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但如果問起中國的飲茶歷史發源於何時何地,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千年國飲,始於茶陵
茶陵縣,隸屬株洲市,位於湖南東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縣。它的得名,源於一段美麗的上古傳說。
相傳,茶祖炎帝神農氏在這裡發現了茶。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個「荼」,就是現在所說的茶。而神農嘗百草的「茶山」,就是茶陵的雲陽山。後來,神農氏去世後就葬在附近,這也是「茶陵」名稱的由來。
茶祖神農氏雕像
千年古茶樹群:見證茶文化的活化石
被譽為中華茶祖的炎帝神農,開啟了識茶用茶的先河,而茶陵人種茶、制茶、飲茶的技藝也世代流傳綿延千年。
不久前,人們在茶陵縣湖口鎮的一處巖壁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古茶樹群落,樹齡最大的在800-1000年間,樹高4.5米,平均冠幅2.5米,胸徑20公分,生長在懸崖亂石之中。在它周圍,還密布生長著約100餘株大小不一的古茶樹群。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茶陵茶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從不缺乏對茶陵茶品質的讚美。唐代陸羽的《茶經》就曾寫道:「茶陵皆產茶有名者」、「湘茶首推茶陵」。
「蜜香」紅茶,造「富」百姓
如今,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產品是——茶陵紅茶。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茶陵成為著名茶鄉——地處北緯25度到30度之間的中國黃金產茶帶,種植高度普遍在海拔400-800米山上,北面有武功山抵擋寒風,無霜期達到293天,氣候溫潤,降雨充沛。
茶陵紅茶採用純手工採摘,每斤有6-8萬個芽頭,葉芽上的金色毫毛清晰可見。制好的紅茶,幹茶金烏相間,烏潤有光澤。衝泡後茶湯呈通透、澄清的琥珀色。
茶陵紅茶有著濃鬱的「蜜香」和花果香氣,茶黃素含量達到了1.18%以上,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以及消除自由基有一定作用。
目前,株洲市正在著力打造「茶祖三湘紅」 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湖南紅茶』核心產區」。乘著發展的東風,茶陵縣已經建成茶葉基地3.5萬畝,發展了15家規模茶企,實現總產量1590噸、總產值3.03億元,每畝茶園產值達到1萬元以上,給茶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原標題:《在中國人第一次發現茶的地方,現在還有千年古茶樹群,產的茶帶蜜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