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權包含的權利義務

2021-02-08 305工作室

配偶權是一種身份權,是基於配偶身份而取得的權利。配偶權不僅體現了一種配偶權利,還包含了作為配偶應該履行的義務。配偶權包含了夫妻姓名權、貞操忠實義務、住所決定權等權利義務。

  一、夫妻姓名權

  夫妻姓名權是指夫妻締結婚姻關係後,妻子是否有獨立姓氏的權利,婚姻雙方有無獨立的姓名權是配偶有無獨立人格的標誌。各國關於夫妻姓名權的立法,有5種基本類型:

  1、堅持妻從夫姓原則。

  2、實行從一約定,無約定時從夫姓的原則。

  3、允許雙方當事人任意約定原則。

  4、妻子在姓名前冠以夫姓原則。

  5、保持各自姓氏原則。

  我國婚姻法第10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這一規定,完全貫徹了男女平等的原則。當然,法律作出這一規定,並不排除婚姻關係雙方之間可以就夫妻姓氏進行約定。

  二、貞操忠實義務

  貞操忠實義務又稱配偶性生活排他專屬義務,是指配偶專一性生活的義務,它要求夫妻雙方互負貞操忠實義務,不為婚外性生活。廣義的貞操義務還包括不得惡意遺棄對方以及不得為第三人利益犧牲、損害配偶一方的利益。夫妻互負貞操忠實義務是婚姻關係的最本質的要求,婚姻關係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生活上的忠貞不二。如果性生活沒有排他性,它雖然不會喪失自身的積極作用,但卻擴大了消極作用。

  三、住所決定權

  住所決定權是指夫妻選定婚後共同生活住所的權利。各國關於住所決定權的立法,主要有4種:

  1、丈夫權利主義。這種立法仍然規定住所決定權由丈夫單方行使,只不過行使權利的專制性質有所改變。

  2、丈夫義務主義。這種立法規定丈夫有義務為妻子提供住所,而妻子則享有在該住所居住的權利。

  3、協商一致主義。這種立法規定婚姻住所由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確定。

  4、自由主義。這種立法規定夫妻各方都有選擇居住地點的自由。

  我國婚姻法實行的也是自由主義原則,該法第8條規定:「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也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這表明在我國男女雙方都有平等決定夫妻住所的權利。

  四、同居義務

  同居義務是指男女雙方基於配偶身份都負有同對方共同生活的義務,夫妻性生活是同居義務的重要內容。此外,還包括相互協力義務、共同寢食義務,這兩種義務要求夫妻相互支持對方的意願和活動,共同料理家事,相互扶養、扶助,當配偶一方遭遇危難,對方負有救助、救援義務。同居義務是法定義務,是夫妻雙方共同的、平等的義務,非有正當理由婚姻關係中任何一方不得拒絕履行同居義務。

  各國法律在規定夫妻同居義務的同時,也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夫妻可以暫時或部分中止同居義務,這些條件是:

  1、因處理公私事務,需要在較長時間內合理離家;

  2、一方因生理原因對同居義務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履行;

  3、一方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而無法履行同居義務。

  另有規定配偶一方在其健康、名譽或者經濟狀況因夫妻共同生活而受到嚴重威脅時,在威脅存續期間有權停止共同生活;提起離婚訴訟後,配偶雙方在訴訟期間均有停止共同生活的權利。

  五、日常事務代理權

  日常事務代理權亦稱家事代理權,是指配偶一方在與第三人就實施日常事務為一定法律行為時,享有代理對方配偶行使權利的權利。其法律後果是配偶一方代表家庭所為的行為,對方配偶必須承擔後果責任,配偶雙方對其行為承擔共同的連帶責任。

