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食:關東煮竟近千年歷史,不被淘汰更成防災食品首選?

2020-12-15 頂廚速遞

日本美食:關東煮竟近千年歷史,不被淘汰更成防災食品首選?

關東煮的起源-豆腐

要說關東煮的歷史,真正的源頭就要追溯到豆腐了。有關豆腐的傳入時期是各有說法:有人說豆腐是在奈良時代,隨著唐代佛教的興起而被僧侶以素食為名傳入日本。直至1183年時,才初次出現有關豆腐的記載。奈良春日大社的神主日記中紀錄了其中有一款供物叫作「唐符(とうふ)」,它的讀音就與現代「豆腐(とうふ)」的讀音一模一樣,而且「唐」亦真正與中國唐朝傳入的時代吻合。

因此,這個說法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同。而之後的文獻亦有頻繁記載關於豆腐的資料,如室町後期的《宗長手記》則記載了人們在爐邊食用醬烤豆腐和喝酒的情況。由此可見,豆腐在常時已經是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到底它的熱潮是怎樣延續,然後進化成為關東煮的呢?

關東煮起源於豆腐,醬烤豆腐更是上古已有的吃法。

關東煮的雛形-從田樂到おでん

剛才亦有提到,豆腐在室町時代已經很受歡迎。那麼作為人們的下酒菜,豆腐當然不再只是白色的小方塊那麼簡單,它已經進化成為「田楽(でんがく)」了。田樂是當時很流行的一種豆腐料理,只要把豆腐塗上味噌,在中間插上一支切成拍子木型的小木棒,然後再燒烤一下就完成了。

至於「田樂」的名稱由來就比較有趣,是完全與食物的發展無關的-那是關於日本的一個習俗。日本在播種季節前會舉行田樂祭典去祈求豐收,主持的「田樂大師」會穿著白色的羽織,手執長棍子跳舞。這正正使人聯想-他的外型和田樂豆腐是那麼的相似呢!從此,人們便叫這種豆腐料理作「田樂」了。田樂後來一直被作為點心或伴酒菜食用。

到了江戸時代,田樂在民間廣泛流傳,不同的店鋪如烏冬屋、飯糰屋等都有售賣。隨著田樂越來越流行,它的款式也越來越多。除了豆腐外,茄子、蒟蒻、魚等都成為了田樂的配料。它的材料和烹調方法在這裡有了大轉變-因為當時的人民認為蒟蒻能使人健康長壽,因此它的主角由豆腐變成了蒟蒻(コンニャク)。並不再使用燒烤法,改為使用水煮法。把材料串著的蒟蒻放進昆布湯裡煮,之後再加上甜味噌就完成了。

這種用木棒串著的關東煮其實源自田樂。

而這種突然出現的水煮田樂湯亦不是無跡可尋-其實從室町時代開始,人們已經開始喝味噌湯,並會用醬油調味;在安士桃山時代,人們開始在湯中放入不同的配料,做成了「綜合湯」。而江戸時代「綜合湯」和田樂的結合就成為了關東煮的雛形。

除了材料和烹調方法的轉變外,江戸時代後期田樂的名稱更有了轉變-相傳是當時的宮女們把「田楽(でんがく)」的尊稱「お田楽(おでんがく)」簡化為「おでん」,後來這個稱呼便被廣傳到各個小鎮上,並成為現代日本都在沿用的關東煮名稱。

田樂改為使用水煮法,把材料串著的蒟蒻放進昆布湯裡煮。

おでん終於成為關東煮了!

來到明治時代,把魚肉磨成泥狀的加工食品出現了。這使關東煮的配料種類再次增加,不再是只限於蒟蒻。在1887年,一所名叫「吞喜」的おでん專門店在東京本鄉開業了,它可說是おでん的元祖店。「吞喜」的おでん不再是被木條串著,而是用一大鍋烹煮,並把湯底也一同盛進碗子裡。與原本不連湯的おでん串非常不一樣,可說是開創了先河。據聞當時店面每天都逼滿人呢!

