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體育更名之殤:曾搶註兩家湖人公司,去喬丹化難逃反噬宿命

2021-01-20 體育大生意

體育大生意第2416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鍾嵐

體育大生意記者

1月12日,據企查查顯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這一切皆因在2020年12月30日,上海二中院對前NBA巨星麥可-喬丹姓名權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喬丹體育公司構成侵權,應當停止使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和涉及「喬丹」的部分商標。喬丹體育公司被判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

儘管喬丹體育公司被判公開在報紙和網絡上向原告賠禮道歉,並澄清兩者關係,但喬丹體育顯然還是有些不甘,網上隨後出現了兩版不完全相同的喬丹體育的官方說明。

其中一版寫道:「事實證明,喬丹體育才是『喬丹』品牌的維護者和發展者。由於在創業早期對商標註冊制度的認知不足,造成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尤其是對Michael Jeffrey Jordan造成了一些精神影響,我們深表歉意。」

而另一版本則強調:「自2012年以來,關於中文喬丹『姓名權』的行政訴訟,在經過一審、二審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審裁決,對我公司註冊時間已經超過5年的70多件商標,包括25類中文『喬丹『商標給予了合法使用的權利,本次民事判決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保持一致,不會影響我公司對中文『喬丹』商標的合法使用權利。」

毋庸諱言,我國很多品牌在創業之初都或多或少存在傍名牌等現象,比如喬丹體育還被扒出在2000年更名為喬丹體育的同時,還曾註冊過兩家名為「湖人隊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企業。但隨著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日益提升,昔年靠傍名牌、打擦邊球起家的一些品牌閃轉騰挪的空間越來越小,發展到一定體量的知名企業更是需要經歷一個傷筋動骨的去山寨化階段,比如喬丹體育在晉江陳埭溪邊的一些兄弟運動品牌均有過不願多提的更名往事。

此番,喬丹體育在更名為中喬體育後雖然在聲明中強調會一如既往地做好「喬丹」品牌,但客觀而言,喬丹體育去喬丹化已勢在必行。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無論是喬丹體育官方網店還是線下實體店,都已開啟了「去喬丹化」進程,相關圖形商標的適用範圍明顯被弱化。

未來,更名後的中喬體育勢必要重塑品牌甚至另起爐灶,但一個擺在眼前的殘酷事實就是,從2011年上市申請成功「過會」卻遲遲無緣IPO至今,喬丹體育錯過的是中國運動品牌快速崛起的黃金十年。而在這十年間,喬丹體育這家昔日的「中國六大運動品牌之一」與晉江兄弟品牌之間的差距已越拉越大,未來中喬體育即便能如願上市,恐怕也很難找回這遺失的黃金十年……

喬丹體育遭遇姓名糾紛和商標糾紛雙重失利,IPO之路長期擱淺

據體育大生意了解,此次上海二中院審理的喬丹姓名權糾紛案早在2012年3月1日就已受理,系喬丹訴喬丹體育的起始案件。喬丹要求喬丹體育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001元,外加調查費、公證費及其他合理支出1145256元,外加承擔本案的訴訟費,最終,上海二中院認定,被告喬丹體育構成侵權,需賠償原告損失30萬元,且公開賠禮道歉,澄清與原告麥可·喬丹之間的關係。

雖然喬丹索賠5000萬僅獲賠30萬,但這無疑是繼2020年初最高法院判決之後的又一個裡程碑式的勝利。而喬丹體育則強調,本次民事判決不會影響對中文「喬丹」商標的合法使用權利。換言之,雙方顯然還沒有最終分出勝敗,未來仍有可能繼續「過招」。

據體育大生意查閱喬丹體育發布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發現,喬丹體育公司的前身為福建省晉江市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以下簡稱陳埭溪邊二廠),成立於1984年。而中文「喬丹」商標最初是在1997年由晉江市麥克鞋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克鞋塑公司」)註冊,該公司系喬丹體育的關聯企業。2000年3月1日,麥克鞋塑公司同意陳埭溪邊二廠以「喬丹」作為商號使用,用於申請企業名稱變更。

