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合同LPR浮動利率轉換大限快到,你決定了麼?
再過不到二十天,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就將統一對尚未主動轉換的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LPR,而且利率方式統一轉為LPR浮動利率加減點方式(而非固定利率方式)。
如果不想把自己的房貸利率轉為「浮動」,而保持目前利率「固定」不變(以上引號的目的是強調作用),那麼要抓緊通過網銀、客服或櫃檯等去主動申請了!
大家別不重視,這次轉換關係著幾十年長期房貸的利率問題,關係千萬家庭切身腰包。那麼到底轉還是不轉?我想發表一下自己看法,僅供參考:
一、網上很多專業的分析師是建議要轉的
因為回顧全球歷史趨勢,發達國家的房貸利率是逐年震蕩下調的,目前有的國家房貸利率已經在1點多左右,遠比我國目前的4點多來得低很多。所以從這個層面來分析,肯定是調整為LPR浮動利率加減點方式來得划算!也就是說,這次政策是一次惠民的大政策。
二、是否應當反其道而為之?
老股民都知道,當一個市場大家都普遍看好股市,瘋狂進入的時候,股市就基本到頂了,要開啟下跌之路。因此,要在金融市場發財,就要反其道而為之。對於LPR浮動利率好,還是保持固定利率好,我不懂,但是專家們,甚至說大眾都能拿出來的趨勢圖,都能講明白的道理,我覺得還是保留點懷疑態度。
三、我最終決定還是保持固定利率不調整,我是這樣想的:
1、貨幣的長期趨勢是貶值的
經濟要繁榮,也需要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那麼貶值的趨勢更是必然。那麼,假設,十年後,浮動利率比固定年利率低了一兩個點,那麼我確實每個月需要多付出甚至三分之一的利息。但是,考慮到貨幣貶值了,那時候多三分之一的利息,又有什麼關係呢?比如說,我今天每月的按揭是1萬元,如果調整為浮動利率,十年後我每個月的按揭是7000元,可是我選擇固定利率,十年後我每個月的按揭依然是1萬元,多付了3000元。但是貨幣貶值了,可能到時候1萬等於今天的100元購買力,所以我每個月多3000元,就相當於今天每個月多付30元,有什麼關係呢?那麼如果選擇浮動利率呢?由上計算可得每個月也就節省30元,也沒有關係!
2、浮動利率下跌能跌多少?
目前房貸年利率是百分4點多,發達國家比如日本的利率是百分1點多。我認為再怎麼跌,也不可能小於百分1吧?所以考慮到貨幣貶值的因素,差別不會很大。
3、萬一浮動利率漲了呢?
跌,對銀行不利,漲,對銀行是大利好。跌不可能很多,但漲呢?有沒有可能漲到百分之十?二十?三十?四十?……漲到抵扣掉將來貨幣貶值的因素,與今天持平!什麼意思?假設今天你每月的收入是2萬元,房貸是1萬元,十年後由於貨幣貶值十倍,你的收入是每月20萬元,那麼相應的,房貸應該是10萬元,才能夠抵掉貨幣貶值10倍的影響,這樣對銀行而言才沒有虧。否則,銀行十年前借給你的錢,因為貨幣貶值,十年後你還掉的錢只是相當於原來金額的十分之一,對銀行而言是虧本的。但如果是採用浮動利率,完全可以調整,以抵消貨幣貶值的影響。而對於貸款人而言,也沒有什麼好異議的,本來借的錢就那麼多!
所以我還是選擇固定利率吧!雖然我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但是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誰知道未來會怎樣呢?
大家說呢?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