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愛喝拿鐵的中國人,如何許咖啡一個未來-虎嗅網

2021-01-07 虎嗅APP


1892年春天,在越南中部長山山脈的邦美蜀小城,一棵健壯的小樹苗被連根拔起,隨後踏上了一千多公裡的北上旅程。當它抵達雲南大理朱苦拉村時,葉子已經無精打採,但飽受咖啡因缺乏之苦的法國傳教士田德,還是抱著僥倖心理,把它小心翼翼地種在了教堂的後牆邊。


就這樣,咖啡樹第一次扎進了中國的土地。彼時,越南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而咖啡在中國還極為稀罕。如今,117年過去了,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六大咖啡產地,但咖啡文化在中國仍難言紮根。


在咖啡的世界叢林裡,中國依然是一頭沉睡的猛獅。儘管咖啡也被資本寵幸、吹上了網際網路的風口,推出過許多款蓋澆飯的肯德基也推出了現磨咖啡,喝杯咖啡在北上廣深的職場收穫了比吃頓飯更高的答覆率。但用專業分析師更為客氣的表述來定性,中國仍然不是一個典型的咖啡消費市場。


中國咖啡的進口情況,與全球老二的經濟地位極為不相稱。


從進口量上看,根據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數據,2017 年,中國咖啡進口量 15.5 萬噸,在全球排位第8位。


從進口金額上看,根據 World’s Top Exports 數據,2017 年中國咖啡進口額 5.2 億美元,在全球排位第 14 名。 


從進口增速看,也並不平穩。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中國咖啡生豆的進口,從2010年到2015年接近現實翻番,但真正跳躍式增長發生在2016年這一年,但很快,到了2017年出現「見頂」的情況,而2018年的進口量出現了輕微的下滑。






若從人均消費看,中國的咖啡消費也只是剛剛起步。


按照券商申萬宏源較為樂觀的測算,以城鎮就業人口而非全國人口為統計對象,中國城鎮職工平均每年消費的咖啡約為20杯,大概相當於美國(約388杯)的二十分之一和日本的十四分之一(約280杯)。


這種統計口徑的背後邏輯,等於間接承認了咖啡在中國的消費人群特徵的兩個關鍵詞:城市和上班族。但並非所有的市場空白都意味著可以現實指數級增長,咖啡市場是否會成長為一個巨大的藍海,還依賴於對中國消費者對其需求。


回到消費者,人們飲用咖啡,主要基於兩點需求:


其一是生理需求。


由於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細胞,興奮大腦皮質,使人提高警惕性、情緒激昂、降低睡意並減輕疲勞,維持持久的工作能力。亦能提高身體基礎代謝,抗老化,具有利尿作用,並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甚至咖啡因還可以縮短人的反應時間並提高反應能力,而被奧運會被列為運動員違禁品。


咖啡第一個挑戰中國人的是味蕾,一杯美式入口所裹挾而來的第一絲焦苦,就打敗了99%的中國人,南方人覺得聞到了燒糊了鍋巴味,北方人仿佛被煙囪嗆到了嗓子眼。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 Panel在2018年所作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人最愛喝拿鐵。其實喜歡咖啡加奶的絲滑的還有法國和英國,在法國和英國最受歡迎的咖啡種類大多都會加入牛奶。


但在中國,咖啡還面臨著一個幾乎無法被打敗的競爭對手——同樣可以幫助提神的還有茶葉。作為茶葉的故鄉,在五環外的下沉市場,在過去數千年裡,人們習慣了茶葉來提神,抵禦辛苦勞作的疲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人種植了全球近六成的茶葉,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茶葉消費國(212.4萬噸)。


好的一面是,咖啡與茶的繁榮似乎可以共存。茶葉消費和咖啡消費儘管功能類似,但彼此替代效應並非絕對,一個咖啡愛好者可能同時也愛喝茶,例證來自位於亞歐大陸東西端的兩個島國。


日本與中國類似,飲用茶葉的歷史超過千年,而咖啡的流行不過數十年。咖啡在日本的流行始於二戰後,這裡面既有明治維新的啟蒙,但更多的與美佔時期所植入的咖啡文化密切相關。因此,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成了當下日本咖啡的主力,但消費者群體趨於老化的特點,促使日本的咖啡從業者思考如何吸引年輕人。


