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太緊往往都是由於髖關節周邊的肌肉過於緊張造成的,我們只需要通過平時對這些肌肉進行拉伸,就能提升我們髖關節的靈活度。
我們先來看看哪些肌肉會對髖關節活動造成影響
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構成,屬球窩關節,是典型的杆臼關節。簡單來說,就是股骨頭插在髖臼內,然後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股骨頭活動來完成。
我們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屈曲、伸展、外展和內收四個動作組成,所以當涉及這四個動作的肌肉緊張的時候,就會引起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受限,也就會出現髖太緊的情況。
屈髖
屈髖動作主要由髖屈肌主導,髖屈肌由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組成,其中最容易緊張的肌肉是髂腰肌。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腰肌緊張會影響我們伸髖的能力,讓我們的髖部無法完全伸展,還會導致骨盆前傾等不良體態,髂腰肌緊張也是造成我們下腰部不適的主要原因。
伸髖
伸髖肌群由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組成,其中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又統稱為膕繩肌。
當臀大肌和膕繩肌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屈髖幅度就會受限,在深蹲和硬拉等動作中會感受特別明顯,我們的臀部無法完全向後撅,導致動作很容易變形,深蹲蹲不下去,硬拉容易弓背。
髖內收
髖內收肌群包括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和股薄肌,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讓髖關節內收,也就是兩條腿向內合攏。
髖內收肌群也是比較容易緊張的肌肉,會導致我們的髖外展能力受限,感覺打不開大腿,也是髖太緊的表現之一。
髖外展
髖外展肌群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闊筋膜張肌。
髖外展肌群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緊張而是過於薄弱,薄弱的髖外展肌群會導致我們無法對抗互為拮抗肌的髖內收肌群,讓我們的髖關節外展能力受限制,也很容易出現膝蓋內扣的不良體態,對膝關節造成傷害。
在了解了髖關節活動的相關肌肉後,我們就知道應該放鬆哪些肌肉,又應該加強哪些肌肉,從而全面提升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度。
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一、髖屈肌的放鬆
針對髖屈肌的放鬆主要以髂腰肌為主,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動作來有效放鬆髂腰肌:
採取站姿,身體保持正直,右腳向前跨出一步,單腿蹲至最低點;保持上半身正直的情況下,重心逐漸前移,右腿膝蓋隨之向前頂出;感受到髖部左前側肌肉被拉扯至最大幅度為止,維持15秒左右;然後恢復站姿放鬆,換左腳向前跨出一步拉伸右側髂腰肌。
髂腰肌是一塊非常容易緊張的肌肉,無論是日常久坐伏案還是健身運動,都很容易造成髂腰肌的緊張和短縮,所以對髂腰肌的拉伸應該經常進行,我個人建議是最好每天都拉伸一下髂腰肌,每側拉伸3組,每組維持15秒即可。
對於腰背部經常不適的朋友,拉伸完髂腰肌會馬上感覺到輕鬆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律拉伸,就能讓髂腰肌為主的髖屈肌群完全放鬆,髖關節活動度有明顯上升。
二、髖伸肌的放鬆
髖伸肌的放鬆要分別以臀大肌和膕繩肌為主,分為兩步進行。
臀大肌的拉伸
仰臥在地面或者瑜伽墊上,身體放鬆,雙腿繃直;右腳提膝抬起大腿,雙手抱住右腿膝蓋部位,左腿保持伸直;雙手用力,將右腿拉向身體,感受到右側臀部肌肉被拉伸至最大幅度為止,維持15秒左右;然後伸直右腿放鬆,換左腿提膝進行左側臀大肌的拉伸。
臀大肌是我們身體很重要的發力肌肉之一,在深蹲、硬拉等髖關節鉸鏈動作中都是主要的驅動肌肉,可以爆發很大的力量,所以也很容易因此而變得緊張。
建議在每次深蹲和硬拉訓練後,對臀大肌進行拉伸放鬆,這樣能夠起到很好地緩解緊張的作用。
膕繩肌的拉伸
仰臥在地面或者瑜伽墊上,身體放鬆,雙腿伸直;右腿提膝抬起大腿,雙手緊緊抱住右膝蓋窩,左腿保持伸直;雙手用力,將右腿拉向身體,在維持用力的情況下右腿向正上方伸直,全程腳背勾起,要有向上踢的感覺;右腿伸直後,感受膕繩肌完全被拉伸的感覺,維持15秒左右,換左側膕繩肌進行拉伸。
這個膕繩肌拉伸的動作比日常的俯身拉伸對腰背和脊椎的壓力更小,特別適合膕繩肌很緊張的朋友進行拉伸。
和臀大肌一樣,膕繩肌的拉伸應該放在運動後,不要在運動前拉伸,動態拉伸會降低膕繩肌在運動過程中的發力收縮能力。
臀大肌和膕繩肌如果放鬆的話,我們在做俯身和撅屁股之類的屈髖類動作的時候會覺得十分輕鬆,也能有效緩解下腰部緊張的感覺。
三、髖內收肌的放鬆
髖內收肌群可以作為一個整體通過下面的動作來進行拉伸:
採取坐姿,雙腿盤起,腳掌相對;雙手抓住雙腳,讓雙腳腳掌始終保持併攏,雙肘靠住雙腿膝關節內側;上半身逐漸俯身,雙肘將雙腿向兩側地面下壓,直到感覺到大腿內側肌肉完全被拉扯為止;維持15秒左右,放鬆恢復坐姿。
髖內收肌的拉伸往往是被人忽略的一個部分,很多時候我們雙腿出現羅圈腿或者深蹲時候膝蓋內扣,都是因為髖內收肌過於緊張造成的。
經常拉伸髖內收肌,能夠幫助我們提升髖外展的幅度,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四、髖外展肌的加強
髖外展肌基本沒有緊張的問題,但是卻往往因為鍛鍊不充分處於薄弱狀態,也會導致我們髖外展的能力下降,做髖外展的時候覺得緊張。
我們可以通過坐姿髖外展這個動作來鍛鍊以臀中肌為主的髖外展肌:
使用坐姿髖外展器械進行訓練,坐於器械上,背部緊靠椅背;將雙腿併攏,膝蓋外側緊貼器械靠墊,調整好合適的訓練重量;雙手抓住器械握把,保持身體穩定,發力向兩側打開大腿,做髖外展動作;將大腿打開至最大幅度,感受臀部兩側肌肉收縮的感覺,維持1秒左右,然後勻速合攏雙腿至初始位置。
坐姿髖外展能夠對臀中肌和臀小肌起很好的鍛鍊效果,提升這兩塊肌肉的力量,使其能夠對抗髖內收肌群,達到髖關節肌力平衡的效果。
鍛鍊臀中肌和臀小肌也能幫助我們提升臀部的飽滿度,避免屁股從側面看凹陷的現象。
對於不能去健身房的朋友,我們可以在雙腿膝蓋外側套上彈力帶,坐在椅子上做髖外展動作,一樣能夠獲得很好的鍛鍊效果。
總結
我們在做屈髖、伸髖、髖內收和髖外展動作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髖部緊張的感覺,這都是因為髖關節周圍相關功能的肌群緊張或者薄弱導致的。
通過上面的文章,我們針對緊張的肌群進行拉伸放鬆,對薄弱的肌群進行鍛鍊加強,能夠全面地提升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在做髖部運動的時候不再覺得緊張,還能有效緩解下腰部的不適感。
我是小何Howard,關注我,獲得更多健身乾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