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神話裡,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裡,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他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大衛.查普曼
神話故事,別有深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神話故事其間蘊含著的,更多的是一個國家與名字的內在精神特質。哈佛的大衛.查普曼教授也發現了這一點,而他講述中國神話故事的目的也正是由此生發。
大衛.查普曼教授要告訴學生的,不僅僅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其實他要表達的還是中國內在民族精神與西方民族精神的對比,他也從側面揭示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
深刻解讀,民族特質
中西方的文化起源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在中西方神話故事中也是大同小異。就拿最簡單的人的起源來說,中國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故事,而在西方的神話故事中記載的則是亞當夏娃,這樣不同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各個民族在信仰、文化、生活方式是得不同。
比如說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等,大衛.查普曼教授十分精闢地總結到:"拋開故事的情節,你們會發現中國的神話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那就是---抗爭!"其實他這樣獨到的見解在中國學者自己的研究中也是很少的,但這樣的品質卻深深烙印在我們民族成長與生活的軌跡上,見證著我們民族的興衰與繁榮。
中國生生不息的抗爭精神,西方:簡直顛覆了認知
關於抗爭這一話題,在大禹治水傳說表現得淋漓盡致。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
史前大洪水來臨之際,天帝命令大禹父親鯀(gǔn)治水,但鯀卻盜取「帝之息壤」治水,於是天帝就把鯀給殺了,後來才有大禹以疏導的辦法成功治水。
這個神話充分表明,神是靠不住的,也不會幫助世人,只能自己解決困難。同樣面對大洪水,西方卻是靠神指引下製造諾亞方舟,而中國人卻是靠自己雙手治水。兩者比較,高下立判。
所以,1949年之後,面對一窮二白,中國人依然能夠站起來,短短幾十年之後,如今再度崛起,所靠的不是別人或神的施捨,而是自己的雙手。
中國孩子的童年都離不開神話故事,誰小時候沒聽過幾個神話故事呢?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對精衛填海記得尤其清楚,被精衛填海的精神感動至今。
其實,這些神話都出自同一本書——《山海經》。
作為唯一流傳下來的文明古國,中國一直保持強大絕非偶然,固然離不開每個時代的精英,但更離不開上古神話中蘊含的抗爭奮鬥精神,而中國一直保持的強大和文明的薪火相傳,或許就有賴於此。
《山海經》對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話記錄較少,而對英雄神話、部族戰爭神話記錄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基本特點和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
故事的價值在於潛移默化地將精神傳遞給孩子。
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傳統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英雄神話故事傳遞的。
《山海經》全書只有31000字,卻記載了40個方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個歷史人物和400多種怪獸,地理、神話、宗教、民族、動物、植物、礦產,天南地北,包羅萬象。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讀《山海經》,所以,市場上開始有一些普通文的山海經,但是枯燥的文字讀起來還是很無聊,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我看的版本——自帶全注全譯+圖解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還有導讀,注釋,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能幫助我們盡情的體驗《山海經》裡面的神奇。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般地領略它的神奇,它還貼心地附上了插圖。
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地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括書中記載的一些地理方位古地圖,它也給我們畫了出來。
讓孩子一起感受山海經的魅力,這種故事,孩子也喜歡看,再加上裡面會搭配了豐富的插圖,大家都知道,孩子對於圖片是沒有抵抗力的,孩子聽著也趣味性十足,可以發展孩子的想像力。
一本只需要49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一本可以讓你學習的書,一本可以讓你當故事看的書。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