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有感丨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2020-12-26 人民郵電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翻開這本書,如同踏上一段愛與失去的糾結旅程。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中美混合家庭,莉迪亞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卻毫無徵兆地死了。在父母和親友的眼中,她長相甜美、漂亮,學習好,性格乖巧,父母堅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她的華人爸爸希望她能跟美國的同學打成一片,徹底融入美國社會,就像他曾經渴望的那樣;而媽媽則希望莉迪亞能夠延續自己未實現的醫學專家夢想。卻沒有人問一下莉迪亞自己想要什麼。莉迪亞小心地、拼盡全力地維護父母的夢想,粉飾出一個並不真實的自己。最終,這份期待和愛太過沉重,16歲的莉迪亞選擇了投湖自盡。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全書以此句開篇,奠定了該書的基調。通篇下來,作者都在圍繞莉迪亞一家人,為讀者呈現了莉迪亞敏感、友善卻充滿孤獨的內心世界,引人深思。

  整本書以小見大,以莉迪亞家的瑣事,折射出20世紀70年代關於性別與種族的嚴肅問題。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無數原生家庭的縮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是對兒女的寄望,然而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這種寄望就變成了一條繩索。「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相信我,這是你最穩的選擇。」如此簡短的話,看似毫無殺傷力,卻在無盡地吞噬孩子的人生。他們本可以自由翱翔,選自己喜歡的專業,過心滿意足的生活,卻硬生生地被父母拽回牢籠,變成籠中之鳥,在那條狹窄的道路上,續走著父母想走卻沒能走成的路。

  16歲的莉迪亞死於父母的夢想挾持。她用離開的方式告訴父母,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對於我們來說,一切還都來得及。

