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位老外住進隔離賓館,缺小語種翻譯,咋辦?上海這個區集結了一批...

2020-12-18 澎湃新聞

「剛剛在浦東機場接了一位義大利帥哥,正好用上了你們的寶典。」一大早,北新涇街道幹部向長寧區外辦發來感嘆:「手有寶典,心中不慌。」

這個寶典是「健康觀察15問」的義大利語版本。針對疫情重點國家,長寧區外辦組織志願者翻譯了英日韓義大利波斯語版本的「健康觀察15問」,社區反響很好,這幾天還在增加其他語種。

「長寧區是上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區之一,居住著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多名外籍人士,我們急需大量各種語言的志願者。」區外辦主任劉麗萍說。2月28日晚,長寧區的隔離賓館一下住進了十幾位來自各國的外籍人員,語言溝通上存在困難。區外事辦當晚決定必須要成立一支翻譯志願者隊伍。

目前,這支翻譯志願者隊伍的47名成員主要來自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還有一些社會招募的老師、學生和外企員工,有精通外語的中國人,也有中文流利的外國人。其中,很多都是95後。語言涵蓋了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匈牙利語等12個種類。

不用動員學生紛紛報名

「雖然不能像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那樣馳援一線,我也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華東師大外語學院日語系研一學生、1996年生的馬榮躍是華師大最早加入的日語翻譯志願者,也是隊伍建立初期唯一的日語志願者。

「我的第一份任務是翻譯一張街道的防疫健康管理宣傳海報。因為語言通俗易懂,所以翻譯起來沒有太大難度。」馬榮躍說,他陸陸續續接到了翻譯防疫健康提示卡、外籍、港澳人員登記表和日常健康記錄冊的任務。

95後馬榮躍

3月3日,他在21時迅速完成外辦20時20分發布的任務之後,毫不猶豫地又承擔了另一項翻譯任務,大力支持了疾控宣傳的緊急工作。

「日常健康記錄冊中由於涉及到新冠病毒和感冒的症狀比較,我在翻譯醫學專業術語時也著實頭疼了一番。後來我大量瀏覽了日本雅虎網站上對於新冠病毒的報導作為參考,最終完成了任務。」 馬榮躍說,自己的翻譯內容經過審核校隊後也會反饋給志願者們。「每次拿到反饋的文件我都會仔細看看有哪一部分如何被修改了,這個過程對我來說,也是寶貴的學習經歷。看到絕大部分的翻譯還是保留著自己的『原汁原味',內心會有被肯定的喜悅。」

「輔導員們把翻譯志願服務的消息告訴學生後,幾乎不用動員,同學們都紛紛報名。」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宇靖告訴記者,華師大是最早也最快響應長寧翻譯志願者招募行動的。3月1日,僅一天時間便組建了涵蓋6種語言的志願者隊伍,並不斷壯大。「有的同學看到消息晚了,還覺得萬分惋惜,說之後如果還需要志願者,一定要讓他去。」目前華師大志願者隊伍已涵蓋英、日、法、德、西、俄等6種語言,共計16人。同學們在線時刻關注外辦需求發布,在課業之餘,迅速完成稿件翻譯。

為隔離點外籍人員在線解決困難

集中隔離點的外籍人員來自各個國家,小語種志願者極度緊缺,長寧區外事辦與上外團委商議,重點組織招募學習韓語、波斯語、義大利語的學生進行在線志願服務。

3月3日,家住新涇鎮的一位義大利媽媽帶著三個女兒從義大利威尼託大區回滬,住進了隔離賓館。但隔離點沒有懂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語言不通,他們正發愁怎麼更好地為她們母女提供服務。

95後何艾倪

這時,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系的大四學生何艾倪被牽線到了隔離點。「我一直很關注疫情發展狀況,當系裡老師在群裡發出志願者招募通知時,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何艾倪說。3月5日,在區外辦協調下,1998年的何艾倪通過微信群與這位義大利媽媽、隔離點工作人員及區外辦工作人員建立了線上聯繫,每日為三方溝通提供在線翻譯支持。

