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本的幼兒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2020-12-14 小青育兒世界

還記得屠呦呦、莫言拿諾貝爾獎時,大約有小半年的時間都是他們獲得諾獎的新聞。

就在我們為獲得諾貝爾獎而高興的時候,卻忽略了一件事:拿諾貝爾獎對身為小島國的日本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兒。

因為他們從1901年起,幾乎每年都能拿到諾貝爾獎。

日本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是原因的。比如在幼兒園的教育上,日本就有很多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學習、借鑑的地方。

2019年日本諾貝爾獎得主

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是出了名的,而且日本硬核教育的本質都藏在了幼兒園。

日本孩子在教育環境下成長地獨立、自信。

在日本幼兒園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提到:日本小學入學率超過98%,國民文盲率為0。

那麼日本幼兒園硬核教育的本質到底在哪裡?

運動至上的幼兒教育日本蓮花幼兒園園長說:

對於孩子們的生活來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應當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調整自己身體的節奏,去發散燃燒自己的能量。

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孩子每天都會做操、青蛙跳、爬杆,甚至還要學會考驗側手翻、跳箱子,以及下腰。在下腰時,身上還要站著一個小朋友。

日本教育認為身體素質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身體素質過硬才更有競爭力。

開設大便課不得不說,日本教育的眼光的確有特別之處,例如幼兒園的課程上,有一個別出心裁的大便課。

大便課不僅教會孩子們如何自己上廁所,還會教孩子們分辨什麼樣的大便是健康的。這堂課有一個專門的教室,擺滿了小馬桶。

反觀中國教育,別說教孩子自己上廁所了,很多孩子連上廁所都不敢跟老師說。

孩子自己上廁所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反應的是孩子懂不懂衛生,能否照顧好自己。如果孩子連這種小事都不敢說,未來的性格也會越發膽小。

即便是皇室子女,也要自己拿書包在日本,只要是上了學的孩子就會自己整理書包。

在收拾書包時,父母也不會插手只是在旁邊看著。即使是王室子女,也需要自己背書包。

不管是上課用的課本,還是餐具、手帕,都由孩子自己整理。

雖然大人沒有插手,但每個日本孩子都能收拾的井井有條,很少會有遺漏。

然而中國家長就不太一樣了。

中國家長不管大小事都衝在孩子前頭,幫孩子打好一切,吃喝拉撒都由父母經手,更別說自己收拾書包了。時間長了,孩子缺乏獨立自理能力是必然的事情。

這樣與日本孩子相比,差距就十分明顯。

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明白,日本人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因為他們在幼兒園就非常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

獨立能力不僅限於孩子自己穿衣、吃飯,還有獨立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等等。

這些看起來很難的能力,都需要家長從生活中的一個個小事中培養孩子。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01:適時示弱,給孩子承擔的機會

在孩子大約2歲左右,出現自我意識後,家長就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幫忙」。

比如用求助地語氣對孩子說:「媽媽的雙手都拿了東西,你可不可以幫媽媽開個門呀?」

當孩子有承擔的機會,就會特別有成就感,從此形成良性循環。

02:不立刻幫忙,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

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適當地「懶」一點。

當孩子遇到困難(在孩子可以解決的範圍內)向你求助時,不如試著對孩子說:「自己想想辦法哦!」、「你可以自己搞定的!」、「媽媽在忙手上的事情,你再想想一定可以的。」

當孩子受到家長的鼓舞,會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至少願意嘗試。

03: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其實孩子2歲後就有自己做決定的意願了,這時家長就要把決定權和選擇權還給孩子。

比如在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上詢問他的意見,「今天要穿黃色還是藍色的衣服?」、「你周末想去哪玩?」、「晚上是想讀哪個繪本?」

給孩子自由選擇機會,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也可以用看繪本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維。

比如在晚上讀繪本的時候,我就會讓孩子從培養獨立能力的繪本中做選擇,他經常會選擇《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因為主人公的故事和孩子的生活非常貼切,孩子看著很有代入感。

