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家過節,適合泡茶,七個步驟,教你布置出一個美觀的幹泡臺

2020-12-1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回,在文章裡提到了「幹泡」。

不少的朋友,不知道這是什麼。

泡茶喝茶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茶葉還能幹泡。

難道這像乾洗衣服那樣,可以不用水嗎?

當然不是。

幹泡的概念,是功夫茶裡的說法。

原本上,功夫茶式的泡法,不分幹和溼,統稱為功夫茶。

直等到最近幾年來,臺灣的茶空間概念傳到了內地,幹泡臺和茶席漸漸的在茶圈裡流行。

為了以示區別,原先泡功夫茶時,那種水衝水流,滿桌子都是水的泡法,就被稱為溼泡。

溼泡法,就是傳統的茶葉店裡,最司空見慣的方式。

一大張的茶盤,上面擺上茶杯。

喝茶時,但凡有多餘的茶水,直接往大茶盤上一倒,水流就順著橡皮管子,匯入到茶水桶裡。

而幹泡,則是相對於溼泡而言。

幹泡臺,布置上了雅致的桌布或茶席,整個臺面整潔乾淨。

但凡在桌面出現了水漬和茶漬,需要及時的用茶巾擦拭,以免留下痕跡。

而多餘的茶水,則統一倒入進桌上的茶盂內。

那到底,幹泡法和溼泡法,分別有什麼好處呢?

《2》

溼泡,是傳統型的茶桌布置。

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溼泡法的時候,茶盤是可以弄溼的。

溼泡的時候,茶桌上要放上一張,佔據桌面過半的大茶盤。

再然後,將蓋碗、公道杯、茶杯,以及茶夾、茶刀等零碎物件,一應的擺放在上面。

泡茶喝茶時,放冷了的茶湯,喝剩下的殘茶,洗茶杯的廢水,通通直接直接倒在茶盤上。

順著底部的管子,流入到下面的茶桶。

從泡茶的好處上看,溼泡法更方便泡茶動作的施展。

哪怕是動作幅度稍微再大一點,以懸壺高衝的方式,燙洗蓋碗、茶杯等,也不擔心濺溼桌面。

洗杯、倒茶的時候,茶水可以直接淋在茶盤上,不擔心弄髒桌面,茶盤的下水系統,可以及時的將水疏散到桶內。

像李麻花,過去就非常的喜歡溼泡。

特別是,一次性在試好幾款巖茶的時候,可以一次性的將蓋碗、審評碗、茶杯,通通擺在上面。

茶盤大,空間施展得開,可以同時的衝泡好幾款茶,對比香氣和滋味。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擔心弄髒桌布,免得又得拿去清洗,太麻煩。

總而言之,溼泡的最大好處,是泡茶地方更大,更方便泡茶動作的施展。

泡茶時,不需要時常拿著茶巾,擦拭茶具底部滑落,或者是桌面上的茶水,特別的方便。

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

從裝飾性能上,佔地方多,龐然大物般的溼泡臺,不具備足夠的美觀性。

《3》

幹泡臺,是新尚些的茶桌布置。

幹泡,與溼泡相對。

基本上,使用幹泡法泡茶,除了蓋碗、公道杯中有水外,其他地方都是幹的。

不論是茶盤,還是桌面,要求都是乾燥的。

哪怕是漏下來一點茶漬,都需要及時的擦拭,不影響整體的美觀。

幹泡臺的好處,細數起來也有不少。

由於撤掉了原先的龐大溼泡茶盤,所以茶桌上能有更多的空間,騰了出來。

從日常生活的喝茶需求上看,幹泡法更有利於隨心所欲的泡茶喝茶。

佔地小,泡茶準備更簡單。

再加上,沒有了大面積的茶盤後,能夠有更多的空間,裝飾茶桌。

整體的茶桌,可以呼應茶室的整體裝修風格,進行多變的裝飾。

人,作為視覺性的動物。

空間環境布置得更美觀、雅致一些,能夠擁有更愉悅的喝茶心情。

幹泡臺面的布置,可以走文藝風、也可以走復古範。

文雅一些的,可以養上文竹、菖蒲等,插上四時應景的鮮花,更能培養閒情雅致。

近些年,就有越來越多的茶友,成了幹泡法的忠實愛好者。

過新年,賀新春,辭舊又迎新。

新與舊交替的時候,該怎麼布置上更美觀的幹泡臺呢?

