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天氣乾燥,儲存白茶可以不用紙箱嗎?別亡羊補牢再悔之晚矣

2020-12-26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1》

七月份就要結束了。

暑氣越發濃重,透藍的天空,沒有一片雲,路上沒有一點風,頭頂著一輪烈日。

唯有那連續不斷地蟬鳴,在展示著屬於夏日的生機。

悶熱的空氣裡,總感覺一股燥意充斥在身邊。

酷暑時節,喝上一杯鮮香醇爽的春白茶很能消夏解燥。

連喝下幾杯後,因悶熱而產生的燥意被撫平不少。

悶熱乾燥的天氣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不爽快,但這樣的天氣對於儲存白茶來說,倒比梅雨季來得安心一些。

前幾日,在北方工作的朋友,發來消息問:北方的天氣都很乾燥,儲存白茶是不是可以不用紙箱?

當然不可以。儲存白茶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要嚴格按照三層包裝。

《2》

為什麼北方存茶也要用紙箱?

原因一,北方天氣乾燥,但不意味空氣中沒有水分。

由於地理條件因素,南北的溫度溼度是兩個極端的存在。

相較於南方的梅雨季節而言,北方降水比較少,空氣溼度也偏低。

白茶本身是喜幹,從製作工藝上,白茶經過萎凋和烘乾兩道主要工序。

萎凋讓採摘下來的茶青大部分的水分排出去,讓白茶在溫和的光照下蒸發體內的水分。至於烘乾,則是讓茶葉內多餘的水分儘可能的散發,從而達到國家規定的8.5%以下含水量標準。

因此,北方乾燥的天氣對於儲存白茶來說是非常友好的,不用像南方存茶要處處小心水汽進入茶葉內。

但空氣乾燥不意味著沒有水汽,將茶葉存放在家裡,或多或少都會與溼氣有所接觸。

像廚房,客廳這樣的地方,日常活動比較頻繁,洗菜洗碗做飯等等免不了會有水汽的存在,把只有鋁袋和塑膠袋包裝的白茶放置在樣子的地方,時間一長,水汽很容易就能突破這兩層保護,從而導致白茶受潮變質。

像是南方的梅雨季節,哪怕嚴格的三層包裝,也還是要細心準備好抽溼機或打開空調除溼功能,不然水汽還是會一層一層慢慢滲透,從而進入茶葉內。

五層厚的瓦楞紙箱,在存茶過程中,相當於再加一層保護膜,增加水汽的侵襲茶葉的阻力,防止白茶受潮變質。

《3》

原因二,紙箱能起到很好的避光作用。

白茶儲存需要避光、密封、乾燥、無異味,陰涼,這五個條件缺一不可。

北方儘管空氣乾燥,但在家庭存茶中,避免不了房間燈光或外界太陽光線的存在。這些光線對於白茶儲存百害而無一利。

白茶葉片在光線作用下,體內的色素發生分解,白茶的失去原先鮮活,嫩綠的樣子,反而會變得暗淡,沒有生機。

就像面對太陽的強烈光線,我們也要進行防曬,陽光中的紫外線會造成皮膚曬黑,老化的現象發生。

柔嫩的茶葉,在儲存過程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長期處於光線下,也會變得蒼老,沒有活力。

此外,光線也會分解白茶內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讓茶葉原先具有的美好品質大量受損,陳化過程中的香氣也難以聚攏。

五層厚的紙箱能有效防止光線幹擾白茶陳化,讓白茶內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得到良好的轉化。

