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還是偽命題嗎?-虎嗅網

2020-12-26 虎嗅APP



如何賺女性的錢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在女性越來越成為消費主力軍的當下。


據國泰君安研報數據顯示,我國25~40歲女性人口為2.9億,近75%的家庭消費決策由女性主導,預計2020年女性市場規模或將達到4.5萬億,以美容、服裝、飾品為主的「她經濟」在當下以及未來都是消費市場中的重要增長點。


不少行業性的報告也指出:衛生巾、內衣、珠寶、外賣、影視劇、遊戲甚至酒水消費的數據都顯示出女性在各領域消費能力的提高,女性消費市場規模可觀。


「她經濟」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早在2007年,「她經濟」和「他經濟」便頻繁被人提起,這一概念在十餘年間被不斷強化,這一定程度上需要歸結於社會意識的覺醒——社會中關於女性議題的討論逐漸深度化和多維度化,女性赤貧、經期貧困等小眾議題開始在網絡中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社會意識之於女性的注視,最終在經濟生活中得以呈現。


以日本為例,女性經濟是安倍實施日本經濟改革的「第三支箭」,用來提高女性在企業中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增加日本勞動力數量,進而促進經濟復甦。其背後原因在於,女性社會地位的長期低下對日本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已難以忽視。


在國內市場,隨著我國女性意識的進一步崛起,「她經濟」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


那麼,在市場紛紛吹捧「她經濟」時,紛紛投身於女性經濟潮流下的眾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如何,作為消費者的女性來說她們的實際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她經濟」到底是不是偽創業風口等諸多問題依然有待解答。


掘金「她經濟」


女性會為了什麼花錢?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女性消費場景非常之多,尤其是女性作為家庭消費的代表,其消費產品的服務人群很多時候是家庭、丈夫、孩子,而並非女性消費者本人。


而「她經濟」的概念將切口範圍縮小,意指專門為女性消費者設計的消費產品。其中包括有衛生用品、女士內衣等與女性生理特徵相關的產品,也有遊戲、影視等大眾消費品中,專門為迎合女性喜好所設計的細分門類。


本文中選取了衛生用品、女士內衣、遊戲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她經濟」產業,嘗試釐清女性經濟的特點與發展脈絡。


1. 衛生用品


今年九月,「散裝衛生巾」「月經貧困」等關鍵詞頻頻佔領微博熱搜。對所有適齡女性而言,衛生用品是一項無法避免的消費支出項目,社會對這一議題的討論,更多圍繞在是否該降低衛生用品稅收、如何保障貧困女性的基本生理衛生需求上。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視角是,衛生巾的製造成本到底有多高,衛生巾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部分女性的生活重負的。


來源:微博截圖


衛生巾是一個集中度較高的市場,主要廠商包括恆安國際、景興健護、白亞股份、尤妮佳、寶潔等。


這是一個工藝簡單,但高毛利率的行業。導致衛生巾溢價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品牌商們在廣告上有著大額投入——無論男女,一定都頻繁地在各種渠道看見過衛生巾廣告,這一經營策略,與飲料、洗護用品等低價快消產品類似。


以剛剛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的「衛生巾第一股」重慶百亞為例,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百亞的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一直在1%上下浮動;從2017年到2019年,公司在廣告宣傳上的花費從由800多萬上升到4000多萬。重營銷的特點在衛生巾整個行業普遍存在。


此外,傳統衛生巾銷售體系依賴經銷商,經過層層加價後,最終可達出廠價的3倍多。中泰證券的衛生巾行業深度報告顯示,重慶百亞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出廠價為0.38元的衛生巾終端售價達1.25元,其間每層經銷商加價高達20%~30%。


目前,隨著「新消費」概念盛行,衛生巾的發展也表現出消費升級、電商化兩個明顯趨勢。


衛生巾作為女性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是最早被消費升級這場大風席捲的消費品類之一。2015年後,我國衛生巾市場增長逐步由量的增長變為消費升級帶來的價的提升。根據中泰證券的調研數據,2018年衛生巾規模逾800億元。


中國衛生用品行業整合發展,市場集中度高,截至2018年,衛生巾零售市場規模已經超800億,消費量1200片,滲透率已達100%。2018年市場規模增加5.7%,單片價格上升4.7%,同時高端產品佔比持續提升。


