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之上的皇帝,每天都吃什麼?距離的山珍海味,是否是真的?

2020-12-14 娛樂大咖秀yi

電視劇中的皇帝們用膳時可以說是比我們現在的過年還豐盛,每一頓飯真的是一應俱全,還有可供欣賞的舞姬來消遣,而且每頓飯看著都沒有吃多少,這些到底怎麼處理的?怎麼能夠保證及時的送上皇上和妃子們的桌上呢?

皇宮中的皇帝吃的並不是南極的企鵝,也不是北極的熊,也都是在現在的桌上可以時常見到的菜品,可能他還沒有你吃得好。

其實據史料記載,皇帝吃的飯菜都是前一天御膳房的人做好,存著,準備著水果和甜點,經過漫長的等待,還有以防下毒被太監品嘗之後才能吃到這頓飯。

魯迅筆下的皇后娘娘便是在大熱天可以睡覺,醒來就讓下人伺候吃喝的,比鄉下農婦強多了。

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可以說要什麼有什麼,住著最好的房子,穿著最珍貴的衣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真的是好不快活,但是當時在紫禁城當中的他們,到底吃什麼呢?

吃飯叫傳膳

燉肉,肉片炒白菜,櫻桃肉山藥,炸春卷……等等,這是溥儀在回憶錄中記錄到的,自己當時在宮中吃的飯菜,僅僅是一頓早飯就有上百道菜,一張桌子擺不下。

溥儀在回憶錄中詳細地描述了備飯、吃飯的詳細描述,耗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以說與現在的「光碟行動」背道而馳,讓人大呼浪費。

其實,皇家吃飯有規矩,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皇上餓了之後,身邊伺候的公公要宣布傳膳。

這一聲下去,沒等聲音落地,幾十名太監宮女端著美味已經從御膳房出發了。伴君如伴虎,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太監們端著膳桌,拿著飯盒,向皇上寢宮走。

據史料記載,在清朝乾隆年間,皇帝的菜品,每頓有上百道菜,桌子上都擺不下,皇帝想吃擺得較遠的菜,就讓太監端到跟前。

隨著清末時候,國力日漸衰退,菜品開始降下數量,從120道菜減少到64道菜,再到32道菜,可以說從菜譜就能看出來當時的國家是處於什麼樣的情況。

到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後,又開始了當年的排場,每頓飯才必須上百道飯菜,而且當時慈禧太后有一個怪癖。

比較喜歡聞蘋果的味道,但是她不喜歡吃,因此,吩咐宮裡面的人在她的每天的必經之路上擺滿了蘋果,壞了之後就換一批蘋果,可以說是浪費之極。

傳膳的隊伍龐大到讓人驚訝,但是這並不代表在這頓飯能夠非常順應心意,皇上什麼時候吃,全靠心情,但是總不能讓皇上等個把個小時就為一頓飯的道理。

於是,御膳房一般都是提前一天準備好飯菜,一直在小火上溫著,保證飯菜都是熱的,而且不至於燙嘴,隨時都能上桌,

慈禧的排場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用菜拼出萬壽無疆的字眼,非常的奢靡,其實她真正下筷子的就是眼前的菜,遠處的菜都看不清楚是什麼東西。

每次吃完飯都剩下多一半兒沒動過筷子的菜。這些菜被撤下之後就被瓜分了。看起來比較好的就被賣到宮外去。

按照皇帝們這樣的吃法,中國有多少家底都要被吃窮了,更別說普通人吃飯了。據說,當年的溥儀和妃子吃飯一個月就要用到近三千斤肉。

在如今,現在的多少家庭多少年才能吃完這麼多的肉。當然,其他的大臣家中也會有很多這樣的賞賜,其實並不亞於皇帝,只是盛飯的器皿上比宮中略微簡略。

在其他的節日聚餐中,飯菜更是豐盛,可以說真的是極盡奢靡,貧苦百姓完全想像不到。

規矩比飯菜多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時期,皇帝喜歡吃鹿肉,魚肉,葡萄,石榴等食物和水果,而且,當時的康熙也喜歡巧克力,慈禧喜歡美容,溥儀喜歡西餐。