大正時期,江戸地區的水煮おでん終於跳出關東,傳到關西了!但既然有關東煮,當然也有關西煮!由於關東煮的湯底以濃稠醬油、糖和清酒製作,顏色比較深,味道也比較濃,不太符合關西人清淡的口味,所以關西煮的湯底則比較清淡,為了區分這兩種おでん,便出現「關東煮」這個名稱了。關東大地震後,關東煮又回到了關東地區,成為民眾都喜愛的食物。

おでん不再是被木條串著,而是用一大鍋烹煮,並把湯底也一同盛進碗子裡。

現在的關東煮的配料十分多元化。

漸漸消失的關東煮攤檔-屋臺

在江戸時代1837年,見聞錄《守貞謾稿》已有關於關東煮販售店的記載-從當中圖畫可見,當時的田樂販商是會挑著擔子到處擺賣,而牌子上就寫著「オデン」。「上燗」是現代常用的酒加熱方法,而這裡即是說把田樂放在烤網上即場加熱再售賣,就像現在的BBQ一樣。

你可曾在動漫或日劇見過售賣關東煮的屋臺嗎?在《阿松》中,屋臺往往出現在寒冷的黑夜,主角每次歸家途中都會經過,並被那股香味和溫暖吸引,吃個宵夜才歸去。他們被蒸氣縈繞著的,與老闆有說有笑的幸福畫面,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這種日本才有的特色攤檔,其實在多年前已經出現。

在《阿松》中,屋臺往往出現在寒冷的黑夜。

主角每次歸家途中都會經過,並被那股香味和溫暖吸引,吃個宵夜才歸去。

主角每次歸家途中都會經過,並被那股香味和溫暖吸引,吃個宵夜才歸去。

屋臺雖小但五臟俱全。

福岡屋臺特別聞名。

屋臺的初登場是在1885年一套以江戸時代為題材的歌舞劇《四千両小判梅葉》,它的外型就像現代的小販攤檔,只不過有連著凳和簷蓬,且沒有車輪而已。這證明在江戸時代已經有屋臺這種販售方式。

屋臺在江戸時代至昭和時期一直是日本流行的關東煮販售店,但好景不長,現在屋臺已經日漸式微了。原本橫濱站從戰後開始的60年間一直有固定的屋臺營業,但這些充滿昭和風情的小店,在2016年初已經全部關閉了。為什麼呢?

一位固定屋臺的店主指出是因受到衛生法例的限制,屋臺需要做成可移動的,但是卻怎麼改良也改不好。在沒有辦法之下,便索性不做了。日本屋臺就像香港的小販,你每天經過都會打個招呼,買點小食。屋臺累積了很多常客,但現在屋臺漸漸式微,這溫暖的人情味也漸漸的無跡可尋了......

便利店關東煮與國際化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城市人生活亦有所改變,關東煮亦在各方面出現了變化。

如果你有去過日本,必定會發現他們的便利店除了比香港的大得多,更在收銀臺旁設有一個熟食的小攤檔,那裡通常有售賣關東煮。日本在明治時代經濟開始發展,人們變忙碌。而方便快捷,可以外帶的便利店關東煮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日本的便利店關東煮元祖是七十一,他們從1979年便開始售賣,隨後其他連鎖店亦爭相售賣,成為全國流行的食物。

後來,日本便利店羅森(Lawson)在1996年進軍中國,在上海開啟了一號店。由於過江龍店鋪在當時的中國十分珍稀,羅森便受到了中國人的追捧。他們一直商討,應該把什麼熟食引進中國呢?

日本便利店羅森(Lawson)在1996年進軍中國,受到中國人熱烈追捧。

考慮到中國人喜歡吃溫暖的食物,羅森在一年後便乘著熱潮,把關東煮引進中國,把其名字「おでん」譯成中文「熬點」,並在一號店開始試賣。雖然備受好評,但其實是沒有什麼人買-因為熬點的材料是由日本空運的,因此價格較貴-一種配料居然要價人民幣2.5元!但其實當時的便當也只是5元一盒而已。