消費升級不僅體現在衛生巾價格的提升,還體現在品類的擴展。褲型衛生巾、液體材質衛生巾,以及衛生杯、衛生棉條都逐漸從海外市場流向國內,這類產品的平均價格都高出普通衛生巾。雖然目前,傳統衛生巾仍然佔據市場主流,但在中高端市場,新興衛生用品已經展現出其潛力:2018年雙十一,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護舒寶液體衛生巾達成了11分鐘預定突破10萬套的成績,這一數據在接下來兩年不斷上升。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疊加廣告費繼續增長、消費者品牌意識增強等影響因素,衛生巾的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預計 2021 年將突破千億。而這一數據更多依賴於品牌廠商對中高端市場的衝擊,目前,下沉市場依舊是「散裝衛生巾」「貼牌衛生巾」的天下。


不過,「散裝衛生巾」話題引爆輿論之後,可以預見的是,這一被人忽視的市場將引起一些廠商的注意。針對數量龐大的下沉市場用戶,拋去大額營銷費用和消費升級的概念之後,正規化、規模化的低價衛生巾品牌並非沒有想像空間。


此外,隨著行動網路在邊緣地區的進一步普及,更多低消費群體開始在拼多多、淘寶特價版、1688等特價電商平臺上購物,這對專注下沉市場的企業來說也是發展機會。在散裝衛生巾的淘寶留言區中,能看到不少女性消費者問詢產品質量如何,因此,對下沉市場的企業和消費者而言,產品的成本和質量是最關鍵的問題。


2. 女性內衣


與衛生巾市場發展階段類似,我國內衣市場規模整體增速也開始放緩,年化增長率從2017年的15.98%,降低至2019年的7.5%。當市場擴張曲線結束後,產品開始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不過,相比起衛生巾,女性意識的覺醒在這一領域體現得更為明顯。


無論是對內衣還是內褲,目前,女性消費者都表現出更看重品質,偏愛舒適款的傾向:內衣網絡零售商Figleaves數據顯示,疫情初期無鋼圈文胸銷售額增長40%,6月份繼續增長42%。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純棉」材質的內褲市場規模實現增長172%,說明消費者在內褲材質的選擇上,越來越青睞質感較好、較舒適的「純棉」材質。


因此,抓住風口,主打舒適的數家女性內衣褲公司均取得不錯成績,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如在無鋼圈內衣基礎上加入無尺碼設計的Ubras,在今年9月宣布完成由紅杉資本領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主打全棉、舒適的生活護理品牌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與這一趨勢相對的,是曾經忽略穿著舒適度、迎合主流審美的產品正逐漸被拋棄。


今年5月,成立於1977年,以「性感」「優雅」為標籤的全球著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子公司維密英國宣布破產,其母公司L Brands還將永久關閉北美的250家門店,一個月後,維密英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同時,維密天使秀也從去年開始暫停舉辦。


對維密生產的內衣質量欠佳、舒適度不足的詬病一直存在,而今年將維密推向深淵的,是女性對「性感」「標準身材」的排斥。


維密秀曾一度是全世界最受矚目的商業大秀,其最大的噱頭是身材火辣、背戴翅膀的維密天使。1999年,在維密秀勢頭最旺的時候,官網直播30分鐘內點擊量超過100萬次,觀眾的熱情一度導致網絡癱瘓;2001年,維密大秀首次在電視上直播,實現超過1200萬人觀看的收視成績,這與如今大秀停播的現狀猶如雲泥之別。可以說維密品牌成在性感也敗在性感。


從產品來看,維密賣的是審美,不是需求。維密內衣性感的標籤,已經成為維密品牌屬性中最核心的元素。然而性感,往往與「取悅男性」掛鈎。但內衣的消費者為女性,而「取悅男性」的設定,在日漸覺醒的女性意識中飽受詬病。


從女性消費者角度考慮,性感必然要讓位於舒適。看起來再精緻性感的內衣,穿上身後不舒服,註定被拋棄。畢竟高大上的大秀,夢幻奢華的內衣,依舊需要大量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女性消費者來買單,當品牌脫離了女性消費者的實際切身需求後,衰敗不可避免。


