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可能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2021-01-10 康端康復

最近大家應該經常看到這個笑話

食堂阿姨:你要飯嗎?

配鑰匙師傅:你配嗎?

快遞小哥:你是什麼東西?

垃圾分揀阿姨:你是什麼垃圾?

司機: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沒有?

今天小編也要問問大家

你有什麼毛病?

文章安排起來

一、什麼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下蹲、彎腰、抬腿時髖關節疼,很多人都會懷疑是「股骨頭壞死」,但不被人熟知的「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簡稱FAI),是一種以股骨與髖臼解剖結構發生病變的疾病,從而引起腹股溝區、髖部前後部疼痛及髖關節內收和屈曲活動受限,包括在近端股骨的骨性突起及髖臼的病變,從而致股骨近端與髖臼邊緣在運動終末期產生非正常撞擊而導致髖臼唇盂和關節軟骨損傷、退變。

1999年瑞士的Ganz教授及其同事首先報導出該疾病;

2003年Ganz教授等正式提出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的概念;

但近年來,Ganz教授等研究發現,FAI多發於經常運動的中青年。

二、髖關節為什麼會發生撞擊

FAI說的不是外部傷害對髖關節的撞擊,而是指髖關節內部的撞擊。

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

股骨上的關節面為股骨頭,呈圓形,上面覆蓋著厚厚的軟骨層;

髖臼窩是一個半球形的深窩,覆蓋著股骨頭。

股骨頭長出了多餘的骨質或者髖臼邊緣發生破損,使得股骨頭在髖關節內轉動時發生磨損或者卡住,引起疼痛和不適。

三、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有哪些類型

凸輪撞擊(CAM TYPE)

常見於經常運動的男性,由股骨頭頸部的解剖異常引起,髖關節活動時,股骨頭頸處前上部的骨質異常突起(股骨頭頸之間的凹陷不足,甚至出現槍柄樣畸形)與髖臼緣發生碰撞,引起髖臼前上盂唇的撕裂以及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的損傷,反覆的撞擊反過來又加重股骨頭頸部的骨質突起。

鉗夾撞擊(PINCER TYPE)

常見於喜好運動的中年女性 ,其特徵是髖臼前外側對股骨頭的局部覆蓋過度或整體包容過多,突出的髖臼緣在髖關節外展屈曲時與股骨頭頸發生碰撞,髖臼關節軟骨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亦可牽拉損傷後方關節囊與盂唇連接處。

凸輪鉗夾撞擊(MIXED TYPE)

混合性撞擊兼有凸輪型與鉗夾型兩者的特徵,既有股骨頭頸連接處的異常骨性突出,且有髖臼前外側對股骨頭的局部覆蓋過度或整體包容過多是前兩型撞擊的複合體。

四、這些情況可能得了FAI

1

活動度試驗

髖關節屈曲、內外旋、外展受限。

2

前方撞擊試驗

被測者仰臥位,檢查者將其髖關節屈曲至90°,同時內收、內旋;或將患髖屈曲至90°,同時外展、外旋,出現髖關節或腹股溝區疼痛或卡壓症狀。

3

後方撞擊試驗

被測者仰臥位,患肢從床緣自由垂下,儘量後伸並外旋髖關節,出現髖關節或腹股溝區疼痛症狀。

4

「4」字試驗

被測者仰臥位,兩腿併攏伸直,將疼痛一側的腿慢慢抬高並向外側屈膝,把這一側的腳踝放到另外一側腿的膝蓋上端,然後緩慢歸位出現活動受限和疼痛症狀。

五、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非手術治療

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疼痛,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髖關節的異常。

★ 注意休息,正確適量運動;

★ 避免大範圍伸展活動及過度負荷活動;

★ 疼痛明顯、影響休息的患者遵醫囑用藥;

★ 髖關節鬆動術(找專業康復治療師操作);

★ 恢復性訓練和預防訓練,如:

1

關節活動訓練

下肢前後擺動,控制幅度

膝關節抬起(屈髖)

10秒-60秒,動作需緩慢

2

髖關節外展訓練

8-10次為一組,練習3組,動作需緩慢

3

髖關節後伸訓練

8-10次為一組,練習3組,動作需緩慢

保守治療對緩解疼痛具有一定意義,可以適當進行肌肉力量訓練,前提是不加重疼痛,但長期來看對於FAI病因去除沒有根本性的解決。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解除髖關節異常的解剖結構,擴大髖關節的活動度。至於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需到正規醫院進行影像檢查後再做定論。

參考文獻

馮永強[1], 李勃[2], 李建民[2], et al.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臨床研究進展[J]. 臨床醫藥文獻雜誌(電子版), 2017(4):2766.

