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的體格檢查

2021-03-05 脊椎健康聯盟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脊椎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spine666

【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姿勢步態、跛行、鴨步、呆步、剪刀步態 

畸形、肢體短縮、內收外展旋轉畸形

臀肌有無攣縮、臀部有無瘢痕,竇道,寒性膿腫,骨性隆起,恥骨或閉孔部異常骨隆起可能是髖關節前脫位

股三角區應注意有無包塊,其性質如何,區分疝氣和寒性膿腫

骨盆是否傾斜(皮紋是否對稱、雙髂前上棘連線是否水平)


髖關節滑液囊

髂恥囊:80%與關節腔相通

臀大肌轉子囊

臀大肌股骨囊

臀大肌坐骨囊

有助髖關節運動,減少磨擦。常發生非感染性炎症。

髖關節神經支配

1、上述的神經為感覺支,與膝關節感覺支同源。

2、由於髖關節多神經支配,治療髖關節痛症單切除某條神經效果不佳。

活動度

前屈 130-140°

後伸 10-30°

內收 20-30°

外展 30-45°

旋轉 30-45°

骨擦感、異常活動、砂礫樣粗糙感

足跟叩擊試驗:直腿抬高,用拳叩擊足跟,髖部疼痛為陽性。提示髖關節負重部位關節面破壞,且為晚期。足跟叩擊痛不如從外向內叩擊轉子的疼痛出現早。

髂前、後上棘連線與水平線交角是否增大或者減小(正常為5°~10°)

Nelaton線又稱髂坐結節聯線。患者仰臥位,髖關節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結節劃一聯線,正常時此線通過大粗隆頂部。若大粗隆頂部在該線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變化。

Bryant三角:患者仰臥位,自髂前上棘與床面作一垂線,自大粗隆頂點與垂直線作一水平線,再自髂前上棘與大租隆頂點之間連一直線,構成一直角三角形。對比兩側三角形的底邊長度,若一側變短,表明該側大租隆向上移位。 

Shoemarker線:患者仰臥位,雙下肢伸直於中立位,兩側髂前上棘在一平面,從兩側髂前上棘與大粗隆頂點分別連一直線,正常時兩線延長交於臍或臍上中線。若一側大粗隆上移.則延長線相交於臍下且偏離中線。 

「4」字試驗又稱Fabere徵,Patrick徵

患者仰臥,患肢屈髖膝,並外展外旋,外踝置於對側大腿上,兩腿相交成「4」字,檢查者一手規定骨盆,一手於膝內側向下壓,誘發骶髂關節疼痛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勞損、類風溼關節炎、結核、緻密性骨炎

髖關節屈曲孿縮試驗又稱託馬斯(Thomas)徵

患者仰臥,將健側髖膝關節儘量屈曲,大腿貼近腹壁,使腰部接觸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償作用。再讓其伸直患側下肢,若患肢隨之蹺起而不能伸直平放於床面,即為陽性徵。說明該髖關節有屈曲攣縮畸形,並記錄其屈曲畸形角度。

床邊試驗 又稱Gaenslen徵 

患者仰臥位,患側靠床邊使臀部能稍突出,大腿能垂下為宜。對側下肢屈髓、屈膝,雙手抱於膝前。檢查者一手扶住骼髂嵴,固定骨盆,另一手將垂下床旁的大腿向地面方向加壓,誘發骶髂關節處疼痛則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勞損、類風溼關節炎、結核、緻密性骨炎。

伸髖試驗又稱Yeoman試驗 

患者俯臥位,屈膝至90°,檢查者一手壓住患側骶骼關節,一手向上提起患側小腿,誘發骶髂關節處疼痛則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勞損、類風溼關節炎、結核、緻密性骨炎。


蛙式試驗(髖關節屈曲外展試驗)

雙髖關節和膝關節各屈曲90°時,正常新生兒及嬰兒髖關節可外展80°左右。若外展受限在70°以內時應懷疑髖關節脫位,若檢查時聽到響聲後即可外展90°表示脫位以復位。

下肢短縮試驗又稱艾利斯(Allis)徵

患者仰臥,雙側髖、膝關節屈曲,足  跟平放於床面上,正常兩側膝頂點等高、若一側較另一側低即為陽性徵。表明股骨或脛腓骨短縮或髖關節脫位。 

Dupuytren(望遠鏡)徵又稱套疊徵

患者仰臥,檢查者一手握膝,一手固定骨盆,上下推動股骨幹,若覺察有抽動和彈響即為陽性,提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Ortolani和Barlow試驗

Ortolani試驗:將患兒兩膝和兩髖屈至90°,檢查者將拇指放在患兒大腿內側,食指、中指則放在大轉子處,將大腿逐漸外展、外旋。如有脫位,可感到股骨頭嵌於髖臼緣而產生輕微的外展阻力。然後,以食指、中指往上抬起大轉子,拇指可感到股骨頭滑入髖臼內時的彈動,即為Ortolani試驗陽性。

