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裝裱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裝潢工藝,它是隨著國畫和書法藝術的發展而產生的,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國書畫家根據本民族的習慣,使用我國特有的純絲織品和各種棉性紙張書寫作畫,這些材料大都質地纖薄柔軟,一經書畫則會產生褶皺,既不能張掛觀賞,也不便收藏,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書畫作品會逐漸散失絕傳,使後人無法領略到其書法墨跡及丹青妙筆。
為此,古人開始尋求將書畫墨跡珍藏下來流傳於世的方法。起初,古人只是將書畫簡單的加厚、加固,即在書畫作品的背面用麻紙布帛等粗料粘託裱褙。後來隨著書畫裝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在書畫作品四周鑲嵌綾絹等絲織品裝飾外緣,並在背面託紙使其加固定型的完整裝裱工藝。
經過裝裱後的書畫作品平整堅挺,易於舒捲張掛,且方便收藏和流傳。同時,裝裱工作者根據書畫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構思品式、搭配鑲料,使裝裱藝術所具有的造型美、結構美和裝飾美與書畫作品有機結合,達到珠聯璧合的效,作品也因此得到烘託和升華。所以,古人曾有「三分畫、七分裱」之說。當代著名畫家錢松喦先生也指出:「國畫必須經過裝裱,才能成為完整的作品」。
今天,書畫裝裱藝術已經成為一門人們普遍喜愛的專門的學問。它以直覺的審美手段,高雅的藝術形式和廣泛的實用價值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時也藝術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活、自然及傳統文化的精華的熱愛和不斷向前發展,既要代代師承,也要代代創新,使這門古老的藝術更趨完美,這是裝裱工作者的歷史任務。
首先要傳承,把老祖宗千年總結出來的精華:漿糊裱,傳承下來?為什麼呢?
傳統漿糊裱的五大好處:
1、壽命:壽命長,最高壽命千年√
2、環保:無汙染,絕對環保√
3、揭裱:能揭裱√
4、修復:能修復√
5、墨韻:墨韻好,色可分層√
「機器裝裱」即「膠膜機裱」的六大害處!
機器裝裱,又稱膠膜裝裱,日本人研究發明的,近十年在中國大陸流行,除了速度快以外,無任何好處,且危害性很大,列之有六:
1、不能揭裱。或不易揭裱,即使揭下來,畫心也壞掉了八九成。
2、不能修復。膠膜裝裱的作品將來不能(易)修復,作品也停止了流傳,幾千年的揭裱修復技術也無法傳承下去。
3、不易存放。存放過程中,遇到陽光、高溫、潮溼等,膠膜就會失效。
4、汙染性強。膠膜是化學膠水,加熱粘合過程中,分解出很多有害氣體,汙染環境,危害健康。
5、無墨韻感。因為膠膜機裱是無水操作,畫面的水韻效果不能表達和再現。
6、安全性差。在裱膠膜的過程中,一旦出現氣泡、褶皺等問題,幾乎不可能重來,即不可逆,壞了就是廢品,多少裝裱師為此而鬧心?!發生糾紛在所難免。
三大裝裱技術優劣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