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危害不容小覷,實在的健脾土方法,調節脾胃,脾會更強壯

2020-12-14 肝病科郭朋

脾乃後天之本,承擔著消化和運化水溼等功能,是氣血生化之本,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作用。思慮、飲食無度、寒氣侵體、熬夜等行為,會造成脾氣虛損,引起脾虛。

脾一旦虛了,人體的運化功能會下降,體內的水溼運化不出去,體內的溼氣會變重。脾氣虛弱,氣血無法很好的生化,人的精神會變差,衰老速度會變快。脾虛還容易引發肥胖、貧血等問題,對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威脅。

一個人是否脾虛,看他的外在就能看出來。若有氣色差、滿面油光、皮膚容易長痘、皮膚暗沉、肚子胖、頭髮乾燥、頭髮油、頻繁的打嗝、有口臭等表現,說明脾虛了。此外,舌苔厚重、舌頭胖大、大便不成形、容易流口水、容易腹脹、手腳冰涼等,也都是脾虛的常見表現。若以上的表現,你佔了多條,暗示脾虛了,要儘早補脾。

脾虛,應該怎麼補?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拉筋是一項對身體很有益的運動,能夠幫助我們健脾。脾虛的人,可以經常拉伸腰部、腿部和背部,可以促進內臟血液的流通,疏通中焦,強健筋骨,通氣血,有很好的調理脾虛的效果。

脾虛的根源在於脾氣虛損,想要健脾,需要先養脾氣。揉腹是很好的疏理脾氣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長期久坐,血液循環不暢,造成了脾氣受損。脾氣受損之後,氣血更加無法順暢流通,脾虛會更嚴重。揉腹可以促進血液流通,對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脾胃的運化能力。

揉腹時,要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不要太用力。揉到腹部有發熱的感覺即可。每天睡前揉,效果更佳。

「背後七顛百病消」,顛指的是踮腳尖。踮腳尖這個動作雖簡單,但能很好的刺激足部經絡,促進血液回流,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能力,調節胃腸功能,能理氣健脾。每天踮五分鐘腳尖,還能拉伸筋骨,緩解背部、頸部不適,能預防頸椎和腰椎問題。

食補是調理脾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脾虛的人,可以多喝玉米山藥排骨湯,玉米和山藥有健脾養脾和行氣的作用,排骨能補血。經常喝,脾胃強壯了,氣血也補足了。不過也要注意,在煲湯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鹽。吃太多鹽對養脾無益。

泡腳也是調理常用方法。脾虛的人,每天睡前可以用溫熱的水泡15分鐘腳。風油精、生薑、花椒等物都有驅寒祛溼的作用,泡腳時可以任選一种放入泡腳水中,能夠很有效的刺激足底,促進血液回流,幫助身體排出寒溼和垃圾,改善體內環境,能起到很好的調理脾胃的作用。

脾有六怕,一怕撐,二怕涼,三怕甜膩,四怕懶,五怕憂慮,六怕熬夜。想要改善脾胃的情況,還要注意吃飯時不能吃撐,吃七八分飽足矣,少吃生冷寒冷的食物和糖分含量高的食物。腿腳不能懶,要適量的運動。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作息要規律,不能熬夜。

