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謂:「三分畫七分裱」、「人靠衣裝,馬靠鞍」,好的裝裱,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其用意均是在闡述裝裱藝術的重要性,其中裝裱最重要的材料就是宣紙和漿糊。
關於漿糊的製作,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論裝背褾軸》,就有「凡煮糊必去筋,稀緩得所,攪之不停,自然調熟。餘往往入少細研薰陸香末,出自拙意,永去蠹而牢固,古人未之思也」;明代周嘉胄就在《裝潢志》就有關漿糊使用的說明,「表之於糊,猶墨之於膠,墨以膠成,裱以糊就。膠用善則靈液清虛,糊用佳則卷舒溫適。調用之宜、妍媸攸賴」;漿糊使用得當,好漿糊才能裱好畫,確實如此
漿糊製作主要分為洗粉、衝制、使用前的調配等階段。下面我們就以裝裱大師蘇邵敬老師的漿糊製作為案例,詳細介紹如何進行手工古法製作漿糊
關於蘇老師漿糊製作的更詳細步驟,可以參照:書畫裝裱用漿過程煮漿記等相關資料。丞暘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交流中心,開展了傳統手工裝裱、書法、國畫、篆刻、國學等相關的課程,歡迎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