維密走向衰敗的同時,Aerie、Lively等一眾意識到「舒適為王」的新興品牌開始崛起。同時,不少廣告商開始推出獨立女性人設的廣告,CK等大牌內衣品牌開始迎合進步女性立場,選用大碼、跨性別、有色人種模特,進步女性群體逐漸在消費市場中發揮出影響力。



3. 女性向遊戲


遊戲被不少男性玩家當做自留地,習慣性地認為男性在玩家中佔絕大多數。但實際數據顯示,這只是一個刻板印象,根據《2019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國內遊戲用戶已經達到了6.4億,其中女性玩家規模已經達到3億,佔國內遊戲用戶總規模的46.2%。


女性玩家的數量逐年增長,正逐漸和男性玩家數量持平,女性遊戲玩家規模的增大意味著女性群體潛在消費量的提高。女性遊戲市場的逐漸繁榮,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公司研發女性向的遊戲。


國內市場中,女性向遊戲的萌芽始於1995年,《仙劍奇俠傳》廠商大宇推出一款女性向遊戲《明星志願》,並在四年後繼續推出《明星志願2》。這兩款遊戲在當年帶起一陣女性向遊戲的旋風,但可惜的是,這兩款遊戲之後,國內市場再沒有精品女性向遊戲推出,女性向遊戲市場逐漸沉寂。


一直到2012年橙光遊戲成立,主攻範圍包括乙女戀愛向遊戲,此時國內市場中再次出現帶著強烈女性標籤的遊戲。一年後,疊紙遊戲成立,《暖暖》系列發行,這兩家廠商在後來也成為了女性向遊戲領域的主導者。


女性向遊戲的爆發在2017年,6月,改編自橙光遊戲的電視劇《逆襲之星途璀璨》如約上視,收視破億。年底,《戀與製作人》上市,用不到兩周的時間,便擠下《王者榮耀》登上App 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第二。


女性向遊戲已成為遊戲廠商們掘金的新大陸。完美世界在今年年初公測女性向經營手遊《夢間集天鵝座》;騰訊遊戲的《光與夜之戀》最近開啟二測;網易遊戲的《時空中的繪旅人》;360遊戲主打萌寵的《倉鼠物語-甜蜜烘培屋》紛紛入場。


根據伽馬數據顯示,在2020年,中國女性遊戲市場規模可達568.4億元,其中401.9億元來自於移動遊戲貢獻。


值得指出的是,市場目前對女性向遊戲的定義相對狹窄——帶有明顯的劇情、換裝、戀愛等標籤。但事實上,女性遊戲玩家的消費場景並不局限於上述細分賽道中,在競技性、操作性要求更高的遊戲中,女性群體同樣不容忽視。


比如說,網易推出的主打恐怖懸疑元素的遊戲《第五人格》中,女性玩家已達到遊戲玩家總人數的60%,B站上解說製作任天堂的經典冒險類遊戲《塞爾達:荒野之息》女性UP主不勝枚舉。由此可見,女性向遊戲不應僅限於換裝與戀愛上,它有更廣闊的全品類藍海市場。


來源:小紅書截圖


女性已逐漸成為遊戲產業的深度參與者,在其活躍的平臺製造和分享遊戲內容。根據小紅書官方發布的遊戲玩家圖鑑數據,在過去半年中,小紅書已有超過2000萬用戶觀看遊戲內容;有48萬創作者在小紅書上發布遊戲筆記;小紅書裡的遊戲筆記有了超過21億次的查看量。


在女孩的生態裡,遊戲的存在感越來越強烈。


事實上,伴隨社會意識覺醒而逐漸在市場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她經濟」,並不局限於上文所列舉的三個方向。那麼,究竟如何釐定「她經濟」的範圍,「她經濟」的概念又是否真正踩中了紅利?