3月6日,義大利媽媽焦急地反映房間問題急需解決。原來,她們的廁所堵了,這位媽媽想找東西來通,或者有什麼通廁劑,何艾倪第一時間用義大利語回應這位媽媽,並聯繫工作人員,一番耐心溝通翻譯下,安撫了這位媽媽的情緒,化解了這樁矛盾。

「隔離期間,我幫助她們與工作人員溝通,更換房間、補充消毒用品。我和她們進行母語溝通,他們聽到母語,覺得親切,這是一種有效的溝通。」何艾倪對記者說,這讓她覺得很有意義,「我的專業派到了用場。」3月8日,義大利駐滬總領館總領事陳琪前往隔離賓館看望慰問時,和義大利媽媽通電話了解情況,義大利媽媽說,非常滿意。

老外志願者「母子兵」上陣

這批志願者中,還有中文非常好的老外。1996年生的丹尼斯媽媽是匈牙利人,爸爸是德國人,匈牙利語和德語都是他的母語。他是浙江大學留學生,女朋友是中國人。「女朋友的媽媽就是一位志願者,她邀請我也成了一名志願者。」

95後丹尼斯

此時,丹尼斯遠在匈牙利,但這不影響他的志願服務工作,「匈牙利與中國雖有7個小時的時差,但我可以睡醒起來做翻譯服務。」這些天,丹尼斯翻譯了隨申碼使用指南和小區10問匈牙利語版和德語版。社區幹部說起他都讚不絕口,「每遇到和匈牙利、德國有關的翻譯校對任務,他必積極響應。

在外籍志願者隊伍中,還有一對韓國母子。媽媽樸宰順在韓國公司做設計,周末在韓國學校做韓語老師,1997年生的兒子李建曾在上海中學國際部讀書,會中文、韓文、日語、英語四種語言,他現在韓國服兵役。如今,母子倆都成了志願者。正在服兵役的李建說,「有書面翻譯工作,只要微信給我,我一看到會馬上翻,晚上6點以後和周末都可以開展連線口譯。」當李建不在線的時候,媽媽就馬上上陣。目前,兒子通過微信幫助翻譯一些英文和韓文文件。媽媽幫助社區審核一些韓語翻譯。

95後李建和媽媽

「在防疫工作中,翻譯志願者隊伍堪稱戰『譯'突擊隊,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完成。」劉麗萍說,短短一周時間,翻譯志願者們已經翻譯了健康提示、日常健康監測記錄冊等多個文本和材料。

通宵達旦的接力

古北社區居住著約1.6萬名外籍人士,社區每2個人中就有一位外籍居民。古北社區幹部說,有些材料翻譯要得急,同時也要準,老外才不會誤解。為了讓翻譯做到「又快又準」,區外辦與上海市外辦聯繫,希望市外辦青年志願者團隊能夠幫助審核校對,於是這支涵蓋9種語言的20人志願者團隊成了長寧戰「譯」突擊隊背後的強大支撐。

3月3日晚,隨著疫情重點國家和地區的變化,長寧區疾控中心緊急製作了一份居家隔離健康提示,志願者翻譯出初稿、交到市外辦志願者手中已是深夜,市外辦志願者分別於3月4日凌晨1點40分,3月4日清晨7點30分完成翻譯校對,一個通宵完成這場戰「譯」接力。

這是志願者為古北社區翻譯的防疫健康漫畫波斯語版

在翻譯校對中,還有一批來自華師大的教師隊伍,分別由日語、德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專業的5位老師,一邊兼顧上網課工作,一邊進行材料翻譯和審核校對。面對日語翻譯的文本量比較多,日語專業的楊敬老師網課一上完,立馬就進行日語的校對。俄語專業的班婕老師說,非常時期能做出一份俄語人的努力,也是很光榮的。

住在江蘇路街道的義大利人賈柯木在中國生活了10多年,中文講得相當流利。為了讓翻譯更符合老外的表達習慣,賈柯木也加入到了翻譯校對志願者中,他說:「疫情期間我也應該做些貢獻,非常願意幫忙。」

記者了解到,截至3月10日,區外辦組織翻譯志願者們為區疾控中心、各街道等一線防疫部門翻譯了信息登記二維碼、健康管理提示、居家隔離提示、隨申碼獲取方式等文件、社區排查信息中設計的各種問題以及漫畫、宣傳海報等資料累計60餘份,涵蓋12種語言,還為街道社區工作者上門排摸工作錄製中外文對照的音頻。

