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內市場逐出的日系品牌,如今越發展越好,而中國車企卻遭了殃

2020-12-09 車市最前線

其實,我發現許多國人都喜歡口是心非,雖然嘴巴上說日系車怎樣不好,但日系車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往往是最好的。豐田、本田、日產等品牌,在國內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唯獨另一個日系車巨頭鈴木,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日方股東將所持有的所有昌河鈴木股權轉讓給了昌河汽車,鈴木正式從昌河撤資之後,鈴木汽車也將撤出「長安鈴木」,這也代表鈴木在華合資公司25年的歷史就此終結,鈴木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其實鈴木並不是比如斯巴魯、馬自達那麼陌生的日系品牌,相反,它卻是當年在中國市場根深蒂固,而且大紅大紫的品牌。對於國人來說,一款車皮實耐用,省心省力還省油,關鍵是還便宜,這不是正好符合國人的胃口嗎?理論上來說,鈴木是滿足國人標準的,但是鈴木最後還是離我們遠去了。當年比大眾還火的日系品牌,被迫退出國內市場,如今發展怎麼樣?

因為鈴木剛入華的時候,我們還處於相對來說並不是很富裕的時代,像大眾、豐田、本田等一些車企,比如速騰、凱美瑞、CR-V、雅閣等等,動輒就是一二十萬,那時候我們是很難消費得起的。而有了鈴木這麼一個品牌的出現,正中我們的下懷。它是日本品牌,我們也從摩託車身上相對也有所了解,而像雨燕、奧拓這些車非常實惠和耐用。對於我們還以交通工具定義汽車的年代,鈴木也因此在中國市場大紅大紫,賺得盆滿缽滿。

為什麼會退出中國市場呢?其實鈴木造的車質量確實沒得說,但是因為設計理念的原因,與中國消費者格格不入,鈴木素來以生產小型汽車聞名,而中國消費者以大為美,而鈴木又不願意改變,最終不得不退出。但是,在全球市場上,鈴木並沒有因為退出中國市場而終結,反而在銷量上創出新高。2018年退市的鈴木,在全球市場獲得321.32萬輛好成績,同比增長1.2%,在總銷量上已經超過奔馳、寶馬。

與此同時,鈴木開始在人口第二多的印度市場開始發力。來到印度的鈴木發展的怎麼樣呢?告訴你還真不錯,至少在數據表現上那是槓槓的,僅以奧拓為例,穩居印度市場新車銷售冠軍寶座,而且還是當地累計銷量最多的車型,自2006年起奧拓車系,在印度每年賣大概50萬輛,而2008年和2012年則達到了100萬輛和200萬輛的銷售高峰。像類似這樣的車型熱銷情況,除了奧拓,鈴木的其他車型也是不錯的。

只不過,沒有了日本鈴木的另一家中國車企,卻萎靡不振了。自從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後,對昌河的影響最大,因此昌河沒有自己創新。儘管昌河在去年推出自己全新的北鬥星,也取消了鈴木的車標,但新車推出後備受吐槽,其銷量更是慘澹無比,由此可見,鈴木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多,對於昌河的影響更大,對於昌河來說真的是寸步難行。當然,國內也有如吉利、長城、長安等成功的案例,所以不能總是依賴日方企業,有自己的創新才是長久之道。