解構「她經濟」


在通常的分析邏輯中,「她經濟」被視為一個存在紅利的獨立賽道,主要由兩大因素推動產生:需求和供給。


例如,清流資本合伙人劉博就曾表示,在需求端,女性消費者清零原有品牌觀,趨向選擇性付費,在供給端,品牌開始迎合大同需求,深耕小異需求,這兩大因素,共同擴大了「她經濟」的想像空間。


具體來說,女性消費者在海淘、代購、出境遊等普及之後,見過、用過很多好東西,信息開始變得對稱,選擇也變多了。女性用戶,尤其是年輕女性用戶,呈現出「清零」原有品牌觀、原有購物模式,並且樂於嘗試新鮮事物的狀態。


同時,這一代的20歲和上一代的20歲女性比起來,選擇更多了,沒有固有的品牌觀。而女生們的消費升級,就體現在品牌的切換輪動,新品類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消費力的提升,也會產生諸多機會。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則認為,「中國女性教育程度在提升,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中女生比例達到52%,女性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想消費什麼有非常清楚的認識。」而這成為促進「她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梳理不同觀點可以看出,「她經濟」的崛起與女性意識的覺醒密不可分,在這一議題中,社會意識與經濟效益相互影響。並且,女性消費者作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參與方,其消費意識與偏好更深一層地影響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


在網際網路整體人口紅利消失的背景下,垂直群體是企業競爭的關鍵,圍繞相關消費群體的產業布局,則在加速推動網際網路群體經濟的發展。


對女性經濟的挖掘與刺激,是目前消費市場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增長一部分來自於對女性消費能力的挖掘,另一部分來自於社會對性別的重新審視,造成的消費結構的改變。


遊戲、美妝、白酒等從前被視為某單一性別特有消費的產品,逐漸在兩性消費上趨於平衡。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許多傳統觀念在社會變革中逐漸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丁克主義、獨身主義,願意在自己身上投入更多。


因此,一個爭議始終存在——「她經濟」究竟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除了衛生用品、女性內衣等與生理特徵緊密相關的產業,在更多大眾消費品類上,男女之間的消費喜好正走向趨同——本質上來說,「她經濟」「他經濟」的對立概念,以及不少性別消費品類、性別附加價值都是人為構建的。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許多建構開始消解、重構。


作為企業,則需要在這種消解和重構中找準方向,因為每一次消解和重構便意味著行業發生重大變化,意味著風口的出現。


那麼,對於希冀從消費結構調整中尋求發展機會的創投者而言,如何在這種不斷地變化中找到風口,第一要義應當是回歸需求本身:不管男性消費者還是女性消費者,首先,他們是消費者,尊重消費者而不是把男性或是女性放在消費者前面,是更為理性的選擇。


