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獨處的妙處,朱自清的一段語錄,將獨處寫得很透徹,讓人喜歡

2022-01-11 啟路文學

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是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的,這些人,不喜歡與人交往,喜歡安靜地一個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們沒有悲觀,反而很積極向上,每天要做什麼,都安排得很滿,他們可以從早忙到晚,累了就睡,卻也不覺得孤單和寂寞。

他們感到孤單和寂寞時候,可以在興趣愛好中,在讀書中,在文字裡找到慰藉,並且很快就忘掉孤單,忘掉了寂寞。因為他們每讀一本書,就感覺自己像是跟先輩們在跨時空對相逢,相遇,對話一樣。

正如伏爾泰所言,「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這或許就是讀書的妙處,也是獨處的妙處吧。當然,這也只是我在沒有讀到朱自清的一段語錄前,會這麼認為。

我更會認為獨處的妙處,在於內心世界的強大,他有多麼脫離現實中世界,不被現實世界打擾,他的內心世界就有多麼大。因為他在自己內心世界裡呆的時間更久,他的內心世界就會更豐富。

獨處的妙處還在於不用去考慮任何人的心情,更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臉色,只傾其自己所有的時間,在安靜中去探索自己想要探索的真理。獨處,更在於充分利用了自己一生短暫的時間,更知道要怎麼去活,活得明白,不枉此生。

當然獨處,必然是有所失,但也有所得到。他失去了多少,他必然在獨處中也能得到多少。他失去了現實中與朋友交流,但他卻得到了與每個時代了不起的作家深入的交流,對話。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朱自清的一段語錄,他也道出了不一樣的獨處之妙,文字如下: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朱自清語錄#

讀完朱自清這段語錄,可以說我是一個很喜歡獨處的人,但我的獨處境界,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地步,因為我總是想著今天還有什麼事沒有做完,下午我還要做什麼。哪怕我現在在外面,在山上,在田畔,很悠閒自在地放飛自我。

但我始終會想起我還有事情沒有做完,所以我這短暫的看似放飛自我,還沒有做到朱自清所言的獨處之妙。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朱自清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

誰能做到這樣,說真的,就到達了另一種獨處的境界,我真的還沒有做到這樣,看來還是要向朱自清學習。下次再去閒庭漫步,或是山坡,田畔上遊玩尋覓詩詞的時候,我也把白天一定要做的事,都不去理會,更暫時放下,不去理。

那樣相信就能做到盡情遊玩,盡情歌唱。說實話,我最討厭那種就是吃飯間捧著手機在玩,或是邊吃邊追劇的人。特別是和家人一起吃飯,都沒有心吃的人,讓人看著很影響心情。這樣的人,可以說就做不到獨處,更無法享受到獨處的妙處。

吃飯,一定要愉快去吃飯,放下手中所有的事,細嚼慢咽,這才叫吃飯。其實吃飯,也可以做到一個人獨處。因為我們這邊吃飯時候,都是不說話的,有習俗,「食不言,寢不語。」

其實這樣的習俗挺好的,倒是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沒有了這樣的習俗,因為都喜歡嘻嘻哈哈,吃飯時候也都沒個正經的,有時候看著讓人吃飯就瞬間沒有了想安靜吃一頓飯的心情,連忙狼吞虎咽幾口,便走開了。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喜歡獨處的人,不妨試試,每天給自己一個放空自我的時間,啥也不做,就好好去享受一池荷香月色也好,或是去聆聽一場音樂也罷,或是垂釣,或是鄉間漫步,你會發現,你真的能跟自己靈魂深處對話,這或許也是獨處的妙處所在。

更能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是什麼,初心是什麼。獨處的人,就不容易忘記這些,因為他沒有都在做,都在堅持。每一次全新的放空自己,倒空自己所有的思想,清零。重新開始,又是一種新的感覺。

就好比讀一本書一樣,想要讀第二遍,不妨就拼命忘記,並且告訴自己之前沒有讀過,或是放一段時間再去讀,你所能記得的,就記住了,並且很難忘記。其實獨處也是一種隨時忘記的狀態。

就像我今天不知道昨天做了什麼一樣,更不知道昨天寫了什麼一樣,也懶得去翻閱過去,只會向前看,向前走。每天就會感覺都是全新的一天,也難怪梭羅也曾經感嘆,「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

所以說這是獨處的妙處,朱自清的一段語錄,將獨處寫得很透徹,讓人喜歡!

