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包」清單,另附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0-12-12 人道赤峰

在步入2020年以前,我們總以為自己離災害很遠,但2020年開啟的「hard模式」,讓許多人感嘆「災害」其實離我們如此之近。

中央氣象臺連續第30天發布暴雨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重慶、雲南昭通等地甚至因為暴雨引起洪災。

6月30日新昌縣遭受暴雨襲擊,受強降雨影響,該縣南明街道燕窠村發生一起山洪災害,村內12戶房屋被衝毀,2人失聯。

雲南昭通多地遭受強降雨襲擊,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導致多地房屋倒塌、莊家摧毀、道路中斷、山體滑坡,3萬餘人受災。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300餘次,6.0級到6.9級2次。最近一次6.4級地震,於6月26日發生在新疆于田。

6月12日,北京大興區興一商務樓發生火災,2名救援人員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殉職。

除了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異物入眼、扭傷、流鼻血、燙傷......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也總是難以避免。

因此,家中常備一個「家庭急救包」以及掌握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尤為重要,關鍵時刻能幫助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近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完善。此次特別增加了個體防護用品,將醫用外科口罩等列入清單。

在此基礎上,我們整理出一份「家庭急救包」清單,以便各位寶媽們準備、整理。

家庭「急救包」

藥物準備

01

抗感染藥物

準備一兩種,如青黴素類、頭孢類、蒲地藍口服液等。

02

止瀉類藥物

準備一兩種,如止瀉寧、藿香正氣丸等。

03

抗過敏藥

周圍環境變化還可能會放大過敏原,所以也要儲備如氯雷他定、息斯敏等抗組胺藥。

04

止痛藥、退燒藥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傷患情況,最好準備一些止痛藥物如芬必得等,以及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

05

治療慢性病的藥

家中有老人或慢病人群,常用藥物也應在急救包中儲備一份。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儲備一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壓藥;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糖藥或胰島素等。

口罩

特殊時期,如疫情期,別忘記在急救包中儲備醫用外科口罩。

呼吸面罩

呼吸面罩作為火災中抵禦有毒煙氣和粉塵吸入的「有效武器」,應該將面罩兩頭的密封塞全部拔掉才能佩戴,不能只打開一端,否則很難保證正常呼吸。

止血帶

止血帶多用於大出血時急救,但盲目使用可能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四肢部位出血難止時,才用止血帶,頭部等部位出血不能使用;綁紮位置應該為動脈集中的上臂的上1/3處大腿的下1/3處

綁紮時間一般為40~60分鐘,鬆開兩三分鐘後再綁,最多連續3小時,如肢體遠端皮膚發白、發紫,說明需要鬆綁,恢復供血。

準備「急救包」注意4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急救包一定要體積小、重量輕且花費代價不太大。

基礎物品,家家必備

基礎版清單每個家庭必備,有些儲備有難度的,如滅火器、防火毯、呼吸面罩等,可用浸溼的毛巾替代,也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擴充物品,按需準備

擴充版清單中的物品可以按需儲備。耐用品一般按家庭成員人數來決定量;消耗品最好儲備2周用量

半年檢查一次

急救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就仔細檢查並更新,尤其藥品,如果儲存條件不當,會出現變質、失效等問題,可通過是否變色、保質期是否過期、說明書儲存條件要求是否滿足等來判斷。

放在容易拿的地方

急救包在家中擺放的位置應該是除幼兒外所有家庭成員都熟悉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儘量避光儲存,放在鞋櫃、床頭櫃、衛生間等地。

除了整理出一個家庭「急救包」,掌握一些基本家庭急救常識也必不可少。

基本家庭急救常識

01

異物入眼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衝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後在水龍頭下衝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亮警報: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後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藉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02

扭傷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儘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亮警報:如果經過幾日的自我治療和休息之後,患處仍舊疼痛且行動不便,那麼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斷裂,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03

流鼻血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另外,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亮警報: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於醫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於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症狀,那麼也務必去醫院診治,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蕩或是重創。

04

燙傷

急救辦法:一旦發生燙傷後,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衝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傷者應該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將紗布或是繃帶鬆鬆地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亮警報:三級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務必到醫院就醫。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二級燙傷如果面積大於手掌的話,患者也應去醫院看看,專業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05

窒息

急救辦法:首先要迅速叫救護車。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需要採取以下措施:讓患者身體前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後背兩肩中間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麼需要站在患者身後,用拳頭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隻手握住那個拳頭,上下用力推進推出五次,幫助患者呼吸。

