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發散思維能力開課啦!第一課,橡皮泥小手工

2020-12-21 紅梅笑白雪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編。

俗話說「心靈手巧」,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之一。

在大腦中支配手部動作的神經細胞是支配軀幹的神經細胞的4倍。

大腦發育對手部靈活性起決定作用,所以手部動作靈敏就會起到促進大腦各區域的發育。

老話說的好,「眼過十遍,不如手做一遍。」下面就和小編學習一下怎麼動手吧!

我們可以直接給孩子幾罐橡皮泥,讓孩子自己去展開他的想像力、創造力,隨意發揮揉捏橡皮泥。

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只會做出一些簡單的形狀,比如說搓些大小不同的圓球和粗細不等的長條等等。

作為家長,這個時候要多多的鼓勵孩子和引導孩子。

形狀可以提示和考驗孩子,讓他搓出圓形、橢圓形,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等等不同的簡單物體。

作為簡單形狀的拓展訓練,可以讓孩子做出煎雞蛋、棒棒糖、盤子和碗等等簡單物品。

做遊戲的時候,小編提醒各位家長:要讓孩子高興地做這項遊戲,不要去強迫他,更不要去改變他的想法,不要怕浪費,讓孩子自由地發揮。

當孩子可以很好地做出一些簡單的形狀和物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孩子做一個橡皮泥變顏色的遊戲了。小編最喜歡做的就是這個遊戲。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搓出兩團相同量的橡皮泥了。那我們就給他來灌輸一點,有意思的小知識吧。

兩團相同量的紅色橡皮泥和藍色橡皮泥,把它們充分的揉捏融合在一起,過一會兒神奇的事兒就發生了,它變成了紫色的橡皮泥。

讓孩子繼續嘗試用兩團一樣量的橡皮泥嘗試揉捏融合變色,觀察都能變成哪些顏色。然後結合橡皮泥實例,告訴孩子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種基本顏色,通常說的三原色,即品紅、黃、藍。

三間色是三原色當中任何的兩種原色以同等比例混合調和而形成的顏色,也叫第二次色。

通過橡皮泥小手工,讓孩子學到三原色和三間色的小知識,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哦。

比如蠟筆塗色,缺紫色就可以用紅色和藍色疊色來實現紫色。你也要記得把這個小實例告訴孩子,有助孩子拓展思維。

接下來就是我們工具出場的時候了,讓孩子利用工具更好地進行橡皮泥手工製作。

剛開始家長要多鼓勵和引導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孩子喜歡並主動地做手工。

工具主要是刀具類型和模具類型。兩種都容易上手,但我個人更喜歡刀具等工具根據自己的想像做手工。小孩子剛開始我推薦模具,更容易掌握和更容易成功。

小編寄語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各位爸爸媽媽要多陪伴孩子。

手工活動能夠豐富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還能夠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提高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還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既然手工好處這麼多,那還等什麼,一起行動起來吧!

今日話題

你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嗎?

你和孩子一起玩兒過橡皮泥嗎?

