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幅度受限?可能是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2020-12-17 騰訊網

要說上半身最為靈活的關節那應該就屬肩關節莫屬了,與之相對的下半身最為靈活的關節那就是髖關節了,它倆都是屬於球窩關節,在各個方向都有活動度,對於健身來說上肢動作運用最多的就是肩關節,下肢則是髖關節。

下圖髖關節解剖圖,大家了解它在什麼位置,腦海中有一個印象。

髖關節對於健身的重要性

正因為這個兩個關節我們才可以做:外展,內旋,外旋以及屈,伸等動作,不論是對於生活來說還是健身來說,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往往比肩關節要多的多,生活中不良坐姿,長時間的久坐,健身中很少有人去訓練下肢,或者進行各種錯誤模式動作,練後不拉伸等等,種種原因導致你髖關節活動受限。

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

這無疑對你下肢訓練影響很大,整個動作過程中無法把動作做的流暢,動作的動作行程做不到位,深蹲連最起碼的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都不可以,箭步蹲練起碼保持上半身的豎直都無法完成,訓練質量大大折扣,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如果你深蹲想蹲的更深,改善內扣的情況,深蹲硬拉脊柱中立位保持很好的話,那髖關節必須有足夠的活動度!

很多時候你動作幅度受限,一是你熱身沒有做好,導致髖關節受限,二是本來就因為長期不良坐姿,久坐等原因,髖關節周圍肌肉退化,導致活動度受限。

如何訓練髖關節的活動度?

其實在健身的時候保證一個充分熱身很有必要,尤其針對下肢訓練髖關節的熱身,如果本身髖關節受限的話,通過一些特定的練習,也可以很好改善髖關節的活動度。

接下來介紹兩個動作,既可以做特定髖關節活動的動作,也可以做下肢訓練前髖關節熱身動作,這個兩個動作可以很好的改善你髖關節的活動度!

1.下蹲側移

這個動作要求是設置一個與自身髖關節等高的一個高度,可以是史密斯機,或者是在家裡用任意一個差不多的東西作為視覺上的指示就行。

設置好高度然後我們用下蹲側移這個動作,看上圖首先左腿向另一側伸過去,這樣可以很好的拉伸腹股溝,然後下蹲,不要低頭,讓身體向另一邊滑動過去,站直,然後右邊再來一次,這樣來回做。

在進行到最中間的時候,相當於做了一個相撲深蹲的類似動作,可以很好鍛鍊到髖關節的活動度。

如果沒有史密斯機的話,你可以找個視覺障礙物來做一樣的動作,可以是瑜伽墊或者是泡沫軸類似的東西,保證自己的頭不要高於這個視覺障礙物,最好是下蹲時頭部和這個視覺障礙物保持一樣的高度,核心就是一定要下蹲滑動,打開你的腹股溝和髖關節。

如下圖所示:

2.抬腿跨越

第二個動作也是髖關節放鬆的動作,同時還可以動態拉伸我們的膕繩肌。

同樣是設置一個和自己髖關節差不多高度的障礙物,然後站到障礙物前面,抬腿跨過這個障礙物,相當於你大腿在畫半個圈。

以上兩個動作可以作為下肢訓練前髖關節的熱身激活,也可以作為專項針對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尤其是下肢訓練存在動作幅度受限的情況,那就該考慮你的髖關節活動度是否足夠的好!

