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彈力帶更好地改善髖關節活動度

2020-12-17 騰訊網

歡迎關注

體能網

體能訓練第一站!

屈髖活動度

許多人在訓練前都會使用鴿式或類似的動作來伸展梨狀肌,有的人可能覺得髖關節卡卡或緊緊的,可以加入彈力帶關節牽引技術來減少關節內的摩擦,同時改善髖關節本身的滑動及旋轉,讓您在進行熱身動作及主訓練能更加的流暢及輕盈。

以下先介紹方法。

有深蹲架的話,您可以找牢固的深蹲架來進行;

沒有的話,可以使用牢固的桌子或跳箱,上面放重物或來壓著,避免移動。以下的照片是使用可調式跳箱(調到最低),然後上面壓著70公斤的槓片,然後將長版環狀彈力帶套在其中一邊的腳。記得,槓片壓完之後,彈力帶先用力的往外拉,看跳箱會不會移動或滑動。

然後去將彈力帶套在要進行鴿式的腳,照片為左腳,將彈力帶的位置儘可能往大腿最上方套,一般來說,就是您坐下來,褲子會出現皺摺的地方。套完之後,慢慢往外移動,彈力帶會愈來愈緊,到底要多緊呢?

基本上,以不要緊到連適當的鴿式都沒有辦法維持為基準,並不是愈緊愈好,若緊到連伸展姿勢都跑掉,這其實就不好了。

動作要持續多久呢?將彈力帶牽引技術發揚光大的 Kelly Starrett說要2分鐘,一邊作完之後,換邊再2分鐘。但有的人可能撐不了2分鐘怎麼辦呢? 減量做多組,可以試著1分鐘×3組,中間休息個30秒即可。沒有說組間要休息多久,基本上,身體覺得可以再繼續就可以下一組了。

兩邊都進行完之後,可以進行一些髖關節本身的活動或啟動。

可以在進行上述關節牽引動作前先活動髖關節,完成了拉伸動作後再活動一次,感受一下動作是否變的流暢或輕盈。

【補充】有人提到先進行松的還是緊的呢?

有二種說法:

1.先進行松的,再進行緊的。這樣再進行緊的時候,可以拿松的那邊的幅度來參考,嘗試讓緊的那邊不要跟松的那邊差太多((要一模一樣不太可能)