《4》

過年,是難得的團圓時候。

這期間,少不了需要走親訪友,接待親朋。

如果這時候,將自己的幹泡茶桌,布置得分外的有情調。

既喜慶,又不失格調,趣味盎然。

那麼相信,光是看著,就想讓人前去坐一坐,聊一會,討幾杯茶喝。

話說到幹泡臺的布置,最基礎的有七大要素。

下文開始,就正式的落筆,介紹幹泡茶桌的環境布置。

第一處,茶席。

布置一張漂亮、溫馨的幹泡茶桌,必要的是一條茶席。

市面上,茶席的材質,五花八門。

有棉布的、有尼龍的、有麻的、有竹製的,還有專門的防水布。

在材質的選擇上,主要是看個人的喜好。

通常在村姑陳的茶桌上,最常用的茶席,是素色的防水桌布。

四四方方的,略款於桌子,四角垂落下來。

泡茶時,默默的充當背景綠葉的作用。

除了桌布外,還有專門長條型的桌旗,陳列在茶桌的中間,兩段自然的垂下。

桌旗的選擇,講究配色。

建議和茶桌的底色,茶室的布置,以及時令的變化,更改搭配。

春天,適合鵝黃色,搭嫩柳色。

夏天,宜用清涼的雨過天青色。

秋天,大地色系,最是白搭。

冬天了,逢上新春佳節,用上煙紫、郝色,搭配上茶花紅,更添喜慶。

第二處,小茶盤/壺承。

茶盤,一方茶桌的根基。

一張桌子上,如果沒有茶盤,沒有壺承,那麼就和普通的桌子無異。

而唯獨有了一方茶盤的存在,區別出了飯桌、麻將桌的不同,立刻就顯出了風雅的意味。

如果在家喝茶,2-3人的小範圍喝茶,不需要買超大型的茶盤,不適用。

大型的茶盤,往往是給茶店、茶莊、會所招待型場所使用的,排場大,佔地方。

小茶盤的尺寸,只要能容納下一個蓋碗,一個公道杯,一個品茗杯即可。

方便一人喝茶時,獨酌獨飲,別有風雅的意韻。

對於這類型的小茶盤,也有喜歡使用紫砂壺的朋友,將其稱為壺承。

小茶盤和壺承的選擇,材質可以選陶瓷的、是竹編的、是石材的,防水性能出色的。

像近段時間,自己就用上了新買的海棠型的竹編茶盤,用於泡茶。

新年新氣象,過年了,茶桌上換點精挑細選的物件,光是看著,就能擁有不少的好心情。

第三處,蓋碗。

茶桌上的靈魂所在,是蓋碗。

可以說,日常泡茶時,最不能少的茶具,就是蓋碗。

蓋碗,以標準器型的白瓷蓋碗為佳。

外層經過上釉,質地緊密,光潔細膩的白瓷蓋碗,不易留茶漬,很方便清洗。

用於泡茶時,可以將一款茶的香氣和滋味,得到原汁原味的完整呈現。

而標準器型的蓋碗,講究蓋鈕略高一些,碗沿略開一些,這樣不容易在泡茶時燙到手。

至於容量的選擇上,適宜選100-110ml的標準蓋碗。

如果是容量過大,那麼擺放在茶席上,容易顯得呆頭呆腦的,不夠精細。

更主要的,大蓋碗在注水後,會比較重手。

這樣一來,會加大不少因為一時拿不穩,導致泡茶的時候,失了手,燙到手的風險。

第四處,公道杯。

公道杯的目的,在於盛放茶水,分湯斟茶。

在材質上,公道杯的主要材質選擇,有兩大類。

一類是玻璃,另一類是陶瓷。

玻璃蓋碗,耐熱耐高溫,將茶湯倒入其中,透過一束光,能夠在桌面泛起好看的漣漪。

如果是經過錘紋的公道杯,那麼更會折射出好看的光線紋路,頗有玉碗盛來琥珀光的風雅意境。

陶瓷類的公道杯,以白瓷為佳。

素白簡約的白瓷,用於盛放茶湯,可以很方便的觀察內部的湯色變化。

玻璃類的,白瓷類的公道杯,它們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觀湯色,觀茶湯的清透度。

既美觀,又實用。

第五處,品茗杯。

品茗杯,既是指喝茶的杯子。

茶杯的器型,樣式有非常的多。

鬥笠杯、蓮花杯、小高杯、四方杯、海棠杯、玉蘭杯……不一而足。

再說到材質上,紫砂、玻璃、材質、粗陶等,選擇同樣很豐富。

不過,為了更方便喝茶聞香,建議大家選白瓷或者玻璃的品茗杯,不吸香吸味。

並且,在器型的挑選上,品茗杯不適合選擇太大的。

講究美學氛圍的喝茶空間裡,好茶需要小口的細品。

如果是用上了大茶杯,直接像大口喝湯那樣喝茶,囫圇吞棗,既不文雅,也不好品嘗箇中滋味。

更何況,如果是在外面喝茶,如果有三、四個客人,都用上了大茶杯,那麼按「茶倒七分滿」的要求,用標準蓋碗裡泡出來的一道茶湯,很有可能分給一、兩人後,就不夠了。

又或者,均分下來,每人的茶杯裡,只能得到淺淺的一層茶。

這場面,並不大好看!