在1923年時,溥儀將御膳房更換成兩個廚房,一個中餐,一個西餐,還專門請了一個西洋人擔任西餐主廚。

在電視據中,皇帝擺宴已經是非常常見的情況了,不論什麼大事小節都會宴請群臣與軍同樂,在清炒時,宴席非常多,結婚有宴席,進貢有宴席,出嫁有宴席。

生日,祭日都有宴席,在人多的時候,很多大臣都見不到皇帝的面,還不如皇上身邊伺候的公公。

據記載,當時聚會還不是皇帝「請客」,除了皇親國戚,其餘人都要自備「乾糧」,宴會開始之前交於御膳房準備烹飪。

總結:當時宮中吃飯可以說規矩非常多,並不是人人可以接受這樣的情況,說他們的飯菜是真的非常豐盛,但是,並不是最新鮮的。

而且,太監為了安全起見還需要品嘗,相當於皇帝們吃的都是「剩飯剩菜」真的也是夠可憐了!我們還是應當尊崇光碟行動才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朱祐樘:萬人之上的皇帝,卻提倡一夫一妻,自己一生踐行
    都說滿清最容易出痴情的皇帝,像皇太極專寵海蘭珠,福臨跟董鄂妃的故事也是被世人所津津樂道。
  • 清朝皇帝的年夜飯有哪些人參加,有沒有吃山珍海味?
    乾清宮皇帝家的年夜飯,當然是以皇帝為主角。此外,還有皇后、妃嬪參與。眾所周知,在平常日子裡,皇帝吃飯都是一個人一張桌子,不會與皇后、妃嬪一起進餐。皇后、妃嬪有自己的廚房和進餐場所。光緒皇帝按照清朝典禮制度,在皇宮裡,只有皇帝一人有資格與宮內的女性一同飲宴。皇子作為他們的兒子,都沒有這種資格。所以,皇宮的年夜飯與民間的年夜飯,都有很大區別。
  • 胖到500斤的皇帝,每天吃20斤肉坐壞龍椅,寵幸妃子需要宮女幫忙
    不管是以瘦為美還是以胖為美,都不能過度,太瘦不行,太胖也不行,尤其是古代的皇帝,雖然說選皇帝不是看誰長得更好看,形象更好,但皇帝的個人形象還是要注意的.但是,歷史上就有一個皇帝,直接胖到五百斤,不說是否影響皇室的面子跟國家的尊嚴,這樣的體重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皇帝正常的生活,但是,這個皇帝依舊不知悔改,依然放縱自己,這個皇帝就是東晉末期的皇帝桓玄。
  • 古代皇帝所吃的美食,你都知道哪些,現在哪裡能買到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皇宮裡面吃的菜式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特別是皇上吃的菜更加是很講究。相傳古代皇帝一天只吃兩餐,皇上都是要上早朝來處理一些事情,等下早朝後吃一餐,下午時分再吃一餐,這兩餐統稱為正餐,光菜的樣式就有108道菜,其中在皇上吃之前都要事先用銀針驗毒,同時還需要專門的人來試吃,從而確保萬無一失。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要是有些吃貨的朋友在古代作為皇上的試吃,那什麼樣的山珍海味都可以嘗個變。
  • 御膳都給太監吃了,皇上只能喝片湯,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勁
    問題是,這個看上去華麗的菜單,根本不是給皇帝吃的!膳單上寫著:「太監張文亮替萬歲爺用膳」。也就是說,這個菜單名義上是御膳,實際上都讓太監吃了……張文亮是同治皇帝的貼身御前太監,深得慈禧的信賴,每次替皇帝吃完飯,他還要去兩宮皇太后面前去匯報:「皇上進膳好」。
  • 做皇帝真的很幸福嗎?帶你來體驗古代皇帝的一天
    那些皇帝在一天中究竟要做哪些事情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了解一下。我們在文件中找到了乾隆一天的工作,其實這一天就是一年中非常普通的一天,也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節日,也沒有什麼事情的發生,在這一天就像普通的老百姓一樣正常的過著日子,甚至連一些慶典以及祭祀這些活動都是沒有的,更沒有什麼重大災情,以及重要的軍報了,但是在這一天裡,我們的皇帝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 如懿傳:皇帝為何會冷落高貴妃?因為王欽一事真的嫌棄了
    因為王欽一事真的嫌棄了高貴妃是《如懿傳》中比較單純的一個角色,她出身不算好,但她的家人爭氣,也為她在宮中爭了一席之地,作為皇帝的貴妃在後宮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同時彈得一手好琵琶,人又俏皮可愛心愛深受皇帝寵愛,但這一切的寵愛在王欽事件後就沒有了,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對她的疏遠,其實皇帝是真的因為此時與她心生了隔閡。
  • 古代皇帝享受錦衣玉食,為何大多還短命?看他們每天都幹了些啥
    人活在世上,哪可能會有不累的活法,即使是古代皇帝,拋開外表的光鮮亮麗,因為一些原因也是辛勞的活著,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看看,為何古代皇帝大多短命?01相信各位讀者對古代的皇帝都多多少少存有一定的羨慕之情,畢竟皇帝是真正生活在萬人之上,真實的擁有平常人不敢想像的權力與財富。
  • 山珍海味、錦衣玉食?談談中國古代皇室餐飲制度
    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市井小名,每個人都肯定離不開吃飯這件事。那麼在古代,位於天下最頂點的皇帝每天又是如何吃飯,吃的又都是什麼呢?是不是真的如傳聞一樣滿桌子的山珍海味,卻都是吃一口就扔了呢?今天就來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宮廷的飲食制度吧。
  • 古代皇帝用膳全過程,吃剩的飯菜到底如何處理?溥儀曾一語道破!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身為一朝天子的皇帝更是享盡山珍海味,所以對皇帝來講只有想不到的卻沒有吃不到的美食。然而皇帝胃口只有那麼大,那麼每餐吃飽喝足,剩下的飯菜會如何處置呢?
