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你一生真正的抉擇只有一次,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這本書不但沒有沉默,反而被翻譯成62種語言,風靡於英國、法國、中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10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冊。
《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是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⑵正如書中經典的這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六便士」是指英國當時價值很低的銀幣,它代表著殘酷的現實和世俗的物質;而「月亮」則高高在上,象徵著理想和自由,是詩和遠方。書中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藝術與生活的衝突,精神與物質的抉擇!
大多數人讀完這本書,都會把感悟上升到理想這樣的高度,就如同這本書名背後的含義一樣,「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被主人公斯特裡克蘭,拋棄一切,孑然一身,即使窮困潦倒,內心卻依然保持對理想和藝術的堅毅。
⑶下面我將以女生的角度來講述本書中的三位女主。
第一位女主:斯特裡克蘭夫人
斯特裡克蘭夫人是一個印度文官的女兒,她雖然相貌不是很出眾,但是舉止優雅、得體,她把家裡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喜歡舉辦宴會來結交一些社會名流,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提醒別人,她出身高貴,她品味不俗。從書中的這段對斯特裡克蘭夫人描述來說,我們可以看出斯特裡克蘭夫人是一位接近完美的女人,就是這樣一位女人,在面對斯裡克特蘭的背叛和拋棄後,她知道敵人不是女人而是夢想的時候,聰明如她說了句「他永遠不會回來了」,並且心生報復之心,不同意離婚,不給他自由。
不幸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會使人心胸狹窄,報復心強。儘管如此,她至少活得有自尊,最後她變得更加獨立,有時候當我們失去一個人,一些東西的時候,反而會更能激發我們潛在的能量,使我們變得更強大,所以女生當自強,不要太依附於任何人。
第二位女主:斯特洛夫人
作者在書中這樣寫的她身材高挑、優雅得體。毛姆形容她的身材對雕塑家比對服裝供應商更有吸引力。她差一點長成了美人,因為差之毫厘,所以差強人意。最後斯特洛夫人成為斯特裡克蘭為了理想的犧牲品,正如斯特裡克蘭自己所說「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慾。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非常討厭她們總是提出過多的要求。她們只會妨礙我。」他該慶幸自己活在一個婦女是奴隸,男人是奴隸主的時代,這種話如果放在今天講可能就是要上微博被人肉了,最後絕望的斯特洛夫人自殺了,她的死沒有喚起斯特裡克蘭的任何情緒,他對愛上她的斯特洛夫人的軟弱、控制欲的那張網極為厭惡,他覺得她慢慢變成了他妻子那樣的女人,他巴不得她離開,在他看來他只是個很蠢的小人物。
這時候的斯特裡克蘭處在對藝術環境的摸索階段,他對藝術的率真和狂熱使他把每口活著的氣息都用在了夢想的追逐上。
第三位女主:阿塔
這個大溪地島姑娘就像大地一樣,給了斯特裡克蘭歸宿感,她為他生兒育女,照顧他飲食起居,為他購買畫紙和顏料,永遠支持而又不給他任何承擔的責任感,這讓視藝術比生命還重要的斯特裡克蘭沒有負擔。
阿塔陪查爾斯走過了創作的輝煌時期直至查爾斯患上麻風病走向死亡,是阿塔一直在身邊不離不棄,親吻著查爾斯的腳感激他讓自己能夠留下來照顧他。如果要為傑出的畫家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寫一部傳記,阿塔該是多麼偉大的存在,沒人會記得她的卑微,甚至認為那是一種貢獻。而卑微地阿塔卻得到了斯特裡克蘭夫人和斯特洛夫人想要的生活。
斯特裡克蘭他窮極半生,漂泊半生,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是他身體裡有強烈的藝術之神在召喚著他的靈魂,讓他蔑視一切世俗,直至問鼎藝術之巔。最後叮囑阿塔在他死後,一把火把最後的作品給燒了。
結語:《月亮與六便士》中塑造了三個女性形象,均流露出作者對女性的偏見「在作者嚴重,資本主義社會背景下女性是無紙化的確實,其永遠位於「他者」的位置,是夫權社會的最大犧牲品。在這一時代中,即使這些女性想改變自己的地位,其最終的結局是無比屈辱與悲劇的。對於她們而言,只有對自己的主體予以壓抑,對自我追求予以掩蓋,甘心地做夫權社會的附庸者。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悄然發生改變。女性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所以女生不要將幸福寄望在別人荒謬的頭腦裡,幸福是自己的,不是誰給的,再熱烈的感情都有一天塵歸塵,土歸土,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