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天,迪卡儂因為一個免費送包活動上了瀋陽零售新聞的頭條。
事件經過:
迪卡儂瀋陽方面在元旦期間搞了一個促銷活動,元旦期間消費者去領取獎品,但是由於主辦方的活動細節把握和對現場估計不足,造成出現消費者大規模擠爆和抗議,尤其是鐵西建大店,後來在警方幹預下不得不閉店。
媒體報導:
僅興隆大都匯迪迪單店,今天上午引來2000人排隊,為了200個19.9的包。擔心引發擁擠事故,一批特警現場維護秩序,安全起見,商家閉店!
(以上瀋陽晚報官方微博消息,但是根據遼臺的報導,當天排隊人數可能在千人左右,總之,商家完全頂不住這種壓力,最後不得不閉店)
矛盾焦點:
根據各個媒體報導和消費網總結,這次爆發矛盾的主要點是,消費者認為當時在微信中沒有明確「每天限量200個」這才是導致最後時態失控的導火索。
事件發展:
迪卡儂建設西路店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公告如下:
親愛的顧客,您好:
首先,由於今天商場活動客流暴增,未能給您帶去良好的購物體驗,我們感到十分遺憾和抱歉。
為了保障廣大顧客購物安全,結合有關部門建議,迪卡儂建設西路商場決定取消「七店同慶送登山包」活動。人身安全,在迪卡儂高於一切。我們會不斷努力,為廣大顧客提供更安全的購物環境,帶給您更好的購物體驗。
之前參與轉發活動並符合條件的顧客,可前往迪卡儂瀋陽其他六家門店領取。給您帶來不便,我們再次致以最真誠的歉意。『
事件反思:
類似事件在瀋陽早已出過多起,曾經中槍的瀋陽商家不計其數,作為一家法國的體育用品巨頭,他們的企劃和決策層,如果連這種情況都估計不到,或者不清楚瀋陽類似發生過無數次相同的事件,那就說明他們也太不稱職了。
這種模式促銷是2年前開始流行的,但後來出現過無數次問題,因此瀋陽大部分商家都很小心使用。
商家的問題:不要把責任推給消費者,或者說其中某些消費者不遵守規則,或是貪圖便宜什麼的,那都是藉口。
第一,拿出這種促銷方案的部門,本身即是不懂市場,前車之鑑比比皆是,還敢嘗試,要麼外行不懂,要麼膽子也太大了。
第二,方案出臺後,對可能發生的群體事件估計不足,現場應變能力不夠,危機公關能力太弱。從遼臺曝光的視頻中,看見現場混亂,如果出現踩踏或擁擠,後果不堪設想,幸好警方幹預。(包括往人群中拋灑獎券,太危險)
第三,商家想利用網際網路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要找真正懂網際網路營銷和有經驗的運作的團隊來操作,而不是自己摸索。網絡很強大,強大到有時候我們無法理解和控制,不要想當然認為自己學了幾天就懂了網際網路。
最後想說,幸虧沒有出意外,要是真踩傷人,當晚上了央視新聞,那就徹底完蛋了。走走心吧。
(來源:瀋陽消費網)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