脾靠養,脾養好了,身體的根基更加穩固,更易長壽。脾虛的人,要好好調養,這樣你的身體會更健康,更長壽。

相關焦點

  • 脾虛不能隨便補,對症健脾效果好!脾「最怕」的5件事,大家再也別做了
    現代人則經歷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變,飲食過飽或經常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都會傷及脾胃。脾虛,這裡會有變化很多人習慣通過自身症狀和舌脈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脾虛。而對於沒有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人來說,通過上述方法往往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答案。因此,今天小郎中教大家一個更為簡便的方法——看足三裡!
  • 它是脾虛「對手」,比山藥效果好,若常吃,健脾祛溼,脾會感激你
    脾有著「金字塔」的說法,主要在人體汽車運化和水液作用,如果脾出現問題,消化和運輸都會發生異常,水溼在體內越來越多,會導致人體脾虛溼重,嚴重還會危害身體健康。一、脾虛溼氣重,常常會給身體帶來這些危害:1、胃口下降如果脾受損傷,消化和吸收能力就會下降,導致食欲不振,沒有胃口2、導致身材虛胖
  • 脾虛的9表現,請對照自測,超過3就要健脾了!脾不好,舌先知?
    2、沒有食慾中醫認為,溼氣進入人體會傷害到脾胃。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已經進入人體的食物和液體,然後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研究發現,85%肥胖患者脾胃均虛弱,脾虛會影響到體內水分的排洩,脾臟功能減弱衰退所致。同時,脾虛會減慢人體的新陳代謝,減弱機體的活動能力,進而身體消耗營養的能力減弱而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 脾虛的人吃什麼好?醫生說多吃這5類食物能健脾補脾
    謝謝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因此在養生過程中健補脾胃,在治療用藥過程中保護脾胃,就顯得尤為重要。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1、怕溼脾在五行當中屬土,土怕水,土能克水,所以說脾胃怕水,潮溼的環境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導致脾胃虛弱,要想養脾胃,首先要遠離潮溼的環境。
  • 脾主肌肉,脾虛則肥胖,瘦不下來,或肌肉練不大,需分兩步調理脾
    《素問·痿論》曰: 「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氣健運,則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則肌肉痿縮不用。"《素問集注·五臟生成篇》曰: 「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 《太平聖惠方》曰: 「脾胃者,水谷之精,化為氣血,氣血充盛,營衛流通,潤養身形,榮於肌肉也。」《四聖心源》中亦曰: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
  • 脾主長夏:脾虛此時不養更待何時
    古語有云:脾主長夏,脾氣旺於長夏。在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但是夏季的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而夏季這個時機脾胃容易受到侵害,誘發疾病,因此養生應該先以脾胃為先,那麼怎樣調養出好脾胃呢?
  • 早春陰溼漸傷脾,3個方法健脾祛溼!
    給孩子祛溼,不能一味照搬成人的方法,更不能等到溼盛困脾的時候再行動,家長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脾是最喜燥惡溼的,孩子要健脾增強體質,就要懂得怎麼祛溼。人體內的正常水液,被稱為津液,比如汗、血都是津液。《黃帝內經》中提到:「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
  • 脾虛,人就廢了一半!怪不得脾胃越補越虛!根源在此
    簡單來說,脾相當於人體內的發動機,以食物作為燃料,將燃燒後的能量輸送全身。脾氣是脾運轉的動力,就像是一個泵。脾胃運轉是過程,水谷得以化生精微、化生為氣血是脾氣推動的結果。那我們的「健脾」和「補脾」就作用在這個機制的不同地方。1、何謂健脾?健脾,就是使脾強壯有力的一種方法,使脾運轉得更好的作用。
  • 脾虛人群這三個地方變大,脾有「三怕」,常吃「2果」,健脾祛溼
    3、下肢浮腫有些人覺得身體浮腫跟喝水多有關,但如果控制飲水量,浮腫現象還沒有改善,就說明脾臟出了問題,脾主水運,當脾臟功能異常時,體內水分無法順利排出,堆積在體內形成水腫脾虛人群這三個地方變大,脾有「三怕」,常吃「2果」,健脾祛溼
  • 脾虛,人就廢了一半!怪不得脾胃越補越虛!根源在此……
    對於脾的治法,有補脾、健脾、甚至還有醒脾等,三個詞語僅僅一字之差,到底有何不同?很多補脾藥包裝上都會有一句「脾胃差者慎用」。這時候就有灸友疑惑,脾虛不就應該要補脾嗎?其實,脾虛調理的一般治療思路應該是先健脾,再補脾。
