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我執?

2022-01-24 南普陀寺

愛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切不生淨土

每個人都有我執

太愛我自己了

我們總說

「命自我立」

「我自己能夠主宰我自己」

「我的地盤我做主」

……

其實不能

給我們做主的是我們所做的「業」

修行佛法的整個過程就是在去掉我執,就是在放下我執,那麼該如何做?

我執就是煩惱,有這個煩惱,就看所有人都不順眼,就會越來越固執己見,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對的。或者總拿著佛法去衡量別人,知道那麼一點點戒律,就認為別人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自己什麼都行,這都是我執。

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無私的,我執是自私的,所以要通過發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地把心量放開。在佛法中有一個詞是「自他相換」,也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多站在人家的立場上想一想,不要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

要多參加義工組織,慈善活動,幫助、關愛他人。在大眾中燻修,多看人家的長處。

不但要從發心上來克服我執,還要有空性見、緣起觀。萬事萬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沒有一個真的是你的,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這個身體都是緣起性空的。這個世間的本相,就是如此。

放下我執,不是不跟人來往,而是要儘量守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身體上不要造作不好的行為,不要做傷害他人的事情,更不要傷害自己。

嘴巴要說好聽的話,但不是讒媚的話,要說關愛的話、鼓勵的話。

思想上更要乾乾淨淨的,不要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久而久之,人際關係自會變得更好,跟人打交道就不會那麼累,也不會覺得很辛苦,也不會覺得煩煩惱惱。修學佛法不是為了做怪人,是為了做聖人。管好自己,規範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個時候就會非常開心,會覺得很快樂,你的開心快樂就會影響周圍的人。我執,就在你的快樂、你的幸福、你的法喜中逐漸消磨掉了。

