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際交往你可能不知道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2020-12-15 梨花帶雨小蘿莉

掌握這七條心理學效應,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交往!

1.刺蝟效應

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會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在與他人合作相處時,要懂得保持「親密有間」的關係,即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關係;

管理者在和下屬員工相處時,要保持恰當的距離,這樣才能讓下述更順利更及時地完成交代的任務;同事之間相處時,也要注意分寸,不要什麼事都訴說和分享,職場環境裡彼此太過親密的最後可能會反目成仇;

2.登門坎效應

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 -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對於一個新人,上級不要一下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建議從小的要求開始,當小要求達成後,再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員工更容易接受,目標也更容 易達成;如果有比較難為人的要求要跟同事提時,也可以嘗試先從小事開始提。

3.出醜效應

指全然無缺點完美的人未必討人喜歡,小小的失誤和瑕疵反而使有才能者的人際吸引力提升;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總是高高在上未必是好事,如果你是一名職場小白," 滴水不漏」的表現也未必能得到賞識;

出醜效應不是讓大家故意出醜來譁眾取寵博眼球,而是倡導大家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在不慎犯錯時保持平常心接納自己。

4.旁觀者效應

指對某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時,責任感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 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時,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為了規避這種情況,在某一項任務裡,每個員工都要有需要承擔的責任,如果很難界定個人的責任,那麼分配任務時,一定要提前確定一名負責人,並給予一定的權利,去協調和安排各員工的責任。

5.肥皂水效應

指將批評夾在讚美中,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人都不是機器人,誰都想得到他人的.認可,所以為了讓人更輕易接受自己的錯誤,在對他人的缺點和不足進行指正時,可以在交談的開始或者結尾處適當摻雜對方的優點。

6.巴納姆效應

指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時,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職場中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某些奉承的話,說的飄飄然找不著北,甚至有了遇上伯樂的感覺,對方也可能在這時突然提出一些難以達到要求,結果你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沒問題,最後硬著頭皮幹不下去才後悔莫及。

7.霍桑效應

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言語的效應;