來源 | 上觀

作者 | 王海燕

原標題:《十多位老外住進隔離賓館,缺小語種翻譯,咋辦?上海這個區集結了一批中外95後》

相關焦點

  • ...報告:陌生老外不戴口罩現身小區!出動:緊急徵集俄語翻譯志願者...
    圖說:江浦路街道居委幹部通過志願者在線翻譯與烏克蘭人傑尼斯溝通 楊浦區供圖3月13日一大早,兩位居民心急火燎地跑進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委會,找到黨總支書記袁斌暉報信說:「書記,我們剛看到小區裡有個沒見過的老外在花園那邊,而且沒戴口罩!
  • 豐臺成立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疫情防控」有了翻譯官
    「如何買生活用品,哪裡可以取外賣,14天隔離期滿以後該怎麼做……」微信視頻裡,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用標準的英語在解釋著,微信這邊,外籍人士聽得直點頭。杜瀟穎是豐臺區28名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成員中的一員,成為一線防疫工作者的24小時「隨身」翻譯。
  • 95後防疫翻譯志願者集結 協助接轉入境外籍人員
    經機場檢疫後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低風險人群在此臨時集散,再由相關省(區、市)和本市各區接轉旅客。 記者獲悉,北京團市委、順義區、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組織志願者到T3航站樓和新國展進行現場服務,其中18名是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95後」學生,他們提供翻譯等服務,協助外籍來京人員分流轉送工作。
  • 對「翻譯」體會更深了!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上線僅幾日,已有來自全球53個國家的近2萬人次瀏覽過這些繪本,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迅速獲得點讚和關注。
  • 「隔離的感受就是很滿意!」俄羅斯姑娘主動申請做翻譯志願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廣州賓館是廣州最早一批境外來穗返穗人員中轉服務及集中隔離點。在廣州賓館,因為各國的旅客比較多,工作人員的接收任務很重。感動於工作人員的真誠服務與關懷,也看到大家工作的困難與不易,她主動提出申請做俄語翻譯,希望能幫助工作人員減輕負擔。工作人員接到不會英語的俄羅斯客人,就通過微信聯繫她,由Varya進行翻譯。解除隔離之後,她跟工作人員說,願意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需要隨時聯繫。
  • 小語種翻譯人才稀缺 機器翻譯發揮空間較大
    小語種翻譯人才稀缺 機器翻譯發揮空間較大目前機器翻譯的營收主要來自機器翻譯硬體產品,主要有翻譯機、翻譯手機、翻譯筆、藍牙翻譯耳機等產品。在我國市場內,翻譯機市場普及度較高,佔據總體市場營收的80%以上。
  • 北京市資訊|近雙橋通州賓館隔離國際航班乘客 對京牌車暫無限制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近雙橋通州賓館隔離國際航班乘客 對京牌車暫無限制許多通州市民注意到,位於通州新華南路的紅旗賓館,出現了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北京小夥伴們最好不要去東方賓館和紅旗賓館附近了,剛剛得到的消息,有一架經停首都機場的國際航班被全部拉到這兩個地方隔離了!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等留學生等回國隔離。大家還是相信中國治療方案更安全。東方賓館的工作人員則再次證實,隔離人員乘坐的飛機屬俄航,目前賓館有19名隔離人員入住。3月3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三十九場新聞發布會。
  • 一個老外眼中的上海美食
    所以想藉此機會和大家一起來通過老外的眼睛,聊一下他們眼中的上海美食。關於食物的介紹,主要翻譯自原文。食物圖片為老外原文中的圖片。每段食物下方,我會用批註的方法來做點評。老外對紅燒肉的翻譯和理解為:燉豬肉。使用調味料製成的特殊棕色的五花肉,濃油赤醬,有焦糖的甜味。
  • 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開幕
    人民網昆明12月24日電 (程浩)12月24日,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開幕,來自南亞東南亞多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眾多高校代表及翻譯科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的發展與合作。
  • 小語種:走向世界,與文化對話