相關焦點

  • 放下我執
    若心接受了這些,一定產生妄見以及我執。我執是一切妄想和煩惱之源,是痛苦之因,這一點是佛教也是大圓滿教法的重心。人人都要知道,世間的一切煩惱、痛苦和恐懼都來自於我執。如果不能放下這個「我」,再怎樣勤奮修法也沒有意義,你的痛苦和煩惱還將永無止期。正如你不放下手中的火,必然阻止不了火燒到手。我有一位密宗大師叫雍仲鄧登,善良而慈悲,智慧很高,他每次講課都喜歡講自己經受過的人生經驗。
  • 王陽明|放下我執,方得自在
    得與失本就很平常。人生就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    誰都曾被有意或無意地傷害過,面對這些,時間或許不是最好的撫慰劑,要想真正得到解脫,就必須打心底裡放下!        過去的傷害和痛苦已經過去,當我們看清生活的時候,就要有勇氣放下過去,卸下內心的包袱,去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 放下我執,放下我見
    常言道「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隨他酒價高,」如果「我」無求無欲,將處處鶯歌燕舞花香鳥語,人際關係很好處,一旦「我」有求有欲想維護自己的什麼,一定會受到傷害。老子教導我們要「無為」「無爭」,我不爭,天下無人與我爭。所以,佛陀釋迦牟尼教導我們要「無我無相,」要做到「心無所住」「心無掛礙」,「無我」,天下太平,「有我」,處處荊棘戈矛。
  • 佛說:突破「我執」,你就能放下了
    豈不知,放下之處,有更寬闊的落腳地;放下之時,才能有更多的豐收果。人生要進步、要快樂、要成功,就需要放下愚昧遷腐的知見,摒棄根深蒂固的窠臼。股神沃倫·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演講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能力做我做的每一件事並遠遠超越我,但是有的能成功,有的卻不能。
  • 情執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 佛法叫我們放下情執 放下情執 就斷除了欲界輪迴的緣分
    ▲   情執主要是指男女情,其次兒女情、父女情。情執重必然往下沉。那麼怎樣才能把這一切看得破,放得下?唯有聽經聞法。
  • 如何放下我執:你在執著什麼?
    想要放下執念,首先需要看到你的執念究竟是什麼。昨天在群裡練習中,大家寫了很多自己認為非常真實的無法放下的念頭:我不能容忍自己犯錯誤。我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我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了。我沒有錢就活不下去。我的人生將會很失敗。孩子快樂我才能快樂。我害怕會被伴侶拋棄。……從理論上講,這些念頭都不是真的,都不是確定會發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誰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誰能一輩子不犯錯誤?誰沒有在失戀後想過「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需要多少錢人才能活下去?如何定義成功還是失敗?你和孩子是同一個人嗎?
  • 佛說:放下「我執」的幻覺,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
    又曰:「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人執取種種錯誤之見解與毫無意義之禁戒。」執取,又名執著、我執,乃是導致世人產生種種煩惱困苦的根源,然而世人往往難以遠離苦海,可見執取於人心的束縛是如此之大!小王第一眼見到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自己單位的婷婷,就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
  • 放下「我執」去做飯 | 時蔬鍋巴沙拉
    好友沒有否定,也比較尊重我,說都可以試試看。那個時候也想不明白:怎麼原本做餐手到擒來的我,卻突然不會做餐了呢?現在再去看那個想要給大家做洋氣套餐的我,有很深的我執:執著於表現自己的才能,執著於自己的認知和搭配,執著於這樣才是更好的,這樣的我執很難去了解別人,也很難明白這樣做餐的深意,可能好友分享了很多次,但傲氣的我不屑於聽,也就聽不到背後的深意。
  • 放下我執,離苦得樂
    我們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來自於對「我」的執著。若能經常修菩提心,從根本上斷除我執,那麼很多痛苦就會減輕,乃至煙消雲散。  一般來說,我們病得很嚴重時,會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沒病多好」;沒有生活來源時,會想:「我要是有錢多好」;生意不順利時,會想:「這筆生意要是成功多好」……  在遭遇違緣時,沒有誰不希望自己馬上離苦得樂,但往往不知道怎麼想和怎麼做。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諸佛菩薩告訴我們: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快樂的因是什麼?
  • 解析」執著」,修煉人如何放下執著?
    現在也運用到常人社會中了,意思是堅定不移。對於執著,在常人社會往往認為是好的,是值得稱頌的一個品質,人們總是說,這個人對事業很執著,意思是對事業很上心,有奮鬥精神,通常是褒義。但是修煉的理和常人的理往往是反過來的,對修煉界來講,執著不是什麼好東西,修煉人要修去的就是執著心,修去了執著心就會生出慈悲心。我的師父總是教導我們,「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
  • 佛教常說的「我執」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斷「我執」?
    什麼叫「我執」?認為生命中具有永恆不變之觀念,這樣的執著,即是「我執」。「我」就是禪宗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每個人都具足,具體點說就是《六祖壇經》裡面講的:「不思善,不思惡」,真心本來就是這個狀態;「執」的本意是用手抓住,這裡指的是你佛性真心起的一種功用。
  • 用無我的智慧,斬斷我執的傲慢與偏見
    處在煩惱之中的人,他的心念始終都在增長我慢,可是自己卻不知曉。為什麼學佛之人要學會放下,學佛要放下的,就是我執。能夠勘破放下我執,才是佛法的智慧,只要有我執的存在,人始終都會想「這個東西是屬於我的」,可是佛法的智慧告訴我麼你,無我才是正確的智慧,既然都已無我,那麼哪裡會有「我所」呢?
  • 破除我執,讓心靈解放,收穫自在美好人生!
    那這些現象的產生,實際上是由於生命的本體--心靈,有了我執有關。那麼什麼是我執呢?我執可以說是無明的同義語,一般以內容分類,分為:人我執、法我執;以緣起分類,又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釋家理論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指人類執著於自我的缺點。
  • 佛學:放下執著!
    在佛學的思想裡,放下是指放下一切妄念執著,這些妄念執著猶如種種沉重負擔,放下了身心自然就輕鬆了,心無所牽掛,才能達到自由解脫的目的。佛學認為「諸法無我」,主張「無我」,認為世人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無我」的真諦,追求和執著於有「我」的觀念,「顛倒」了認識,實屬作繭自縛。
  • 【開示】如何放下執著,正確看待感情
    3、網友:請問法師,怎麼能調節和控制我的情緒,為了感情,心情總是莫名的低落。學誠法師:情緒波動大,是因為心裡只有一個「我」,永遠圍繞著「我」而患得患失。讓心裡裝著更多人,就會減少很多「不快樂」!如何相待才正確?學誠法師:人與人之間有各種感情。產生這些感情,一部分是因為宿世因緣,另一部分是因為內心貪嗔。由今生的貪戀或嗔恨,又結下未來因緣,如此循環往復,綿綿無盡。轉人情為道情,化因緣為法緣,自他一起努力超越輪迴、解脫痛苦,才是最有價值的感情。
  •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人類所有的痛苦皆來自於執著。六根對六塵,生心是不清淨心,原因就在於裡面有情執。情就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執是執著,生情執,才是凡夫。《楞嚴經》上佛講,情多的人往下墮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多少人因為一念情執而自我戕害,多少人因為一念情執而釀成悲劇。《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說:"以導執情。"
  • 《道德經》:福報多的人,會放下心底的執念,無所執,則無所失
    《道德經》:福報多的人,會放下心底的執念,無所執,則無所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再不堪的局面,都可以坦然面對、欣然接受,然後才可以放下過去,重新開始。是執念,讓我們不願意接受,不能夠放下,不輕鬆,不自由,本心迷失,本性泯滅,當然,幸福與快樂,也就苦尋而不得。你若放不下過去,或者對不喜歡,不習慣的事物始終對抗,排斥,你就得不到自由解脫。
  • 麥家《人生海海》:有一種悔,無可挽回,有一種執,無從放下
    題記:看完《人生海海》,我一個人久久地站在窗前,久久地站著。很長時間沒有看過這樣觸及靈魂的書了,我始終相信,一本好書,會讓你的靈魂感到疼痛;一本好書,會讓你落入沒頂的絕望,卻又讓你有著倔起的力量。《人生海海》,有一種悔,無可挽回,有一種執,無從放下。但鳳凰涅槃,向死而生。
  • 我見、我執、法執簡析
    前一個話題,我交流過無生法忍,就有不少視頻中的種種胡說法義。這裡也有必要將我見、我執、法執種種臆說,加以簡析。一.我見、我執簡述1.我見,是指執著色身、執著自己的這個見聞覺知的意識心為「我」,以為這個意識心恆常不壞,在人死後,能至來世。
  • 【解惑】何為「我執」
    大安法師:這個「我執」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候叫「俱生我執」。通常講的八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在八識裡面,這個「我執」表現在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再執著前六識為「我」所用。「我執」的一種表現形態就是在見解上認為身體是真實的,叫「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