熬點高昂的價格使很多人都卻步,這使羅森面臨危機。後來經過一輪相討,他們與中國食品製造商合作,推出魚肉款式,並把價格降低至1元左右;又把配料製作成一串的樣子,推廣「邊走邊吃」,省去了坐下用餐的時間,迎合現代人快速的生活步伐。這個改革十分成功,試賣一年後,資料顯示羅森每天平均會售出高達一千串的!由此可見,關東煮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流行小食之一。

關東煮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流行小食之一。

罐頭關東煮與現代化

自2005年人氣日劇《電車男》播出後,當中出現的關東煮罐頭開始為世界所熟知。但其實相傳罐頭在二百多年前就作為儲存關東煮食材的用具出現了,但在販賣機上售賣卻是90年代時的事。

罐頭關東煮是由一所叫作「天狗癖詰」的罐頭食品公司在1980年左右,以「影響飲食方法的新食品」為概念開發的。初始時期這些關東煮罐頭販賣機只設在酒館、工廠或宿舍裡,不算是非常流行。但後來又設置了一部在東京秋葉原,因其方便快捷很符合現代人的速食文化,好評如潮,銷量直線上升,更成為了日劇的拍攝題材。

罐頭關東煮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它能在室溫下儲存兩至三年而不變壞。罐頭中有牛肉、蘿蔔、魚肉等,營養較充足和全面,而且它是易拉罐設計,不需要任何工具。日本經常發生地震,因此購買這些防災食品是必需的,而罐頭關東煮便於儲存且有營養,是防災食品的首選。

自2005年人氣日劇《電車男》播出後,當中出現的關東煮罐頭開始為世界所熟知。

松永在劇中介紹關東煮罐頭販賣機,只出現一幕便掀起熱潮。

關東煮的創新變化-冷關東煮

日本人非常喜歡吃關東煮,可是夏天這麼熱,吃了關東煮就熱上加熱了......但又很想吃,怎麼辦呢?食品製造商「鈴廣」被冷麵所啟發,認為關東煮也可以有冷凍版-於是便推出了夏天期間限定的「冷凍おでん」。

「冷凍おでん」就是把已經煮好的關東煮食材如蝦、鵪鶉蛋、竹筍等沉在果凍中,冷藏後便食用。雖然乍看之下你可能覺得很「伏」,但日本人的食後感告訴我們,這種「おでん」帶給他們清爽的口感,使人回味無窮。令筆者也想試試看呢!