《4》

北方存茶也要嚴格使用三層包裝法。

三層包裝能夠滿足白茶儲存避光,乾燥,密封,陰涼,無異味的條件,從而更好的進行陳化。

相對來說,北方空氣的水分比較少,不像南方,空氣溼度大。

但只要有水汽的地方,就要做到密封保存,一點點的水汽都會成為存茶過程中受潮變質的潛在威脅。

此外,乾燥的北方,空氣中可能會潛伏著異味。像家庭存茶環境中,廚房的飯菜味,空氣清新劑的氣味等等都會對白茶香氣的聚攏產生威脅。

因此,北方存茶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三層包裝一個也不能落下。

用鋁袋,塑膠袋和五層厚的瓦楞紙箱分別密封,進行存茶,可以防止空氣中的水汽和異味,更好的儲存白茶。

三層包裝的材料和步驟都不複雜。

將白茶放進鋁袋,束緊袋口,再放進塑膠袋,同樣紮緊袋口,最後把兩層包裝後的白茶放進紙箱中,用膠布封口,一個標準的存茶打包方法便完成了。

層層包裝後,才能更好的將水汽和異味等會增加白茶受潮風險的可能性阻擋在茶葉內。

鋁袋的密封性好,同時有避光作用,而塑膠袋,防水性好,紙箱不僅規整,便於密封存放,還能起到防潮避光的作用。

如此簡單又精心的包裝下,白茶的儲存才能多上一層保護,陳化自然更加出色。

《5》

相較於多雨,空氣溼度大的南方,北方存茶會省心一些,但這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存茶。

即使是處於乾燥的北方,也將白茶進行兩層包裝就完事了。天氣再乾燥的地方,也不可能沒有一點水汽的存在。

因此,鋁袋,塑膠袋和紙箱缺一不可。

少了紙箱的保護,不僅會增加白茶受潮的風險,還會讓光線分解掉茶葉內大量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儲存出來的白茶風味受損嚴重。

