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柿子大量上市的時節,熟透的柿子紅彤彤、軟綿綿、甜絲絲,令人食指大動。柿子可謂全身是寶——柿子的果實可以即食或製成柿餅,柿子的葉、皮更可以熬成染料、用於染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天然、質樸的染布方法——柿染。
什麼是柿染?
柿染的染料來自柿子汁。起初,在柿餅加工廠中,有人偶然發現削柿子的工人所穿的衣服、工作場地的牆和地板上都留有褐色的斑點,進而發現柿子汁可以染布。製作柿餅削去的柿皮,收集起來榨汁、熬煮,即可製成染料,這樣也能充分利用柿子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料」,天然又環保。不僅是柿子皮,柿子的果實、柿子的葉子也可以用於提取染料。
柿子汁富含單寧酸和膠質,可使纖維產生極其優越的色牢度,具有耐洗、耐曬的特點,時間越久越顯色。視染色工藝差別,染出的布料可呈土黃、黃褐、深褐、深灰等色調,色彩較為樸實、沉穩。染色後,色素和膠質會逐漸固化為高分子聚合物,讓布料擁有類似皮革的質感,更為堅實耐用。有別於其他植物染料,柿染後的布料在太陽底下曝曬,顏色不僅不會變淡,還會加深,呈大地的棕褐色,因而在日本也被稱為「太陽之染」。
如何做柿染?
柿染可以煮染(熱染)或浸染(冷染),也可刷染、繪染等。
第一步:備果
不同的染色方法需要不同成熟度的柿子。如果採用煮染工藝,需要八、九分熟的柿子的柿皮;浸染則需要六、七分熟的柿子全果。
第二步:榨汁
將備好的柿皮或柿果榨成汁。榨好的汁需要發酵一段時間才可以使用。
第三步:過濾
將汁液煮熟,用篩網將柿子汁的雜誌過濾出來,萃取色素。
第四步:煮布
布料事先可通過縫、扎等方式處理,獲得不同染色效果。將煮熟、過濾後的柿子汁與處理過的布料同煮約30分鐘,期間不停攪拌,煮過後將布料撈起晾乾。
第五步:泡媒染劑
添加媒染劑,能讓柿染產生不同顏色和層次。如鋁、錫媒染會令布料顯中褐色,石灰、銅媒染會令布料呈深褐色,鐵媒染則會產生暗褐色。不同的媒染劑誘導出的顏色有所差異,總體而言以沉穩的褐色、灰色為主,具有樸素、堅實的特色。
第六步:晾曬
柿染布料經過晾曬,時間越久會越顯色。布料顏色會隨時間產生變化,久而久之還會產生皮革的質感,越久越有韻味。
哪裡能做柿染?
柿染工藝並不複雜,主要用到的工具包括榨汁機、過濾網和煮鍋,備好柿果、布料和媒染劑,在家即可完成。
時下正值南平柿子的收穫季節,南平靜修小鎮近期將會推出柿染體驗活動,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