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衝浪產業所提起的浪人精神,充滿了正能量。這可能是這個產業最有可能被大眾接受的敲門磚了。」
(遊魚)
在我看來,衝浪精神的核心主要是貪婪、懶和自私。所謂的環保(衝浪產業的每個環節都不環保)更多只是不想在一灘渾水中追求所謂的禪定狀態而已。而那些低欲望生活,適當工作,也只是他們把僅有的體力花在追逐浪尖上而無法正常生活罷了。沒有人想成為窮人,浪人只是在浪尖與金錢上不得不選擇了前者。浪人,其實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顆毒瘤。
所以,為了維持GDP的穩定增長,房價的一路長虹,千萬不要成為浪人;你們所要做的就是偶爾去上上衝浪課,買張好看的衝浪板,在wipe out無數次後找個攝影師為你拍下可以炫耀一個季度的照片,就回城賺錢吧!畢竟,浪人這顆毒瘤,真的需要你們養活。
(曾經的巴浪村已成廢墟)
說到那些外表光鮮長居海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不要再相信他們推文裡那些神仙般的生活了好嗎?不是家裡有點底他們能理想的起來嗎?那些真正長居在海邊的浪人真實生活有多坎坷他們自己都不敢說出來。那些《放棄高薪在海邊過著理想生活》的鬼話,就是這些最終理想不起來,發現網紅沒那麼好當,想說只能賣賣藝,教教課,轉手一些器材的人寫出來的。
想成為被載入衝浪史的人,不和違禁品/敲詐勒索沾點邊那是不可能的,至少你也要弄個英年早逝吧。而那些在山頂滑雪瑜伽,輾轉在各個小島衝浪又坐擁成功大企業的神仙摸摸良心你當的了嗎?比起那些大到房子小到內褲都有人贊助的金字塔頂端,我覺得還是當那個乖乖趴在浪板上等浪的獅身人面像比較實際。
而這些人大致分為兩種;先說說第一種,板販子。普通板販子倒買倒賣的正常商業行為,除了油水的多少也沒有什麼好提的了。那些一個勁鼓吹手工板的販子,想通過他那些半桶水的衝浪認知來收割智商稅,就要特別注意了。
所謂的手工板,之所以手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削板這個行業的利率遠遠不足以他們付出人民幣三十幾萬買一臺二手的CNC機器(冰島的衝浪客告訴我,他們生產一張衝浪板的成本是3000美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衝浪板都是手工板,車床的作用在於幫助削板師去除板芯多餘的部分,剝出大致的輪廓,就我所見,具體的線條還是需要手工完成的。而手工板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削板師會根據衝浪客的身體特徵和想表現的動作為他量身定製一張資料庫裡沒有的板。但你真的需要這種板嗎?如果你連基礎的hangten ,hangfive ,頂轉,底轉甚至連抓浪都有問題的話,我想這些錢你還是去請個專業的衝浪教練比較實際。不然就像那個連卡片機都用不來就買了一臺中畫幅相機的人一樣可笑。
第二種人就是上面所說的衝浪教練了。當最不符合衝浪精神的奧運會把衝浪納入奧運項目時,旗下的小弟ISA(國際衝浪協會)正忙著收割中國衝浪的第一批韭菜。當然,這種項目培訓考核,讓只要會推板就能教衝浪的教學門檻高了些許,至少你是被一個國際認證的推板師推的板啊!要通過這個考核也不是一般窮困潦倒的浪人能承受得起的,除了要會斜跑之外還需要支付一筆小一萬的考核及差旅經費,其實會不會斜跑也無所謂,只要有錢都可以,哦,對了,為了保持這個名頭每年都要上交一筆保護費。當看著這些人打著「逃離城市追尋自由」的名義吸納一批一批的學員,同時又像圓香黑豬肉一樣被烙上「品質保證」的烙印時,我也只能ISA了,I Search for Alcohol.