    你是不是在想:「不行,不能學這個專業,沒用!」先不要提前下結論,聽我跟你說下。小語種,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英語這些應用面很廣、使用者眾多的外語而言,只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小語種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指聯合國通用語種(英語、中文、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外的所有語種。我國的外語基本上是英語,而英語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因此,小語種在我國一般是指除英語以外的所有語種。
  • 還不需要隔離?來看,閔行這個鎮已請來...
    2月27日起,居委幹部、衛生院工作人員將與翻譯志願者一起,對已經登記過信息的外籍人士一一上門再次核對信息。若外籍人士還未隔離滿14天,便會請他籤署承諾書。這份承諾書由閔行區請專人進行多語種翻譯,今天起正式投入使用。居委會書記找來朝鮮族「後援團」幫襯虹橋鎮的錦繡江南小區毗鄰著名的「韓國街」,轄內韓籍居民超過1000戶。
  • 上海譯境翻譯告訴你:同聲翻譯服務背後的秘密
    然而,上海譯境翻譯告訴你:魔鬼式的同聲傳譯訓練、變幻莫測的工作環境、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山大……每一位「翻譯官」的誕生背後,都凝聚著無數的汗水和艱辛,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一般,在每接到一場會議任務的時候,上海譯境翻譯的譯員都需要自己提前熟悉會議內容,還要花費時間去做各種會前準備。如果客戶的資料給得晚或者會議內容深奧,那麼,可能花費的時間會更長。
  • 銷售火爆二次加印《查醫生援鄂日記》將被翻譯成多語種出版
    今天上午,記者從《查醫生援鄂日記》的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了解到,自4月26日上架後,這本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在各大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的銷售火爆,昨天開始第二次加印,進行第三次印刷。《查醫生援鄂日記》還將被翻譯成多語種出版。
  • 12/16 翻譯工作
    1、#口譯#英語南京陪同翻譯:南京景楓萬豪酒店18號需要6個中英陪同翻譯, 4人12點到4點30, 2人11點到4點30 。能做的報最低價,不要高。能做的直接發簡歷。5、#口譯#日語領域:日籍,日本人,商務日語,企業培訓地點:上海,莘莊時間:每天下午6-8左右有意向的譯員請聯繫我,微信信18721062328, 謝謝!
  • 女留學生回國大鬧隔離點,警方:這不是賓館
    眼下疫情當前,很多醫護人員不顧生命危險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全國各地都設有隔離點,尤其是目前國外的形勢很不樂觀,很多在國外的中國人也開始回國,回國後先接受隔離,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近日,上海卻發生了讓人憤怒的一件事情。
  • 愛奇藝招這8個語種翻譯,可長期!
    工作城市:線上兼職【翻譯/翻譯審核兼職崗】英語、泰語、印尼語、馬來語、越南語、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小語種達人們快來,超多語種等您來撩~翻譯/翻譯審核兼職崗崗位職責:1、負責愛奇藝海外內容(影視劇字幕)的翻譯/翻譯審核工作,把控翻譯質量;2、制定翻譯標註,對應語種翻譯質量及翻譯標準輸出確認。
  • 譯童書 通世界: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上線僅幾日,已有來自全球53個國家的近20000人次瀏覽過這些繪本,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迅速獲得點讚和關注。
  • 訊飛聽見同傳兼顧多語種翻譯和轉寫,實用性更強
    面對頻繁的國際會議時,既要兼顧多國語種翻譯,又要實現多語種轉寫,遠程同傳技術一時間變得捉襟見肘。而使用訊飛聽見同傳後,這些問題將被一一解決。首先,在多語種服務方面,訊飛聽見同傳提供9國語種(中、英、法、俄、德、日、韓、西班牙、阿拉伯)的實時轉寫和翻譯,會議現場可對多國語種投屏展示。其次,多語種語音合成播放,該軟體提供9國語種(中、英、法、俄、德、日、韓、西班牙、阿拉伯)的語音合成播放,解決會議現場和在線場景收聽同傳的訴求。
  • 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
    受訪者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中新網太原3月18日電 題:海歸青年化身「翻譯志願者」:聚是一團火作者 楊傑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地湧現出一批批「抗疫先鋒」,而青年海歸是其中令人矚目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