化身成為批評家,進行自我對話。比如,當你是因為擔心做得不夠完美,才遲遲不肯開始工作。

你就可以對自己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永遠不可能做好完美的準備,別管結果如何,先動手幹才是要緊。」

通過不斷地自我對話,我們能有意識地逐漸建立對不愉快任務的忍耐力。

戰拖的第三個方法,是學會拆解任務項。

當我面對的任務太困難,我們很容易會做著做著就放棄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

每次取得階段性小成就時,我們就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感覺能激勵我們繼續努力。

這一方法非常適合用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把暑假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再完成。原因並不是他們懶,而是作業太多,他們無從下手。所以,家長要把大塊的暑假作業細分到每一天,每完成一項,我們就在作業後面打個勾。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就能收穫滿滿的動力。

戰拖的第四個方法,是學會逆向規劃。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拖延,只是因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而已。如果我們知道從哪裡開始,我們就能立刻採取行動。所以,我們可以用逆向規劃的方法,從目標開始倒推做計劃。

時間管理專家Laura Vanderkam曾在演講中提到:「很多人在年末會收到自己的年度績效評估,你們會回顧這一年取得的成績,這當然很有用,但我發現做未來的展望更加有效。如果你想戰勝拖延,不妨現在就寫出年底的績效評估。」

比如,你希望到今年年底,你能每個月靠寫作賺一萬元。

那麼,你就要開始倒推:

1、要想每月稿費一萬元,一個月至少要寫十五篇稿件。

2、那麼,我必須兩天寫一篇文章,拒絕讓自己有任何懈怠。

3、要想提高上稿率,我還可以參加寫作訓練營,系統學習寫作方法。

你看,逆向規劃的最後一步,就是我們計劃的第一步。這時候我們就知道要從哪裡開始了,也就可以立刻行動了。

戰拖的第五個方法,是嘗試五分鐘計劃。所謂五分鐘計劃,就是向自己承諾,我先堅持行動5分鐘,5分鐘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下去。

比如,你正準備寫一個策劃案,但寫策劃案太難了,你有點想用拖延來逃避。這時候你就要鼓勵自己,我先查五分鐘資料再說。這並不難,畢竟五分鐘不是多長的時間。在這五分鐘的時間裡,你很可能找到了行動的方向,甚至已經深深地沉進工作中,把拖延的念頭拋到九霄雲外了。

04

戒掉拖延,讓世界煥然一新

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還是有的。」的確,與其抱怨時間不夠,不如問問自己,是不是利用時間的方法出了問題。

原來,毀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告訴他還有明天。因為當他相信還有明天,他就永遠不會選擇在今天開始努力。