患者也可以採取這樣的自救措施:將自己的腹部抵在一個硬質的物體上,比如廚房臺面,然後用力擠壓腹部,讓卡在喉嚨裡的東西彈出來。

亮警報:只要窒息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06

中毒

急救辦法:如果患者已經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並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麼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亮警報:只要中毒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07

頭部「遇襲」

急救辦法:如果你的頭上起了個包,那麼用冰袋敷患處可以減輕水腫。如果被砸傷後頭部開始流血,處置方式和被割傷的方式一樣,即用乾淨毛巾按壓傷口止血,然後去醫院縫合傷口,並檢查是否有內傷。如果被砸傷者昏厥,那麼需要叫救護車速送醫院,一刻也不能耽擱。

亮警報:當傷者出現驚厥、頭暈、嘔吐、噁心或行為有明顯異常時,需要馬上入院就醫。

08

燙傷

急救辦法:用冷水局部降溫10分鐘;用一塊乾淨、潮溼的敷料覆蓋;傷處腫脹時,去掉手錶、手鐲、戒指等,將敷料輕輕固定包紮,注意不要太緊;於傷處對側系往繃帶。

來源:首都教育

赤峰市紅十字會接受捐贈方式

重要提示:捐贈時請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如未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則統一記入日常捐款,按期予以公示。