2000年9月,晉江市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申請變更登記為福建省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並獲得核准。2002年4月,耐克國際有限公司向喬丹體育提出商標異議,但該商標異議最終被國家商標管理機關駁回。2009年12月,福建省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核准,變更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經國家商標局核准,喬丹體育公司從麥克鞋塑公司處受讓了「喬丹」商標。2010年9月,麥克鞋塑公司經核准註銷。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在2000年,喬丹體育的創始人丁國雄還註冊了北京湖人隊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福建湖人隊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而眾所周知,洛杉磯湖人隊是NBA最知名的豪門球隊之一,這兩家湖人隊企業均在2010年被註銷。

此後在2003年,喬丹體育將漢語拼音「QIAODAN」與數字「23」結合、將打籃球人形與數字「23」結合、將籃球圖形與數字「23」結合,分別申請商標註冊並獲得註冊。2005年10月,喬丹體育公司申請註冊傑弗裡喬丹和馬庫斯喬丹(註:兩人系喬丹之子)的商標並獲得註冊。喬丹體育公司亦曾通過商標轉讓,成為一打棒球人形與「喬丹」文字相結合的圖文商標持有人。

必須指出的是,在搶註商標方面,喬丹體育樂在其中,且收穫了相當驚人的回報。一個佐證就是,喬丹體育在2011年之前幾乎沒有聘請過代言人,但卻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擴張規模,這恐怕與喬丹二字關係甚大。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1年,喬丹體育公司已在國內建立了具有較大規模的營銷網絡,喬丹品牌零售店鋪覆蓋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截至2011年6月30日,喬丹品牌專賣店共計5715家。

眼見喬丹2011年申請上市且如願「過會」,距離IPO只剩下一步之遙,麥可-喬丹本人在2012年2月發起訴訟,喬丹體育的IPO就此被擱置。這場官司可謂是曠日持久,雙方經歷了各種訴訟和反訴,前後持續了八年有餘,涉及的糾紛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喬丹體育的姓名權侵權,一類則是商標搶註侵權,雙方一路打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2019年底,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其中有我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承諾。在這種大背景下,2020年初,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此前法院判麥可-喬丹敗訴的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誤,應予以撤銷。為將此案打造成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典型案件,最高法院曾在多個場合宣講過最高法行再27號行政判決書,即喬丹訴喬丹體育案。

儘管最高法院要求撤銷搶註商標,但由於我國《商標法》規定了註冊商標為5年爭議期,超過這一期限,則所註冊的商標依法不可撤銷。所以,喬丹體育繼續享有早年註冊的74件商標的所有權,其中包括常用的25類中文喬丹、圖形、拼音在內的核心商標。最終,最高法院判決撤銷的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則是註冊期不滿5年的新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隨後將該商標註銷。

在最高法院判決撤銷喬丹體育的搶註商標後,上海二中院則就喬丹姓名權糾紛案進行判決。喬丹要求喬丹體育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001元,外加調查費、公證費及其他合理支出1145256元,外加承擔訴訟費,最終,法院認定,被告喬丹體育構成侵權,需賠償原告損失30萬元,且公開賠禮道歉,澄清與原告麥可·喬丹之間的關係。

同時,上海二中院要求,喬丹體育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停止使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和涉及「喬丹」的商標。但對於超過五年爭議期的涉及「喬丹」的商標,應採用包括區別性標識等在內的合理方式,註明其與原告不存在任何關聯。駁回喬丹的其他訴訟要求。而在上海二中院公布判決後,喬丹體育在2021年1月12日更名為「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但依然強調會一如既往地做好「喬丹」品牌。