存茶,是一件需要耐心與細心並存的事。

為了讓自己心愛的茶葉能更好的變成老白茶,切不可走捷徑。

嚴格的三層包裝法再加上離牆離地放置在避光,乾燥,無異味,陰涼的環境下。

這樣的白茶在歲月的洗禮下,才能呈現出美好的品質。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北方存白茶壽眉餅,就用牛皮紙袋+紙箱,不用鋁袋行不行?
    但最近看到一個提問,「北方存壽眉餅,就用牛皮紙袋+紙箱,不用鋁袋行不行?怕用鋁袋不透氣,把茶葉悶異味,同時也影響轉化。」看完的第一感受是,這位仁兄且慢啊。存白茶餅,只簡單用牛皮紙袋和紙箱,茶葉很容易跑氣啊。
  • 儲存白茶用木箱?密封不嚴,華而不實,時間再長也存不出老白茶
    可要等到白茶已經出現明顯特徵的時候,又為時過晚矣。《3》一些木箱自帶氣味,會影響白茶風味記得在直播間中,有位茶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儲存白茶,需要防蟲嗎?當然需要。白茶本身具有香氣,且有吸附作用。將茶葉存放在帶有氣味的箱子中,白茶會吸收氣味,擾亂自身的香氣。即使有部分人並不排斥香樟的氣味,但不可否認的是,白茶中帶有其它物質的香氣,是吸收雜味的一種表現。當然,樟木名貴,也並非所有的木箱都可以使用香樟木。
  • 北方幹倉存出來的老白茶,品質更好?想多了,乾濕倉是普洱茶說法
    他開門見山的直接說,「可以聊聊白茶的幹倉嗎?」原來那位茶友在他們當地的城市買了一提茶餅,是2015年的白露餅。買茶時,別人向他介紹。那款茶餅在三年前壓餅完畢後,立刻運到了北方專門幹倉保存。北方乾燥,氣候少雨≠無雨。所以,如果在外包裝或是茶葉放置的位置選擇不當,在北方儲存的茶葉同樣會有受潮的風險。再加上,茶葉儲存的溼度要求,講究的是室內溼度。不論南方與北方,配備專門的除溼機器後,能夠達到終年乾燥的情況。
  • 別驚訝,木箱包裝的三點致命缺陷,已經列入白茶儲存的黑名單!
    白茶,可以長期儲存。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含水量合格的,工藝到位的白茶,在妥當的倉儲下可以長時間的保存。並且,隨著儲存的時間越長,白茶通過不斷的陳化作用下,可以發散出愈加甘醇、厚實的風味。如果直接將乾燥的白茶,交付給木箱長期儲存,跑氣受潮的概率是100%。最後,木箱本身防潮功能有限。天然木材製成的復古風木箱,木料內部容易藏著不少的水汽,給存茶安全增添隱患。再加上,木料本身容易吸附周圍環境的水汽。
  • 房間溼度低於20%,適合存白茶嗎?
    然而,幹度如此之高的天氣裡,如此適宜儲存白茶的天氣裡,村姑陳的看官們,對於白茶的儲存,卻仍然有著很多的問題。今天,就一一給大家做一個解答。空氣溼度低於20%怎麼辦?關於白茶儲存時幹度的問題,是很多人南方人最焦心,最顧慮的。在長江以南,每年有兩到三個月的梅雨季節。
  • 別踩雷了,紙箱、鐵罐、玻璃罐、紫砂罐、陶罐,未必都適合存白茶
    初看,覺得再平淡不過。細讀,深以為然。有些話,三言兩語說不出清,大道理終究還是要換作最簡單的方式來闡述。孩子在壞人那兒栽了跟頭,吃了虧,你跟個孩子說厚黑學,他能領會嗎?還不是得用有趣的,或者是深刻的故事,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 圖解日常儲存白茶,常見的四大錯誤存茶包裝方法,請認真排查!
    咦,難道是這段時間陰雨天氣下,存茶環境中溼度太大,導致的受潮嗎?「不會啊,我是將茶放在書房裡了,平時門窗都關著,屋子裡也沒有什麼水汽啊。」這就奇怪了,不過等到茶友發來照片一看,原來問題的所在是這白毫銀針竟然被存在了常見的密封袋裡,袋口簡單捏緊就放在了置物架上。「這包裝有什麼問題嗎?袋子上還專門標著白茶儲存袋,難道不能拿來存茶嗎?」
  • 白茶餅在家中乾燥處放了幾年,還能喝嗎?為什麼感覺有一股黴味
    聽完貴腐菌的來歷後,聯想到此前某茶友提到的問題:「白茶餅在家中乾燥處放了幾年,還能喝嗎?為什麼我感覺有一股黴味。」額,聞到發黴味的茶,當然不能喝了。這好端端的白茶,它又不是貴腐酒,在發黴變質後當然不能喝!
  • 白茶怎麼存,在箱子裡放乾燥劑?毀三觀!
    在這樣溼度大的天氣裡,不少茶友犯了難,這種天氣,白茶要怎麼保存呢?於是有茶友突發奇想,在存放白茶的箱子裡直接放一袋乾燥劑不就完事兒了嗎?多簡單,沒煩惱啊!但是,村姑陳要提醒大家,這個懶人做法一定要小心了,尤其是在存放白茶的箱子裡放乾燥劑更要注意啦~~~因為乾燥劑處理不當,是會導致白茶的品質受損的,尤其是乾燥劑的種類沒選對,這可是很致命的。
  • 北方冬季嚴寒,不能開窗透風,白茶會存出了悶味麼?
    前兩天有個北方的茶友便諮詢了我關於冬季存茶的問題:「北方冬天暖氣常開,不敢開窗,這對白茶的存放會有影響麼,會不會導致白茶出現悶味?」 不開窗,對白茶保存有影響麼? 之前介紹存茶的文章中都有提到,存白茶,就是一個細緻活,有很多細節需要把握,例如需要定期開窗透風,保持室內乾燥,遠離雜味、異味。
  • 聽說白露節氣天氣冷,所以白茶中的白露茶茶性寒涼,這是真的嗎?