(ISA教練\不自由浪人林老師)
為什麼奧運不符合衝浪精神
對於衝浪這件事,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他是單純的運動,另一種覺得是一種人類活動;拋開後者這種近乎玄學的觀點,就算衝浪是種運動,他也是項無意義的運動,是最不該進入奧運會項目的運動。
奧運會早已脫離人人參與的初衷,成為各個國家強有力的政治工具,可以說,一個窮困的國家,是很難孵化出優秀的競技運動員的(有人種優勢的運動除外)。縱觀傳統奧運項目,每個技術細節都已經被設定,每個得分點都很明顯。拿自由度最高的自由體操來說,運動員們也只能在規定好的方圓之內把既定動作自由組合而已。經過簡單的科普之後,觀眾們就能在能容納數萬人的體育場內看運動員們一較高下了,這和當年古羅馬競技場沒有太大差別,只是把生死換成金錢和榮譽罷了。
回到衝浪本身,最早的衝浪是一種宗教活動,而現代衝浪遭遇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後,在反主流文化的路上越行越遠。我並不想賦予他太多的其他含義,只不過他的確有反體制的精神存在,所以你能看到長短不齊五花八門的板型,各式不同的風格;每個人對每道浪的處理方式不同,每道浪也不同,愛怎麼玩都是個人的選擇,沒人幹預和指正。衝浪發展至今全都是這些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的衝浪人自由意志下的產物。這些人有的造就了偉大的風格,有的死於貧困潦倒,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體制的抵制或者說是放逐。
而如今,這項號稱最自由的運動,將被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體制之一所吸納。他們將規定你怎麼衝浪,用什麼板什麼方式什麼動作衝浪;打算在遼闊的大海上劃出一個無形的框架,榨取這項活動的現實利益。
衝浪納入奧運之後,泱泱大國坐不住了。最荒謬的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在內陸地區copy了一個浪池,造不出好浪而且不對外開放的那種。有一天我好奇點進一個比賽直播,背景樂是十六線鄉村放的EDM,配合著運動員死踩浪板但怎麼都不下不去浪的節奏,是樓下大媽廣場舞的即視感。
中國常衝浪人口加起來可能都不到五百個,海岸線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長,耗費這麼多人物力,甚至動用到中科院,為了增加政績提高財政收入真是煞費苦心。
說到現役的衝浪運動員,大多都是從其他水上項目裡挑選出來的,絕大部分人,在進入衝浪隊之前連浪板長什麼樣也不知道。成為體制運動員,也都是那些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的選擇。
第二個荒謬的點來了。這些衝浪運動員是以一種逆天的方式進行訓練的,和籃球足球運動員一樣,至少我看到的是這樣。7點訓練 10點休息吃飯, 3點訓練 5點收工。發現問題了嘛,不管潮汐變化,有浪衝浪沒浪划水去,定時定點!(聽說現在已經不這樣了)
這些運動員的平均年齡都很小,有些甚至一年級不到的模樣。在這種體制下訓練,完全沒有文化課基礎;基本可以看得到未來多麼渺茫。這些孩子中有點腦袋長得好的可能未來還有其他出路,不然最好的也只能當個衝浪教練了。
在這個颱風天就封海,不上岸就鋸板,沙灘文化都還未普及的國度,急急忙忙的開展那麼大動作真的有失大國風範。請管事的領導到沿海看看,看看那些優美的自然景色被生活垃圾覆蓋的樣子,看看那一條條排水管道肆無忌憚的把汙水排入大海的樣子。把那動則千萬上億的撥款的一小部分用來整治沙灘,讓民眾願意走進沙灘,泡入乾淨的大海,帶走垃圾。我相信衝浪冠軍很快就會產生了。
(Fin)
有些人認為,奧運推動了衝浪這項運動的發展,但是衝浪需要發展嗎?它只是和你小時候堆的那灘泥巴一樣毫無意義啊。還是你早已被奴役習慣了,想當那頭站在領獎臺上被印上品質保證的日本和牛呢?
想想你為什麼衝浪?追尋所謂自由嗎?
衝浪客一般都帶著優越感去看待這個世界,但這往往都是錯覺;例如總覺得自己那臺體無完膚穿越在鄉間夜路的二手車比那些只能在城市道路行駛的車來的優秀,海邊那些蚊蟲滋生的草屋比五星級酒店來的舒服,那些可以哈拉哈拉一下偶爾翹班去衝浪也不會被追究的工作雖然來錢比較少但也比那個同齡卻早已禿頂的高管來的自在。
衝浪者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著芸芸眾生被鋼筋水泥綁架一邊惋惜又一邊沾沾自喜,卻不想自己早已被那一道又一道的完美海浪所禁錮,所謂的自由也只是相對於城市而言。
衝浪是什麼?它只是和你小時候堆的那灘泥巴一樣毫無意義啊,毫無意義啊。
我是Fin,來自廈門的衝浪客,是一個浪衝得不怎麼樣卻想通過一些廢話博博大家眼球的浪人情感破壞專家。
(文字:Fin 圖片:Fin\嘉騏 校對:遊魚 編輯:林老師)
中秋快樂!這裡是廈門衝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