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蔣介石徹底撕下了偽和平的面具,公然違反國共雙方剛籤訂不久的《雙十協定》,準備對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為此他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進攻計劃,準備動用193個旅、158萬的強大兵力,分別進攻中原、華東、晉冀魯豫、晉察冀、晉綏、陝甘寧、東北解放區。妄圖使用3到6個月的時間解決關內問題,然後再集中兵力進攻東北解放軍,以實現國民黨一黨獨裁的反動統治。
中原解放區由於戰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成為了國民黨軍首先的攻擊目標。1945年10月,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從廣東北返,與鄂豫邊區的新四軍第5師及從河南中部南下的嵩嶽軍區部隊在豫西桐柏山區勝利會師,於是新組建了中原軍區,軍區總部設置在宣化店地區,李先念為司令員,鄭位三為政委。經過不斷發展壯大,中原解放區一度發展到60多個縣。並且對國民黨的戰略要地武漢三鎮形成了包圍態勢,是蔣介石的眼中釘肉中刺,蔣介石曾經這樣說過中原軍區的重要性:「北出黃淮平原,以擾中原;南下武漢,以窺兩湖;西進隨棗,以控荊襄;並可切段平漢鐵路中原之大動脈。」
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說,中原解放區就像一把尖刀時刻捅在蔣介石的胸前,令他寢食難安,所以在同解放軍全面開戰前必須迅速徹底消滅中原地區的解放軍李先念部。在中原解放區建立之初,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就派兵從西北方向沿隴海路兩側東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所部沿平漢路兩側自北向南進犯,第六戰區的國民黨軍也自鄂南北進,其總兵力達到了30萬人,在國民黨各路大軍的步步蠶食下,中原解放區的5萬多解放軍被壓縮到方圓不足百裡的鄂北小鎮宣化店。
蔣介石採用堡壘戰術,步步為營,一路上造碉堡、修戰壕,不斷向中原解放區逼近,在合圍中原軍區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後,國民黨國防部長白崇禧和總參謀長陳誠聯合發布一道命令:「我軍隴海線以南各部隊,已奉命整編完畢,而共軍李先念、王震部,拒不接受國防部之整編,顯系別有圖謀,茲命令各軍自本令頒發之日起對他們實行嚴密監視,如發現其有不軌行動,立即予以全殲之。凡玩忽職守作戰不利者,以通共論,按軍法懲處。仰我官兵同仇敵伐,奮勇立功!」
國民黨大舉進攻迫在眉睫,身處絕對劣勢的解放軍中原解放軍司令員李先念心急如焚,在宣化店的軍區司令部裡他對王震和鄭位三說道:「中原解放區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周邊解放區起到一個屏障作用,牽制國民黨兵力,配合其他戰場作戰,現在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我認為我們必須迅速突圍,不然不僅起不到對其他解放區的屏障作用,自己還會遭受無謂的損失,我建議向軍委請示,是否同意立即突圍,你們意見如何?」王震和鄭位三聽後當即表示同意。
李先念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畢生奮鬥,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
中央軍委收到李先念的告急電報後,毛主席立刻回電,表示完全同意立即突圍,並且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有了軍委的大力支持,李先念焦急的內心頓時平復了許多,開始著手進行具體突圍計劃的制定。
中原軍區司令部裡燈火通明,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王樹聲等軍區主要領導正圍坐在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前商討突圍計劃。李先念手裡搖著一把蒲扇,首先向參會人員通報了最新敵情:「據可靠情報,蔣介石已經命令劉峙於22日前做好圍攻準備,劉峙的部隊正從南北兩面向我們逼近,這幾天他的前哨部隊活動頻繁,天天都有飛機來監視我們,他也在防備我們突圍。」
鄭位三緊接著說道:「現在我們四周都有大批敵軍,並且我們的任何蛛絲馬跡都在國民黨軍的掌握之中,突圍的任務很艱巨,不僅要有勇氣,還要有手段,先期的準備工作必須隱蔽進行。」
司令部內沒有了往日開會時的談笑風生,大家都異常嚴肅,每個人都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正在向他們襲來。李先念首先說出了自己的對策:「我們應該學用蔣介石的那一套,一邊和平,一邊行動,這就叫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我們表面上遵守五月份籤訂的《漢口協議》,給劉峙製造假象,從現在開始各部隊都要隱蔽做好突圍準備工作,只要時機成熟就立刻行動。」