另一個例子則是英國,英國茶飲協會(Tea and Infusions Organisation)的調查數據顯示,大不列顛舉國上下每年喝掉600億杯茶,相當於人均每天喝三杯。根據研究機構Allegra Strategy的數據,2017年,英國新開了643家咖啡店,是歐洲咖啡店數量增長最多的國家。BBC報導稱,2017年,英國人總共在咖啡上花費了63億英鎊,相比在飲茶上花費的只有15億英鎊。當然,費用花銷的真相是,茶葉更耐喝:每一杯咖啡平均需要消耗10克的烘焙研磨後咖啡豆,而每一杯茶平均消耗3克的茶葉。


其二是社會需求。


如果茶館在中國古代所起到的休閒和信息樞紐的功能,咖啡館在西方社會同樣扮演了類似的角色,而且還與文學、新聞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海明威在巴黎丁香園咖啡館(171 Boulevard du Montparnasse, Paris)寫完了《太陽照常升起》,直到今天這家店裡還保留著一張海明威之椅。


咖啡館當初所起到的溝通和交流的意義,所扮演的寫字樓、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角色,在2019年的今天,其實已經被網際網路所大大削弱,人們已經可以用幾乎零成本的方式建立聯繫,這是未來制約咖啡館想像力的一大瓶頸。