相關焦點

  • 2019日系品牌銷量解讀:市場佔比逼近德系,品牌內部現「聚集」效應
    梳理2019年國內車企的銷量表現,我們發現,德系和日系是最光鮮的兩大系別。 在中汽協統計的乘用車各系別市場份額比較中,中國品牌、美系、韓系、法系的市場份額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唯有德系和日系是2019年度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的兩大系別。
  • 世界口碑最好的六大品牌,日系佔五席,一家中國車企入選
    導讀:世界口碑最好的六大品牌,日系佔五席,一家中國車企入選文|農民伯伯的百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
  • 國內有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為什麼偏偏沒有俄羅斯汽車?
    當國產車沒有崛起的時候,國人在買車的時候優先選擇合資品牌,就好比日系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家用性能和省油性能聞名,代表品牌有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等。除了日系車之外,國內還有非常優秀的德系車: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美系車:別克,凱迪拉克等。
  • 德系日系「雙強」格局顯現,自主車企突破點在哪裡?
    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性不必贅述,各國車企紛紛加碼已經用行動給出最好的證明。同時,各車企在華戰略升級也增加了競爭的激烈性,加之疫情影響,馬太效應加劇,優勝略汰之下,邊緣車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主流車企瓜分市場的局面正在形成。
  • 合資車企淘汰賽開啟 這六家車企根本就沒想過迎合中國消費者?
    省油、耐用、性能的口碑,加上最早進軍國內,為中國微面市場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鈴木在2010年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日系車企之一,隨後的2011年更是迎來了22萬銷量的高光時刻。可從2012年鈴木便開始急轉直下,為什麼?
  • 被國人「打壓」的車企,因水土不服慘遭拋棄,自討苦吃
    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優秀的法國設計師設計出了許多高端奢侈品,可是浪漫的法系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卻屢次碰壁,不受中國消費者喜愛。國內汽車市場成為了全球車企的必爭之地,德系車和日系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上非常吃香,法系車卻是一個例外。 被國人「打壓」的車企,因水土不服慘遭拋棄,看不上怪誰。
  • 中國車市2020收官,日系車逆勢上揚
    疫情過後,日系車衝出重圍,在中國市場取得平穩較快發展。 2020年受多方因素影響,中國汽車市場受到巨大衝擊,但隨著多方努力下的主動調整,市場經濟加速復甦,在2020年下半年迎來復甦,多家車企逆勢上揚,一度銷量再創新高。其中,市場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日系車。
  • 德系雙雄 日系三劍客 消費者眼中他們表現如何?市場主流B級車
    國內汽車市場中,在車圈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叫「得B級車者得天下」。對國內的汽車廠商和車企而言,有款被消費者認可和市場暢銷的車型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代表這個車企的造車實力與品牌影響力。
  • 中國車企上榜,品牌價值180億
    中國車企上榜,品牌價值180億英國獨立品牌業務評估諮詢公司品牌財務早前公布了《2020年全球品牌組合價值最高的十大汽車集團》排行榜,位列榜首的自然是大眾汽車公司,而我國近些年走出世界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則位於第九名。雖然說排名並不高,但這對於中國汽車界來講,確是第一次。
  • 為什麼日本人只買日系車,我們卻做不到?
    在這個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裡的國家就誕生了兩個超級汽車品牌,去年交出了全球銷量超過兩千萬的成績單,豐田和日產兩大汽車品牌在全球車企的排名可見一斑,而除此之外,本田、馬自達、鈴木等車企也在市場上有著出色的銷售表現,日系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品牌中的一面有力的旗幟,當然 其銷量的成功離不開日本本土最初的支持
  • 福特汽車:沒有車企捨得放棄中國市場
    在大會上,福特汽車大中華區副董事長柳青認為,對於外資汽車企業來說,中國已經具有完備的汽車產業鏈與良好的業內生態系統。2019年,中國市場汽車產銷量接近2600萬輛,美國和歐洲市場則分別為1700萬輛和1600萬輛。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在內,沒有車企捨得、也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如果不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那麼在世界市場上就沒有應有的地位。
  • 日系車熱銷的啟示:品質是根本,口碑是王道
    2020年,多數汽車品牌都躲不開滑坡的泥石流,唯獨「日系三強」——本田、豐田、日產,不斷實現逆勢而上,取得了羨煞眾生的好成績。在市場不斷緊縮的大背景下,這三個品牌的表現,也給其他車企上了最生動的一課。事實上,日系車的增長並不是從今年才開始。
  • 中國各省汽車品牌銷量冠軍分布圖,德系佔半壁江山,日系強勢逆襲
    中國各省汽車品牌銷量冠軍分布圖出爐了,大家有沒有感到意外呢?雖然德系車大眾在今年的表現有點疲軟,朗逸保持多年的轎車銷量冠軍的位置被日產軒逸奪走,但是有得必有失,大眾在SUV市場的表現有亮點,多款新車的推出也幫助大眾鞏固了自己作為中國汽車市場一哥的地位,當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省份的汽車銷量冠軍都是大眾的時候,有沒有感到很意外,我感到非常意外,沒想到一直被錘的大眾汽車,其實是個悶聲發大財的品牌,在北方幾乎已經被大眾統治,而在南方,日系車給大眾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在廣東和福建
  • 2020車企目標完成度:日產中國希望渺茫,長安、長城穩了
    對於消費者來講,除了關註銷量排名,同樣也關注車企能否完成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根據已有數據,筆者發現,多數車企有望完成銷量目標。 ,WEY品牌則帶來硬派SUV坦克300,預售期間就實現了銷量破萬,而歐拉好貓、黑貓同樣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佼佼者,四大品牌共同發力,長城汽車完成目標毫無懸念。
  • 福特高管:任何車企都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
    針對目前整體汽車市場的大環境,福特高管發言稱,任何車企都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應該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 在大會上,福特汽車大中華區副董事長柳青表示,2019年中國市場汽車產銷量接近2600萬輛,美國和歐洲市場則分別為1700萬輛和1600萬輛。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在內,沒有車企捨得、也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如果不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那麼在世界市場上就沒有應有的地位。 柳青還認為,對於外資汽車企業來說,中國已經具有完備的汽車產業鏈與良好的業內生態系統。
  • 後疫情時代國際評級機構、投行看好中國車企發展
    歐洲車企中,信用評級最高的寶馬也下調至「A2」。緊接著標普也步其後,於4月底集體下調車企評級。6月,調降三菱評級至「BB」,7月,下調尼桑評級至「BBB-」,且均為負面展望。其他知名車企中,例如通用、戴姆勒、捷豹路虎、標緻雪鐵龍、雷諾、大眾、邁凱倫、塔塔,也被機構列入了負面觀察列表。
  • 2020年國內汽車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德系、日系近乎霸佔前十
    當下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除了性價比、口碑之外,汽車品牌對於消費者也是消費者是否最終會購買這輛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J.D.Power基於《2020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發布了主流車細分市場的2020品牌影響力排名。在排行榜前十名中,可以說近乎是德、日系品牌的天下。
  • 後疫情時代,日系車企復工不易 復榮光也難
    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整個中國社會的生產生活節奏。對日系車企而言,低庫存係數是戰勝2019車市寒冬的渠道法寶,但在 2020年「特殊時期」過後 ,是否會因此而受到拖累? 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唯有堅信,才能創造奇蹟。
  • 疫情下的另一面:日本人送來的詩詞能帶火日系車嗎?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表示:「對日本來說,看到中國遭遇疫情,如同是親戚、鄰居遭難,日本國民都願意援助中國,希望疫情早日平息。」疫情下,日系車企的集體行動除國家方面,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日本車企也紛紛作出反應,截止到目前為止,豐田汽車在1月29日向中國捐助1000萬元用於購買醫療用品後,其在2月7日再次決定向疫情中心捐助防控新冠肺炎所需物資。
  • 東風嵐圖等傳統車企新品牌:慘敗先例、照貓畫虎、重蹈覆轍
    在傳統車企看來,這種介於其與新勢力之間的新品牌,似乎更容易在新領域帶領集團實現品牌向上、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期待。承擔了如此重任,新品牌是否真的能像傳統車企所願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慘敗的先例這一輪車企新品牌的打造,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