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細微小的一種工藝品,它的成品大多精小細緻,可謂真正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頭髮絲上刻漢字、米粒上刻畫大熊貓、珍珠上刻英文、重2.6克的壺具上刻李白醉酒圖……從事微雕創作30年的濟南微雕非遺傳承人王天明能將多種文字和圖案雕刻在各式微小的物件上。如今已70歲多歲的他卻仍每天堅持拿著各式各樣的刻刀進行雕刻。

王天明和許多人一樣,從小就喜歡寫字、畫畫,參加工作後也沒有放棄,他曾在精工廠呆了4年,做了4年的鉗工。1975年後調到了濟南工作,在此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天明幫助同事修手錶,修好了以後,同事說你心這麼細,現在外面有個微雕這個行業,你是不是嘗試一下,那是王天明第一次接觸到微雕,從此卻一發不可收拾。

在從事微雕藝術的30年裡,王天明的作品達上萬個。其中7000餘件微雕作品被私人收藏。憑藉著其精湛的微雕技藝,他在全國的微雕行業也是享有盛譽。2015年,王天明正式被評為「濟南微雕」山東省級非物質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對於「濟南微雕」的傳承與發展,王天明用行動助力,近幾年王天明已招收20多個學生。他正在用實際行動讓非遺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