事實上,咖啡館正在經歷有史以來的最大衝擊。據美國彭博社報導,星巴克CEO凱文 · 詹森 ( Kevin Johnson ) 在2018年底發送的公司郵件中提到:將調整公司組織架構以及從高層開始裁員;同一年,英國老牌連鎖Costa咖啡為可口可樂所收購,估價51億美元。當然,咖啡館和書店這對難兄難弟已經開始抱團取暖。那仍然無法迴避那個根本性的問題:今天的咖啡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就是愛喝拿鐵咖啡?
    輕輕喝一口,會有一股綿密的感覺,即使咽下後,還會有些許細沫在你嘴唇上纏綿。你知道,中國人究竟有多愛這樣的拿鐵嗎? 目前中國的咖啡消費增長迅速。 在研究中最常用來當作是苦味鑑定劑的丙硫氧嘧啶、奎寧、咖啡因中,對丙硫氧嘧啶、奎寧這兩種苦味敏感度越高的人,咖啡的飲用量越小,對咖啡因苦味敏感度較高的人,更有可能是重度咖啡愛好者。 而研究還發現,我們對這三種苦味成分的敏感性很可能是由我們的遺傳基因所決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基因讓你愛拿鐵。
  • 中國人愛喝咖啡嗎?
    中國人愛喝咖啡嗎?也許他們更愛喝茶。如今,總體來看,中國消費掉的咖啡豆還沒有生產出來的多。2016年,中國生產了16.03萬噸咖啡豆,位居世界第12名,但消費量只有12.81萬噸,位居世界第19名。但要說誰是咖啡的忠實擁躉,當代年輕白領們一定算是其中一員。
  • 澳男教你如何用咖啡識人!喝濃縮咖啡的最有禮貌,喝拿鐵的太幼稚
    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曾就「澳洲人對咖啡的選擇」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發現,43%的澳洲人最愛喝的咖啡是Latte(拿鐵);24%的澳洲人最愛喝的咖啡是Flat White(馥芮白咖啡);19%的澳洲人最愛喝的咖啡是Cappuccino(卡布奇諾);剩下14%的澳洲人對咖啡的選擇各不相同
  • 如果你不愛喝咖啡,可以來試試抹茶拿鐵
    如果你不愛喝咖啡,那麼可以試試抹茶拿鐵。如果你愛喝咖啡,那你一定更愛抹茶拿鐵!如果你喜歡綠茶和抹茶,那你更要試試抹茶拿鐵。如果你喜歡牛奶,又喜歡喝起來有深度的飲品,更要試試抹茶拿鐵。話說在日本,抹茶拿鐵深受大家喜愛!
  • 喝了這麼多年的拿鐵,究竟是咖啡還是奶?
    拿鐵是義大利語「Latte」的音譯,本意指的是牛奶、鮮奶。我們通常在咖啡館所說的拿鐵,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拿鐵咖啡。說起拿鐵,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拿鐵咖啡,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與牛奶的經典混合。其實,拿鐵(Latte)在義大利語裡是「牛奶」的意思,如果你點一杯「拿鐵」,那麼服務生只會給你上一杯牛奶。
  • 喝到「假」咖啡,後果絕不僅是變胖,中國人真的那麼需要咖啡嗎?
    王芮在進入現在這家公司之前總愛喝玫瑰茶、桂花茶,但是,她加入新公司後發現,一個部門一共4個人,就有3個人愛喝咖啡。這也印證了一項研究結果,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喜歡喝咖啡,那你可能會喝得更多。咖啡,從不愛到愛,僅僅需要一個人帶你入坑。愛上咖啡,依賴上咖啡因愛上咖啡需要一個由頭,除了他人的引導,更重要的還有自身的切實需求。
  • 她在全國星巴克喝的抹茶拿鐵都有咖啡!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shot君正在吧裡做飲品,一位顧客將喝了一半的飲品端到我的面前非常生氣地說:「你們的抹茶拿鐵怎麼不含咖啡啊?」shot君注意到顧客臉上的表情和不耐煩的語氣,就急忙放下手裡做了一半的飲品去給顧客解釋。只聽這位顧客說到:「我在全國星巴克喝的抹茶拿鐵都是有咖啡的,怎麼到了你們店兒就成奶茶了呢?」
  • 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他認為,在中國未來的咖啡市場中,門店形態只有兩種:要麼是像星巴克或中石化的易捷咖啡這樣已經擁有強大門店網絡基礎的,要麼就是非常小而美的精品咖啡館——做介於兩者之間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品牌,很難。咖啡正在逃出咖啡館,以一種更無孔不入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速溶粉被升級,豆子被更嚴格地挑選,更精品化的咖啡零售品保證睏倦的人隨時隨地能喝上一杯來提神。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他認為,在中國未來的咖啡市場中,門店形態只有兩種:要麼是像星巴克或中石化的易捷咖啡這樣已經擁有強大門店網絡基礎的,要麼就是非常小而美的精品咖啡館——做介於兩者之間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品牌,很難。咖啡正在逃出咖啡館,以一種更無孔不入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速溶粉被升級,豆子被更嚴格地挑選,更精品化的咖啡零售品保證睏倦的人隨時隨地能喝上一杯來提神。
  • 95%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頭部選手拓展咖啡產品邊界