在權力結構和審美取向上,消費文化都在新規則下重塑,女性被消費文化消費,女性也消費消費文化,同時,兩性也在消費中顛覆著原有的性別關係。在消費這件事上,兩性之間的差異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回歸「她經濟」本身,「她經濟」的迅速發展說明一是女性可以逐漸正視自我的消費欲望,二是女性經濟收入慢慢提高。可以發現社會男女性別觀念的進步,可以促進女性群體收入提高,從而使其消費提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將「她經濟」去凝視化,把握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重新審視「她經濟」和「他經濟」仍是一個長時間緩慢改變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她經濟」是個偽命題嗎?
    「她經濟」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早在2007年,「她經濟」和「他經濟」便頻繁被人提起,這一概念在十餘年間被不斷強化,這一定程度上需要歸結於社會意識的覺醒——社會中關於女性議題的討論逐漸深度化和多維度化,女性赤貧、經期貧困等小眾議題開始在網絡中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社會意識之於女性的注視,最終在經濟生活中得以呈現。
  • 國內偶像經濟是偽命題嗎?
    12月5日,微博博主@小盒魚會喵喵叫嗎 發布長文,回憶了和R1SE成員焉栩嘉從網友到情侶的全過程,稱其「腳踏兩條船」「對自己冷暴力」。「塌房」由此開始:焉栩嘉過往和女生的合照被陸續扒出,另一位網友發微博稱自己也是他的女友,編劇李正虎則發微博稱他的女友不止4個……一系列的爆料,讓焉栩嘉2天上14個熱搜。
  • 開心的工作:偽命題還是真追求?
    「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喬萌從小就是學霸,努力學習的動力就是想找一份開心的工作,她碩士畢業後成功進入一家商業銀行,工作環境,接觸的客戶都高大上,可是日常加班、節點績效,兩年下來,她離開心越來越遠。「現在收入頗豐,可是不開心,我的生活裡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已達46.9小時。
  • L3級別自動駕駛是個偽命題嗎?
    長安十幾萬元的新車型靠譜嗎?遭遇圍觀的同時也引發不少質疑。在汽車智能化道路上,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成為一些車企戰略實現的關鍵。近日,一些主機廠紛紛發布自己的L3自動駕駛落地時間表,讓人禁不住好奇:真正的L3自動駕駛,究竟有多智能?
  • 男人的心事:經歷了人生的偽命題,從成長到成熟
    我想到幾個挺折磨人的人生「偽命題」,什麼是「偽命題」?就是那些我們捉摸不透的道理,還有那些選擇了你卻不是你的問題等等。諸如此類,不知道你經歷了幾個。不過人生不就是一次次的坎坷匯成的「書」嗎?因為不順所以積攢起豐富多彩的內容,似乎這樣才難忘,才值得珍藏。
  • 「小眾出版」是個偽命題嗎?
    「小眾出版」是個偽命題嗎?「抵達更多的讀者」,在做書人看來,比「小眾」還是「大眾」的爭論更有意義。 在她的職業經驗中,似乎並不覺得「小眾」或「大眾」是一個很重要的爭論。因為中國市場具備巨大的消費者基數和消費潛力,即便內容是「一個小眾的趣味」,但如果剛好命中目標讀者,那麼產出的效益仍然不容小覷。因此比起「小眾」還是「大眾」的爭論,包括理想國和單向空間這樣的高品質出版品牌在內,更值得出版方考慮的顯然還是「做書給誰看」。
  • 這是偽命題!
    我的朋友燕妮五官非常漂亮,可是她平時完全不打扮。頭髮隨意的攏在腦後,一件灰撲撲的外套穿一冬天。有時候,大家一起出去逛街,看到好看的衣服,燕妮也會兩眼放光,我們慫恿她試一試。她明明是喜歡的,也有經濟能力承擔,但總是嘆口氣,搖搖頭放下。
  • 名牌手錶保值是個偽命題嗎,該如何判斷一塊手錶的價值?
    名牌手錶保值是個偽命題嗎,該如何判斷一塊手錶的價值?先來看個案例:老王在五年前購入一隻價值5萬的腕錶,在五年後的今天售出4.8萬。看似虧損2k,實則卻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因為在五年後的今天,老王這款腕錶的「折損率相對較低」。
  • 超獸和怪獸的區別是什麼,超獸就一定比怪獸強嗎?為何說是偽命題
    超獸和怪獸的區別是什麼,超獸就一定比怪獸強嗎?為何說是偽命題看過奧特曼系列的一定清楚,在奧特曼的世界觀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怪獸和宇宙人外,還有一個特別的物種就是超獸了。艾斯的設定和改動關於超獸比怪獸更強大的說法,在《超獸對怪獸對宇宙人》一集中可以說是得到了證實,劇中的超獸輕而易舉就將怪獸擊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怪獸與超獸的差距,可以說在《艾斯奧特曼》中,這個設定是值得肯定的,但為什麼說後來就成為偽命題了呢?原因就是《泰羅奧特曼》誕生了。
  • 超獸就一定比怪獸強嗎?為何說是偽命題
    超獸和怪獸的區別是什麼,超獸就一定比怪獸強嗎?為何說是偽命題 艾斯的設定和改動 關於超獸比怪獸更強大的說法,在《超獸對怪獸對宇宙人》一集中可以說是得到了證實,劇中的超獸輕而易舉就將怪獸擊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怪獸與超獸的差距,可以說在《艾斯奧特曼》中,這個設定是值得肯定的,但為什麼說後來就成為偽命題了呢