赤峰市紅十字會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多份關注 多份溫暖

相關焦點

  • 官方最新版「家庭急救包」清單,另附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關鍵...
    通州時訊(微信號:bjtzsx)記者 提醒您: 因此,家中常備一個「家庭急救包」以及掌握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尤為重要,關鍵時刻能幫助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 【急救常識】自備家庭急救箱 家庭急救箱所應包含的物品清單
    其實在目前災難教育日益緊迫的中國來說,為了在突發情況下能及時進行自救,每個家庭都應該準備一隻急救箱。一、常用家庭急救箱必備藥品清單:1、急救手冊國際紅十字會統計,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夠在突發事件中採取緊急搶救措施,而其中僅有5%的措施是有效的。很多家庭急救藥箱裡的東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識使得我們很多人在意外發生時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冊是最重要的。
  • 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這20條你必須知道!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於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儘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 80%國人缺乏的急救知識,日本從小學就普及!學好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10分鐘可能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關鍵時刻。做得好了,可以救命;做得不好,甚至奪命。比如下面這個案例。2018年,在湖南益陽某幼兒園,幾名小朋友圍坐飯桌前吃飯時,一名4歲男童不小心被食物梗住氣道。
  • 普通人如何選配家庭應急包,哪些是必備清單?
    但無論發生什麼,個人健康安全始終是最值得守護的東西。近期,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到,在秋冬季推出全國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加速制定擴充版清單,引導城市家庭進行家庭急救箱等醫療物資儲備。雖然做的是未雨綢繆的事,但生活中的意外處處皆在。
  • 單兵急救包使用指南來了,關鍵時候能救命……
    在戰場上,緊急處理傷情非常重要,所以每個官兵隨身攜帶單兵急救包就很有必要。那麼這個單兵急救包裡面究竟放了什麼?這些東西怎麼用? 今天讓我們走進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臨床教學中心,一起來學一學單兵急救包怎麼用。
  • 記住這5個急救黃金時間,關鍵時刻能救命!
    都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者損傷甚至可以挽救生命但現實中大多數人卻只知道打120今天就和家醫君一起盤點這些「黃金時間」記住這些數字記住這些急救知識急性心梗1黃金搶救時間:120分鐘黃金搶救時間:120分鐘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是指冠狀動脈斑塊破裂造成冠狀動脈急性閉塞
  • 用戶外裝備武裝一個「地震急救包」
    而人總是智慧的,鄰國日本,地震頻發,人人家中備上地震急救包。用野外求生的戶外裝備武裝一個地震急救包,是關鍵時刻的救命包。同時,我們也呼籲向災區同胞捐出這些可以派上大用場的戶外裝備。  寢具組  枕天臥地也不怕    睡袋:選擇鞋子是根據腳的尺碼,選擇睡袋的標竿則是溫標,也叫舒適低溫。
  • 災難發生時咋自救互救 隨機調查溫州93%家庭沒急救包
    隨機調查——30戶家庭只有2家有應急包  經常觀看好萊塢大片的市民,也許會發現,美國的許多家庭都有一個應急包,裡面備有手電筒、帳篷、醫藥包、救援長繩、多用摺疊工具刀以及一些應急食品等等,以保證地震、洪水等災害發生時,他們可以迅速利用應急品進行逃生。那麼,溫州市民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 急救包要進入中國4億家庭,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
    近日,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酒精消毒片等基礎配置和特殊配置。藥械網在提供給健康界的一份數據中顯示,應急物品基礎配置清單中包含28項,預估價為1500元,應急物品特殊配置清單中的19項物品,預估價為2000元。
  • 未雨綢繆急救包
    不過,咱們的急診醫生教您DIY輕便急救包,除了突發時能應付各種災難外,平時意外受傷也能用到。  ●急救包網上熱銷   前天,記者在淘寶、京東、當當網等網購平臺上看到,地震急救包等各種應急工具成為近來的網購熱點。在淘寶上搜索「地震急救包」,能查到1599件商品。
  • 關鍵時刻能救命!0-3歲寶寶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和必備藥品清單
    寫過這麼多,如果你只有看一篇的精力,那就一定要看這篇——帶娃出行必備藥品以及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因為關鍵時刻,也許它能救你的孩子一命。過年人多常常自顧不暇、再加上不熟悉的環境,小意外在所難免,再說,咱們也做不到讓孩子一分鐘都不離開視線對不對?
  • 多個孩子被噎到後身亡,家長掌握這些急救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麼多孩子,都有被噎到的經歷,幸運的是爸媽在身邊,關鍵時刻用了正確的方法,挽救了孩子的命。可是,有些孩子就沒有那麼走運了。浙江慈谿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當天上午九點多,一位婦女抱著孩子,衝進了兒科大門,孩子當時吃饅頭被噎到了,臉色特別嚇人,四肢很涼,但呼吸心跳還有,立即就被醫生帶到了搶救室。
  • 海南日報數字報-「急救包」你備了嗎?
    來聽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的專家給您支支招。  急救包 放床頭  「所有人都應學點急救術,每個家庭也應該備一個急救包,只有這樣才能在意外發生時將傷害降到最低。」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歐陽潔淼介紹,日本是地震頻發國家,因此每個家庭都備有「備災應急物品袋」,裝有飲用水、哨子、手電筒、收音機、常用藥品、簡易帳篷等。
  • 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具體包括哪些物品?對於家庭醫療應急物品的儲藏和使用,專家給出了哪些具體建議?《指導目錄》清單包括兩大類:基礎配置和特殊配置。
  • 危急時刻能救命 家庭醫療救助箱裡要放些啥?
    為何國家相關部門要特意鼓勵家庭儲備醫療救助箱?醫療救助箱通常應包括哪些物品?如何存放?有哪些注意事項? 共築公共衛生應急屏障 「每個人都能在公共衛生防禦戰線中發揮作用。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醫療救助箱也能幫助家庭成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磕磕碰碰的「小煩惱」。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人們愈發意識到儲備諸如家庭急救包等急救醫藥物品的重要性。在馬建龍看來,家庭儲備的應急物資是由政府、社會與家庭三方面組成的防災減災物資儲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6月大嬰兒被噎住險喪命,家有寶寶要學這兩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對每個家庭來說,是生命的延續,在寶寶出生以後,很多家庭都會很細心的照顧寶寶,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但是養育寶寶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的一個不注意
  • 溫州市急救中心發布「自動體外除顫儀地圖」 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公共場所有人發生心臟驟停,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是能及時救命的「神器」。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市民如何能夠快速找到AED設備呢?11月28日,溫州市急救中心根據市區AED分布情況,推出「AED地圖」服務。市民可通過關注微信服務號「浙江省溫州市急救中心」後點擊「AED地圖」,實現一鍵導航查找最近的AED,為心臟驟停患者贏得更多的黃金搶救時間。
  • 掌握地震自救知識、備好急救包,關鍵時刻能救命!
    防震急救包 水、食物和繃帶不可少當災難發生時,你很可能在72小時之內得不到任何救助,如何撐過這72個小時至關重要,可事先備好防震急救包,儘可能地減少地震帶來的衝擊。水、便攜食品、手電筒、消毒水、繃帶等是急救包中的必備物品。王晶認為,對於急救包中攜帶的物品雖然沒有嚴格規定,但一定要便於攜帶,並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 「剪刀、石頭、布」也能救命?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開展海姆立克急救...
    這可是能救命的法寶!近日,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邀請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主任護師盛珍為講師,為護理員們進行噎食、嗆咳等緊急情況下,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的培訓。培訓中,盛珍圍繞「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為什麼要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的原理和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