去喬丹化進程已開啟,收購茵寶前景難料

在上海二中院判決出爐後,喬丹體育的一則公告寫道:「由於在創業早期對商標註冊制度的認知不足,造成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此語與茨威格的名言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所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曾經,晉江運動品牌崛起之路是國人最津津樂道的故事,而一些品牌在起家之初不乏傍名牌等擦邊球之舉。並且,傍名牌獲利越多,就越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但日後被反噬得也就越厲害,更名轉型的代價自然也就越大。可以預見的是,喬丹體育未來的轉型無疑將是最痛苦的。

2010年,喬丹體育曾和其他幾家晉江運動品牌一道被譽為中國六大運動品牌,2011年喬丹體育開始IPO之路,隨後就遭遇了曠日持久的訴訟之路,IPO進程就此被擱置。而在此期間,其他晉江運動品牌均在IPO之後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如今雙方發展勢頭早已判若雲泥。

2019年4月,喬丹體育繼2011年之後再度完成上市前的「過會」。但在錯失了中國運動品牌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之後,喬丹體育即便在未來如願上市,恐怕很難再追上其他晉江兄弟品牌。

眼下,鑑於喬丹體育的巨大輿論爭議和潛在的法律糾紛,無論喬丹體育是否願意,擺在其面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去喬丹化,儘快完成品牌重塑。2019年8月,喬丹體育品牌高級總監林佑就曾公開表示:「未來,我們要走一條專業化正規化的品牌經營道路,正正噹噹,不曖昧,不去打擦邊球。」而在2020年,喬丹體育又以6250萬美元收購了茵寶大中華區品牌的所有業務。喬丹體育近年來明顯在準備「去喬丹化」。

如今,喬丹體育變更為中喬體育,去喬丹化勢必要加速。體育大生意記者發現,其線下實體店的主打產品多已弱化了爭議logo,轉而在產品上印著一些迎合年輕人品牌的國潮化字樣,其官網則將喬丹字樣和喬丹logo變小了不少,大海報展示的是帶有蜂刺、極速密碼等字樣的主打產品。

去喬丹化是重塑品牌的第一步,但能否重塑成功,目前一切尚未可知。喬丹體育下一步究竟是打造新的品牌還是努力運營斥巨資收購的茵寶大中華區品牌呢?這兩種選擇的難度都顯而易見的。茵寶在中國的存在感明顯不足,被質疑形同雞肋,而另起爐灶再造一個品牌,在當前這種存量市場中,其難度之大超乎想像。

