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裝裱離不開漿糊,好漿糊才能裱好畫,教你手工古法製作漿糊

2020-12-12 丞暘文化

古人曾謂:「三分畫七分裱」、「人靠衣裝,馬靠鞍」,好的裝裱,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其用意均是在闡述裝裱藝術的重要性,其中裝裱最重要的材料就是宣紙和漿糊。

關於漿糊的製作,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論裝背褾軸》,就有「凡煮糊必去筋,稀緩得所,攪之不停,自然調熟。餘往往入少細研薰陸香末,出自拙意,永去蠹而牢固,古人未之思也」;明代周嘉胄就在《裝潢志》就有關漿糊使用的說明,「表之於糊,猶墨之於膠,墨以膠成,裱以糊就。膠用善則靈液清虛,糊用佳則卷舒溫適。調用之宜、妍媸攸賴」;漿糊使用得當,好漿糊才能裱好畫,確實如此

漿糊製作主要分為洗粉、衝制、使用前的調配等階段。下面我們就以裝裱大師蘇邵敬老師的漿糊製作為案例,詳細介紹如何進行手工古法製作漿糊

關於蘇老師漿糊製作的更詳細步驟,可以參照:書畫裝裱用漿過程煮漿記等相關資料。丞暘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交流中心,開展了傳統手工裝裱、書法、國畫、篆刻、國學等相關的課程,歡迎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裱以糊就——淺談書畫裝裱中的漿糊
    裱畫的工序中有一個步驟是裝裱者首先要掌 握的,也是裝裱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這就是打漿 糊。漿糊的製作和運用,在裝裱過程中佔據著十分 重要的位置,可以這樣講,裱件的質量如何,很大程 度上取決於漿糊的運用,人們關注的怎樣使裱件既 黏合牢固又柔軟平整,且能防蟲、防黴。就包括漿糊 的製作與運用兩方面。
  • 用石花菜做漿糊裝裱書畫
    本屆文博會上,他代表湛江45號美術館展示傳統手工裝裱修復技藝,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傳統手工裝裱的技藝與魅力,每天都吸引了許多書畫愛好者和收藏家前來觀摩和諮詢。    一張桌子上擺著一盤乳色漿水和幾把裝裱工具,羅偉軍現場演示手工裝裱技藝。只見他將畫心正面朝下,平放裱臺,用噴壺向畫心噴灑清水,然後用排筆攪動漿水,然後給畫心上漿、上託紙、上牆,動作乾淨利索,一旁的觀眾早已躍躍欲試。
  • 裝裱書畫:為什麼要用傳統漿糊,而不用膠膜機裱?
    後來隨著書畫裝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在書畫作品四周鑲嵌綾絹等絲織品裝飾外緣,並在背面託紙使其加固定型的完整裝裱工藝。經過裝裱後的書畫作品平整堅挺,易於舒捲張掛,且方便收藏和流傳。同時,裝裱工作者根據書畫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構思品式、搭配鑲料,使裝裱藝術所具有的造型美、結構美和裝飾美與書畫作品有機結合,達到珠聯璧合的效,作品也因此得到烘託和升華。
  • 漿糊小記
    尤其修裱一些脆弱並韌性很差的紙張時,漿糊的品質非常關鍵。一般來說,小麥澱粉製成的漿糊變質後應當摒棄,不宜再用。然而在日本裝裱界,卻專門利用其發酵的特性,製作一種特殊的「古糊」。古糊也稱「陳糊」,通常選在一年中最冷的大寒時節製作。先用小麥澱粉熬出漿糊,趁熱倒入大缸中,再注入冷水沒過漿糊,蓋上缸蓋,放置地窖內。任缸中漿糊充分發酵,長出厚厚的黴菌層。
  • 裝裱南北派:一碗漿糊有沒有麵筋,竟是書畫「保質期」的關鍵?
    傳統書畫是東方藝術瑰寶,裝裱工藝則是保護瑰寶的必要手段,它能使大量漢魏晉書畫真跡有幸「穿越」到唐宋乃至今日不損,讓我們一飽眼福之外,也為藝術傳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關於書畫作品的傳承與保護,清朝鄒一桂曾言:裝潢得法,亦貴珍藏。他指出書畫作品的「保鮮」應著重「裝裱」技法和「珍藏」環境,而裝裱工藝作為最本質的保護手段,尤為重要,會直接影響書畫作品的保質期。
  • 古代書畫「保質期」有多長?一碗漿糊有沒有麵筋是關鍵因素
    關於如何能夠保護好這些瑰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裝裱來保護。因為有了裝裱的工藝能夠讓這些字畫保留更長的時間,而且還能夠讓這些作品保留完整。裝裱工藝是為藝術傳承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於書畫作品最講究的就是裝裱,因為裝裱工藝的好壞會直接對書畫的紙張的保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裝裱,從風格和工藝來分,大體可分為很多種派別,但從地域上分,就只有兩種,一個是南派一個是北派。
  • 工筆畫怎麼裱紙及成畫的裝裱
    一、裝裱1、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
  • 工筆畫怎麼裱紙 及成畫的裝裱
    一、裝裱 1、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 基礎 | 工筆畫怎麼裱紙 及成畫的裝裱
    一、裝裱1、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3)找一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一樣大,用來做襯紙。