其中包含了逆商教育、性格教育、社交交往、財商、情緒管理、品格教育等,涉及到了情商、獨立能力培養的各個方面。

原創情商品牌歪歪兔也是眾多家長在教育上的選擇。

由資深團隊編著,致力於讓孩子從故事中理解真正的道理,目前銷量已經累計5000萬套。

所以每個主題都有三個不同角度的小故事,簡單易懂又貼近孩子生活,塑造孩子優良品格要更輕鬆。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幼兒教育太「無情」,中國家長別不屑,再不學習差距會更大
    日本對於幼兒教育理念,不用任何吹捧,就已經知曉實力,否則它也不會在19年內,連續獲得19枚諾貝爾獎。日本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呢?給孩子獨立機會1、日本幼兒園的學童進入學校之後,老師雖然負責教育他們,但並不代表老師會承攬所有關於孩子的個人問題。比如書包作為孩子的必需品,對於各種分理好的包包,都會由自己來保管。
  • 日本「硬核」的幼兒教育,素質教育一覽無遺,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雖然父母的身份是不需要資格考試就能夠實現的,但是不得不說父母教育確實一門值得家長們不斷探索和學習的課程。大人們想當然地以為在孩子入學後,學校的教育輸出能夠被孩子們所接納和理解,但是事實上,在不恰當的教育引導下,孩子所獲得的教育引導很有可能是有偏差的。
  • 日本教育核心理念:獨立自主,面對兒童教育,這6點方法值得借鑑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談到幼兒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全球聞名,因為日本的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有著獨特的核心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想借鑑學習一二。日本的幼兒教育核心理念,值得家長們參考1、孩子換衣服,媽媽只看不幫忙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會在媽媽的要求下自己換衣服。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從小對父母產生依賴,以此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意識。
  • 日本幼兒園有多可怕?開學第一天就很「無情」,但值得我們學習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孩子的教育是國家的一項大工程,尤其是幼兒教育,更是讓人重視。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不同,在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模式與中國大相逕庭,不管在上下學途中,還是在幼兒園裡,出現的都是孩子們獨立的身影,非常「無情」,令人看了十分恐懼。朋友一家定居日本,孩子一直跟隨他們在日本生活。
  • 豆瓣評分9.2的教育紀錄片,揭秘日本強大原因,家庭早教刻不容緩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一位二胎媽媽、國際新聞記者周軼君,走訪並記錄芬蘭、日本、印度、英國及以色列的教育現狀,最後回到中國記錄下自己對國外教育的見聞及一些思考。紀錄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鄰國日本的幼兒教育現狀。
  • 日本的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麼,家長值得學習借鑑
    當我看到這樣的消息時,我的心總是不安。 我為孩子們的生命感到遺憾。 另外,我內心感到恐懼。 為什麼孩子們總是放任自流,選擇自殺? 最後,我們如何教育學生避免挫敗感,使這種悲劇再也不會發生?這時有一個孩子說:「我們跳了一次跳,看到誰跳得更遠,他是跳後的最後跳。」我明白了這個孩子因為自己沒有其他孩子跳得遠,接受不了不肯認輸,也就是我們大人常說的「輸不起」。那個孩子的媽媽看著孩子因為這事大哭,很尷尬地領著孩子回家了。
  • 日本的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這4個方面值得家長學習
    日本在兒童教育方面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1.勇於面對失敗中國的教育經常只在乎成績,在乎結果,家長和老師總是會表揚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前幾名的孩子,卻完全忽視了孩子的進步程度。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 日本的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學,為什麼家長不接送?看到處罰明白了
    日本家長從來不接送孩子,為什麼這麼放心?看到人販子處罰明白了相信大家都看過《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日本的動漫,在這些動漫裡,日本的孩子不僅可以獨自出去玩,父母也會讓他們獨自外出為自己跑腿,而日本的父母也不會擔心孩子的安危,不像是中國的父母,就連孩子下個樓都要擔驚受怕好久,就怕孩子被人販子拐走,這是因為日本的法律是非常嚴格的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看到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值得借鑑
    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要看他們的少年是什麼狀態。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那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為啥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直到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普通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我突然懂得了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11歲也就是我們小學五年級的孩子。