範立真, 施松波, 張旭,等.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診斷與治療研究進展[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陸鵬, 王萬春.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13):15-16.

編輯:石亞盟

相關焦點

  • 髖關節竟然還會發生撞擊?經常感到髖部不適的朋友看過來!
    但是,如果股骨頭和髖臼的解剖結構出現異常,在髖關節運動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股骨頭與髖臼邊緣相互「撞擊」,發生異常接觸,進而引起盂唇(髖臼邊緣的纖維環)和軟骨損傷,誘發疼痛及活動度下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股髖撞擊症候群。那麼股髖撞擊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呢?
  • 煙臺山醫院完成複雜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微創術
    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日前,煙臺山醫院東院運動醫學科克服了髖關節深而狹窄、局部解剖複雜等多種困難,開展了一例全鏡下複雜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微創手術,據悉,這也是煙臺山醫院東院區開展的首例髖關節鏡手術。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因外傷後髖關節疼痛而輾轉於省內外多家醫院就診,均未取得明顯療效。
  • 大腿根痛可能是髖關節在「訴苦」
    當患者出現腹股溝疼痛時,大多時候考慮是否得了腹股溝淋巴結炎、精索靜脈曲張或者是疝氣等,但髖關節疾病同樣也會帶來這種疼痛。通訊員 崔玉豔 常青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安瑩大腿根痛,可能髖關節出了四種問題大腿根疼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髖關節周圍滑膜炎,尤其是股骨大轉子滑膜炎,會引起大腿根部偏外側疼痛。
  • 大腿根兒疼,你的髖關節可能出了問題!
    大腿根兒疼,你的髖關節可能出了問題!不要忽視髖關節炎! 髖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髖關節炎的首發症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下肢酸脹,一般表現為髖關節痛,大腿根部疼痛,腹股溝部疼痛,特別是站立時候做「內八字」的動作或者坐著的時候盤二郎腿明顯感覺受限,下蹲困難等。
  • 很可能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1.下蹲側移這個動作要求是設置一個與自身髖關節等高的一個高度,可以是史密斯機,或者是在家裡用任意一個差不多的東西作為視覺上的指示就行。設置好高度然後我們用下蹲側移這個動作,看上圖首先左腿向另一側伸過去,這樣可以很好的拉伸腹股溝,然後下蹲,不要低頭,讓身體向另一邊滑動過去,站直,然後右邊再來一次,這樣來回做。在進行到最中間的時候,相當於做了一個相撲深蹲的類似動作,可以很好鍛鍊到髖關節的活動度。
  • 可能是髖關節活動度不高,如何提升髖關節的活動度
    1.下蹲側移 這個動作要求是設置一個與自身髖關節等高的一個高度,可以是史密斯機,或者是在家裡用任意一個差不多的東西作為視覺上的指示就行。
  • 髖關節疼按什麼穴位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髖關節疼按什麼穴位1、髖關節疼按什麼穴位環跳穴:位於臀部腿外側,腰下有凹陷處,或是側臥腳往臀部上抬,足跟碰到的地方。2、髖關節疼的原因有哪些2.1、強直性脊柱炎:其早期症狀常表現為下腰、臀及髖部疼痛和關節僵硬,疼痛往往在休息和不活動時加重,伴有晨起時髖關節和骶髂關節僵硬感,常見於青壯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和髖關節同時發病,X線片檢查股骨頭保持圓形無塌陷,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
  • 坐著不疼,走路時髖關節疼?或與這些因素有關,不要忽略了
    髖關節是人體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節,這個關節是需要承載著身體負重活動。因此,髖關節是比較容易出現一些疾病的,不論是小孩子,還是老年人或者年輕人都容易出現髖關節方面的疼痛不適的問題。而髖關節的疼痛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因此,有這方面的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常見問題
    為預防人工髖關節脫位,患者在術後六周之內,雖然坐、站等動作都可以做,但儘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較矮的沙發,六周之後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內不要做蹺二郎腿或者盤腿的動作,每次翻身如果患側在上面時,兩腿之間需要夾枕頭。對於下蹲這個動作,一般建議在術後三個月或半年以後再做,術後六周內尤其不能做。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髖關節周圍肌力疲勞或失衡會造成髖關節的異常活動,使關節軟骨受力不均,加速磨損。長期不良姿勢,如坐姿時髖關節長時間過度屈曲,導致關節內壓力增加,加大磨損。跌倒、撞擊等意外傷害。【髖關節靈活性訓練】前後箭步蹲動作要領:取站立位,上身保持直立,雙腿前後開立,重心下移開始下蹲,下蹲時上身保持直立,前腿膝關節不能超過腳尖,後腿膝關節不接觸地面。下降幅度根據自身情況循序漸進。換方向。