願我們都能戒掉拖延,讓世界煥然一新。願我們都不再找「明日復明日」的藉口,而是有「今日事,今日畢」的勇氣。

作者:月月,碧讀好書籤約作者,一個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佛系媽媽。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圖/攝圖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總是拖延?三個簡單方法解決拖延症,是我用過最有效的
    別擔心,你可以改變自己!自律,能漸漸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自律的生活,每天都是元氣滿滿。學會斷舍離,生活才能清爽舒暢。曾經我也是一個拖延症的重度患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著很多方法,也看了幾本與自律、拖延症相關的書籍。
  • 一個連「克服拖延症」都拖延的重度拖延患者,是如何走向自律的?
    我從小到大都有嚴重的拖延症。所有寒暑假作業都是臨開學最後一夜趕出來的。剛放假,時間趕趟,再玩幾天,最後一個月肯定會搞定。最後一個月到了,還有四個星期呢,沒關係。只剩一個星期了,7天每天8小時,還有56 個小時呢,應該夠用。直到……最後一夜。我每次都是邊哭邊寫的,因為沒功夫擦眼淚,作業本都被洇溼了。
  • 勵志:別讓懶惰和拖延,毀掉你的人生,幾個方法讓你學會自律
    可以很明確告訴你,自律的人對生活的美好度,往往要比那些懶惰拖延的人高很多很多。成功的人為什麼會成功?是因為他們往往有著高度的自律,不會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當你有一個好的項目和一些好的機會,甚至會因為你的拖延和懶惰,會讓你無法積極全身心的投入,從而讓一個可能影響你人生的機會,白白喪失。如何改掉懶惰和拖延。掌握自律?今天就教給大家幾個方法。
  • 原來達文西也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根治拖延症,你要牢記這4招
    拖延。達文西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他因為習慣性拖延,最終傳世畫作不超過20幅,其中五六幅直到他去世,都沒能完成交給客戶。達文西沮喪地說:「告訴我,有哪些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你看,原來大咖犯起拖延症來,跟我們普通人沒有差別。
  • 同是拖延患者,你和薛之謙差別在哪|Procrastination拖延症
    ◆  ◆  ◆  ◆  ◆  ◆  ◆  ◆  ◆開始之前做個小小心理測試有一次踩狗屎運,你在路邊撿到一千元。剛好你好想去買一件大衣,但是錢不夠。這時你可以去買一雙好看但不急用的鞋,還能剩下幾百塊,你會怎麼做?
  • 戒掉拖延,提高執行力,做個自律的人
    每次都告訴自己,以後再也不這樣了,卻沒有足夠的毅力改變自己,漸漸的, 拖延成了生活常態。拖延看似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實際上會引發嚴重的外在後果和內在痛苦。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嚴重的拖延症不僅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等,還會使我們不斷地自我否定、貶低自己,甚至出現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 幾種有效方法幫你治癒拖延症
    人們之所以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做簡單的不動腦子的運動,如果事情太過複雜,我們就很排斥,一直拖著不去做。所以如果能把一件複雜的事簡單化,降低它的難度,我們就比較容易開始了。這個方法就是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任務,小的任務做起來相對比較容易,當你接二連三地完成它們之後,最終這個大目標也就被你完成了。
  • 如何克服拖延?5種方法和技巧,幫你控制不良行為,避免浪費時間
    做個報告需要一整天嗎?不需要!但是很多人很多時候,就用了一整天,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它。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這樣浪拖延時間,那麼為什麼這樣呢?很多人將它歸結於懶惰,確實懶惰總是會讓人變得拖延,但除了懶惰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 三個關於自律的真相告訴你:沒有意義感的自律,不過是自虐而已!
    下面,我們將通過拆解關於「自律」這個概念的3個謊言,為你逐一呈現這種不真實。第一個謊言:不自律是有危害的早在公元前800年,古希臘著名詩人赫西俄德就曾提醒人們:不要把你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和以後。電影《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就是被欲望支配著停不下的典型,如果從獲取食物的標準來要求,那麼他們是高度自律的,不知疲倦地吃個不停,終於一步步地、慢慢變成了豬的模樣。電影的出品方吉卜力工作室宣稱,人變成豬其實是在對現實社會中,人性貪婪的一種隱喻和批評。
  • 讓你擺脫拖延症的幾個辦法
    到了晚上計劃沒完成總是睡不著,覺得自己浪費的時間,拖延症就像一個詛咒一樣伴隨著我。白天因為拖延症所以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然後到了晚上就會去焦慮。不斷地否定自己,最後晚上怎麼也睡不著。於是第2天的計劃也就泡湯了,不斷的惡性循環,最後變得自卑。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是和我一樣的。下面這件事我這段時間跟拖延症爭取時間的一些方法。1.我們為什麼會有拖延症?