    至於咖啡館裡頭坐著的人,大部分都瞄準了環境,不是商務會面就是自習辦公。   於是,當咖啡真正變成日常飲用品,什麼樣的路徑才能讓從前不愛喝咖啡的中國人接受這杯帶著明顯酸苦風味的「中藥」?張洪基透露了一個業內數據:把目光放到全國市場的話,大約有95%的中國人喝不來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全球鋒報 | 中國人喝咖啡有什麼不同?
    從義大利濃縮咖啡到越南用蛋黃和煉乳做成的咖啡,無論你在哪裡醒來,總能找到你最愛的那一款。 即便在中國這個以「茶文化」著稱的國家,咖啡也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對那些尚在探索花花世界的00後來說,咖啡是象徵成熟的「新大陸」;對那些埋頭苦讀的90後來說,咖啡是提神醒腦的「精神毒品」;對那些久入職場的80後來說,咖啡更是叱吒風雲的「作戰利器」。
  • 如何製作分層的拿鐵咖啡?
    說到咖啡,我們就會想像到一杯完美的分層咖啡,令人印象深刻。驚人的視覺效果,讓愛喝咖啡者對咖啡欲罷不能。那麼本期就給大家介紹如何製作分層的拿鐵咖啡,讓您做成的咖啡也給別人帶來完美的視覺效果。要想做成一杯成功的分層拿鐵咖啡,首先要了解它所形成的原理。據科學發現它是一個稱為雙擴散對流的過程,這與在海洋中形成層的現象相同。
  • 【如何衝出一杯完美的掛耳咖啡&拿鐵&雪頂巧克力拿鐵】一個視頻全知道~
    很多朋友買了我家的掛耳咖啡後都在問如何衝出一杯好喝的咖啡想喝拿鐵或者其他花式咖啡怎麼製作呢?來啦,一個視頻全知道掛耳咖啡所用的咖啡粉末是由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研磨而成的掛耳咖啡是能夠最大限度保留咖啡原有的風味一般是熱萃取因為會有咖啡渣所以,要有濾袋!掛耳咖啡衝泡法類似於手衝咖啡但不像手衝咖啡這麼麻煩
  • 給我一杯拿鐵咖啡,不要牛奶!
    在國內你點一杯拿鐵,國人咖啡師會默認為您做一杯咖啡拿鐵,也會有顧客點到一杯抹茶拿鐵,居然沒有一滴咖啡在裡面???    是的,親愛的,可抹茶拿鐵完全不含任何咖啡。    拿鐵原名latte,實意為牛奶,抹茶拿鐵其實就是抹茶味道的牛奶.
  • 摩卡、拿鐵、卡布奇諾……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
    而咖啡本身,品種也是多的去了,意式咖啡、美式咖啡、卡布奇諾、摩卡、拿鐵......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本周播出的《家屋室的主人》第一期節目中,咖啡界的專業人士就給出了我們答案,接下來就教您如何挑選適合不同口味的咖啡品類。
  • 拿鐵、卡布奇諾、摩卡咖啡有什麼區別 拿鐵咖啡製作 卡布奇諾咖啡
    前街咖啡發現每個剛開始喝咖啡的小夥伴都會來問卡布奇諾、摩卡咖啡、拿鐵咖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講講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新手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首先我們來看這三款咖啡如何製作,首先都是得先萃取濃縮咖啡,前街咖啡自用的是向日葵暖陽拼配咖啡豆。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慣苦咖啡
    他認為,和茶飲賽道相比,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邏輯是相反的——強調豆子的產地、強調精品咖啡館的調性,賣咖啡的時候還在不斷地教育消費者:喝某種咖啡是更專業的,某種單品豆是更好的。 三頓半強調,此次發售的產品為Demo版,未來還將繼續更新迭代。鷹集、永璞等品牌則都推出了融入茶風味的「茶咖」凍乾粉。 已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超1萬家奶茶門店的蜜雪冰城,也在今年開始做自己的咖啡業務線——名為「Lucky Cup幸運咖」的咖啡品牌,主打平價現磨咖啡,價格非常便宜,美式5元、拿鐵6元。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虎嗅網
    於是,當咖啡真正變成日常飲用品,什麼樣的路徑才能讓從前不愛喝咖啡的中國人接受這杯帶著明顯酸苦風味的「中藥」?張洪基透露了一個業內數據:把目光放到全國市場的話,大約有95%的中國人喝不來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喝杯咖啡還要被徵收「拿鐵稅」…
    ,並且鼓勵消費者自帶杯子喝星巴克!今年4月22日地球日,星巴克為了響應地球日發起的環保行動,減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還舉辦了自帶杯子免費喝咖啡的活動。 後面英國政府研究發現,提供咖啡補貼對咖啡愛好者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對外帶咖啡杯進行徵稅卻可以提高他們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畢竟誰也不想每天付出額外的費用買咖啡。 就在前天(11月6號)愛爾蘭也在醞釀出臺一項名為「拿鐵稅」的環保稅,沒錯,喝杯咖啡還要被徵收「拿鐵稅」!! 據了解,在愛爾蘭,牛放屁是要收稅的。
  • 火遍INS的咖啡 | 你喝過不同顏色的拿鐵咖啡嗎?
    AIC COFFEECaffè Latte拿鐵拿鐵,亦稱拿鐵咖啡(Caffè Latte)是諸多義大利式的拿鐵咖啡中的一種,因為拿鐵(latte)在義大利語意思是鮮奶,所以若是你身處義大利,記得不要只對咖啡店店員說你要一杯Latte,不然你會得到店員狐疑的眼神以及一杯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