第六處,茶盂。

茶盂,是幹泡臺必不可少的配備。

撤掉了溼泡臺的大茶盤後,幹泡臺的小巧茶盤,並不具備下水的功能。

所以,幹泡臺的桌面上,要擺上儲水的容器,方便承接廢棄的茶水。

這個儲水的容器,就是茶盂,也有人稱之為水盂。

茶盂的器型,可以是大肚寬口型,也可以是細高的瓶瓶。

總體上,以能夠搭配整體茶室的裝飾風格,方便、趁手使用即可。

不過,日常使用幹泡臺泡茶時,每回泡茶過後,需要及時的傾倒掉茶盂裡的廢水。

要不然,茶桌清洗、收拾不及時,茶盂裡容易生出怪味。

喝茶時,對著髒兮兮的茶盂,容易敗壞風雅的喝茶閒情。

第七處,茶巾。

幹泡臺的桌面上,要保持乾燥與潔淨。

為此,如果在泡茶喝茶過程中,桌面有出現滴灑、傾灑的茶漬和茶水。

那麼第一時間內,需要用茶巾及時的擦拭,以免有礙美觀。

茶巾的材質,同樣五花八門,總體上建議選擇吸水性能好的,更為實用。

泡茶待客時,茶巾需要疊成小方型,擺放在茶盤的一旁。

方便泡茶人的使用。

待客結束後,清洗茶具、收拾殘茶時,建議及時的將茶巾晾曬,讓其保持乾燥。

並且,在平常泡茶時,茶巾需要定期的清洗和更換。

要不然,一塊藏汙納垢的茶巾,會拉低整個茶席布置的格調。

日常泡茶時,茶友們需要留意的是,茶巾不等於抹布。

茶巾的使用,只限於泡茶的過程,如果是將其充當做抹布,實則不夠衛生和講究。

《5》

幹泡臺的布置,有不少隨心的地方。

素簡風的一張茶桌,上面只要有幾樣器皿,便能成形了。

除了上述提及的必備茶具外,茶席的布置上,綠植的作用同樣很關鍵。

最簡單的,買上陶土的小花瓶,養上幾盆多肉,生機飽滿的小植物們,將茶室裝點得盎然生趣。

過年了,為了應景,也可以擺放上專門的插花和花卉。

像是村姑陳的案頭,就常用一個素白的瓷瓶,插上一枝院前的紅豔茶花,很喜慶。

再不然,到花草市場裡,買上蝴蝶蘭、臘梅等,供應年節的鮮花,也很有趣味。

不過,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幹擾喝茶聞香。

茶席一旁的綠植擺放,宜無味或氣味淡雅為宜。

要不然,混了馥鬱的花香,再去聞茶香,就容易混淆不清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擔心茶桌擺放太雜亂影響泡茶?別著急,三分鐘教你布置清爽茶席!
    清代的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以白當黑,奇趣乃出。」留白,不僅是傳統繪畫作圖裡的技巧。同時也是布置出雅致茶席的核心。泡茶品茶,是一件雅事。喝茶的過程,需要恰到好處的儀式感。總而之,整個泡茶的臺面顯得很擁擠,看起來不清爽。於是到最後,那位朋友提了問題:「平常在泡茶時,臺面應該怎麼收拾、布置才比較好?」村姑陳給她果斷回了三個字:斷舍離!
  • 茶席你布置對了嗎、茶也可以「幹泡」、你泡茶的方法還是千篇一律嗎、存茶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泡過的茶渣別丟掉,14個妙招用起來
    泡茶時,先由左手持煮水器衝水,然後右手持泡茶器出湯分杯。當然,如果煮水器換邊,所有的器皿都依照這邏輯換邊。若是右手持泡茶器,我們說這是右手席;左手持泡茶器,則是左手席。右手泡茶是逆時針方向泡茶,左手泡茶是順時針方向泡茶。知道這些,剛開始好像沒意義,但你練久了,會發現除了身體的氣感不同,茶湯也有很明顯的不同滋味。有的茶適合右手泡,有的則適合左手。
  • 7個泡茶步驟