不論是領導者對待下屬,還是同事.對待工作合作者,要學會給予細節上的欣賞和關懷,讓被關懷者感到被重視,從而能在任務的完成上更有幹勁。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因為你不懂「保齡球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因為你不懂「保齡球效應」1我們都不止一次聽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天,一位家庭主婦熱情地給客人端上一碗米飯,客人使勁地聞了聞稱讚說:「這米飯聞著真香!」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保齡球效應」,它要表達的觀點就是:與人交流,比起批評和指責,讚揚更容易取得積極的效果。因為受到批評和指責的人,不會簡單地減少「把事情辦砸」的心思,反而容易學會怎麼去逃避批評和指責;反之,受到表揚和鼓勵的人,會逐漸積累更多的自信心,從而不懼怕任何的艱難挑戰。
  • 3大心理學效應,這些人際交往技巧,看完就懂
    很多人對心理學有很大的誤解。我認定只要掌握心理學,就能讀懂別人的心。這是對心理學的錯誤認識。每個人的個人都是特殊的,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看穿別人的一切。心理學不是神。是關於人的思想、感情、行動的研究。如果你學識淵博的話,即使不遲到也不會被認同。
  • 人際交往心理學-泡菜效應
    心理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泡菜效應」,它揭示了環境對事物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有句古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學習對方身上的一些東西,交往的圈子,對沈的言行舉止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 你知道嗎?人際交往的首次見面有多重要
    在人際溝通和交往的過程中,第一印象對人際溝通和交往的成與敗起著關鍵性作用。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人際交往的首次見面的重要性".這就是心理學上講的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首映效應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提出。其概念來源於一個印象形成的實驗:讓被測試者看寫有六個形容詞的牌子,內容是一樣的,只不過順序相反。第一個牌子上寫著:勤奮的、聰明的、衝動的、嫉妒的、愛批評的、頑固的。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今天為大家介紹 10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生活中更「得心應手」!
  • 心理學筆記六:如何與人打交道?社會心理學中的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包含三大內容:溝通、人際關係、人際吸引。01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03人際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納和喜歡,是人們對彼此的正性感受,包括喜歡、友誼、愛慕、欲望和愛。人際吸引的4個條件:吸引人的個人特徵、相似性與互補效應、熟悉、喜歡與愛情。
  •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
    社交心理學:人際交往,你不可不知的六大心理定律,受用一輩子;多少人敗在不懂社交!悟透這人際交往的六大心理定律,人生越來越順。四、「似曾相識」定律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與某人初次相見,感覺卻好像曾經見過似的,對方身上的某些東西,如相貌、舉止、言談、性格等,你都很熟悉,於是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將你和對方的時空距離拉近,從心裡願意接受對方,這就是社交心理學中的似曾相識效應。
  •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什麼東西?
    心理學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繫。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
  • 職場人際交往的法寶—尋找共同話題
    在職場中我們往往不僅僅要比拼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業務能力,想要成功一定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有些職場人的工作能力很強,但是這往往只能夠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一個人在職場的生存,卻不一定能夠解決一個人的後期發展問題。
  • 人際交往心理學:遠離不發朋友圈的人?看清這3點,你就懂了
    人際交往心理學:遠離不發朋友圈的人?看清這3點,你就懂了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密集起來了。從前的簡訊和電話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社會的大家。然而有的人卻不發朋友圈,朋友圈什麼內容都沒有,也不與別人互動。其實對於這種人我們應該遠離來著,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接下來的3點會給你答覆:1:性格孤僻不在朋友圈發布動態與朋友互動的人,大多是性格孤僻。他們的通訊錄好友人數可能不多,認為哪怕是發了,也沒幾個人會看。
  • 那些職場比較順心的人,都注重這6個心理學效應
    在職場中,一旦我們犯了錯,就算那點錯對現實沒什麼影響,我們也容易疑神疑鬼思前想後,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影響工作效率,這個就是聚光燈效應,別人其實根本沒注意到你犯錯的瞬間,都是你自己想多了。你沒有你想像中那樣受到別人關注,認識到這點能讓你在公共場合感到更自在,也能讓你更自由地做自己。而且如果你知道犯錯的實際後果沒自己想的那樣嚴重,當你真的犯錯的時候也會覺得好受點。
  • 12 個心理學效應: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生活之中無處不「心理」,今天的「3分鐘」為大家介紹 12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社會交往中更「得心應手」~1 野馬效應吸血蝙蝠吸取野馬的血為食,但所吸的血量極少,遠不足以使野馬死去,野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因芝麻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因別人的過失而傷害自己。
  • 3大心理學效應,看完就懂的人際交往技巧
    很多人對心理學都有很大的誤解,認為只要學會了心理學就可以讀懂他人的心,這其實是一種對心理學的錯誤認知。每個人的個體都是特殊的,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看透另一個人的全部。心理學不是神,它不過是一種針對人的思想、情感、與行為作出的研究。
  • 心理學: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測試你在人際交往中有沒有心計?
    心理學: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測試你在人際交往中有沒有心計? A: ,平常最為可能為了別人而犧牲了他自己。你知道社會對人的要求,需要人做到什麼,其實背後的你哪有那麼強硬,溫文爾雅,總為別人著想。而且,你聰明果決而又精明圓滑,這樣的你是職場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C:
  •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回你微信?這10點人際交往定律了解一下
    」,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不講信用,說話不算數,容易讓人反感,長此以往交不到朋友;一個企業沒有信譽也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如果你已經對某人做出了一個承諾,那麼你最好的就是盡心盡力的去完成它做好它。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那麼從一開始的時候就不要隨便的應承。正如我們知道的華盛頓所說的:「一定要信守諾言,一定不要去做你力所不及的承諾。」
  • 五大不可不知的心理學效應
    01, 巴納姆效應當你在進行星座性格測試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他說的簡直就是你本人,事實上,這就是很典型的巴納姆效應馬太效應也是經濟學家常用的術語,反應社會現象的兩極分化。戀愛中的馬太效應表現為: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
  • 如何克服人際交往障礙?
    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克服人際交往障礙?#你為何越活越累#人際交往也稱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人際交往心理學、人際交往障礙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一、什麼是人際交往心理學?
  • 掌握說話分寸 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見風使舵,察顏觀色,留人顏面,掌握說話分寸人際交往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平原君趙勝的鄰居是個瘸子。 一天,平原君的小妾在臨街的樓上,見到瘸子一瘸一拐地在井臺上打水,於是便大聲譏笑了一番。
  • 【職場管理分析】十個職場心理學你是否也這樣理解
    ,只要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如何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職場心態呢?我認為,掌握以下十五個實用的職場心理學定律,我們就能戰勝職場一些負能量,規避職場風險,實現「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職業生涯夢想。
  • 人際交往心理學:這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看完你就懂了
    人際交往心理學:這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看完你就懂了中國人都很看重吃飯。不管什麼時候,大家都很重視這件事情。也因此,讓很多人熱愛去參加飯局。飯局不僅僅是吃飯,更多的時候都是人際交往。可以認識到很多朋友。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但這並代表什麼樣的飯局都能夠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