  • 手工書畫裝裱是如何煉成的,一人簡說
    手工書畫裝裱,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裝裱也叫「裝磺,「裝池」,「裱背」等等,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碑帖)的技術。裝裱是一份非常苦的工作。手工裝裱對中國傳統書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優秀的手工書畫裝裱匠人,不只是僅僅會裝裱,他一定會修補書畫。簡介裝裱手工書畫裝裱,是中國傳統裝裱技藝,早在15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 當代工匠丨裝裱匠人如何為字畫做「嫁衣」?
    裝裱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工藝,裝裱過後的書畫作品便於保存、流傳和收藏;裝裱也是一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書畫作品因其墨色的膠質作用,畫面多皺摺不平,經過託裱畫心,使之平貼,再配以相應的綾絹,裝裱成各種形式的畫幅,才能使筆墨、色彩更加豐富突出,增添作品的藝術性。
  • 90後女孩熱衷手工裝裱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書畫與裝裱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尤其是傳承千年的手工裝裱,更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瑰寶。隨著機器裝裱的快速發展,如今阜陽市從事手工裝裱行業的人越來越少,尤其缺乏年輕力量的補給。然而,90後程程卻熱衷手工裝裱,並且一學就是10多年。
  • 傳統手工裱畫藝術的糨糊技藝
    一、關於裝裱書畫運作過程中的治糊問題漿糊是裱面不可缺少的粘合材料,目前在字畫裝裱過程中所使用的漿糊均是以澱粉為主,澱粉漿糊具有較好的浸潤性、粘附性、成膜性和可逆性,是整個裝裱工藝中的一項關鍵的材料,其質量的好壞是直接影響裱件的優劣,裱件的要變、蟲蛀、空殼、翹曲變形無不與之有關,因此
  • 如何裝裱字畫,這些字畫裝裱知識你知道嗎
    字畫在我國古代就有著裝飾和收藏鑑賞的作用,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藝術鑑賞能力也有所增強,字畫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要知道,字畫由畫家完成之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裝裱,那麼你知道如何裝裱字畫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字畫裝裱步驟並且欣賞幾幅已經裝裱好的名家字畫。
  • 美院油畫研究生搶分書畫裝裱市場一杯羹
    昨天,剛從學校趕回小洲藝術村的廣州大學油畫系研究生林友,還沒顧上歇息,就馬上系好圍裙、操起毛刷,與店裡的3名專職裱畫師一起,給客戶早上送來的幾幅山水畫託底。    去年11月份以來,由他一手創辦的「小洲裱畫」工作坊,在不到三個季度的時間裡,就已經接到3000多幅書畫作品的裝裱訂單。按照他們此前在客戶面前許下的承諾,純手工、高質量地完成這批訂單,幾乎用盡了自己的所有可支配時間。
  • 八味中藥在書畫裝裱中的妙用 我在國博修文物
    比如,在書畫修復裝裱制糊時,加入中藥不僅能使裝裱後的書畫粘性增加,而且具有脫水、防潮、避蟲等功效。裱畫依賴漿糊的粘性,漿糊用得恰到好處,書畫在捲起和舒展時都會平滑柔軟。   本文就來說說八味中藥在書畫修復裝裱中的應用。
  • 一分鐘教你學會託畫,不裝裱也能保存好心愛的書畫作品
    相信很多熱愛書畫的朋友在畫出一幅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之後一定都是想要好好保存的,而由於中國畫的紙張特殊,如果保存不當很容易就會有折損,但是又不能每幅畫都進行裝裱,那怎麼辦呢?託畫是裝裱畫的第一步,託過的畫也更好保存,而且這個步驟我們自己就可以在家完成。
  • 裱畫記《三》—裝裱款式--手卷
    手卷的裝裱分為大鑲和小鑲兩種形式。大鑲手卷比較複雜,其引首,畫芯和託尾三部分都鑲以「綾圈」中,並與天頭一起以隔界相連接。可見周嘉胄不贊成以絹綾裝裱手卷,只因「不數年便脫」。但採用紙鑲,雖具永不脫之優點,卻又有不甚牢固和「無華」之弊。以絹綾鑲的書畫裱件的確比紙鑲的書畫裱件更容易脫落,或出現綾絹與託紙分離的現象。這是因為綾絹與紙相託或鑲接不及紙與紙相託或鑲接牢固的緣故。但這並非是絕對的,亦有百年以上綾絹鑲的書畫裱件至今不脫者。分析書畫裱件脫落的原因,一是由於漿糊用量較少,或粘度不夠。
  • 人靠衣裝,畫要裱裝,認識書畫手工裝裱的種種好處……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人靠衣裝、馬靠鞍裝、佛靠金裝、畫靠裱裝」,書畫作品也是這樣,經過裝裱後的書畫作品平整堅挺,易於舒捲張掛,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也只有裝裱之後的作品,才能發揮作品最大的效果。
  • 巧用書畫裝裱治療破損書畫
    書畫裝裱是中國獨有的工藝,「三分畫,七分裱」的說法說明了裝裱對於書畫保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