冷關東煮的原理就像果凍一樣,非常清爽。

相關焦點

  • 為何在日本很火的關東煮,在中國卻不受歡迎?
    全世界最全的旅遊資訊就在小螞小蜂探店記,只有你自己不知道~為何在日本很火的關東煮,在中國卻不受歡迎?在食品方面,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中國的食物種類相比。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有十多億人的智慧,中國人在飲食方面無疑是專業的。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和各種交流自然包括美味食品的交換。流入中國的外國小吃的狀況如何?關東煮是來自日本的一種特殊小吃。據說日本最初的關東煮製作方嘎非常講究,不僅要花幾十個小時的湯就能煮出來,而且還有大量的日本人非常喜歡的食材。但到了中國,它似乎不那麼受歡迎。
  • 中國99%的關東煮都是假的
    偌大的鍋爐中,一串串肉丸在湯裡旋轉跳躍,麵筋與豆腐串充分吸收湯汁,百般食材亂燉一鍋,竟也有了一絲美味的大和諧。關東煮出自日本,不少人也順理成章地以為,一海之隔的霓虹人也在吃這種關東煮。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日本歷史最久的「關東煮」老店在關西?大阪、京都必吃關東煮攻略
    在日本,天氣一變冷就會特別想吃關東煮!你知道嗎?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關東煮老店不在關東,而是在關西的大阪道頓堀!另外,京都鴨川畔還有一間開業一百多年來備受饕客好評的關東煮名店,全部是漢字的菜單就連日本人也要猜半天(笑,漢字太優秀),現在就讓記者帶大家進入關西最具代表性的關東煮老店,品嘗一道道絕品關東煮吧!▋關東煮為什麼叫「關東」煮?
  • 把防災食品做到極致,日本食品企業給了我們這些啟示
    日本的防災食品不僅僅有耐存這一特點,日本食品企業更是別出心裁地將「美味化」作為防災食品的一個研發標準,鬆軟可口的紅豆糯米飯、蓬鬆香甜的罐頭麵包、美味的親子丼……這些竟然都被日本人做成了可以長期儲存的防災食品,就算是在危難中也要享用美味。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防災食品,備著點!
  • 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變了
    日本各地的關東煮的在湯底、風味和配菜都略有區別,  關東地區的關東煮比較重口味,多用濃口醬油調味,而關西風味(怎麼不叫關西煮呢)的關東煮則偏愛淡口醬油,其口味也更為清淡質樸一些。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問,那我們國內便利店的關東煮呢?  嚴格來說,在我們國內便利店裡所售賣的並非是「日本關東煮」,更多類似於「中式煮串串」。  料包的湯底+速凍食材 想要和 精細的出汁+新鮮食材 相提並論顯然不太可能,  當然我們能「認為」日本的關東煮「不講武德」,用淡雅的高湯偷襲我們的料包。
  • 日本的防災儲備食品好吃嗎? - 「非常食」試吃會~
    很多去日本留學工作的朋友,首先要做的事情也是配備自己的一個防災避難應急背包。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視防災訓練的日本民眾,每年還會定時更換防災背包中的應急糧食。日本把防災應急食品稱為「非常食」,也就是為「非常時期」儲備的糧食。
  • 聚丸+關東煮:用「匠心」打造「安心美食」
    沒有什麼煩惱是一碗關東煮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碗!關東煮,大家都不陌生,或在街角的便利店,或在熱鬧的碼頭和車站,都可見到它的身影。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或落雨的夜晚,都市夜歸人,捧一碗熱氣騰騰的關東煮,瞬間就趕走了一天的疲憊和委屈,讓心霎時暖了起來,如若此時有人陪伴,更是如同光亮照在心上。
  • 冬天來碗暖暖的關東煮吧!日本關東煮食材的日中文對照及詳細解說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大家到日本玩的時候也不得不多加幾件衣服了,而在日本如果要找些能夠暖胃暖心的食物,食材豐富又有美味高湯可以喝的關東煮是許多人心中的最佳候選人!不過因為關東煮本來就是起源自日本的平民美食,因此除了中國人也熟悉的食材之外還有許多充滿特色的食材。
  • 冬日裡的情懷料理----日本人教你做一鍋正宗的Oden(關東煮)
    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日本各地便利店作為冬天的限定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Oden變成全年都能吃的普通街頭小吃,更是成為每一個日本家庭的經典普通菜式。當Oden流傳到海外時便多了一個名字叫「關東煮」。  白蘿蔔,日本人叫大根。任何關於關東煮的統計裡,大根永遠是人們最愛的食材,可以說它就是關東煮的代名詞。
  • 「揭秘」關東煮
    好不容易天氣稍微暖和點了就又開始降溫了很多小夥伴前幾天還吃冰涼的這兩天又開始想吃熱騰騰暖身的美食了,比如:關東煮。··· ···關東煮是一種源自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通常材料包括雞蛋、蘿蔔、土豆、海帶、蒟蒻、魚丸、魚肉或豆的製品等。將這些材料分別放在互不相通的鐵格子鍋(箱),不管什麼材料都可以煮一煮!它的品種繁多,價格便宜,符合大眾口味,是關東煮一直當紅不讓的原因。大家都好這口!