  • 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乞丐皇帝!但卻十分嗜殺,四大案死掉15萬人
    雖然他和漢高祖劉邦一樣都是布衣出身,可是他卻比劉邦的殺心更重,因為他殺人的數量可以用數以萬計來形容 ,不說別的光是胡惟庸案,藍玉案就先後四萬多人被殺。 歷史上認為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畢竟除了胡惟庸案,藍玉案被牽連的四萬多人之外,還有「空印案」和「郭桓案」,這四大案件死亡人數加在一起有15萬多人,不說其他的,就從這15萬人的一個數據中就會被認為朱元璋是一個嗜殺的皇帝,是一個惡魔。 胡惟庸和藍玉的被殺難道朱元璋僅僅是因為嗜殺嗎?
  • 「山珍海味」到底是什麼,其實是專門的食物
    山珍海味在今天代指各種珍貴的美食,但在古代,山珍海味指的可是具體的食物。「山珍海味」的說法,最早出自於唐朝詩人韋應物寫的一首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比喻那些山上的海裡的奇珍美味,像家裡不要的東西一樣隨處不見;吃牛吃羊就像吃瓜子一樣常見。形容物產豐富,生活奢侈。其實山珍海味是指具體的食材,分為上、中、下各三個八珍。
  • 細數「山珍海味」的是是非非
    是否跟其高昂的價格相匹配呢?鮑魚雖名為魚,但它並不是魚。鮑魚是貝類。從營養成分來分析,無論是蛋白質、脂肪、鐵、B 族維生素的含量都跟河蚌、田螺的營養價值相當接近。但從礦物質的含量來看,鮑魚可以說是相當出色的,鐵和鈣的含量極其豐富。但這是各種貝類食物的共同特點,並不是鮑魚所特有的優勢。
  • 別羨慕皇帝,你吃的可能比他好
    要問在中國古代,誰的日子過的最好,想幹嘛就幹嘛,我們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出——皇帝。 在我們的印象中,以前的皇帝每天都能山珍海味,滿桌珍饈。
  • 古代皇帝的身邊都是太監伺候,為什麼不用宮女,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件事情,明神宗朱翊鈞繼位後不久,在侍奉他的宮女中看上了一個宮女,之後便寵幸了她,皇帝寵幸宮女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若是喜歡宮女賜封一個嬪妃的位子都是可以的。並且我們都知道,太監進宮的時候都是經歷過淨身這一遭的,淨身之後,太監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沒有生育能力對皇帝來說也就少了很多的嬪妃玷汙皇家血脈的事情,而且太監雖然是男生,雖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但是男生該有的體力是不少的,相較於宮女嬌滴滴的樣子,太監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有很多的體力活都能幹得很好。
  • 明朝皇帝吃土撥鼠,清朝皇帝吃不到牛肉,皇帝們吃得可比你差多了!
    每天都要被人生三大難題輪番拷問——特別是工作日的午餐,每天都像是一場人生豪賭……阿信和同事小姐姐們把單位周邊所有能吃的店都做成了小鬮子,每天都要靠這樣封建腐朽的翻牌子的方式來終結這場毫無意義的靈魂拷問。
  • 皇帝都吃不起的茶雞蛋
    說起昂貴的雞蛋,大家也許會想起一個著名的故事,發生在清朝的皇宮裡。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我們先說其中一個:光緒時期,內務府的太監給光緒報花帳,說一個雞蛋要三兩銀子。有一天,光緒見了翁同龢,就問翁老師早晨都吃什麼飯?翁同龢說每天早晨三個雞蛋。光緒感慨道:「老師您這一頓早飯就得九兩銀子啊,吃得起嗎?」這件事記載在《春明夢錄》上。
  • 《甄嬛傳》被皇帝禁足景仁宮的烏拉那拉氏宜修,究竟做錯了什麼?
    皇帝意欲廢后,皇后承認自己的種種罪行,哭訴自己之所以為之,完全是因為太愛皇帝,不願與任何女人共享皇帝的寵愛。因太后先前立有遺詔,不準廢后,皇帝礙於純元皇后的情面,下旨與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死生不復相見,將其禁足於景仁宮。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吧,後宮中的哪個女人不可憐呢?
  • 那些大主播每天都山珍海味?聽聽沫子這辛酸史,確實令人意外
    伴隨直播行業的發展,很多超人氣主播不但收穫百萬粉絲的支持,而且早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一躍走上人生巔峰,讓人非常羨慕,可是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他們能夠抓住說明他們確實優秀。絕地求生人氣女主播沫子就是其中之一,電競行業摸爬滾打十來年,終於如今柳暗花明成為全網級人氣主播。
  • 現代人每天豐衣足食,古代窮人都吃什麼?我們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那麼問題出現了,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老百姓又靠吃什麼來度日呢?想要了解古代中國百姓吃什麼,不妨讓我們先來了解他們平均每天吃幾頓。現在我們國人的習慣大概都是一日三餐,可是古代老百姓可不比現代社會的發達,他們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有下一頓,一日三餐簡直是太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