  • 輕競技遊戲頻出,輕競技化是一個偽命題嗎?
    不可否認,截止到目前,主導國內手遊市場的還是兩類遊戲,榮耀和吃雞。雖然可能還有玩家會提到夢幻、陰陽師,又或者是青蛙,戀與製作人這些新品的短暫風靡。但是終歸無法打破榮耀和吃雞這兩個品類的強勢地位。不過早在15年,就有一些CP和從業者提出了輕競技的概念,也有一些CP就開始了嘗試。
  • 經濟獨立便是精神獨立嗎?《暫坐》的女人也只是附生物而已
    經濟獨立就是精神獨立嗎?不一定。經濟獨立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賈平凹新作《暫坐》中羿光對西京十二玉的大姐海若說過有這麼一段話,讓我看了不禁陷入沉思。海若回應羿光為什麼要出來做生意的問題:「要經濟獨立呀,不經濟獨立怎麼精神獨立呢。」羿光說:是要經濟獨立,可都是些小老闆呀……你們這十一塊玉,不,除了伊娃,是已經夠優秀的了,有貌有才,有一定經濟能力,想到哪就能到哪,想買啥就能買啥,不受人管,身無系絆但在這個社會就真的自由自在啦,精神獨立啦?
  • 走紅的人造肉是個偽命題嗎?|礪石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走紅的人造肉是個偽命題嗎? | 礪石礪石導言產品引來用戶瘋搶,相關股票一路飆升,眾多大佬持幣入坑,人造肉是新的發展風口,還是資本的噱頭?市場的高歌猛進和專家的不看好,到底信誰更靠譜?不過也有專家發來預警說:「這是一場資本遊戲,人造肉就是個偽命題。」到底誰說的有道理?本文對人造肉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梳理,以探求這場喧囂背後的真相。1人造肉:老瓶裝新酒《聖經》說上帝按自已的樣子造了人。
  • 毋庸置疑,這是個偽命題!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1年我國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 親子餐廳是偽命題?周末仍然一票難求!
    親子餐廳是偽命題還是「好生意」?01消費者評價不一 親子餐廳周末仍一票難求無論市場評價如何,至少目前而言,市場上主流的親子餐廳仍是年輕父母們的「遛娃勝地」。此外,據第一財經雜誌報導,一名消費者在親身嘗試了許多親子餐廳後,她發現大多數親子餐廳的菜品類型和口味都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她會選擇帶小孩在親子餐廳玩完後,另找一家餐廳吃飯。大部分親子餐廳產品單一且同質化,味道也難令消費者滿意,因此,部分消費者選擇將孩子放在親子餐廳玩,到用餐時間再選擇其他餐廳就餐。
  • 微信電商只是個偽命題?是時候回歸商品的本質了
    微信電商熱火朝天,微信朋友圈賣貨的號稱月入千萬,微信大號動則十萬粉絲,微店、拍拍、京東爭相舉起皇室正宗的牌匾開始準備反淘寶復QQ,微信風頭正勁,做電商的人們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想扮豬吃老虎,去做風口上的那頭豬;筆者認為,微信電商只是個偽命題,電商應該回歸商品的本質,產品和品牌。
  • 轉基因爭議中的偽命題和真命題
    非轉基因的食品就一定得很貴嗎?這不符合事實,市面上絕大多數農產品根本沒有轉基因品種,但照樣很便宜,而且可以便宜到讓農民虧本。如果非轉基因的食品就得貴,那麼這就為推廣轉基因產業化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因為支持轉基因的一大理由據說就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充足供應,降低食品價格。非轉基因也不意味著安全。
  • ...所謂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偽命題。「所謂的第二波疫情是一第一...
    張文宏表示,所謂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偽命題。「所謂的第二波疫情是一第一波疫情的結束做為標誌的,現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波疫情還沒有結束,何來第二波疫情?」他表示。張文宏說,目前來看秋冬疫情(傳播速度)會加快,還是更加 文/夏洛特2020-08-09 03:17:00來源:FX168
  • 「她經濟」崛起,購物中心如何掘金?
    本文,飆馬商業地產要說的就跟經濟這塊大蛋糕有關——她經濟。進而分析「她經濟」時代,購物中心如何掘金。 她經濟,就是圍繞女性展開的一切活動。 為什么女性群體這麼受商家重視?接下來,飆馬商業地產就為大家分析「她經濟時代」,她們有哪些特點? 情感化:她們偏好那些能與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鳴的感商品或服務。
  • 不結婚會孤獨終老是個偽命題
    一個人結婚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也許很多人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問你,你會怎麼回答?如果你目前單身或者正在戀愛,很想結婚,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想結婚?(之前發過一篇文章:年齡越大越不好嫁了嗎?←點此閱讀)聽到父母這樣講,她心裡非常難過,覺得自己特別不孝,同時也害怕自己不結婚會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