相關焦點

  • 美術寶大師公開課開講:以圓形母體引導孩子發散思維
    「未來,孩子需要擁有發散思維的教育方式,而美術對於他們思維方式的培養,更方便、更有效。」4月18日,美術寶教育資深學術研究專家王洋在新一期的美術寶大師公開課上,以圓形母體為引導,解析了思維和繪畫之間的關係,並通過一幅「思維導圖畫作」,讓家長和孩子們感受繪畫對於發散思維的重要體驗性。
  • 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看看掌門少兒怎麼說
    (原標題: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可以預見,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學習生活。不過,面對那些枯燥公式和空洞的理論,很多孩子確實提不起興趣,更別說真正理解和吸收了。因此,掌門教育推出了專注於4-10歲兒童的在線數理思維和大語文素質培養品牌,打造沉浸式課堂,開設語文思維、數理邏輯、學習力三大思維課程,助力孩子習慣養成,能力提升,心智成長!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很多人都說為啥外國小孩思維能力都那麼強,思維的差異是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其中的差異源於我們基礎教育的不同。在美國,從幼兒園的寶寶,到高中、大學(再到職場),老師都很喜歡用思維導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很熟練自然地被運用,因為美國人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對圖像、畫面和色彩的運用。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箱子被鎖住了,當直線經過的數字之和最大時箱子才能打開,請你畫一條直線打開箱子。答案:解析:幼兒教育王道: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 一塊橡皮,讓一年級老師崩潰了,從「橡皮定律」看孩子上課狀態
    這個橡皮的小主人應該整節課都沒認真聽講,光是玩橡皮了:先用筆把橡皮點成「麻臉」,搓幾下摳幾下,用力過度不小心掰斷,全班最慘的橡皮就是它了……怪不得老師心裡崩潰了,孩子上課不聽講,不專注,開小差玩橡皮,學習能跟上麼?成績能好麼?家長看到這是不是也為孩子上課不專心而頭疼呢?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孩子學習「不開竅」?關鍵是要培養創造性思維
    即啟發孩子積極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現在很多孩子還是習慣於被動地學習,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沒有主動的思考,這便是「不開竅」最主要的原因了。學習動機過低——沒有求知慾孩子的學習動機過低就是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對成績分數都無所謂。
  • iCoding愛編程培養孩子五大思維能力
    如果將孩子學習的過程比作一棵樹的成長發育過程,那麼知識是樹的養料,思維就是大樹的根基。根基不深,或者發生了斷裂,養料也無法順利送達,自然就不會枝繁葉茂甚至碩果纍纍。思維能力差的孩子,往往腦子不清晰,表達能力也差。而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對腦海中存儲的信息進行靈活運用,並且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 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來幫你
    從閱讀、寫作和思辨三個角度看,我們怎麼樣用導圖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 在閱讀當中,當你看一篇文章、看一本書的時候,你不要把它當做整體來看。你要看清楚它的每一個部分、看清楚每一個細節,要看清楚各個部分之間的關聯、細節和細節之間的關聯,就像你看一棟建築物,大家在1933轉的話。
  •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卻能有效地表現發散性思維的思維工具
    當然不是,這和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在國外,例如美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作為小學的必修課,導入了迅速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的方法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導圖,是一種簡單但能有效表現發散性思維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實際上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各個主題以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與主題的關鍵字及其特徵形態色彩圖像等相結合
  • 思維課有必要上嗎?幾百塊到幾千塊的線上思維課該怎麼選?
    在8歲以前,兒童的思維能力處於一個極速發展的階段,思維可以分成很多種:比如說發散思維:用泡泡思維導圖,寫出海陸空的動物有哪些,從一個概念去擴散出多個例子,能充分調動孩子的想像力、聯想力和知識儲備,這種發散思維對孩子從事創造性工作是很必要的,能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認識事物之間的多種聯繫。
  • 手工製作,鍛鍊孩子手腦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小朋友都喜歡剪剪貼貼這樣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體驗手工製作的趣味性,將多種美術媒介進行有效的結合,去研究,探索新事物,還可以把各科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完美融合,實現美術與學習和生活的聯繫。二,手工製作課是對腦的開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讓學習力上升一個階段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非常重要,邏輯能力和記憶力是相輔相成的,記憶能力以邏輯能力為基礎,可以記得牢,記的長久,從小就培養好孩子的邏輯能力,能讓學習力上升一個階段。如何讓孩子學會分類非常重要,不管是提高學習成績,還是今後踏入社會工作,都需要一定的邏輯能力。邏輯力不管是上學時寫作文,記單詞,學數學都需要用到邏輯力,即使踏入社會工作,寫方案,做策劃也需要使用到邏輯能力,邏輯能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習和工作,所以從小就培養邏輯能力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呢?
  • 思維導圖學習法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結構思維和發散思維
    思維導圖具有邏輯性。我們來看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內容對應的思維導圖。從該思維導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思維導圖的繪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每個章節的知識內容,都可以細化為非常細小的知識點。而知識點不是無序的聚集,而是有非常清晰的邏輯在裡邊。
  • 黃山區婦聯:手工DIY親子俱樂部開課了!
    黃山區婦聯:手工DIY親子俱樂部開課了!DIY親子俱樂部組織第一期「手工DIY共享親子時光」活動共12對親子參加活動圍繞」手工繪畫、手工製作、知識問答「三個方面開展平東社區手工DIY親子俱樂部作為黃山市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示範點,由黃山區甘棠鎮平東社區聯合麗沁酒店成立的
  • 孩子總情緒失控?增強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從培養「加法思維」開始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就說明孩子平常是被寵壞了脾氣暴躁;如果孩子存在第二種攻擊自己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了心理問題。 3、性格怯懦,愛哭鼻子 這種通常會在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身上得到體現,面對批評和指責時通常都是一言不發,不愛說話,相對的,這種類型的孩子一般也不會輕易低頭認錯。
  •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因此,教師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會使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 眼看、口說、手寫、耳聽、腦動等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會更有趣地進行書面表達。3.2 第二: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思維方式——發散思維
    大家好,我是頭部思維的創作者,致力於讓讀者們開心快樂。喜歡我,點關注不迷路。什麼是發散性思維呢?聽取他人的意見與建議外,我們還要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怎麼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我給出的幾點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 日本神級想像力大師是如何引導孩子的發散思維?
    想像力是孩子們特有的,他們總是能發散思維,創造出自己天馬行空的故事。而在日本有一名培養想像力的大師吉竹伸介,被譽為日本繪本的神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