相關焦點

  • 無聲告白
    父母渴望與外界聯繫,渴望與子女溝通,而這種渴望有時也會被自己最愛的孩子拒絕。 毫無疑問,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連接最深的人就是自己的親人。因為血緣的關係,因為朝夕相處 ,因為生長於基因裡的愛,只是,這份愛並不一定會帶來理解與認同。
  • 《無聲告白》:一切苦難都會過去,你要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愛不是去犧牲誰關於莉迪亞父母的婚姻故事,《無聲告白》中著重描寫了。尤其對現代女性來說更是如此,愛不該是犧牲,不論何時,不論你多愛一個人,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而且你要相信,一個只管自己歡愉,不支持你夢想的人,也並非是一個多麼值得另一半。這是《無聲告白》想告訴我們的第二件事。
  • 《無聲告白》一個女孩以死作證,愛從來是自給自足(文末送書福利)
    《無聲告白》是致鬱的故事:在星河燦爛的午夜,少女莉迪亞無聲無息地踏入湖水自盡了。《無聲告白》也是治癒的故事:告訴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無聲告白》是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歷經六年完成的長篇處女作,圍繞16歲少女莉迪亞之死,緩緩道來這背後「未被告白」的故事。
  •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未曾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美國亞馬遜的編輯說:「《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我覺得這只是小說精巧的外衣,而外衣裡頭的內核問題才是最值得深思的:我們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有跟父母對著幹故意反其道而行的,有偷偷離家出走的,有大聲嘶吼摔桌摔椅表示不滿的……不管是何種方式,那都是我們不願被刻意塑形的一種反抗,那都是我們的「有聲告白」。而《無聲告白》的悲痛就在於,當莉迪亞沉溺於湖底,屍體被打撈上來時,詹姆士和瑪麗琳竟全然不知,他們的女兒活得有多累。
  •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無聲告白》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12月《無聲告白》/伍綺詩本來這個冬天應該很冷,我想大概就是就像在莉迪亞面前,沉沉夜幕下黑幽幽的湖水,像巨大的虛無。頭頂上是像硬幣一樣有著完美輪廓的月亮,旁邊是風平浪靜的湖面。
  • 網易雲熱評:《無聲告白》裡有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
    哈嘍,歡迎來到小編的網易雲專區,希望小編的文章能得到您的喜歡,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網易雲熱評:《無聲告白》裡有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
  • 《無聲告白》:你知道父母之愛飽含危險嗎?
    《無聲告白》的書脊,白底黑字的書名,特別醒目,特別有陌生感或者懸念的感覺:無聲——告白,這兩個矛盾的雙音詞,在小說裡暗示了什麼呢?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這本書。封面封底的介紹,足以徵服一切柔軟的或者驕傲的心。       它是全球頂級暢銷小說文庫讀客推出的頂級經典第218號作品,是華裔作家伍綺詩的長篇處女作。伍綺詩在美國長大,父母都是科學家。
  • 《無聲告白》:種族歧視下的華裔用盡全力生活,最終破而後立
    可是,中國勞工所面臨的種族歧視是那麼殘酷,以至於在工作結束後,他們大多數人都返回了自己的祖國。這是一個記錄在《美國華人》上的第一代華裔移民的故事。從那之後,中國人在清朝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移居美國,一直到今天,還有很多華人嚮往美國那一片熱土。事實上,華裔在美國一直存在被歧視的現象,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寫作的《無聲告白》就反映了華裔在美國的生存狀況。
  • 《無聲告白》|那些原生家庭帶來的愛與痛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無聲告白》以這樣的驚悚方式開頭,然後圍繞著莉迪亞的死亡緩緩展開,將美國一個特殊的家庭展現出來,將每個人的糾結和內心曝曬開來。
  • 《無聲告白》:畸形的父母愛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無聲告白》最近搬家處理書籍,翻到了以前這本《無聲告白》。當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標奮鬥時,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繼而管理住宅、照顧孩子,成為了最不想成為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實現他人的願望,從此,失去自我。悲劇從這裡開始。兩個人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由愛而生、個性相反、目標相悖、因愛生怨、情感相離、溝通為零。」 在他們表面的琴瑟和鳴之下,其實隱藏著巨大的認知分歧。
  • 無聲告白?自我角色追尋後的後遺症
    無聲告白?
  • 《無聲告白》:從三個角度淺析莉迪亞死亡的原因及其現實意義
    《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父母均為科學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無聲告白》前,她已寫作多年,小說及散文作品多見於各類文學期刊雜誌。
  • 《無聲告白》之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愛」,孩子就真的很快樂嗎?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無聲告白》如今的時代,人們都提倡全能型人才,簡單的來說,就是個個方面都能拿得出手,各種技能一應俱全的人。今天,小編推薦家長朋友們這本書《無聲告白》講述來自美國米得伍德州的一家5口,爸爸是中國人詹姆斯李,媽媽美國人瑪麗琳,老大內斯,二女兒莉迪亞,內斯,小女兒漢娜。父母對女兒莉迪亞的期望太高,給女兒安排自己覺得很有前途的職業,很有用的人際交往等,強迫其交朋友,將來做一名女醫生,最終導致女兒叛逆心理,造成悲劇。
  • 《無聲告白》:不想做家庭主婦的她,親手逼死了自己的孩子
    她決定不再沉默,她走向湖邊,暗自許下誓言:如果她不再害怕湖水,不再依靠內斯,她就會大膽地告訴父母她不喜歡學習,沒有朋友,不想按著他們的期許生活,她想做回自己。於是,她抱著對新生活的期許,邁進了湖水中……可她不會遊泳,所以她沉在了湖底,開始了無聲告白這個故事。
  • 《無聲的告白》:淺析莉迪亞死亡幾個原因以及對現實的思考
    前言:《無聲告白》這本書是美籍華人伍琦詩的長篇處女作,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成為2014年度最具實力且眾望所歸的黑馬,不僅躍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還獲得包括美國亞馬遜網站在內的無數媒體評選出的2014年度最佳圖書。到目前為止,它的豆瓣評分是8.2分,由10萬多人打分。
  • 《無聲告白》:想讓孩子有個好人緣,關鍵要培養這個人格
    《無聲告白》中莉迪亞的父親就是這類父母的典型,因為自己小時候被同學嚴重排斥,體會過無法合群的挫敗感,所以為了使孩子免於同樣的遭遇,而盡所能讓孩子合群,贏得同學們的喜歡。雖然,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的做法值得提倡嗎?讓孩子合群甚至受歡迎就意味著要和別人保持一致嗎?
  • 愛情就是無聲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愛情的保質期是多久呢?我想要理解愛情是什麼樣的,怎麼樣才算是真愛情,別人說的都是隻言片語無法探其究竟,而要真正懂得愛情的樣子,不妨好好閱讀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他講的故事不僅僅是江湖,更是愛情的世界。看懂了他的說,也許就能真正懂得愛情兩字。
  • 真正的離開,是無聲的
    02 真正的離開,不再虛張聲勢地關門。 因為在乎你, 所以想用威脅的話語,來體現自己的重要性。 因為愛你, 所以會對你容忍,放狠話卻總是做不到。 面對那些虛張聲勢, 請你學會給對方一個臺階下。
  • 詩詞丨竹影臨窗窗有色,香梅入夢夢無聲
    圖片丨網際網路《初雪》七絕綠蟻千杯意未消,坐看青女自扶搖。畫堂燭暖珠簾卷,一折新梅勝楚腰。圖片丨網際網路詞【一剪梅】臨冬獨釣斜陽醉晚風。吹斷寒蓬,誤入梅叢。滿天楓葉滿天紅。去歲迎冬,今又相逢。圖片丨網際網路《冬吟》七律天高雲渺凍宵清,信步庭前月照明。竹影臨窗窗有色,香梅入夢夢無聲。
  • 早報超有料丨《愛情公寓5》來了 周杰倫《告白氣球》將拍電影?
    早報超有料丨《愛情公寓5》來了 周杰倫《告白氣球》將拍電影?預告搶鮮看丨周潤發逼郭富城走上人生巔峰 周杰倫的《告白氣球》要拍成電影了?不過,這部《告白氣球》是否是周杰倫參與的項目目前尚未得知,有待進一步的消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