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2020-12-13 良玉讀書

一個收入富裕,妻子賢惠,家庭幸福的中年男性,突然之間拋妻棄子,走去異國他鄉,過著流浪漢一樣的生活。只是為了追求他口中的繪畫藝術。經歷千辛萬苦終於在人生的巨大苦難之中繪出不朽之作,卻堅持讓妻子在自己身死以後燒毀自己的畫作。

最求月亮的人

最求月亮的人

如果荒誕不經的故事出自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愛慕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於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儘管這種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靜。但是,就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拋棄了在外人看來很好的事業和家庭。就在人們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時候,人們發現的事實卻是: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

這時的思特裡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只是愛好畫畫而已。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

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裡作畫。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風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愛塔一直照顧著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掛滿壁畫的屋子,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

《月亮與六便士》全書故事曲折,語言簡練,思想豐富,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卻又無比精彩,每一句話都是十分的精闢,直害,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外文名著。

故事很離奇,但給我們的感受卻是十分十分真實的,富有衝擊性的。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心底都住著一個思特裡克蘭德,只是我們都把他深深地壓在心底,不讓他有絲毫的露頭。然後在用虛偽把自己偽裝,過著故事開頭思特裡克蘭德一樣的生活,平凡且穩定。沒有一個人能有思特裡克蘭德的勇氣,放下眼前的穩定,去追求壓在心底的那份夢想。平凡沒有錯,但像思特裡克蘭德一樣犧牲平凡的一切去追求夢想,更沒有錯。如果一輩子都為了穩定,過著自己討厭的生活,那不是為自己,那是為別人而活。

簡介再精彩,也不如原書的一節來得暢快。與其玩一局遊戲,看一集電視劇,不如花點時間去看看自己世界之外的精彩世界,或許這本書真的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讓你活出自己的精彩了呢?