  • 《五秒法則》:簡單粗暴的擺脫拖延症方法!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你要是在亞馬遜、京東等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上百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一般的書籍會從拖延症的原理講起,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做分析,教給你各種各樣的方法。網上還有克服拖延症的互助小組,大家一起抱團取暖、互相監督去戰勝拖延症。
  • 5個拖延症的表現,你中了幾個?
    簡單來說,賴床不肯起,不管是雙休日還是5分鐘後就遲到了。10個鬧鈴鬧不起自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個症狀隨著規律的生活作息和年齡的增長會不要而愈。等你想賴床而賴不了的時候,證明你步入中年了。2. 馬桶引力過大。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3、確定你的方向落實在行動上,善始善終,運用你的知識,通過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行為方法)。這種「三管齊下」的療法,將會使消極層面(拖延的層面)有所緩解。也可以用以強化積極的選擇和意圖。對緩解毫無必要的消極事件是一件富有積極意義的事情。這三個方面既是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的。
  • 你有拖延症嗎?竟有75%的大學生有拖延症,教你如何擺脫拖延毛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表現為懶惰、專注力差、手忙腳亂等,拖延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利,如何戰勝拖延?給大家推薦以下幾個方法:方法一:改變環境拖延患者「老託歲月」裡,身邊應該少不了手機、沙發和身邊其他事物。手機軟體不斷彈出的通知,讓人忍不住想看微博的熱搜,想看某站的博主,想刷某音的小視頻,這些軟體正是抓住了人的心理特點,推薦一些你常關注的、感興趣的內容,以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身邊的事情自然就耽誤了。所以,戰勝拖延必須關閉手機。2、遠離沙發和床。
  • 你的拖延症,已經讓你「病入膏肓」
    馬上到2021年了,回顧過去的2020年,發現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拖延症「晚期」患者。每個月應該完成的工作,因為拖延,全部累積到這個月了。計劃今年要看的書,因為拖延,只完成了一半。拖延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雜亂無章,毫無計劃。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說明你大概率是一位拖延症患者,估計很多人想問懶惰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拖延症呢?其實懶惰不等同於拖延症,但拖延症的一部分表現卻包含著懶惰,打個比方,你剛好肚子餓了,但是你不想自己走出去飯館吃飯,於是你就點了外賣,這能說明你懶,但這不能說明你有拖延症。
  • 獨自一人居住,應該如何保證自律而不陷入拖延?
    但請注意,你絕對不需要找到最理想的容器以後再行動。那樣是拖延的藉口。由於家是一個太爛的容器,以至於稍微換一個容器就比它強。舉個例子,離你家最近的麥當勞,周末帶一本書過去看一天。你會發現效率奇高。那是因為在家時你根本沒法開始看書啊。
  • 不甘平凡的你,如何科學地「終結」拖延症?
    一、你為什麼會有拖延症?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全國有5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經常出現拖延的情況,有7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其實,真正有拖延症的人,恰恰是那些極度渴望自律卻有難以自律的人。但如果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我們成為「拖延症」患者,我們平凡卻不甘於平凡,我們不優秀,卻希望自己優秀,我們不自律,卻希望自己自律。而正是這種平凡中的不甘,將我們拖入了「拖延症」的深淵,一旦拖延了,就會出現強烈的負罪感和自責情緒,不斷地自我否定,從而陷入不斷拖延的惡性循環,於是每天都在痛苦並拖延著,每天都在痛苦與拖延中苦苦煎熬。
  • 治好拖延症的5個小方法
    一、經典的5秒法則當你要做一個事兒的時候,先倒數5個數,數到1的時候就立刻去做。比如說你要7點起床,鬧鐘響了後就立刻數5個數,數到1的時候就立刻起床。二、番茄工作法有的人把目標定的太大,一周瘦10斤,讀5本書,目標過大一定會導致拖延,因為你根本無從做起,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把你工作或者學習時間,分成25分鐘一個單位,然後規定25分鐘要完成什麼任務,而不是一天要幹啥,一周要幹啥。
  • 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自律了,才變得優秀
    由新浪讀書、騰訊讀書、搜狐讀書等媒體聯合力薦的《自律力》這本書,作者小野本身就是一位自律達人,他親身體驗由散漫混亂的生活到極其自律、自我管理力很強的生活方式,用嶄新的視角看待那些自律人生中需要直面的問題。讓自律改變自己,做一個自愛自律的人,把自己活的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