Barlow試驗與Ortolani試驗操作相反,檢查者使患兒大腿被動內收、內旋,並將拇指向外上方推壓股骨大轉子,可再次感到一次彈動。 

提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不穩定髖

單腿獨立試驗又稱屈德倫堡(Trendeienburg)徵

此試驗是檢查髖關節承重機能。先讓患者健側下肢單腿獨立,患側腿抬起,患側臀鄒襞(骨盆)上升為陰性。再讓患側下肢單腿獨立,健側腿抬高,則可見健側臀皺襞(骨盆)下降,為陽性徵。表明持重側的髖關節不穩或臀中、小肌無力。任何使臀中肌無力的疾病均可出現陽性徵。 


髖關節撞擊試驗Hip Impingement Test 

前方撞擊試驗:患者仰臥位,當髖關節被動屈曲接近90°並內收、內旋時產生劇烈疼痛即為前方撞擊試驗陽性,亦稱屈曲-內收-內旋試驗(FADIR),由於屈曲和內收導致股骨頸和髖臼前內側緣接近,額外的內旋在盂唇上產生剪切力,當有軟骨或關節盂唇損害時便產生劇烈疼痛。

後方撞擊試驗:患者仰臥位,患肢從床緣自由垂下,儘量後伸並外旋髖關節,產生疼痛為後方撞擊試驗陽性。由於髖關節後伸而使股骨頸與髖臼後外側緣接近,再加上外旋的剪切力,便會導致損傷的軟骨或盂唇產生疼痛。  

髂脛束試驗(Ober徵)

患者健側臥位,健側屈髖屈膝,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踝,屈患髖膝達90O後,外展大腿並伸直患膝,大腿不能自然下落,並可於大腿外側觸及條索樣物;或患側主動內收,足尖不能觸及床面,為陽性,提示髂脛束攣縮