  • 脾不好,人就廢一半,身體有什麼特徵,說明脾虛了,別再大意
    脾運化正常,穀物精微運達各處,機體獲得滋養,身體強壯有力。脾運化失調,養分無法及時運化,身體無法獲得營養支撐,人就虛弱易生病。經常有人說「脾有病,人就廢一半」,這種話並非空穴來風。對於每一個脾虛的人而言,臟腑功能會失調,影響到的不僅是食物消化,更有其他臟器的功能,比如說肝。
  • 脾虛溼氣重不重視?「遊泳圈」,「黃臉婆」說的可能就是你
    所以,脾虛不容小覷!二、那麼脾虛有哪些表現呢?1.虛胖,有「遊泳圈」脾虛會導致人體代謝受阻,過多的代謝產物無法排出存積在體內,就會出現肥胖。4.大便不正常脾虛往往會導致人大便失調。通常情況下,脾陽虛會造成食物無法運化,溼氣入侵,導致大便溏稀,容易衝不乾淨馬桶。但也有可能會便秘,這是因為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大腸動力不足導致的。
  • 十人九脾虛?脾虛命薄,老祖宗留好方子,補養脾全身放鬆
    脾虛之後,臉色會變得很差,會出現異常的黃或白的情況,皮膚會變得很差,容易出油、水腫,頭髮會變得很油膩。整張臉會變得很難看。亞健康的狀態。走在大街上,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脾虛的人很多。脾是人體獲得的基礎,是氣血生化的源泉。。如果你想健康,你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脾臟。如果脾虛,身體會變得難以吸收五穀精,氣血循環就會變得不暢,腸胃就會受到影響,身體也容易出問題。
  • 脾主長夏:脾虛此時不養更待何時?
    口唇無血色、乾燥《黃帝內經》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開竅於口」,就是說,脾胃有問題會表現在口唇上。楊力說:「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睡覺時會流口水《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出。
  • 脾虛,溼氣重?平時常吃這3物,對調理脾胃,祛溼健脾或許有幫助
    脾作為人體後天之本,主要起到造血出血,提高免疫的作用,如果脾受損就會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進而就會使人脾虛胃弱,長期下去就會損害身體健康,所以大家日常一定要重視脾胃的調理。脾虛人群,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大家應了解一下,及時調養1、水腫脾胃溼寒的人,身體會頻繁出現浮腫,尤其是下肢部位,如果脾胃受損就會使體內水液代謝失衡,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大量堆積在體內,就會形成水腫。2、食慾下降脾可以輔助腸胃進行消化與吸收,如果脾臟受損就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的現象。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五臟六腑的運行就像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裡,脾胃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一切病都歸入到這個圓圈的運轉失常。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養好脾胃,年齡一大各種毛病就會都蹦出來。所以,30歲不養好脾胃,60歲遭殃。為什麼會出現「脾虛」的問題呢?
  • 脾虛人就廢一半,脾最怕什麼?教你不花錢的方法,脾臟逐漸變強壯
    如今社會中,脾虛的人越來越多,就沒有想過背後原因?不想百病來找,要想辦法健脾,還要杜絕傷害脾臟,奉勸你早點了解清楚。脾臟受損,與哪些行為有關?錯誤的飲食結構,會讓脾臟越來越虛弱。運動,能夠提升人體的代謝能力,就能減輕脾臟的運化負擔,若總是不愛動,會影響體內的水汽排出,體內水分過多,溼氣就會比較重,給脾臟帶來損傷,很容易引起脾虛。不注意保暖,也是傷脾的一種方式,脾臟比較畏寒,體內聚集太多寒氣,就會讓脾臟功能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脾虛。
  • 脾虛的「天敵」被找到,不是山藥,你若愛吃,健脾祛溼,身體棒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飲食的選擇也是越來越多樣化了,所以現在脾胃方面的疾病也是越來越多。現在很多人都會有脾胃虛的情況,開始時並不重視,等到脾虛嚴重時,已經危害到我們人體的健康。
  • 提示你脾虛了!6種脾虛可這樣調理
    這個叫齒痕,溼氣重的表現之一,如果你對照看了自己是這樣的舌頭,或者平時自己溼氣很重的話,本文對你的幫助不容小覷。溼氣重的原因脾主升,胃主降,升降功能失調以後就可能產生肥胖病、糖尿病等和脾胃升降有關的一些疾病。脾主溼,溼邪的排洩要靠脾(胃)的功能,如果脾胃功能失調了,水溼排洩不好就產生一些溼熱的毛病,最常見的有溼疹。脾統血,機能失調的時候就很可能產生崩漏、月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