    一登上檯面泡茶,總會有些緊張,擔心出錯會掉了面子。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
  • 你真的會「泡」冷泡茶嗎?來,我們教你
    所以,在香汗淋漓的夏日,你更需要一杯冷泡茶來緩解暑意。雖然,冷泡茶解渴、消暑,製作方法又簡單方便,但是一貫嚴(吹)謹(毛)認(求)真(疵)的茶語網(www.chayu.com),還是忍不住要研究一下,冷泡茶怎麼最好喝。我們篩選出三種衝泡方式,分別是:可攜式冷泡法、視覺享受冷融法、連貫無bug加冰法。接著,我們又挑選出三款適合做冷泡茶的茶葉,分別是:白牡丹、梔子花紅茶、茉莉花茶。
  •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泡茶不丟面
    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 新手泡茶的七個步驟,簡單好學、一看就會
    泡茶的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但是,不論茶的品類與茶藝如何,一些基本的泡茶方法都是相同的。下面給新入門的小夥伴介紹一下泡茶的七個基本步驟,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三:溫潤泡在茶具中倒入少量熱水,水溫約85℃左右,讓茶葉舒展開來。四:醒茶把溫潤泡的水倒掉,讓茶葉靜置一會。
  • 7個泡茶步驟,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 不止有茶,這七個泡茶桌上常備的小物件,到底有什麼作用?
    一般而言,茶桌上準備一個茶濾,為的是衝泡碎茶做準備。有備而無患。要不然在招待客人時,剪開茶葉的外包裝,遇到一泡幹茶略碎的茶。在衝泡的時候,如果少了茶濾的存在。那麼容易讓大量的碎茶末,落入到公道杯內。第二類,茶席茶席,一般用於幹泡臺桌面的布置。它的作用,除了基於美觀與修飾茶桌的功能外。還起到防止茶水灑落桌面,留下水漬,導致臺面不美觀的作用。茶席的選擇,比較豐富。
  • 記住7個泡茶步驟,泡茶不丟面
    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 記住7個泡茶步驟,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 幹泡和溼泡的區別,是一個沒水一個有水?醒醒!
    幹泡法是懶癌症患者與極簡主義者的福音,因為它一般不使用茶盤,而是將廢棄的茶水及茶渣直接倒入一個容器內,也就是幹泡法的「最佳搭檔」——茶盂。這時候有茶友就會問了,倒個茶渣和茶水而已,用家裡的水桶、垃圾桶不就可以了嗎?幹泡法的桌面要始終保持清爽整潔,究其意趣旨在想要一襲精美別致的茶席,倘若旁邊放了個垃圾桶豈不是有失大雅?茶盂既能讓茶席美觀,又能時刻保持清爽。除了盛放茶水茶渣外,溫杯的熱水也倒入其中。另外,茶盂也時而客串溼泡臺上盛放品茗杯的容器呦。
  • 裝修,家庭茶臺(水吧檯)外設完美解決方案,讓泡茶喝水變得輕鬆
    或是於百忙工作之後,或是休閒在家,泡上一壺濃茶,自斟自飲,細啜慢品。「品」字,即領略飲茶情趣之意,能讓身心放鬆,享受美好的安逸時光。現在家庭在裝修時,布置一處休閒飲茶場所,用於安置茶臺,成了很多人們裝修時候的一個考量因素,更有甚者不惜重金打造獨立茶室,更多的人們受房子面積限制,大多將茶臺安置於陽臺,即是品茗之地,亦是休閒之處,合二為一的茶臺休閒區受到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喜愛,甚至超越了客廳。