相關焦點

  • 關於獨處的名人名言
    關於獨處,有這些名人名言,值得收藏1、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 2、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帕斯卡爾 3、獨處是一種美德,讓人內心得到淨化。------陳道明 4、讀書不會使人孤獨,會使人越來越不抗拒孤獨。——蔣方舟 5、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拉布葉 6、相比於社交,獨處絕對是一種能力。
  • 獨處,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很透徹!)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遊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越是不在意得失的人,層次便越高,他們善於獨處,遠離人群時,也一樣是讓別人望塵莫及的模樣。都說,若是得失纏繞於腦、重壓於心,生命便無法安寧。其實,得也好,失也好,它們並不會因為你思慮得多就會有所改變。
  • 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
    獨處能幫我們守住內心,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總結癲狂嘈雜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人變得強大自立的標誌。這時的我們,更多的是憑信念在關照自己的內心,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無比堅定,這時我們也是孤獨的,但只有耐得住孤獨和非議,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 喜歡獨處的人...
    1 喜歡獨處的人,是清醒的人喜歡獨處的人,他們都十分的清醒。他們從來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清醒的面對世界當中的所有的事情。喜歡獨處的人,他們的圈子十分的乾淨,他們知道做人交朋友要交質量高的朋友。
  • 那些喜歡不愛說話、喜歡獨處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
    那些喜歡不愛說話、喜歡獨處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一個人,平時不愛說話但是一說話一鳴驚人,很多人說往往這樣越不愛說話的人越值得深交。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一門奇妙的藝術。人這一生都在學習怎樣為人處世,其實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不是學怎麼說話,而是學怎麼做人。
  • 喜歡獨處的女人,總是深得「男人心」,只因為這三點
    但是,喜歡獨處的女人,往往「桃花」最旺,因為她們深得「男人心」。周沫就是這種類型的女人。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獨處,她也不是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就是人多的地方真的太鬧。當總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她就會選擇逃離。喜歡獨處的女人並不是因為她們天生高冷,而是因為她們喜歡一個人呆著,不被任何人打擾。
  • 獨處,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而獨處的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有人說,年幼時,人們害怕的是孤獨,而對身心常常感到疲憊、肩負家庭重任的成年人來說,獨處反而才是難能可貴的,甚至可以說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也有人說,獨處的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獨處不等於死宅,獨處的內容、方式決定著獨處的質量、境界。以下分享獨處的四種方式,看看你掌握了嗎?
  • 喜歡獨處的人,到底有多難
    2 不想過度交際,消耗自己對於有些人來說,各種交際、聚會,是自在快樂的,是享受的,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獨處也是一種享受,過度交際,是很累人的,是過度消耗自己。喜歡獨處的人,不喜歡過度社交,同時也不喜歡別人過度參與自己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太多的交際,都是沒有作用的。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很多人對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存在偏見,認為這種不擅於交際的人難以有大出息。 真不是這樣的,不少事業有成的人其實都是內向型的性格,我相信每個人身邊也都有這樣的人。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朋友曉曉說:「我喜歡獨處,開始覺得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他人,後來就成為一種習慣。偶爾和朋友一起,感覺對方那麼不舒服,那種偽裝我一眼就看出來。他們心裡早把我看作異類,可我不在乎,因為我遇到更優秀的自己。」是的,我不在乎身邊人如何評價,我只在乎是否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 周國平: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殊不知,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喜歡獨處,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享受獨處。獨處,是人類的精神必需品,折射著一個人的幸福力。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離不開社交,這是一種生存需求,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然而,人,之所以又高於動物,是因為人有精神追求,懂得關注自己的內心,審視自己的靈魂,明白一個人內在決定了外在,這是一種文明的開化,是一種比生存更高級的精神需求。在心理學上認為,人需要獨處,是為了內在的整合,人只有學會自我審視調整,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系統。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閒自在,美妙怡人。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
  • 人到中年,40歲的女人要學會「獨處」
    這就是一個40歲的女人,學會獨處最理想的狀態。 汪曾祺說:我有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可以說是皆從孤獨中得來的。我的教育,也是從孤獨中得來的。 叔本華說:享受孤獨的人,才能創造精彩與偉大。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寫走心樸實的文字,讀清淡平常的故事,和我一起捕捉收集浮世裡的寥寥清歡。遇見你們是故事的開始,也是人間一場歡喜。喜歡我,就點右上方的關注,期待以後精彩。你叫我與人交際,我在這方面的能力其實也不差,大多時候我只是懶得說話,當然我也不傲慢,在別人與我說話的時候,我還是會積極回應的。但不知怎的,在別人眼裡我還是給人留下了高傲冷漠的映象,這大概與我並不常常主動與別人交流所致。
  •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喜歡獨處?
    聰明的人喜歡獨處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社交會讓他們分心。有一個研究顯示:對智商高的人而言,社交越多,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就越低。這是因為高智商者認為自己有更長遠的目標要完成,而社交會讓他們分心。除此之外,聰明的人喜歡獨處還可能是因為他們了解並且享受獨處帶來的好處。1.
  • 喜歡獨處的人,一般都有這三種心境
    喜歡獨處的人,不是寂寞,而是在「享受寂寞」,是內心的安靜,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心靈境界。作家林清玄說:人間最美是清歡。
  • 聰明的人,往往喜歡獨處
    「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為這些話廣交朋友,為了社交而社交,不願意面對獨自一人的時光。 太多人給社交貼上了一個崇高的標籤,卻給孤單下了一個不堪的定義,所以就給了太多年輕人錯的引導,總是讓他們覺得,寧可在失敗的社交裡哭,也不在成功的獨處中笑。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要知道,一切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獨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喜歡獨處的人,不外乎三種,一是經歷了坎坷,看透一切的人,二是擁有聰明智慧的人,三是性格獨立,喜歡安靜的人。但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從來只學跟別人如何相處,卻不懂得與自己獨處,甚至害怕獨處。
  • 一個人越來越喜歡獨處,其實這並不是壞事!
    一個人越來越喜歡獨處,這並不是什麼壞事。由於我們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由人組成的社會,很多事情都需要人和人打交道、人和人合作才能做成。所以很多人就會本能的認為:當一個人喜歡獨處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和社會脫節。但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麼回事。
  • 喜歡獨處、不交朋友就是有問題?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有網友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不交朋友不聯繫別人,是有病嗎?其實,獨處不但沒有病,反而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通常我們會把獨處和社交恐懼、抑鬱等聯繫在一起。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獨處有時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一、 獨處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明:當我們僅僅暫停社交活動15分鐘,就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我們也會變得更加隨和。其實,這也相當於給我們大腦放假了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