在會上他們經過縝密商討,決定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問題,那就是突圍方向,這事關整個中原解放軍的生死存亡。當時有東、北、西三個方向可以突圍,但最終還是決定向西突圍,因為向西突圍有秦嶺、武當山,地區廣大,便於機動,遇到大股敵人的圍追堵截,部隊完全可以迅速進入山區進行遊擊作戰。還可以轉入太嶽或陝甘寧邊區或相機入川。在這個方向上進行突圍把握最大。一切突圍計劃的制定都是以向西突圍而制定。
這時候國民黨軍也沒有閒著,劉峙也開始調兵遣將,部署兵力準備對中原解放軍發起圍攻。他命令:劉汝明部的整編第55師、68師及張嵐峰部在曹縣、民權、考城、蘭封一線嚴陣以待,主力布置在蘭封、考城,以防止劉伯承、鄧小平南下支援;胡宗南部整編第15師、32師、38師、40師、85師、47旅和孫殿英部守衛安陽、新鄉、洛陽,主力則布置在新鄉一線,防止敵人逃脫;孫震部整編第3師、41師、47師由北向南,整編66師由南向北推進,準備將中原解放軍合圍於宣化店,並將其徹底消滅。
為了不引起劉峙的懷疑,李先念仍然像往常一樣派人前往劉峙部隊交涉防區事宜,並且釋放出大量煙霧彈,如解放軍戰士到處刷寫要和平要團結的宣傳標語,同時還命令皮定鈞率領一個旅故意在宣化店東北潑陂河前沿加固工事,製造出中原解放軍主力要與國民黨軍在東線打一場惡戰的態勢。23日至24日,李先念又命令皮定鈞在陣地前頻繁調動軍隊,深夜將部隊西調,白天再大搖大擺地朝東開來,為了製造更大的動靜,還在行軍途中埋鍋造飯,營造出中原解放軍主力準備向東突圍的假象,這一切都被劉峙的偵察機看得一清二楚,並將該情況迅速傳回國民黨軍指揮部。
中原解放軍突圍前的迷惑工作收到了奇效,根據劉峙先前判斷,中原解放軍最有可能突圍的方向便是西線,可此時劉峙不斷收到屬下發來的解放軍即將向東突圍的錯誤情報,這動搖了劉峙自己先前正確的判斷。27日,皮定鈞向東線國民黨軍發起猛烈進攻,一時間東線戰場硝煙滾滾,殺聲震天,這使得劉峙更加肯定了解放軍主力正在向東突圍,於是放鬆了對西線的警惕,調集軍隊快速向宣化店東面進攻。劉峙不知道的是,中原軍區解放軍主力已於26日晚全部做好了向西突圍的準備,這一招聲東擊西的經典戰術獲得了巨大成功。
中原解放軍主力分三路進行突圍,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王樹聲率領第一縱隊組成左路縱隊,經花園西進;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震率領359旅組成右路縱隊,經雞公山、李家寨和柳林西進;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文建武率領第二縱隊組成中路縱隊,經楊家寨、王家店西進。在夜色的掩護下,各路部隊在寂靜的夜色中出發了,他們將行軍所發出的聲響降低到最低,連指揮口令也被壓得低低的。隊伍在羊腸小道上向著自己的目的地快速前進。坐鎮鄭州的劉峙此刻還在呼呼大睡,他對宣化店所發生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在幾個小時前他還向蔣介石信誓旦旦的保證,中原地區解放軍主力已成為甕中之鱉,自己會將他們一個不剩的全部吞下。
27日,劉峙來到作戰指揮部,指揮各路軍隊開始向宣化店東部地區進攻,衝在最前面的是國民黨軍宋瑞珂中將率領的66軍,宋瑞珂黃埔軍校畢業,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他深知攻克中原在整個國內戰局上的重要性,一心想要建立功勳的他在劉峙一聲令下便帶領部隊一路向前猛衝,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所受到的抵抗微乎其微,於27日晚就抵達了宣化店,至黎明時分,宋瑞珂185、199兩個旅就全部佔領了宣化店及四周據點,但是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望著這一座人去樓空的空城,宋瑞珂站在原中原軍區司令部門外久久沒有說出一句話。擔負掩護任務的皮定鈞,在率部完成任務後便化整為零,撤退到周圍山區打遊擊了。
劉峙聽到此消息後更是垂頭喪氣,30萬大軍為了圍攻中原解放區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準備了幾個月,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令他更為擔心的是仗打成這樣他自己將如何向蔣介石交代。惱羞成怒的劉峙下令各部隊一定要找到李先念、王震主力部隊,但是此刻已經為時已晚,國民黨軍已經錯過了最佳戰機,中原軍區解放軍各路突圍部隊經過一番激戰後全部跳出了包圍圈。
中原軍區解放軍主力之所以能夠奇蹟般地突出重圍,與李先念制定的正確突圍策略息息相關,一招聲東擊西戰術更是被其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