相關焦點

  • 李繼宏談《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中年危機的現實主義傑作
    李繼宏披著「通俗小說」外衣的優秀現實主義作品李繼宏介紹,從表面上看,《月亮和六便士》講述的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故事。故事主角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原型是生極落魄、死備哀榮的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在毛姆撰寫《月亮和六便士》的1918年,倫敦的牡蠣零售價是每個四便士。「一個先令就能買到十三隻上等牡蠣的日子」,就是1875年到1885年之間那段歲月。亨利·毛姆早在1897年去世,在1918年「懷念」那段日子的只可能是作者本人。這個突如其來的結尾有著兩層重要的含義。
  • 從六便士到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毛姆於1919年完成的長篇小說。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真實經歷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厭倦了生活的平庸,絕棄優裕美滿的日子,與妻子不辭而別追逐理想的故事。小說以月亮象徵理想,用六便士代表平庸的生活,提出了理想與現實這個永恆的話題,引發人們無限的思考和討論。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人性、夢想、愛情與孤獨,毛姆寫得透透的
    我想,這還要從他最得意的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說起。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以客觀冷靜的姿態和犀利的筆鋒,剖析了理想人生與現實生活、物質享受與精神需求之間存在的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他筆下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一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中年男人,可是為了追求心中潛藏的夢想,他拋下了家人、名利、社會地位,一個人遠赴巴黎,歷經病痛、飢餓與貧窮的種種折磨後,在與世隔絕的大溪地島定居,創作出了一幅幅驚世傑作,尋得了精神的安寧。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當一個人決定以藝術家的方式過一生的話,他就無法再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了。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
  • 《月亮與六便士》:如果你沒讀懂這本書,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人性
    這種寂寂無名的狀態一直持續到1918年,毛姆遊歷大溪地島時對畫家高更的經歷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於是《月亮與六便士》橫空問世。小說發行後人們爭相傳閱好評如潮,直到這時人們才普遍承認毛姆作為現代主義文學大師的地位。縱觀《月亮與六便士》的整體架構,小說內容取材於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真實經歷。
  • 深度解析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筆下的現實和理想,該如何自處?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一個越來越困擾現代人的一個命題:你是選擇六便士(現實),還是選擇月亮(理想)。讀《月亮與六便士》,不僅僅只是思考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如何去尋找更為稀缺的「月亮」;更是要學會,在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去平衡「月亮」和「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1.硬幣兩面——理想和現實對於「月亮」和「六便士」的理解,普遍默認的解讀是這樣的:六便士代表現實和卑微,則月亮代表了崇高。即六便士代表著平凡卑微的現實,而月亮代表了曼妙多姿的理想。看到這,我便理解了。為何《月亮和六便士》如此吸引人的眼球,又如此觸動了人的心魂?
  • 《月亮與六便士》名言警句解讀(1~23句)
    導讀:《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0分,8W評論《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文學經典。《月亮與六便士》,21世紀榮登作家暢銷書桂冠。其中,書中有一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讓萬千讀者倍受感動。」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讀懂思特裡克蘭德,也就讀懂了《月亮和六便士》,甚至讀懂了毛姆。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丟開中年優渥的生活,去尋找理想王國
    「他好像是一個終生跋涉的朝聖者,永遠思慕著一塊聖地。只不過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 ——《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
  • 月亮與六便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的一生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這樣不知不覺地邁入中年。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主人公查爾斯一樣。只是,查爾斯活到四十幾歲,忽然決定響應內心的召喚,他留下一張紙條,寫著:晚餐準備好了。就此離家出走。他決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的一生。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描寫女性的尺度有多大膽?被稱為歧視女性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認識毛姆是通過《月亮與六便士》。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他成功塑造了一個中年證券經紀人,拋家棄子,毅然追求自己的畫畫夢想的故事。在理想與現實間該如何抉擇,毛姆給出了漂亮的回答,它成為許多追夢者的勵志書。
  •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偉大而崇高,現實卻平淡無奇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 《月亮與六便士》最辛辣十句,張愛玲受觸動,村上春樹連讀兩遍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這樣不知不覺地邁入中年。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主人公查爾斯一樣。只是,查爾斯活到四十幾歲,忽然決定響應內心的召喚,他留下一張紙條,寫著:晚餐準備好了。就此離家出走。他決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的一生。一個中年股票經紀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評論家滿是批評,卻暢銷了一個世紀
    這句話用來概括毛姆一生最火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真的再貼切不過。《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講述了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放棄了旁人羨慕的生活,最終在大溪地島完成巨型壁畫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生命不能重來,不願一生被安排
    作家何三坡,在推薦《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的時候,這樣寫道:「一個十歲就失去父母的孤兒,一個身材矮小的總被同學欺凌的結巴,一個從童年期就輕度抑鬱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會有什麼樣的生活?」「如果是毛姆,他會過上一種燦爛的生活。」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他在《人生的枷鎖》中寫道:「等你年事稍長,就會發現,要使世界成為一個尚可容忍的生活場所,首先得承認人類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這本書至今在經典裡歷久不衰。如果你也時常在尋思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閱讀本書將會找到答案。
  • 《月亮與六便士》濃縮成經典10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月亮與六便士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為什麼會放在一起,但是把這本書讀完才明白這書名的真正含義。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天才作家"的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用一種紀實手法講了一個虛構的故事。
  • 關於《月亮與六便士》
    //我願做你忠實的傾聽者////也願做你心靈的依靠//月亮與六便士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六便士,多麼小的英國貨幣單位,人們總是在抬頭看向月亮的時候,忘記了腳下的六便士。或許,月亮的六便士,因此得名。毛姆少有的書寫人性的創作大師,二戰時期,一個十歲的孤兒,後來做過間諜,貧民區的產婦見習醫生,演員,他喜歡男人,也向女人求過婚,就是這樣經歷過一切的人,把這人世間看得透透的。那時我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性格是極其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