OK,以上就是關於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參考視頻:Jeff(髖關節活動度訓練)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深蹲幅度受限?很可能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練後不拉伸等等,種種原因導致你髖關節活動受限。在健身中一個最明顯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就是:深蹲內扣;深蹲蹲不下去,臀位蹲的不是很深;深蹲硬拉的過程中也很難保持脊椎中立位。這無疑對你下肢訓練影響很大,整個動作過程中無法把動作做的流暢,動作的動作行程做不到位,深蹲連最起碼的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都不可以,箭步蹲練起碼保持上半身的豎直都無法完成,訓練質量大大折扣,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如果你深蹲想蹲得更深,改善內扣的情況,深蹲硬拉脊柱中立位保持很好的話,那髖關節必須有足夠的活動度!
  • 深蹲蹲不下去,身體前傾,很可能是因為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
    新手進行深蹲很容易出現身體前傾的現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導致的,本文將詳細講解什麼導致了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緊張,如何改善並提升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能夠更舒展地完成深蹲訓練
  • 限制髖關節活動幅度的因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也是一個比較容易僵化、靈活性受限的關節,久坐、缺乏鍛鍊等都會導致髖關節僵硬。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會給深蹲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受限,膝蓋可能會喪失穩定性,從而產生內扣等現象。再者,下背部會較難保持穩定和中立位。這些問題不僅會降低我們深蹲的表現,還會增加傷病風險。
  • 一活動髖部就覺得緊張怎麼辦,教你如何全面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髖關節我們髖關節的活動主要由屈曲、伸展、外展和內收四個動作組成,所以當涉及這四個動作的肌肉緊張的時候,就會引起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受限,也就會出現髖太緊的情況。當臀大肌和膕繩肌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屈髖幅度就會受限,在深蹲和硬拉等動作中會感受特別明顯,我們的臀部無法完全向後撅,導致動作很容易變形,深蹲蹲不下去,硬拉容易弓背。
  • 深蹲蹲不下去,上不了大重量,很可能是你的髖關節和踝關節受限
    新手進行深蹲很容易出現身體前傾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的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受限導致的,本文將詳細講解什麼導致了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緊張,如何改善並提升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讓我們能夠更舒展地完成深蹲訓練如何解決髖關節活動度受限問題我們在深蹲的過程中,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主要發生在屈髖的時候,而有兩塊肌肉會影響屈髖的幅度,分別是:髂腰肌和臀大肌。
  • 髖關節活動度的手法操作
    你的個案不能感覺到膝蓋或髖關節之外的地方被拉緊——你只單純牽拉和放鬆髖關節附近。如果會造成個案不舒服,要停止施壓在個案的腳上。從髖關節下方的視角可以協助觀察髖關節的外轉如何打開前髖關節。治療師保持身體舒適及直立。請個案輕鬆的呼吸和放鬆,以利牽拉。維持此擺位技巧,直到你感覺組織有以下回應:變軟、緩和或放鬆。通常這需要花上至少3~5次呼吸循環。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hip joint)是處在股骨和髖骨之間的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球窩關節的特點之一就是活動度大,因此髖關節是全身的關節中除了肩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 強化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你深蹲或硬拉時,感覺髖關節緊張,那麼你需要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了...... 我們都知道,髖關節是多軸性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
  • 強化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你深蹲或硬拉時,感覺髖關節緊張,那麼你需要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了.
  • 髖內收肌伸展:改善髖關節外展活動度
    當髖關節擁有足夠的活動度時我們的訓練動作就會更流暢的進行!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如何增加髖外展的活動度!  決定髖外展活動度有兩個關鍵:主動肌(外展肌)的肌力足夠,以及拮抗肌(內收肌)的柔韌度!  許多人髖內收肌群很緊,導致髖部外展活動受限,而這種緊繃可能是您無法在運動及訓練中進到好姿勢的主要限制因素。髖內收肌群過緊容易導致:  1. 慢性或急性的腹股溝拉傷  2. 在深蹲時,難以讓膝蓋朝著腳趾方向,或者造成夾膝  3. X型腿或者膝蓋外翻的姿勢  4.
  • 解決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受限的三個步驟
    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十分重要,這篇文章說明如何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從放鬆、伸展及訓練三步驟開始,你可以在訓練前(當作啟動)/訓練後(當作補強)進行,在恢復日的時候也可以進行。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髖關節的疼痛是兒童和老人步態異常的首要原因,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後發病率第2高的關節炎性疾病,它會導致比其它骨關節炎更嚴重的殘疾。晨僵清晨出現僵硬感,髖關節活動後減輕。功能障礙髖關節僵硬,早期髖關節內旋活動時受限,緩慢地出現髖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受限。
  • 深蹲蹲不下去?這可能不是因為你的筋骨太硬,而是腳踝活動度受限
    深蹲是練腿動作裡的王牌動作,也是首選之一。不過深蹲動作雖然看似簡單,其實也比較難掌握這種技巧,因為做好一個完整的深蹲動作不僅需要全身大部分肌群參與發力,同時關節的活動度也限制著深蹲動作的發揮。很多小夥伴在剛做深蹲時總會遇到肩肘受限,不會屈髖,蹲不下去等情況,由於前面兩點之前都已經說過了,這一期主要來談談蹲不下去的問題。
  • 用彈力帶更好地改善髖關節活動度
    屈髖活動度 許多人在訓練前都會使用鴿式或類似的動作來伸展梨狀肌,有的人可能覺得髖關節卡卡或緊緊的,可以加入彈力帶關節牽引技術來減少關節內的摩擦,同時改善髖關節本身的滑動及旋轉,讓您在進行熱身動作及主訓練能更加的流暢及輕盈。 以下先介紹方法。
  • 了解髖關節活動度,看這篇文章就夠了(彩圖)
    老百姓健身或者運動鍛鍊,會關心髖關節的活動度如何。而做髖關節手術的患者可能會更加在乎活動度的問題。
  • 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3個步驟
    之前的文章我們介紹了如何改善髖關節外展的活動度!
  • 改善髖關節外展活動度:髖內收肌動態伸展
    在前面的文章相撲深蹲和硬拉中我們提到了,髖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性!
  • 2步5動作發展髖關節的活動度
    ,再加上欠缺伸展或放鬆,導致髖關節活動度很差。註:也不一定前後、左右,您也可以繞圈。③激痛點按壓法(活動鄰近關節):膝蓋往內傾/往外倒(髖關節內旋/外旋)×5次、直腿上抬×5次。2. 伸展1) 蜘蛛人式伸展:-伏地挺身預備姿勢。-然後左腳往左手外側方向跨,-右膝放到地上。-用力收緊後側臀部,挺胸,感覺後腿髖關節前側的伸展。
  • 髖關節緊張,練習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得減少運動損傷提升運動表現
    >髖關節活動度的提高,是減少損傷、提升運動表現,極其重要的一項參考,當進行深蹲訓練時,髖關節外旋活動度不足,會影響你的動作標準,膝蓋容易內扣就是最明顯的問題。不僅是這類人群,對於經常健身的人,也包括專業的運動員,由於不經常拉伸,導致髖關節周圍肌肉變得緊張,也會導致髖關節變得緊張。緊張的髖關節在運動時可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為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勢必對組織的需求會增加,從而導致運動不正常或受傷。
  • 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可能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文章安排起來一、什麼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多人都會懷疑是「股骨頭壞死」,但不被人熟知的「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簡稱FAI),是一種以股骨與髖臼解剖結構發生病變的疾病,從而引起腹股溝區、髖部前後部疼痛及髖關節內收和屈曲活動受限,包括在近端股骨的骨性突起及髖臼的病變,從而致股骨近端與髖臼邊緣在運動終末期產生非正常撞擊而導致髖臼唇盂和關節軟骨損傷、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