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困惑著奶油,黃油,奶酪是同一種東西嗎?
奶油:
英文名是Cream,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淡奶油」和「稀奶油」, 香港的叫法是「奶油」。
(奶油是題外話,不過這裡也一併說說吧!)
黃油:
英文名是Butter, 香港人管它叫「牛油」。
奶酪:
奶酪就是芝士,英文名Cheese,芝士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芝士、起司、奶酪、乳酪、乾酪都是一樣東西!
酥油:
有羊奶提煉的酥油和牛奶提煉的酥油之分。注意不要和「起酥油」搞混了哦!
相同點:
以上全部都是以牛奶為原材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人造的除外,這裡不討論), 是對牛奶中的水,脂肪和蛋白質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得來的。
區別:
奶油:通俗一點講呢就是濃縮了的牛奶,它裡面脂肪含量大概在20%-40%左右(原始狀態的牛奶水分含量很大,脂肪含量只在3.5%左右), 所以奶油看起來像濃稠的牛奶,一般是液體狀的。如果去進口商品超市,也可能會看到固體形態的「cream」, 只要叫cream的都是奶油啦!
用途:一般液體狀態的奶油,我們可以直接放在食材裡烹飪,做成比如「奶油湯」, 「奶油焗大蝦」等等西式菜餚。
做烘焙蛋糕的時候,一般把奶油加點白糖用電動攪拌器打發,讓奶油裡面充滿空氣以後呈半固體狀,然後塗抹在蛋糕表面, 裱花或者做夾心。
黃油:簡單地說,黃油是通過對牛奶的劇烈晃動進行脂肪和蛋白質分離,提純脂肪後製成的。黃油裡面有80%都是脂肪,16%左右的水分,一般是固體狀。
在超市裡我們看到的寫著「butter」就是了。有「無鹽黃油」和「有鹽黃油」之分。烘焙用的黃油一般是無鹽黃油,做菜常常用有鹽的。
用途:用途非常廣,可以放一小塊在鍋裡直接用來煎炒,代替我們的液體食用油(完全融化);可以把它用攪拌器打發後和麵粉, 糖等混合在一起做成各式餅乾(軟化後打發);還可以直接取固體黃油塗抹在吐司或麵包裡食用(固體直接吃),都非常好吃!
奶酪:也就是芝士,就是我們經常會買來切塊直接吃那種,蛋白質和鈣質含量非常高。夾在漢堡包裡面那塊也是奶酪。它不僅僅是牛奶的濃縮工藝,還有複雜的發酵工藝。
牛奶裡面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叫做酪蛋白,在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會凝聚成為固體。根據不同的奶酪種類進行發酵,最後就成了奶酪。奶酪裡面水,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大致是各佔三分之一。
奶酪的種類真是像天上的星星那麼多,根據產地,奶牛的種類,製作的工藝,添加的材料不同,奶酪的品種也不同。
用途: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製作菜餚,如我們熟知的馬蘇裡拉奶酪, 撒在披薩上特別美味。「切達芝士」也是一種常用的奶酪,做西式菜色經常用到。
還有一種大家常常聽到的「奶油奶酪」, 英文名是「Cream Cheese」,也算是奶酪的一種,用來做芝士蛋糕會用到,也可以拿來直接塗抹麵包,質地順滑。
酥油:酥油是類似黃油的奶製品,從羊或者牛奶裡面提煉出來的,我們國家的藏族地區就有食用酥油的習慣,比如用來做「酥油茶」,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
敲黑板!不要傻傻地和「起酥油」搞混了!起酥油是人造的食品加工油,是氫化的植物油,不可以直接食用的!
它主要的作用是添加在烘焙類食品中起到「起酥皮」的作用,所以大家在外面買的蛋撻啊什麼酥這類的,99.9%是添加了這類起酥油,因為成本低很多,可是大量食用會對心腦血管產生嚴重的負擔!以後別傻乎乎地說起酥油還以為是直接吃的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