  • 日本孩子上幼兒園教育已免費?可中國孩子卻還要交各種費用
    說到幼兒園,就不得不提到在世界都有名的日本,免學費與教育方式。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免學費。早在2019年,日本就發布了幼兒園學費全免政策,此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刺激生育,從而保住每年大幅下滑的新生兒出生率,但卻從根本上抓住了幼兒教育,為培養孩子成才打下了濃厚基礎。
  • 日本小學生火了,這3方面的教育細節,建議中國家長們收藏學習
    在日本的小學生教育上,他們最注重的不是課業成績,而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素質教育」。日本小學生10段跳箱視頻火了近日有一段日本小學生的視頻火了,視頻中,一個幼兒園的小男孩因為家裡的原因,不得不準備轉學,在這一天,學校專門為這個小男生舉辦了一個畢業典禮,以及他們畢業典禮必有的10段跳箱。
  • 日本小學生的書包重達20斤,打開書包,我找到日本教育強大的原因
    歡迎點擊關注我。在拿諾貝爾獎這件事上,我們肯定要輸給日本了。至今持中國國籍拿諾貝爾獎的有兩位國人,一位是莫言,一位是屠呦呦。但是日本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有人獲得諾貝爾獎!就拿日本孩子的書包和中國孩子的書包比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我們經常看到日本的小孩上下學都是自己背書包,父母從不幫忙。甚至是日本皇室的子女也是要自己背書包。很多中國家長就質疑說,日本孩子的書包肯定不重。
  • 專家指責接送孩子是「溺愛」,希望向日本家長學習,被家長怒懟
    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都抱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每到上學、放學時間段的時候,各個學校門前基本上都是人滿為患,圍了一圈又一圈的家長。而看到這種情況,一所大學教授批判到:這樣半步不離的跟著,遲早毀掉中國孩子!不僅如此,還有專家指出:中國家長應該學習日本的教育機制,日本的家長從不接送孩子,也沒聽到那個孩子因為家長沒有接送而出現意外的。可家長聽到專家的話也是滿腹委屈,也有一些比較衝動的家長直接回懟:「請問你家有孩子嗎?
  • 日本人對中國的強大感到恐懼 日本網友:中國在日本眼裡從來不弱
    這樣的狀況相比起二十多年前的中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從二十多年前的日本去看中國,當時的中國是需要幫助的,日本人認為在亞洲地區他們有責任幫助像中國和韓國這樣的國家,為了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只是現在,中國強大了,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日本則會將中國當成是競爭對手。日本人尊敬強者?小編覺得基於日本人的尿性說出這番話也不算奇怪。
  • 為啥在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在日本卻不行?原因值得深思
    為啥在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在日本卻不行?原因值得深思在網際網路時代,電商行業已經崛起,網購也已經成為了我們主要的購物方式,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全球各地的商品。而且更奇怪的是,這種現象還只存在咱們中國,在日本就沒有。在這時候,我們不禁好奇,為啥在中國電商能打敗實體店,在日本卻不行呢?要知道,咱們中國發展電商的時間雖然比較晚,但是發展程度卻是最高的,市場成熟度也相對最高。在我國電商領域,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已經崛起,甚至每年雙11的時候,各大電商平臺都能成功吸引到全球各地的目光。
  • 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以朝鮮半島為起點,從東北深入中國腹地,師徒佔領整個中國,更為瘋狂的是,他們還想要統治整個亞洲。在清朝鼎盛時期,日本的佔地面積僅僅只是中國國土的三分之一,那個時候的滿族人是看不起日本的,在他們眼中,日本只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
  • 少年強則國強的中國概念,日本實現了
    點擊播放 GIF 1.3M這個動作如果被中國的爸爸媽媽看到,估計要大發雷霆,又要鬧學校、打老師了,孩子正在發育能承受嗎?我們總是蔑視的叫人家小日本小日本 ,可是這些孩子恰恰是小日本國的。日本的幼兒教育是體育當先,既滿足孩子們好動好耍好玩的性格,也從小鑄就了孩子們體質素養及體能訓練的習慣,日本的小孩每天都有體育課。不僅是體育課鍛鍊他們的身體,日本的小孩子還做要耐寒訓練,以鍛鍊他們強大的意志。
  • 9.2高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解析日本網紅幼兒園,家長必看
    記者周軼君先後走訪:日本、芬蘭、印度、以色列、英國,記錄了不同國家不同的幼兒教育理念。園助今兒想聊聊第一集《日本篇》。眾所周知日本的學前教育堪稱世界一流, 紀錄片透過兩所網紅幼兒園——大阪的蓮花幼兒園和東京的藤幼兒園,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教育的窗,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幫助孩子的成長?
  • 從咖喱飯,我看到了日本人強大的「精髓」:吸收與轉變
    看到這有人可能不相信,我們可以簡單的計算一下,地球赤道長度大約是40000千米,裝咖喱的盤子一般直徑是0.2m,也就是20cm,那麼0.2m×93億=1860000千米。由此可見,豈止是夠繞地球一圈,十圈也是夠的了。
  • 中國學習西方法律以日本為師
    從這套書中可以看到我們今天這一套知識體系從哪裡來的。最初有一點個別原創,比如怎麼把「Economics」翻譯成「經濟學」——經國致世之學應該是政治學,而不是經濟學。另外有許多詞彙的翻譯是當時日本人做了許多探索。我發現讀歐洲中世紀史書如果有一些詞彙不明白,查日本的《英和大辭典》會做一種非常巧妙的漢字翻譯,這是我翻譯《法律與革命》的時候曾經有過的一個經驗,手邊放著《英和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