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瑩:跳出舒適圈

2020-12-18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不久前,女兒的月考成績出來了,位列班級第二。女兒很高興,因為這是她進入初中以來,第一次進入班級前三。對於這個結果,其實我並不意外。 

女兒今年初一,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裡,她的成績就像一個嚴重失衡的蹺蹺板。文科那半邊高高揚起,穩居年級前列;理科那一片,尤其是數學,成績慘不忍睹。作為母親,我知道女兒確實有一些文字天賦。這讓她在學習語文、政治、歷史之類的學科時如魚得水。同學和老師的誇獎構建了一個學習的舒適圈,女兒待在裡面,不願意跳出來。 

前陣子趕上疫情放假,我和孩子她爸輪番上陣,給女兒的數學進行了系統的補缺補差。過程是壓抑的,女兒的思維是典型的文科感性思維,對於理性判斷和數字分析總是頗為吃力,有一段時間,女兒有些厭學。但好在,在我的鼓勵下,女兒跳出了舒適圈,在這片陌生的深水區咬牙堅持下來了。 

這次的月考結果,是對女兒努力的最好嘉獎。而我也驚喜地發現,女兒開始不再畏懼數學,甚至主動地多做數學練習題,認真整理錯題。我問女兒,是什麼讓你改變了這麼多?她說,她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只適合學文科,但是通過月考和近期的學習,她發現理科其實也非常有意思。 

所謂跳出舒適圈,並不是要放棄自身的優勢與長處,而是在現有的情況之下,去探索自身的隱藏潛能,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斑斕色彩,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比如,對於學生,它能幫助你改變偏科的弊端;而對於老人,跳出舒適圈,則能帶來更加豐富的老年生活。 

我的父母已經年過七十,但他們通過自己的學習,雙雙可以相對熟練地使用電腦和手機。日常的視頻通話,讓我和女兒可以天天與他們見面;百度搜索菜譜,則讓我母親的廚藝被街坊鄰裡讚不絕口;而在手機上觀看手工教程,則大大豐富了我父親的日常娛樂。 

作為老人,他們跳出了舊派電視和收音機的舒適圈,積極主動地接納手機和電腦。這種選擇,讓他們相比同齡人,有機會與這個時代一同進步,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 