    南遷的大雁自北方而來,寒冷的冬天,鴻雁需要溫暖的過冬之地,是謂「鴻雁來」。白露節氣中的玄鳥即燕子,來自南方的鳥兒,自然同鴻雁一塊兒歸來。至於群鳥養羞,則是該到了儲存糧食的時候。收穫的秋天已經到來,正需要為即將到來的蕭瑟冬季,做好充足的準備。往後,天氣逐漸寒冷,許多農作物已經被收割採摘過。農業上,已經進入了休耕期。
  • 白茶第一衝很髒不能喝!要洗?好茶可以放心喝
    那些可不是什麼「髒東西」,而是白茶茶葉上的白毫,這小小的白毫裡面可是有豐富的胺基酸物質呢。所以,把白茶第一衝倒掉,就相當於倒掉了白茶的一部分精華,真的太可惜了。03那儲存多年的老白茶要洗茶嗎?如果儲存的是優質的白茶,那自然也是不需要洗了。儲存前的新白茶,產區好,有著優異的自然生長環境,再加上精湛的製作工藝,這些茶葉幾乎是沾不到任何灰塵或雜質,也不會吸附到什麼異味。
  • 白茶存壞了,只因用木箱存茶!
    木箱無法給白茶提供良好的儲存環境,木箱密封性不強,水汽很輕易就可以從縫隙中穿過,打擾白茶陳化的過程。木質品很容易吸收水分,能夠使用的時間不久,很容易發生黴變。木箱的製作成本還不低,花大價錢買回來的木箱,還將白茶存壞了,這樣的結果相信茶友們都不會想看到。所以,可別再用木箱存茶了。04白茶應該如何存放?存白茶,就應該採用三層包裝法。
  • 白茶應該如何正確存放?白茶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嗎?看完你就懂了
    白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屬於微發酵茶,整個製作過程不需要經過高溫殺青,而是通過萎凋的方式,再精選烘乾即可。相對來說,白茶的工藝流程比較簡單,但這並不意味著白茶的製作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相反,在白茶製作過程中,如果萎凋沒做好的話,基本上就算廢了。
  • 巖茶、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別都放冰箱儲存,不然代價很貴
    他說,前兩年有位朋友給他送了一盒西湖龍井,現在再打開發現裡面的茶葉顏色全變了。由原來的翠綠隱黃,變成暗綠色,顏色看起來半新不舊。看著這古怪的顏色,這位茶友就想詢問,這盒龍井還能喝嗎?當時給他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喝。
  • 春白茶這樣存,三年變老白茶不在話下,關鍵是用對這三個方法!
    老茶友們對三層包裝法必定耳熟能詳,但對於新茶友而言,三層包裝法,卻有些陌生,三層包裝法,究竟是哪三層,是塑膠袋套三層嗎?不是。列位看官可別從數字上來理解三層包裝法呀,覺得塑膠袋套了三層,就叫三層包裝法了!最正宗的三層包裝法——鋁袋、塑膠袋、五層瓦楞紙箱。這三種存茶用品,缺一不可,尤其是鋁袋,別忽視它的存在。
  • 密封袋、一層餅紙、頻繁開箱,這3點存白茶餅錯誤,會報廢好白茶
    近期有位北方的茶友,過來諮詢白茶儲存的方法。聽了我們的三層包裝建議後,他一臉驚訝。「呀,我們北方冬天特別幹,用不上這麼麻煩吧。」「你說的這種包裝方法,我用不上。」呃,又是位以「北方冬天乾燥」為由,想要在存茶過程尋找捷徑的茶友。但其實,在存白茶這件事上,完全沒理由放鬆警惕。白茶的陳化之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好茶一旦受潮,吸附進過多的水汽。
  • 注意3個原因,可以避開儲存白茶的雷區
    產區不好的白毫銀針,內質不豐富,儲存久了,也只有極少的內質物發生轉變,湯感的滋味自然不夠豐富。反觀,產自太姥山茶園的白茶,終年雲霧繚繞,沐浴於太陽的漫射光中,茶葉內儲存了較多的胺基酸等營養物質。再加上高山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夜晚溫度降低,呼吸作用變弱,營養物質得以大量保留在茶葉內。產區好的白毫銀針,內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後期良好儲存下,衝泡出來的茶湯醇厚無比。白茶的品質不僅與生長環境有關,還與製作工藝相關。
  • 福鼎白茶,盒外有塑封包裝,可以原包裝保存嗎?
    有預感:接下來,將有不少人會收到用禮盒包裝的白茶。對於長期喝茶的茶客而言,處理這些禮品裝的白茶,駕輕就熟,經驗老道。可對於新茶客而言,難免會有些犯難。前兩天,就有茶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朋友送的福鼎白茶,盒外有塑封包裝,可以原包裝保存嗎?」關於白茶是否適合用禮盒保存,我們有必要好好說一說!
  • 選購白茶需謹慎、認清白茶三點是關鍵
    它湯色很紅,有股甜膩膩的感覺,不做到是不是棗香嗎?感怪怪的,所以沒有買。老白茶幹茶餅的香氣,是沉鬱的、成熟的、乾燥的、渾厚的。感覺怪的沒買是正確的。那麼認清以下三點避免買劣質茶認清白茶的採摘標準白茶,無外乎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這三種品類。這三種品類,採摘時間不同,產量不同決定價格的一大因素。白毫銀針的價格,為什麼穩坐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