2. 順序沒差,因為兩邊做完之後,身體機制最終還是會慢慢平衡回來。

以上內容來自山姆伯伯

相關焦點

  • 改善體態、細小腿|彈力帶壺鈴搖擺:被嚴重低估的髖關節鉸鏈訓練
    對於運動員而言,加強髖關節鉸鏈力量能提升運動表現,跳得更高、跑得更快。阿李介紹一個非常好的壺鈴搖擺動作——彈力帶壺鈴搖擺,能針對性地加強髖關節鉸鏈力量。什麼是彈力帶壺鈴搖擺?使用彈力帶,讓壺鈴搖擺產生了更大的阻力,臀部在運動軌跡中需要減速。肌肉會減慢身體的動量,將運動產生的能量保留一小部分,然後將其轉化為更有力的運動(例如,下一個搖擺)。當訓練者改善伸髖-縮短搖擺周期時,肌肉將更好地產生快速,有力的運動。
  • 強化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你深蹲或硬拉時,感覺髖關節緊張,那麼你需要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了...... 我們都知道,髖關節是多軸性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
  • 強化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你深蹲或硬拉時,感覺髖關節緊張,那麼你需要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了.
  • 解決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受限的三個步驟
    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十分重要,這篇文章說明如何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從放鬆、伸展及訓練三步驟開始,你可以在訓練前(當作啟動)/訓練後(當作補強)進行,在恢復日的時候也可以進行。
  • 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3個步驟
    之前的文章我們介紹了如何改善髖關節外展的活動度!
  • 髖關節活動度的手法操作
    接著再施加壓力,用手肘將髂骨上的臀肌輕推遠離它的附著點,並且溫柔地持續此壓力,直到你感覺到組織微微的軟化和放鬆,然後,鬆開你的壓力朝下段臀肌附著點處理。關鍵點 推壓式技術適應症包括:髖關節活動度受限。平衡或步態問題。背、骶髂或坐骨神經痛。
  • 髖內收肌伸展:改善髖關節外展活動度
    當髖關節擁有足夠的活動度時我們的訓練動作就會更流暢的進行!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如何增加髖外展的活動度!  決定髖外展活動度有兩個關鍵:主動肌(外展肌)的肌力足夠,以及拮抗肌(內收肌)的柔韌度!所以建議大家多花時間去改善這個狀況!打開你的髖關節!  你該怎麼做?  第一步:筋膜放鬆!
  • 很可能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如果你深蹲想蹲得更深,改善內扣的情況,深蹲硬拉脊柱中立位保持很好的話,那髖關節必須有足夠的活動度!很多時候你動作幅度受限,一是你熱身沒有做好,導致髖關節受限,二是本來就因為長期不良坐姿,久坐等原因,髖關節周圍肌肉退化,導致活動度受限。如何訓練髖關節的活動度?
  • 可能是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 如果你深蹲想蹲的更深,改善內扣的情況,深蹲硬拉脊柱中立位保持很好的話,那髖關節必須有足夠的活動度! 很多時候你動作幅度受限,一是你熱身沒有做好,導致髖關節受限,二是本來就因為長期不良坐姿,久坐等原因,髖關節周圍肌肉退化,導致活動度受限。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這些情況會加速髖關節退化肥胖會加大髖關節的負重壓力,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生風險。也因為如此部分減輕體重的患者能改善疼痛和功能。晨僵清晨出現僵硬感,髖關節活動後減輕。功能障礙髖關節僵硬,早期髖關節內旋活動時受限,緩慢地出現髖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受限。
  • 改善髖關節外展活動度:髖內收肌動態伸展
    在前面的文章相撲深蹲和硬拉中我們提到了,髖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性!
  • 限制髖關節活動幅度的因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也是一個比較容易僵化、靈活性受限的關節,久坐、缺乏鍛鍊等都會導致髖關節僵硬。  簡述髖關節  髖關節是 有髖臼和股骨頭構成,周圍附著很多強壯的韌帶和肌肉。  主要功能有屈,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以及環轉。  屈最大角度為125度,伸最大角度15度。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最大角度都是約45度,外旋大於內旋。這是普遍意義的角度,不同項目的專項特點會會有差異。
  • 一活動髖部就覺得緊張怎麼辦,教你如何全面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簡單來說,就是股骨頭插在髖臼內,然後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股骨頭活動來完成。髖關節我們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屈曲、伸展、外展和內收四個動作組成,所以當涉及這四個動作的肌肉緊張的時候,就會引起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受限,也就會出現髖太緊的情況。
  • 健身這麼久了,你注意過自己的關節活動度嗎?
    有的人覺得不礙事忍忍就過去了,有的人可能會通過推拿按摩的方式改善。然而「疼痛」其實是個結果,你真正需要改善的是什麼造成了疼痛。送給各位一句話:「疼痛的出現從來不會先於功能障礙,而關節活動度和功能障礙存在一定聯繫。」什麼是關節活動度?
  • 8招彈力帶訓練方法!一條彈力帶就可進行的全身練習!
    其實一條彈力帶,已經可以鍛鍊到全身肌肉,以下就分享數個動作,希望幫到大家。坐姿划船-背肌訓練坐姿划船這個動作基本上只要坐在地上就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地鍛鍊到背肌這一組重要的肌肉!在頂峰收縮處保持一至兩秒,感受斜方肌和背闊肌收緊,然後慢慢退回原位頸前下拉-背肌訓練背肌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肌肉,但是彈力帶卻是一種非常簡單及易用的工具,利用多種方法訓練背肌的不同肌肉群!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hip joint)是處在股骨和髖骨之間的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球窩關節的特點之一就是活動度大,因此髖關節是全身的關節中除了肩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 2步5動作發展髖關節的活動度
    ,再加上欠缺伸展或放鬆,導致髖關節活動度很差。③激痛點按壓法(活動鄰近關節):膝蓋往內傾/往外倒(髖關節內旋/外旋)×5次、直腿上抬×5次。2. 伸展1) 蜘蛛人式伸展:-伏地挺身預備姿勢。-然後左腳往左手外側方向跨,-右膝放到地上。-用力收緊後側臀部,挺胸,感覺後腿髖關節前側的伸展。
  • 如何改善?一文帶你了解究竟!
    但完成一個標準的深蹲動作並不容易,因為完整的深蹲動作不僅需要全身大部分肌群參與發力,同時關節的活動度也在限制著深蹲動作的發揮。比如很多小夥伴在做深蹲動作都會遇到深蹲時屁股眨眼的情況,有些人還會在訓練後出現下背部酸痛的感覺,不自覺地就會瞎想自己是不是腰不行了?
  • 了解髖關節活動度,看這篇文章就夠了(彩圖)
    老百姓健身或者運動鍛鍊,會關心髖關節的活動度如何。而做髖關節手術的患者可能會更加在乎活動度的問題。
  • 加強髖外展肌群:彈力帶側向行走
    迷你彈力帶(Mini Bands)橫向行走是一個常見的熱身動作  它主要涉及到髖部的外展和外旋,可以幫助你喚醒側向臀部(如:臀中肌)同時也是髖關節穩定肌群的鍛練動作之一。對於改善膝外翻(X腿)也有幫助!  因為有彈力帶的的阻力拉著你的膝蓋向內,為了維持姿勢,所以你必須要啟動髖外展肌群去抵抗這個阻力,強迫身體運動時,膝蓋要向外  這時候你的髖外展/外旋的肌力會得到鍛鍊,同時也會幫助你穩定膝蓋,  而在進行動作時,很多人可能專注於橫向跨出的腳,而忽略了注意支撐腳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