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
01
拖延,正在逐漸毀掉你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晚上,你拿著白天沒有做完的工作回家,準備今晚挑燈夜戰,無論如何要把策劃趕出來。
可是這項工作太艱巨了,實在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這時,手機響了,閨蜜群裡彈出一條消息。
你和閨蜜暢聊了十分鐘,又看到頭條推送了新聞,剛好是你感興趣的新聞,你又忍不住點開。
過了不久,你發覺自己有點餓了。於是打開了外賣軟體,給自己點了份外賣。
心想著,現在開始工作,等下外賣來了還得中斷工作吃外賣,不如趁這段時間玩一局遊戲吧。
半小時後,外賣來了,你又花了半小時吃外賣,而時間,已經過了11點。
你想起自己還沒洗頭洗澡,於是放下吃完的飯盒,就直奔浴室。
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12點了。
一個晚上過去了,工作毫無進展。好不容易從辦公室搬回來的資料,最終又原封不動地搬了回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的時間就這樣被拖延症吞噬了,你的生活也在被拖延症漸漸毀掉。
而患有拖延症的人有多少呢?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就不能完成工作。難怪有人會說,現在99%的年輕人都靠「截止日期」活著。
可是,人為什麼會拖延?如果你已經是拖延症晚期,還有沒有治癒的可能?
02
拖延,不僅僅是因為懶
很多人都以為,拖延症,僅僅是因為懶。
但其實不是,在拖延症背後,還有很複雜的心理學原因。
拖延的第一個原因,是不自信。
不自信會導致拖延?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常常會用狀態不好、時間不夠等藉口拖延工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領導讓你部門的每個人都寫一份策劃案,三天後交。你擔心自己寫得不如別人,就故意拖延到最後一天才動筆。交稿的時候還要說:「我這是昨晚臨時寫的,肯定寫的不如你們。」
你看,你之所以拖延,並不是因為懶,而是對自己太不自信,又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拖延症的第二個原因,是完美主義。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拖延不僅有顯性拖延,還有隱性拖延。那種「永遠覺得準備不足」的心態,就是一種隱性拖延。
比如,你想考個教師資格證。在開始行動之前,你做好了完美的準備工作,比如制定詳細的計劃、查詢各種考證攻略等等。但你總是覺得自己的準備還不夠充分,於是遲遲沒有行動。
其實,這樣的人並不是因為懶造成了拖延症,只是他們被自己的完美主義困住了。
拖延的第三個原因,是你能力不足。
假如你拿到了一個很複雜、很艱難的工作,你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做起,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勝任。這時候,你很有可能就會拖延。之後,你會開始不停地做一些無關的、瑣碎的事情,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感。
總而言之,拖延症絕不僅僅意味著「懶」,而是有更深層的心理學原因。假如沒有突破固有的認知,那麼即使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也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03
五個方法,讓你從拖延患者變成自律達人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終結拖延症,變得更加自律呢?
戰拖的第一個方法,相信自己,建立自信
在《戰拖行動》一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相信自己,是成功者與拖延者之間的分水嶺。如果沒有自信,沙發會召喚你,電視會引誘你,你終將一事無成。
那麼,我們要如何建立自信呢?
一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感同身受勝利法。在自己的社交圈找到一個自信的榜樣,作為自己的激勵。或者,我們也可以看一些勵志電影、讀勵志傳記,甚至組建互助小組,讓他人身上汲取積極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使用願望實現法。想像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你的成就感有多高,如果提前完成了任務,之後的日子有多輕鬆。用這種成功的假象,對抗困窘的現狀。
戰拖的第二個方法,是自我對話,自我批評
當我們覺察自己正在拖延時,就要化身成為批評家,進行自我對話。比如,當你是因為擔心做得不夠完美,才遲遲不肯開始工作。
你就可以對自己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永遠不可能做好完美的準備,別管結果如何,先動手幹才是要緊。」
通過不斷地自我對話,我們能有意識地逐漸建立對不愉快任務的忍耐力。
戰拖的第三個方法,是學會拆解任務項。
當我面對的任務太困難,我們很容易會做著做著就放棄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
每次取得階段性小成就時,我們就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感覺能激勵我們繼續努力。
這一方法非常適合用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把暑假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再完成。原因並不是他們懶,而是作業太多,他們無從下手。所以,家長要把大塊的暑假作業細分到每一天,每完成一項,我們就在作業後面打個勾。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就能收穫滿滿的動力。
戰拖的第四個方法,是學會逆向規劃。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拖延,只是因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而已。如果我們知道從哪裡開始,我們就能立刻採取行動。所以,我們可以用逆向規劃的方法,從目標開始倒推做計劃。
時間管理專家Laura Vanderkam曾在演講中提到:「很多人在年末會收到自己的年度績效評估,你們會回顧這一年取得的成績,這當然很有用,但我發現做未來的展望更加有效。如果你想戰勝拖延,不妨現在就寫出年底的績效評估。」
比如,你希望到今年年底,你能每個月靠寫作賺一萬元。
那麼,你就要開始倒推:
1、要想每月稿費一萬元,一個月至少要寫十五篇稿件。
2、那麼,我必須兩天寫一篇文章,拒絕讓自己有任何懈怠。
3、要想提高上稿率,我還可以參加寫作訓練營,系統學習寫作方法。
你看,逆向規劃的最後一步,就是我們計劃的第一步。這時候我們就知道要從哪裡開始了,也就可以立刻行動了。
戰拖的第五個方法,是嘗試五分鐘計劃。所謂五分鐘計劃,就是向自己承諾,我先堅持行動5分鐘,5分鐘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下去。
比如,你正準備寫一個策劃案,但寫策劃案太難了,你有點想用拖延來逃避。這時候你就要鼓勵自己,我先查五分鐘資料再說。這並不難,畢竟五分鐘不是多長的時間。在這五分鐘的時間裡,你很可能找到了行動的方向,甚至已經深深地沉進工作中,把拖延的念頭拋到九霄雲外了。
04
戒掉拖延,讓世界煥然一新
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還是有的。」的確,與其抱怨時間不夠,不如問問自己,是不是利用時間的方法出了問題。
原來,毀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告訴他還有明天。因為當他相信還有明天,他就永遠不會選擇在今天開始努力。
願我們都能戒掉拖延,讓世界煥然一新。願我們都不再找「明日復明日」的藉口,而是有「今日事,今日畢」的勇氣。
作者:月月,碧讀好書籤約作者,一個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佛系媽媽。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圖/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