來源:法律快車



相關焦點

  • 【胡律師談《民法典》】: 「配偶權」是什麼權利
    婚姻本是相守一生的約定,但近年來,離婚比例不斷攀升,婚姻關係中的配偶權到底是種怎樣的權利?包含哪些內容?我國民法典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保護夫妻雙方合法權益的?我們結合民法典相關條文,談一談什麼是配偶權?所謂配偶權是合法夫妻之間,共享權利,共擔義務的專屬性身份權。
  • 也來說說配偶權
    四是法定說,「配偶權是法律賦予的合法婚姻關係中的夫妻享有的配偶身份權利,其他人負有不得侵犯的義務」;五是性權利說,「配偶權是項民事權利,夫妻互為配偶,就有配偶權,配偶權的核心特色是性權利」。再次,配偶權的內容具有雙重性,即權利義務的不可分割性。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配偶雙方在行使法律規定的權利時,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身份權不獨為權利人之利益,同時為受其行使之相對人之利益而存在,原則上權利人不得放棄,甚至可以認為權利人有行使之義務。配偶權雖然本質上是權利,卻是以義務為中心。最後,配偶權是絕對權與相對權的結合。
  • 配偶權制度研究
    關鍵詞:民法典;配偶權;身份權;第三者;民事責任 配偶權最早是由英美法系創製並逐漸發展的,是指配偶之間要求對方陪伴、鍾愛和幫助的權利。配偶權作為夫妻權利義務的核心內容,隨著人們權利意識、家庭觀念的增強,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實務界的重視。
  • 家事齊說 | 配偶權之爭
    定義和構成解釋上,存在身份說、陪伴說、利益說、法定說和性權利說等多種主張;範圍上,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多數學者將同居義務、忠誠義務歸為配偶權的主要內容,而夫妻姓名權、感情聯絡權、離婚權、監護權、繼承權等各有提及和側重,觀點不一。
  • 民法典I淺論配偶權
    因此,在英美法法系,配偶權是指配偶之間要求對方陪伴、鍾愛和幫助的權利。目前我國學界對配偶權性質有如下幾個觀點: (1)專屬支配說,認為「配偶權是男女雙方婚後基於配偶身份享有的專屬支配權」(2)契約說,配偶權在一定程度上為契約性權利。(3)法定說,「即配偶權是法律賦予的法婚姻關係中的夫妻享有配偶身份權利,其他人負有不得侵犯的義務。」(4)性權利說,配偶權的核心特色是性權利。
  • 我國法律對配偶權的保護
    3、我國對於配偶權的法律保護當今婚姻家庭領域對配偶權的侵害行為日益嚴重。為此應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刑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切實有效的保護公民的配偶權。「第三者插足」侵害他方的配偶權,導致夫妻關係破裂直至離婚,多數是引起配偶另一方的精神創傷,使配偶權出現不完整性,如配偶忠實請求權、同居義務遭受破壞。因而立法明確規定第三者的精神損害賠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 黃某女侵犯丈夫配偶權離婚案
    夫妻一方侵犯配偶權應承擔精神損害賠償周某男訴黃某女離婚案案號:(2018)渝0154民初
  • 理論探討: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一、侵害配偶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     配偶權是夫妻之間享有的具有配偶利益的一種身份權,是一種權利的集合,主要包括夫妻姓名權、夫妻同居權、忠實請求權、住所決定權、互相扶助權、人身自由權、生活事務代理權和共同生育權等。
  • 夫妻間性生活:權利,義務?
    夫妻之間的性生活,究竟是權利,還是義務?這個問題,法律不好回答,也不敢回答。
  • 夫妻扶養義務的範圍,夫妻扶養義務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夫妻之間的互相扶養既是權利又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是平等的。也就是說,丈夫有扶養其妻子的義務,妻子也有扶養其丈夫的義務;反之,夫妻任何一方均有受領對方扶養的權利。一、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範圍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在生活上和物質上要相互扶助、給予供養,當夫妻一方失去勞動能力時,另一方負有扶養和照顧對方生活的義務;當夫妻一方生病時,另一方必須給予照顧或者送院治療,承擔相應的醫療和護理費用;當配偶一方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時,另一方有擔任法定的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
  • 總則 第六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本章共十六條,是關於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規定。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本章規定了什麼情況下合同權利義務終止,解除合同的條件、程序及解除合同後責任的承擔,抵銷的條件、程序,提存的條件、程序,債務的免除,債權債務的混同,以及後合同義務等。
  • ...民法典頒布後,各個年齡段法律權利義務對照表來了!附50個熱點...
    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5. 小花遭父親虐待,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 答: 有。《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 如何理解夫妻間忠實義務?
    夫妻間的忠實,主要是指夫妻不為婚姻外之性交,在性生活上互守貞操,保持專一;廣義上也包含夫妻之間不得惡意遺棄配偶他方,不得為第三人利益犧牲、損害配偶他方利益。(李銀河、馬憶南,1999)《法國民法典》第212條規定:「夫妻相互負忠實、幫助、救援的義務」《瑞士民法典》第159條第3項規定:「配偶雙方互負誠實及扶助的義務」(殷生根、王燕,1999)《義大利民法典》第143條第2項規定:「依據婚姻的效力,夫妻間互負忠誠義務、相互給予精神和物質扶助的義務、為家庭利益而相互合作和同居的義務。」
  • 婚姻法:夫妻之間 存在下列應當履行的義務
    不僅父母兒女間存在著撫養、贍養義務,夫妻間也存在著扶養義務,一般是按經濟實力強弱確定扶養人和被扶養對象,如果雙方就扶養義務發生糾紛的,可申請法院進行裁決。那麼,婚姻法中夫妻扶養義務有哪些?夫妻之間扶養義務糾紛處理原則是怎樣的?扶養的法律規定是什麼?婚姻法中夫妻扶養義務有哪些?
  • 侄子侄女也可繼承遺產了,權利與義務對等嗎?
    在《繼承法》裡,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是被繼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再過10天,《繼承法》將被《民法典》所更替。在此之前,被繼承人如果沒有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其遺產成為無主財產,無主財產就歸國家了。如今,則還要在親屬中找血緣最近的,也就是侄子侄女。誠如很多解讀中所言,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很小,不必過慮。
  • 王利明:論相鄰關係中的容忍義務
    故而,只要有相鄰關係,就必定存在權利限制和擴張,這種限制和擴張的範圍,也是法律對於權利邊界的確定。德國學者沃爾夫就指出:「因為相鄰共同關係不形成任何單獨的請求權,而僅僅是對權利行使做出了一些限制。」這就意味著,相鄰關係的容忍義務來自對權利的界定和限制,容忍義務的範圍構成了權利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