  • 日本四大美食之一,關東煮,您吃過嗎?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帥帥我們都知道啊在一些便利店裡經常出現一種類似火鍋卻不是火鍋的食物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美食關東煮關東煮啊是被稱為是日本四大美食之一可想而知在日本關東煮是有這多高的地位如果您有幸到達過日本那麼一定要嘗嘗日本的代表美食關東煮那麼說了這麼多那麼就來看一下關東煮的自我介紹吧
  • 低熱量的美食 關東煮
    涼颼颼的寒風,讓人不時地要披上外套,吃一些熱乎乎的東西,來暖暖胃~在日本的秋冬季,最容易買到熱乎乎的美食,當屬便利店裡的關東煮
  • 如何把關東煮吃出最高享受,就看調料和食材的搭配方法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每年12月到2月是日本一年之中最冷的季節,這個季節的美食代表當屬熱乎乎的關東煮!大叔下廚房為你揭秘正宗日式關東煮的選法和吃法。關東煮從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開始在街頭攤位販賣,把眾多食材放到鹹鮮高湯裡燉煮,是日本最早的「速食」。食材多為魚糕、豆腐等家常食材。食材種類和高湯味道也會隨地域和家庭而有差異。
  • 日本傳統美食關東煮,到了中國卻備受冷眼,你喜歡吃嗎?
    關東煮是日本的傳統美食,如果如果日本的話,應該會發現在日本街頭,有很多關東煮的店鋪。關東煮店的門面非常小,而且通常都是晚上營養,甚至能開到第二天零食,所以很多人晚上都去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夜宵。通常都是各種店鋪的一角,放著做關東煮用的「格格鍋」。關東煮一眼看上去類似於我們國家的串串、缽缽雞還有麻辣燙,但是口感卻不太一樣。關東煮的口感太清淡,如果不多放點辣椒麻油,根本就沒什麼滋味,但是如果放上辣椒麻油了,那就和我們國家的麻辣燙沒什麼區別了。特別是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人,吃關東煮就像吃白面一樣,一點都不過癮,他們喜歡的是辣,所以相對於關東煮,他們會選擇麻辣燙、火鍋、缽缽雞等。
  • 保質期25年還好吃 這就是日本的「防災食品」
    在 2019 年 8 月,關西地區的多個企業正在為日本預測到的日本南部海域大地震做著準備。此時,日本的一家超市正在銷售六種防災儲備產品,其中包括蒸糯米和土豆燉肉。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食品都不含有『七種主要過敏原』,沒有小麥,也沒有雞蛋。對過敏原的關注是日本防災食品屆的一種約定俗成。
  • 冬日美食推薦:熱乎乎の關東煮,原來這麼好!
    >「關東煮」!不知道你是不是個愛吃關東煮的寶寶呢?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就和我一起從熱量最低的蔬菜類開始看起吧!這3類普遍熱量不高,可以放心食用。如果你正在嚴控熱量,或者是把關東煮當做夜宵來吃,那我建議你可以優先選擇熱量最低的魚類。
  • 什麼是關東煮,便利店關東煮製作
    無論是中國的串串香,還是日本的關東煮,其實這些同屬於「小吃」。小吃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
  • 日本防災食品,米飯套餐最受歡迎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日本經常發生地震、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也正因此,日本人擁有很強的防災意識和豐富的防災知識,家家戶戶都常備「防災食品」,以備不時之需。此外,日本也有大量普及防災食品、合理準備食物知識的網站,從準備防災食品的重要性到從何處去購買、購買多少合適、推薦購買清單等都十分詳細介紹。畢竟在遭遇災難時能吃上溫暖的食物、保證營養的補充和身體健康是頭等大事。日本農林水產省還製作了譬如《如何準備防災食品》的手冊,裡面詳細記錄了普通家庭準備防災食品的建議和購買清單。
  • 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變了|湯底|火鍋|日本料理|麻辣燙_網易訂閱
    日本各地的關東煮的在湯底、風味和配菜都略有區別,  關東地區的關東煮比較重口味,多用濃口醬油調味,而關西風味(怎麼不叫關西煮呢)的關東煮則偏愛淡口醬油,其口味也更為清淡質樸一些。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問,那我們國內便利店的關東煮呢?  嚴格來說,在我們國內便利店裡所售賣的並非是「日本關東煮」,更多類似於「中式煮串串」。  料包的湯底+速凍食材 想要和 精細的出汁+新鮮食材 相提並論顯然不太可能,  當然我們能「認為」日本的關東煮「不講武德」,用淡雅的高湯偷襲我們的料包。
  • 一碗關東煮背後的溫情
    ▼ 本文由豆瓣用戶@半島便利店 授權發布 ▼當天氣入冬變冷以後,深夜裡的一碗冒著熱氣的關東煮,連湯帶著鬆軟Q彈的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