勇敢地跳出舒適圈,不要懼怕摔跤,不要畏懼失敗,人生的旅途,誰會沒有一些跌跌撞撞。在自己的舒適圈裡瀟灑只是一時輕鬆,勇敢嘗試,不斷探索,才能讓生命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
    作為傳統媒體人,自己的舒適圈是否一定要踏出呢?  首先什麼是舒適圈?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跳出這個舒適圈你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 「喪王」李誕:與其跳出舒適圈,不如擴大舒適圈
    自從這個詞語出現以來,人們的普遍觀點都是跳出舒適圈。簡而言之,就是人不能活得太鹹魚。要始終保持激情,去尋找生活的挑戰。所以,人們推崇跳出舒適圈,尋找更高的自我。當然,我也不例外。直到最近看《做家務的男人2》時,李誕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不是跳出舒適圈,是擴大舒適圈。
  • 「跳出舒適圈後,我失業了」
    前段時間,在銀行工作了五年的師姐宣布,她準備跳出舒適圈。師姐覺得圈裡的生活正在讓她越來越頹廢,失去了以往的上進心。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師姐離開銀行,加入了一家初創企業。有人說不舒適的只是自己,可就像佟大為的表演讓觀眾不舒適一樣,跳出舒適圈的職場人,也會讓他們的工作不舒適。
  • 跳出舒適圈的五個理由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給自己五個理由,讓我們提高自己對經歷、對嘗試的開放性,跳出這個溫水煮青蛙的舒適圈吧。 但是跳出舒適圈所獲得的能力,能夠讓我們抵禦住這個世界的快速變化。
  • 年輕人跳出舒適圈,升華還是墮落?
    在近日熱播的《幻樂之城》裡,易烊千璽用作品講述了少年打破舒適圈的決心。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跳出舒適圈,最新一期《幻樂之城》裡,觀眾不難發現大張偉強調自己的「綜藝感」,作為導演的伊能靜則強調自己想要的是「電影感」,兩人都想堅持自己的「舒適圈」。其實,堅持舒適圈或跳出舒適圈,只是個人的不同選擇。作為年輕人的我們,面對舒適圈應該怎麼辦呢?
  • 人要跳出自我的舒適圈
    當然,人都會有惰性,有些人會不安於現狀,會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拼搏,不斷的前行;有些人安於現狀,生活在自我的舒適圈選擇了安逸和滿足。其實當一個人在自我的舒適圈生活久了,對於生活的態度和對未來的規劃是麻木的。時間長了,反而會厭倦社會的百態。情緒就受到了幹擾,總會覺得在生活上事事不如意,工作上煩惱不斷。
  • 讓你跳出舒適圈的人,都是耍流氓
    又是舒適圈。 現在有種很奇妙的現象,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似乎是一種政治正確的事,誰要是一臉坦然地趴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度日,會被冠以不思進取的標籤。 自帶生長屬性的舒適圈 我曾經看過一個深度分析蘋果發展歷史的課程。
  • 楊冪靈魂性拷問:「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別鬧,舒適圈挺好的
    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第一期中楊冪在面對是否關閉母親模擬系統的時候,楊冪問道:「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為什麼不要這個泡沫?」關閉母親模擬系統意味著以後就真的看不到去世的母親了,雖然看到的是虛擬的,但是起碼可以讓孩子的童年是沉浸在一個有母親愛的世界裡,而不是一個要接受母親去世的事實的痛苦裡。
  • 「跳出舒適圈」?有這樣一處「舒適圈」永遠不需要跳!
    如果是,說明你已陷入「舒適圈」想要做出改變,那就要「跳出這個舒適圈」!而「跳出舒適圈」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知識改變命運,書籍是進步階梯沒有那麼多知識?就用知識app來湊也要在票圈展示自己的「籤到歷程」向世人昭告「跳出舒適圈」的路程不停歇
  • 跳出舒適圈,是本世紀最大的毒雞湯
    後記:「你這樣不行,你得跳出舒適區!在舒適區呆久了,會毀掉你的!走出舒適區,你才能成為更好的人!」「當你感覺安逸順暢的時候,說明你在走下坡路,你要警惕,要儘早跳出舒適區。」最近這十幾年,跳出舒適圈,成了大眾趨之若鶩的成功學理論,是不是個人都在勸你,「你應該跳出舒適圈。」整得我們不跳出舒適圈,好像都對不起自己似的。
  • 睡前思考:跳出舒適圈真的好嗎?
    當你享受安穩的時候,總有人會對你說跳出「舒適圈」,就好像跳出「舒適圈」就是我優秀、我獨立、我成長、我高貴、我氣質、我個性.......的標籤。當你反駁的時候,總有人列舉不少名人的案例來告訴你,只有跳出「舒適圈」才能成功、才能成才、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於是乎,馬雲辭去老師,走上漫漫創業路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最終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偉業;王健林放棄公務員工作,下海經商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才最終成就了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跳出學校裡的「舒適圈」,才創造出了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這是個問題
    作為傳統媒體人,自己的舒適圈是否一定要踏出呢?首先什麼是舒適圈?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
  • 跳出舒適圈,主宰自己的生活!
    打破原有的,跳出固有的圈圈,重新建立新的東西,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你偷過的懶,總會有需要還回去的時候。敢於跳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改變,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在工作中她看到自己的短板,也不甘心只做點小買賣,所以她決心要作出改變,那就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圈,不斷學習,追求進步。要想做出改變,意味著要放棄原有的,開啟人生的新一頁,這個放棄也意味著原來穩定的收入也會一併失去,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必須從低學起,生活的保障也會一下子失去平衡。
  • 是時候跳出「舒適圈」了?「姿勢」不對一樣不成功
    現在,網傳大量關於「跳出舒適圈」的言論,孤立大家勇於跳出舒適圈,以便能夠更行更好的突破與發展。仿佛「跳出舒適圈」是一劑萬能藥,只要選擇了,就會有很好的結果。很遺憾,事實並非如此。前不久,有朋友就抱怨:「都說跳出舒適圈,我跳出來了,但是各種不適應,接著換了兩份工作,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大學生該不該跳出舒適圈?
    我們為什麼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呢?羅諾羅亞.索隆,曾經說過,在我們生活的道路上沒有什麼人能一輩子一帆風順,災難和阻礙才是常態。我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代表著我們要主動出去面對這些挑戰,挑戰我們的大腦、挑戰我們的精神意志,這樣才能讓我們一步步變得強大,因為如果我們自己不去面對它們,總有人會替我們去面對,這個人有可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伴侶等等。
  • 乘風破浪的姐姐:跳出舒適圈,你會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但她們卻來這個唱跳的舞臺進行比賽,無疑是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讓觀眾看到了她們的另一面,就目前網友的討論熱度來看,她們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和喜歡!明星在節目中是這樣,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只有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你才會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 跳出舒適圈,挑戰極限
    而我們要做的是:跳出所謂的舒適圈,時刻保持危機感,多去學習,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俗話說:「菩薩合掌念菩薩,求人不如求自己。」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多一樣本領,就可以減少求人的機會。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幫你。
  • 跳出舒適圈前,你一定要搞懂這4點
    作者:國館,來源:國館文化(ID:guoguanwenhua),經授權發布這幾年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叫「跳出舒適圈」。很多人認為,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人會變得頹廢,不知上進,最終被社會和時代所拋棄。
  • 應不應該跳出舒適圈?你會跳嗎?為什麼
    關於該不該跳出去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意見。那麼你覺得人到底應不應該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要不要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有些人說,其實不應該跳出,因為在你舒適圈裡面,你會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都會覺得非常的得心應手,然後也很從容,這個時候你其實是挺厲害的一個人。
  • 面對「跳出舒適圈」的鼓勵,我有困惑
    我深知很大的原因是過了兩年大學的安逸生活,想要跳脫這個舒適圈很難,但跳出來又不知該往何處去,找個目標很難。我不願平平庸庸的度過大學生活,想為社會、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想嘗試一下新事物,考慮著考慮著就放下了,覺得也沒那麼重要,於是每次都在思索中放棄了。我想知道怎樣不糊塗的度過大學生活,怎樣才能不浪費這隻有一次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