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我執嗔痴

2021-03-02 心的平靜是健康

捨棄我執嗔痴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要肩負著種種負擔,其中我執和欲望集中地代表了人生的

萬般負擔。如果任憑那些骯髒的執著和醜陋的欲望壓在自己的肩上,我們則將舉步維艱、迷失方向。

所以,佛教倡導捨棄,通過不斷地捨棄纏繞在我們身上的我執,卸掉重壓在我們雙肩的欲望,而一步步地靠近「本來無一物」的境界。

禪門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無一物中無盡藏。」意思是說,世間萬物,本來既無任何固定形態,也不受任何固定的框架所拘束;然而,整個自然乃至全部生活又都存在於一無所有的框架之中。只有不拘一格的胸懷坦蕩者才能感悟到這樣一個世界。

簡而言之,「無一物中無盡藏」就是說,一無所有的世界並不是「零」的世界。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如果一隻茶碗中注滿了白水或者茶水的話,就再也容納不下其他的東西了。相反,如果是空空如也的一隻茶碗的話,則可以輕易地將茶水注入其中。換而言之,「空」與「無」的世界,理所當然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富饒世界,因為它可以容納任何事物。

眾所周知,《心經》全文雖然只有二百六十餘字,但是其中出現過七個「空」字,二十一個「無」字,藉以反反覆覆地闡述「一切皆空,一切皆無」宗旨至關重要。

將我們的日常心態保持在「一切皆空,一切皆無」的境界,在「一切皆空,一切皆無」的境界中生存,這是一個使我們的心靈永遠和諧、富饒、自由的至為理想的境界,這就是《心經》的精髓。