  • 髖關節常見疾病有哪些?
    髖關節周圍包括腹股溝區和臀區的疼痛與不適,往往提示髖關節存在著某種病症。那麼涉及髖關節問題的疾病常見的有哪些呢?下面我就帶各位了解一下。2、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以前也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從名稱上不難理解,這個病是小時候出現的。主要是構成髖關節的兩個結構,髖臼和股骨頭的匹配關係出現偏差所導致的。
  • 膝蓋疼 腰背疼?是因為你的髖關節不穩定!12個動作,整體改善!
    為什麼很多人都有各種背疼、膝蓋疼以及腳踝問題?阿李也寫過很多局部改善的文章,其實, 我們再如何去調整細節(包括內收肌、臀、腿部肌肉等等),最根本的,最終還是離不開髖關節的穩定。從人體解剖來看,髖關節處在我們人體「中心」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功能實用性方面髖區域的骨盆、負責穩定我們身體的重心。髂骨、恥骨和坐骨的聯合結構,能讓我們在運動時減少受力、避免受傷。
  • 常見的髖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髖關節疼痛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常見的髖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髖關節疼痛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關節炎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疾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的腦袋裡跳出來的可能是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近30%,並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
  • 年輕人中,60%的大胯疼痛是髖關節撞擊綜合症,被誤診的太多!
    ,在做深度的屈髖動作時,還會發生撞擊。這馬上讓GANZ醫生聯想到了他在門診中遇到的大量因為髖關節疼痛而不明原因的患者,他推測,那些患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會不會是因為這些「異常的骨性突出和撞擊」造成的呢?
  • 如何提高髖關節靈活性?了解髖關節的作用與功能,做針對性的改善
    第一::髖關節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連接作用:是連接身體和下肢的重要關節二是支撐作用:在我們站立行走之時,依靠雙側髖關節支撐我們的身體第三:髖關節對於健康以及運動的重要意義從以上髖關節的功能與作用上我們可以看出,髖關節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著我們身體的健康,正如亞特蘭大整形外科醫生Jon Hyman說:「健康的髖關節有助於穩定骨盆,當髖關節不健康或者有受傷時,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到下背部
  • 老年人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警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右腿行走時有點「蹺腳」,不敢負重,出現明顯的跛行,深受困擾。 張老伯在網上看到解笑宸副主任醫師的科普文章後,慕名來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骨關節科求醫。解主任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進行了體格檢查,認為張老伯大腿根部疼痛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結合X線檢查結果,診斷張老伯患的是「」髖關節炎骨性關節炎」。
  • 每天一分鐘 髖關節鉸鏈1
    髖關節鉸鏈(Hip  Hinge)Hip  Hinge中文譯:髖關節鉸鏈,(「鉸鏈」-是用來連接兩個固體並允許兩者之間做相對轉動的機械裝置)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髖關節動力鏈:髖關節屈伸的動作中啟動腿後肌肉群(臀部,膕繩肌),同時軀幹脊柱維持穩定中立。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同時在髖關節周圍也有大的韌帶、肌腱和肌肉維持髖關節的穩定,防止髖關節的脫位。 正常情況下,髖關節可以屈曲130-140°,伸展10-15°,當髖關節屈曲活動度小於正常範圍,就可能會導致下蹲困難。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 疼痛 由於髖關節炎等疾病導致髖關節處出現疼痛,從而限制髖關節的活動。
  • 髖關節的體格檢查
    【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姿勢步態、跛行、鴨步、呆步、剪刀步態 畸形、肢體短縮、內收外展旋轉畸形臀肌有無攣縮、臀部有無瘢痕,竇道,寒性膿腫,骨性隆起,恥骨或閉孔部異常骨隆起可能是髖關節前脫位
  • 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髖關節,由髖骨的髖臼與股骨頭構成。髖臼緣附有關節盂緣。使髖關節囊厚而緊張,周圍有韌帶加強,其中最強大的是前方的髖股韌帶,它有限制髖關節過伸的作用。當髖關節屈曲90°及處於內收內旋位時,股骨頭只有一半在髖臼內,另一半僅為關節囊及髖韌帶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