好在,喬丹體育眼下去喬丹化的大環境尚有一絲利好。當前,國人文化高度自信,中國運動品牌普遍都在主打國潮化,挖掘品牌的本土文化底蘊。在這種大背景下,喬丹體育不再傍名牌,也算是趕上了一個重新啟程、找回初心的發展契機。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喬丹體育敗訴,品牌「走捷徑」惹的禍?
    近日,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最高院作出(2018)最高法行再32號案判決書,對於此前美國AIR JORDAN品牌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重新裁定,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應予撤銷,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
  • 喬丹贏了「喬丹體育」,但只獲賠35萬元
    喬丹和中國喬丹體育自2012年以來官司不斷,雙方爭議的一個焦點在于姓名權。12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訴喬丹體育公司、百仞貿易公司姓名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而百仞貿易公司銷售的產品均通過合法渠道進貨,故已盡到了合理的注意義務,不構成共同侵權。經審理,上海二中院認為,喬丹體育公司是在明知麥可·喬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仍然擅自選擇「喬丹」二字進行商標註冊,並登記了「喬丹」商號,其指向性非常明顯,足以認定其具有導致或放任公眾產生混淆的故意,故喬丹體育公司構成對原告姓名權的侵害。
  • 喬丹體育起訴電商平臺!美國AJ不能叫喬丹
    喬丹體育認為,酷買網和亞馬遜公司在天貓、亞馬遜等渠道,銷售耐克公司旗下Air Jordan球鞋的過程中標註了「喬丹」字樣,侵害了喬丹體育就「喬丹」系列商標享有的專用權。故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法院在一審中判定,被告涉案行為不構成侵權,駁回了喬丹體育的全部訴訟請求。喬丹體育不服,上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二審中,喬丹體育堅稱,被告方的行為構成了商業性使用,可能導致混淆,還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 飛人喬丹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搜狐體育
    ☉喬丹發聲明起訴喬丹體育(2月23日)  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籃球傳奇人物麥可-喬丹宣布,已經向中國法院起訴中國運動服和鞋類生產商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其姓名權……[詳細]☉喬丹體育>公司回應(2月27日)   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丹體育)發出聲明,稱該公司對中文「喬丹」等註冊商標享有合法的商標專用權,而且還透露過去12年間,曾先後註冊了百餘件……[詳細]☉喬丹否認訴訟與耐克有關(2月29日
  • 「飛人」商標被判撤銷 喬丹體育IPO再生變數
    來源:時代財經TF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未來,我們要走一個專業化正規化的品牌經營道路,正正噹噹,不曖昧,不去打擦邊球。」2019年底,在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喬丹體育公司的「飛人」商標並未損害麥可·喬丹本人的肖像權後,喬丹體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 喬丹體育公司與球星喬丹無關
    2020年12月30日,上海二中院對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訴喬丹體育公司、百仞貿易公司姓名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上海二中院經審理認為,喬丹體育公司是在明知麥可·喬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仍然擅自選擇「喬丹」二字進行商標註冊,並登記了「喬丹」商號,故喬丹體育公司構成對原告姓名權的侵害。
  • 喬丹「絕殺」喬丹
    」近來因為自己所經營的NBA球隊俱樂部顆粒無收,而眉頭緊鎖的「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總算是聽到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對於此前爭議頗大的美國AIR JORDAN品牌(下稱「AIR JORDAN」)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下稱「喬丹體育」)商標侵權案做出裁決,喬丹體育的「喬丹+圖形」商標被撤銷。
  • 庫裡遭遇喬丹式困境:在華被搶註商標上百個,自己註冊商標反敗訴
    體育大生意記者 長期以來,惡意搶註名人商標已成為一種盈利模式,尤其是外國體育政治文化領域的名人更是已成為商家搶註商標的首選目標。在這方面,廣為人知的一個案例就是美國NBA傳奇球星麥可-喬丹起訴中國運動品牌喬丹體育。自2012年起,喬丹先後對喬丹體育的78件商標發起訴訟,進而成為一樁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式案件。而據體育大生意了解,近年來,另一位NBA巨星史蒂芬-庫裡也發覺自己的名字在中國被廣泛惡意搶註,近期則委託律師在中國發起訴訟,但最新的一審結果顯示,庫裡敗訴。
  • 中國喬丹侵權案終審敗訴第二天:門店營業不受影響,品牌已在「去...