相關焦點

  • 佛教常說的「我執」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斷「我執」?
    什麼叫「我執」?認為生命中具有永恆不變之觀念,這樣的執著,即是「我執」。「我」就是禪宗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每個人都具足,具體點說就是《六祖壇經》裡面講的:「不思善,不思惡」,真心本來就是這個狀態;「執」的本意是用手抓住,這裡指的是你佛性真心起的一種功用。
  • 如何放下我執?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切不生淨土每個人都有我執太愛我自己了我們總說「命自我立」「我自己能夠主宰我自己」「我的地盤我做主」……其實不能給我們做主的是我們所做的「業」修行佛法的整個過程就是在去掉我執,就是在放下我執,那麼該如何做?
  • 我見、我執、法執簡析
    前一個話題,我交流過無生法忍,就有不少視頻中的種種胡說法義。這裡也有必要將我見、我執、法執種種臆說,加以簡析。一.我見、我執簡述1.我見,是指執著色身、執著自己的這個見聞覺知的意識心為「我」,以為這個意識心恆常不壞,在人死後,能至來世。
  • 【解惑】何為「我執」
    大安法師:這個「我執」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候叫「俱生我執」。通常講的八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在八識裡面,這個「我執」表現在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再執著前六識為「我」所用。「我執」的一種表現形態就是在見解上認為身體是真實的,叫「身見」。
  • 放下我執
    若心接受了這些,一定產生妄見以及我執。我執是一切妄想和煩惱之源,是痛苦之因,這一點是佛教也是大圓滿教法的重心。人人都要知道,世間的一切煩惱、痛苦和恐懼都來自於我執。如果不能放下這個「我」,再怎樣勤奮修法也沒有意義,你的痛苦和煩惱還將永無止期。正如你不放下手中的火,必然阻止不了火燒到手。我有一位密宗大師叫雍仲鄧登,善良而慈悲,智慧很高,他每次講課都喜歡講自己經受過的人生經驗。
  • 愛恨嗔痴皆有罪?是砸缸救人的司馬光變壞還是怎麼了?
    然而,徽柔的一句質問很在理,在他眼裡難道愛恨嗔痴皆有罪嗎?從這首詞來看不盡然,那麼,歷史上,這位砸缸救人的司馬光是變壞還是怎麼了?至於他眼裡的愛恨嗔痴,若是不忠於一事,他也無法認同,從他對妻子的愛便可看出。參考資料:《宋史》
  • 破除我執,讓心靈解放,收穫自在美好人生!
    那這些現象的產生,實際上是由於生命的本體--心靈,有了我執有關。那麼什麼是我執呢?我執可以說是無明的同義語,一般以內容分類,分為:人我執、法我執;以緣起分類,又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釋家理論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指人類執著於自我的缺點。
  • 《清平樂》宋仁宗一生愛恨嗔痴,四大感情錯綜複雜,最愛的還是她
    王凱在這部劇中的表現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他不僅給觀眾展現了宋仁宗的「仁」,由任性執拗到克制隱忍性格的轉變,還有他的愛恨嗔痴。劇情的緊湊加上精美的畫面,演員們把握到位的角色,都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在這部劇中網友討論最多的還是宋仁宗的感情,很多網友表示見一個愛一個,在他身邊的女人個個風華絕代,對待每一段感情的把控也是不一樣的,著實讓觀眾們跟著劇情心糾。
  • 放下我執,離苦得樂
    我們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來自於對「我」的執著。若能經常修菩提心,從根本上斷除我執,那麼很多痛苦就會減輕,乃至煙消雲散。  一般來說,我們病得很嚴重時,會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沒病多好」;沒有生活來源時,會想:「我要是有錢多好」;生意不順利時,會想:「這筆生意要是成功多好」……  在遭遇違緣時,沒有誰不希望自己馬上離苦得樂,但往往不知道怎麼想和怎麼做。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諸佛菩薩告訴我們: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快樂的因是什麼?
  • 用無我的智慧,斬斷我執的傲慢與偏見
    處在煩惱之中的人,他的心念始終都在增長我慢,可是自己卻不知曉。為什麼學佛之人要學會放下,學佛要放下的,就是我執。能夠勘破放下我執,才是佛法的智慧,只要有我執的存在,人始終都會想「這個東西是屬於我的」,可是佛法的智慧告訴我麼你,無我才是正確的智慧,既然都已無我,那麼哪裡會有「我所」呢?
  • 阿特曼、吉瓦、我慢、我執 | 答問
    薇薇看到我發圈,興致勃勃地邀我:「空了跟我聊聊阿特曼(Ātman)、吉瓦(Jīva)、我慢(Ahaṃkāra)、我執(Asmitā)唄!」五雷轟頂。我答曰:「你這點播的都可以出論文啦!」我已經留意阿特曼和吉瓦很長時間了。呵呵呵。
  • 王陽明|放下我執,方得自在
    無私心就是無「我執」,放下「我執」便是道。自心修養越深,受外境影響的程度就越小,心就越清淨,就越接近大道。    放下「我執」才能開顯明了萬般事物的智慧,所謂「不昧因果」,放下一切執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心即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切福田,從方寸中求,求人不如求己。「我執」從心生,有執著就有煩惱痛苦。
  • 【阿虎故事】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該言語,還是沉默快樂,還是惆悵不安的魂靈辨不清楚你足音的方向當你途經我的綻放你沒有伸手撫攬我的芬芳那漸遠的足音如此寂寞我該怎樣才能不流淚哀傷那是我季節裡短暫的青春而你恰巧途經我的綻放若你不能為我的虔誠停留讓我的落英填滿你的足跡心隨你天涯流浪【原創|扎西拉姆.多多】
  •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人類所有的痛苦皆來自於執著。六根對六塵,生心是不清淨心,原因就在於裡面有情執。情就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執是執著,生情執,才是凡夫。《楞嚴經》上佛講,情多的人往下墮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多少人因為一念情執而自我戕害,多少人因為一念情執而釀成悲劇。《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說:"以導執情。"
  • 一舉將我執摧毀的修法
    當吸氣時,觀想將眾生所有不好的東西──肉體方面如大小的病痛,身外之物如所遭受的違緣對境,精神方面即所有的貪嗔痴等煩惱,以及三世所造的惡業等等,皆化為黑色的氣體從眾生的體內散出,融入到存於自己心臟中的我執,一舉將我執摧毀。  儘管我執並非物質,無所謂融不融入的問題,而且也不一定是在心臟中,此處只是為了破壞我執而如此觀想罷了。
  • 愛恨嗔痴有點瘋狂
    是因為我,歷史是這樣的,還是因為歷史,才有我的故事。今天張張通過小說《步步驚心》推薦桐華經典。這是桐華的第一部小說。這本書曾掀起一股穿越小說的熱潮。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桐華選擇了作者這條路。這本書始於2005年,於2006年出版。《步步驚心》發表已經15年了。這幾年已經轉載了五次。
  • 任敏「奶音」輸出趙徽柔的「愛恨嗔痴」《清平樂》定檔0406
    任敏的演技依然閃光:夜扣宮門時哭喊著「爹爹」,一路跌跌撞撞的驚慌無措;披散頭髮、獨自行走在宮牆內時,「愛恨嗔痴都是有罪」的絕望控訴;與懷吉相伴成長,孤立無援時,講出「懷吉在徽柔心裡」的平和哀傷……都讓人感受到了這個99年小花在塑造人物時充沛的創造力和感染力。
  • 【赤子情懷】我願為你左手執劍,右手握筆
    我願為你左手執劍,右手握筆 新疆,你充滿神秘,充滿詩意,從內到外都散發著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既有著小家碧玉的活潑可愛,又有著大家閨秀的端莊素雅,曾經讓我魂牽夢繞,無限嚮往。 一手執劍,大手筆源自大擔當,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 【執信·印象】子醜寅卯…我的星執十二時辰!
    日夜更替 交換輪迴若將古老的十二時辰映射在星執的校園裡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月光輕柔的灑在星執的土地上靜謐的校園褪去了白天的嘈雜伴隨著微亮的路燈和慵懶微涼的晚風學習了一天的孩子們在此時徜徉在舒適的被窩
  • 佛說:突破「我執」,你就能放下了
    而人生的許多麻煩和苦惱也都來自於我「執」,在於認死理。因而耗費了自己的心智而不覺,虛度了自己寶貴的年華而不知,蹲在監獄中渾然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囚徒。其實,一切執著的根本是我「執」,即執著有個自我。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特別在乎自己的人,煩惱往往也特別多;反之,無私的人卻更容易快樂和自在。「我」是什麼?其實只是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