  • 秋天過半,喝杯紅茶暖暖胃,六個步驟,手把手教你泡出一壺好紅茶
    聽人說,紅茶用沸水衝泡,會將泡出「酸湯」,有沒有這回事?最適合用於衝泡紅茶的水溫,到底是用溫水,還是用沸水啊?下邊,就來正式進入正題,手把手的進行紅茶衝泡教程。使用白瓷蓋碗衝泡紅茶,茶水的配比建議是5克幹茶,注水100-110毫升。採用標準蓋碗衝泡時,注水線的位置,大概是將近碗沿的地方。最多以注水完畢後,合蓋沒有湯水溢出為宜。而在投茶量上,如果你買到手的紅茶,本身採用的就是單獨泡袋裝。
  •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的茶湯更好喝!
    很多人喜歡喝茶,卻經常泡不好茶。其實記住下面7個泡茶步驟,你泡的茶湯將會更好喝,更可以快速進階成泡茶高手。
  • 手把手教你,23個泡茶步驟
    泡茶亦如是,器具、手法各不相同,但主線差異不大,這篇泡茶心得寫的簡單明了,很適合初學者參考。一、對茶要有恭敬心不論你多麼熟悉這道茶,多麼熟悉你手中的茶具,每次泡茶時都要有一份恭敬心,恭敬你手中的每一道茶。用心擺好茶具,用心掌握投茶量,用心去感受茶,用心去體驗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變化,及時調整每一次注水的動作與茶葉浸泡的時間。
  • 教你做一個泡茶高手,總共需要四步!
    快來看本期泡茶基礎課吧,教你化繁為簡~其實你離成為一個泡茶高手,只有四個步驟哦~第一步:備齊泡茶的三大樣。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別的器具則可以使用家中的其他器物代替,第二步:牢記泡茶的四字口訣:燙、洗、衝、勻。
  • 教你從泡茶新手變成泡茶高手!茶該如何泡茶?
    想要成為一個泡茶高手,主要需要走四步:第一步:備齊泡茶的三大樣。蓋碗。幹泡臺:泡茶時不至於把水弄得到處都是,可以用家中盤子代替。倒入品茗杯的時候要把手放低,也就是低斟,這樣可以保證香氣和溫度,要記得倒7分滿,這樣不會燙客人的手,倒茶結束做收水動作,避免茶湯滴到茶臺。 拿杯子的時候,要用食指、拇指拿杯,中指頂住杯底,又穩當又好看喝前聞一下湯麵香,然後小口抿茶,品字三個口嘛,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一口悶~
  • 想成為「泡茶高手」?7個步驟學起來!
    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 茶席 | 如何布置一個簡單的茶席?
    提到茶席,很多人會覺得好複雜,其實不複雜,簡單的幹泡茶席或是一個簡單的茶盤就已經搞定一部分,其他加上茶具、燒水用具、花瓶基本就全了
  • 茶的「幹泡法」和「溼泡法」全過程.
    有人說:溼泡法,那就是把茶葉泡溼咯,幹泡法就是不用水泡哦,果真如此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對於喝茶的人來說,茶喝到一定程度後,每次泡茶都是生活中一個享受的動作。以往有段時間,在一些專業茶人的桌面上,茶水橫流,水汽淋淋,大而笨重的溼泡茶盤立在顯眼處,而如今,想要衝泡出想要的那口茶香,可以安靜、簡約地進行,因為清心雅致的幹泡法正當時,現已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