    4月8日,曠日持久並在網上成為熱點的喬丹商標之爭,終於有了階段性結果——最高人民法院裁決,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銷。這讓「中國喬丹侵權案終審敗訴」成為熱搜。當晚,喬丹體育發表聲明表示,對該商標的撤銷判決不會影響該公司現有商標的正常合法使用,對經營業務沒有影響。
  • 耗時8年,喬丹體育終敗訴,網友痛斥其發不義之財!
    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麥可·喬丹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做出裁決,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看看庭審現場照片,喬丹體育的圖形商標跟麥可·喬丹的上籃動作有多像吧!
  • 喬丹體育賠償喬丹35萬,喬丹體育一步慢步步慢
    12月30日,上海二中院對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訴喬丹體育公司、百仞貿易公司姓名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判決要求,喬丹體育停止使用「喬丹」商號和商標,並向球星喬丹共計賠償35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喬丹體育此次商標侵權再次敗訴後,除既定賠償和商標整改外,喬丹體育品牌也面臨剝離風險,其歷時九年的上市計劃或將再度擱淺。
  • 「麥可·喬丹」告贏中國公司「喬丹體育」,獲得35萬元賠償
    美國NBA明星公司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與中國喬丹體育就侵權問題糾纏多年。上海市第二中院30日作出一審宣判,要求喬丹體育公開道歉、停止使用涉及「喬丹」的商標、並向麥可·喬丹賠償35萬元;銷售商百仞貿易公司未構成共同侵權,但今後將不得繼續銷售侵權產品。
  • 鄭淵潔丟了皮皮魯,麥可·喬丹丟了中文名
    如此一來,實際上只剩下被動撤銷一個選項:原創者需要不間斷去查詢是否有人搶註,然後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若非鄭淵潔的長期堅持,甚至如果不是「皮皮魯」知名度實在太高,這場官司的最終結局殊為難料。其實,儘管鄭淵潔看似佔據了巨大優勢,贏下這場戰役依舊並不容易。
  • 湖人冠軍效應助詹姆斯商業帝國彎道超車喬丹,17年間3大決定另類造神
    長期以來,「籃球之神」喬丹同樣也是NBA球員經商的典範,而相比於喬丹的商業帝國主要集中在體育領域(Jordan Brand品牌授權費和夏洛特黃蜂隊),詹姆斯的商業帝國涵蓋範圍更廣,體育、媒體、電影娛樂等多個領域一應通吃。
  • 中國喬丹敗訴,為什麼還能發聲明說不影響公司商標使用和正常運營
    說起「喬丹」,相信不少人除了知道那個籃球之神外,一定還聽過體育運動品牌領域的「喬丹」。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AIR JORDAN (籃球之神喬丹創立的體育品牌)和中國品牌喬丹體育公司的商標侵權案成立,中國喬丹的 25 類商標和圖形被判定侵權,宣布撤銷。
  • 「喬丹」商標判了!麥可·喬丹贏了,喬丹體育哭了
    中國喬丹與美國喬丹之爭提起喬丹你首先聯想到的是什麼?是美國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還是喬丹體育公司?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商標具有排他性,知名球星名字和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名撞車,喬丹商標到底歸屬於誰,歷經8年這場商標糾紛案終於判了!
  • 中國喬丹被美國喬丹擊敗,卻獲眾多網友支持:商標無國界!
    前幾天,中國喬丹在官司中被美國喬丹擊敗,曾經引起過軒然大波。本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不料昨天,喬丹體育卻忽然在官網公開聲稱,雖然在官司上輸掉了,但是在實際中,獲勝的是中國喬丹而不是美國喬丹。喬丹體育實際上,自從喬丹體育成立以後,就受到很多爭議,最被人詬病的就是「山寨」。
  • 球星喬丹狀告「喬丹體育公司」侵權 上海法院一審宣判
    新華社上海12月30日電(記者蘭天鳴)記者30日從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對前美職籃運動員麥可·喬丹訴喬丹體育公司、百仞貿易公司姓名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
  • 從裡到外都在山寨AJ的喬丹體育更名為中喬體育,鬧劇終於結束!
    儘管當時的麥可·喬丹已經處在了職業生涯的末期,但是籃球之神的故事和傳說依舊傳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不少人直接將「喬丹體育」與麥可喬丹掛上了鉤,誤認為「喬丹體育」是一家與飛人有關的外資企業,而這時候,打著擦邊球的「喬丹體育」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抓住機遇的「喬丹體育」很快成為了國內僅次與李寧、安踏、匹克、特步、361°的運動品牌。
  • 中國喬丹體育終審敗訴,喬丹與喬丹體育8年商標之爭落幕
    不過,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維持喬丹體育的一系列商標註冊。▲喬丹體育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公司商標。之後,麥可喬丹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訴訟。在一審駁回了飛人的訴訟請求後,麥可喬丹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再次敗訴後,麥可喬丹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審的申請,最高人民法院於2017年正式提審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