恐懼試驗 apprehesion test

患者仰臥位,伸髖關節,患肢外展並外旋,產生不適或不穩定的感覺,說明股骨頭前方缺乏髖臼的覆蓋,用來檢查髖關節的前方不穩定。

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然後讓患者做蹬自行車的動作,檢查者在大粗隆後外緣觸診,如出現大粗隆處疼痛提示外展肌無力,壓痛最常見的部位位於臀中肌的後緣。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傳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肩關節、髖關節體格檢查(視診、觸診、動診,體格檢查)
    Galeazz測試,兩側足跟在體格檢查床上併攏,檢查者確定腿長不等是發生在膝蓋之上或之下。脛骨縮短導致受累側膝蓋低於對側,股骨縮短導致膝關節位置更靠近近端。Nelaton線,大轉子應位於髂前上棘和坐骨結節的連線或下方。通過使股骨頭相對於髖臼和關節囊的移動來簡單地評估髖關節疼痛。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手放在患者下肢上,輕輕對髖關節實施內旋和外旋。
  • 體格檢查講義——胸部視診
    胸部視診—胸壁視診胸壁視診檢查(須口述檢查內容)(2分)(一
  • 髖關節脫位檢查方法
    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寶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用X光確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 收藏帖 | 「肩 髖 膝 踝」 4大關節體格檢查,乾貨速取!
    Galeazz測試,兩側足跟在體格檢查床上併攏,檢查者確定腿長不等是發生在膝蓋之上或之下。脛骨縮短導致受累側膝蓋低於對側,股骨縮短導致膝關節位置更靠近近端。Nelaton線,大轉子應位於髂前上棘和坐骨結節的連線或下方。通過使股骨頭相對於髖臼和關節囊的移動來簡單地評估髖關節疼痛。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手放在患者下肢上,輕輕對髖關節實施內旋和外旋。
  • 「肩、髖、膝、踝」 4大關節的體格檢查
    Galeazz測試,兩側足跟在體格檢查床上併攏,檢查者確定腿長不等是發生在膝蓋之上或之下。脛骨縮短導致受累側膝蓋低於對側,股骨縮短導致膝關節位置更靠近近端。Nelaton線,大轉子應位於髂前上棘和坐骨結節的連線或下方。通過使股骨頭相對於髖臼和關節囊的移動來簡單地評估髖關節疼痛。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手放在患者下肢上,輕輕對髖關節實施內旋和外旋。
  • 體格檢查 · 腹部應該這樣檢查
    檢查振水音:手指連續衝擊上腹部或左右搖動上腹;96. 廣泛叩診腹部:從左下象限開始,逆時針叩診四個象限,一般情況為鼓音;97. 叩診肝界:在右鎖骨中線從肺清音區(一般第二三肋間)向下叩診,至出現濁音時,為肝上界,從其平面向上叩診至出現濁音時,為肝下界,一般右鎖骨中線肝濁音間界為9~11 cm;98. 檢查肝膽有無叩擊痛;99.
  • 什麼是乳房體格檢查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體格檢查的意義乳房體格檢查主要是通過視診及觸診來檢查乳房的形態、乳房皮膚表面的情況、乳頭乳暈的情況、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情況,最後,勿忘記區域淋巴結檢查及全身檢查。二、乳房體格檢查包括(1)乳房形態:需檢查乳房外觀、大小及位置是否對稱。
  • 老年人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警惕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解主任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進行了體格檢查,認為張老伯大腿根部疼痛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結合X線檢查結果,診斷張老伯患的是「」髖關節炎骨性關節炎」。 1、什麼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據解主任介紹,髖關節由圓形的股骨頭和球窩狀的髖臼構成,周圍附有強大的關節囊和肌肉群。
  • 五蓮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開展新項目—新生兒髖關節篩查
    新生兒髖關節篩查能讓危害寶寶健康的疾病被及時發現,若能對這些疾病早期幹預治療,寶寶就能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那麼,寶爸寶媽的問題來了,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新生兒髖關節篩查真的有必要嗎?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是描述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發育性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的統稱,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包塊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及髖關節脫位。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率新生兒髖關節不穩定:0.5—1%嬰兒典型髖關節發育不良:0.1%輕度發育不良:為數眾多,成年後容易導致髖關節退行性變。
  • 眼瞼手術的術前評估-----體格檢查(眼周檢查)
    眼瞼手術前的體格檢查
  • 骨科常用的體格檢查——腰背部
    體格檢查是所有骨科醫師必須熟練的基本功,正確查體能夠幫助醫師做出更加準確的診斷。
  • 收藏丨脊柱及四肢關節體格檢查
    5.髖關節過伸試驗,又稱腰大肌孿縮試驗:方法:患者俯臥位,患側膝關節屈曲90°,檢查者一手握其踝部將下肢提起,使髖關節過伸。若骨盆亦隨之抬起.即為陽性徵。意義:髖關節不能過伸。腰大肌膿腫及早期髖關節結核可有此體徵。
  • 體格檢查講義——胸部觸診
    胸部觸診——胸廓擴張度胸廓擴張度(前)檢查(須報告檢查結果)(2分)
  • 孩子突然跛行,一定要重視,要檢查下髖關節了
    然後醫生再仔細檢查,孩子腿、腳上有沒有腫塊、瘀青,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有沒有活動受限?然後根據病史和體檢得出初步診斷。當然,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任何陽性病史和體徵。骨科醫生會說,孩子可能是髖關節滑膜炎,再觀察、觀察,過幾天就沒事了,家長問需要不需要拍片子?
  • 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常用體格檢查
    其中,神經電生理檢查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然而在日常的門診初診中,體格檢查(體徵)對於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的初步診斷極為重要。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的體格檢查主要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的感覺檢查和運動檢查:感覺異常、痛覺麻木、大魚際萎縮、拇指外展無力、Tinel 徵(神經叩擊試驗)陽性、Phalen 徵(屈腕試驗)陽性等。
  • 腹部體格檢查一般是怎樣的呢?4個過程,一步一步來
    那麼,腹部體格檢查一般是怎麼樣的呢?腹部體格檢查是怎樣的?1、第一步就是要視診,通過這個方法觀察腹部外形,沒有疾病的話腹部外形相對平坦對稱。腹水、胃腸脹氣或巨大卵巢囊腫等多見於瀰漫性全腹膨隆,腫塊或腫大的臟器等常見於局部膨隆,惡病質及嚴重脫水多見於腹部凹陷如舟狀者,一些手術瘢痕收縮常見於局限性凹陷。
  • 體格檢查全身體格檢查:一般檢查(四)
    ①深部滑行觸診:檢查者以併攏的右手食、中、無名指末端逐漸觸向腹腔內臟器或包塊,在被觸及臟器或包塊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動觸摸,以探知臟器或包塊的形態和大小。  ②雙手觸診:檢查者將左手置於被檢查臟器或包塊的後腰部,並將檢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這樣除可起固定作用外,同時又使被檢查臟器或包塊更接近體表,以利於右手觸診。
  • 體格檢查:腹部 視觸叩聽 執業醫師 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總原則1、按順序大順序:一般-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神經四肢小順序:每一個板塊,通常都是視觸叩聽的順序哦2、按步驟準備(病人+醫生)- 操作(邊操作適當解說) - 報告結果與致謝體格檢查腹部 執業醫師和助理考試參考視頻兩部第一部是美女表演者經典、專業、準確因為還有很多女同學希望是帥哥來表演操作好不容易又找了一個帥哥老師來表演腹部體格檢查第二部參考視頻2020年
  • 2019年臨床實踐技能體格檢查與基本操作技能-胸部觸診、胸部扣診
    例9 體格檢查考試項目:請指出語音震顫檢查(口述檢查內容)患者準備   告知被檢查者檢查內容,取得同意;   被檢查者體位取仰臥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或背部。  例10 體格檢查考試項目:請指出胸膜摩擦感檢查(口述檢查內容)患者準備
  • 寶寶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寶寶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醫生,我家寶寶兩條腿紋路不對稱,我們那裡體檢醫生說有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會影響寶寶走路,變成長短腿,這是真的嗎?不就是寶寶吃的胖點,兩條腿上的褶子不一樣嗎?有這麼嚴重?」經常會有家長諮詢類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