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是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的,這些人,不喜歡與人交往,喜歡安靜地一個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們沒有悲觀,反而很積極向上,每天要做什麼,都安排得很滿,他們可以從早忙到晚,累了就睡,卻也不覺得孤單和寂寞。
他們感到孤單和寂寞時候,可以在興趣愛好中,在讀書中,在文字裡找到慰藉,並且很快就忘掉孤單,忘掉了寂寞。因為他們每讀一本書,就感覺自己像是跟先輩們在跨時空對相逢,相遇,對話一樣。
正如伏爾泰所言,「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這或許就是讀書的妙處,也是獨處的妙處吧。當然,這也只是我在沒有讀到朱自清的一段語錄前,會這麼認為。
我更會認為獨處的妙處,在於內心世界的強大,他有多麼脫離現實中世界,不被現實世界打擾,他的內心世界就有多麼大。因為他在自己內心世界裡呆的時間更久,他的內心世界就會更豐富。
獨處的妙處還在於不用去考慮任何人的心情,更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臉色,只傾其自己所有的時間,在安靜中去探索自己想要探索的真理。獨處,更在於充分利用了自己一生短暫的時間,更知道要怎麼去活,活得明白,不枉此生。
當然獨處,必然是有所失,但也有所得到。他失去了多少,他必然在獨處中也能得到多少。他失去了現實中與朋友交流,但他卻得到了與每個時代了不起的作家深入的交流,對話。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朱自清的一段語錄,他也道出了不一樣的獨處之妙,文字如下: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朱自清語錄#
讀完朱自清這段語錄,可以說我是一個很喜歡獨處的人,但我的獨處境界,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地步,因為我總是想著今天還有什麼事沒有做完,下午我還要做什麼。哪怕我現在在外面,在山上,在田畔,很悠閒自在地放飛自我。
但我始終會想起我還有事情沒有做完,所以我這短暫的看似放飛自我,還沒有做到朱自清所言的獨處之妙。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朱自清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誰能做到這樣,說真的,就到達了另一種獨處的境界,我真的還沒有做到這樣,看來還是要向朱自清學習。下次再去閒庭漫步,或是山坡,田畔上遊玩尋覓詩詞的時候,我也把白天一定要做的事,都不去理會,更暫時放下,不去理。
那樣相信就能做到盡情遊玩,盡情歌唱。說實話,我最討厭那種就是吃飯間捧著手機在玩,或是邊吃邊追劇的人。特別是和家人一起吃飯,都沒有心吃的人,讓人看著很影響心情。這樣的人,可以說就做不到獨處,更無法享受到獨處的妙處。
吃飯,一定要愉快去吃飯,放下手中所有的事,細嚼慢咽,這才叫吃飯。其實吃飯,也可以做到一個人獨處。因為我們這邊吃飯時候,都是不說話的,有習俗,「食不言,寢不語。」
其實這樣的習俗挺好的,倒是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沒有了這樣的習俗,因為都喜歡嘻嘻哈哈,吃飯時候也都沒個正經的,有時候看著讓人吃飯就瞬間沒有了想安靜吃一頓飯的心情,連忙狼吞虎咽幾口,便走開了。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喜歡獨處的人,不妨試試,每天給自己一個放空自我的時間,啥也不做,就好好去享受一池荷香月色也好,或是去聆聽一場音樂也罷,或是垂釣,或是鄉間漫步,你會發現,你真的能跟自己靈魂深處對話,這或許也是獨處的妙處所在。
更能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是什麼,初心是什麼。獨處的人,就不容易忘記這些,因為他沒有都在做,都在堅持。每一次全新的放空自己,倒空自己所有的思想,清零。重新開始,又是一種新的感覺。
就好比讀一本書一樣,想要讀第二遍,不妨就拼命忘記,並且告訴自己之前沒有讀過,或是放一段時間再去讀,你所能記得的,就記住了,並且很難忘記。其實獨處也是一種隨時忘記的狀態。
就像我今天不知道昨天做了什麼一樣,更不知道昨天寫了什麼一樣,也懶得去翻閱過去,只會向前看,向前走。每天就會感覺都是全新的一天,也難怪梭羅也曾經感嘆,「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
所以說這是獨處的妙處,朱自清的一段語錄,將獨處寫得很透徹,讓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