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尺碼也不能太大,不然跑起來腳部與跑鞋之間如奶茶般絲滑,容易打滑撲街。
5
新鞋與你需要磨合期
如果你曾經穿著新鞋跑過比賽,你一定會哭著說「我懂」。
無論你是想為某場比賽買一雙戰靴,還是要買一雙跑鞋平時訓練穿,都要給新跑鞋留下足夠長的磨合期。
如果你鄭重其事,需要給比賽一點儀式感,留著好鞋比賽穿。那麼,這種「儀式感」帶給你的,可能不僅僅是煞有介事的儀式感,還可能是磨腳、水泡、崴腳各種傷病。
十一的建議是,用於訓練的新跑鞋,磨合期至少1個月,用於比賽的還可以更久。在這段時間裡,舊鞋和新鞋輪換著穿,逐漸用新鞋替代掉舊鞋。
舉個慄子,第一周,20%-30%的跑量是用新鞋跑的,其他時間仍然穿舊鞋;第二周,30%-50%用新鞋跑,其他時間穿舊鞋;……這樣循序漸進,讓你的跑鞋和腳有足夠的時間相知相愛。
所以,如果你半個月後就要比賽了,強烈不建議你今天看完推文就去更換跑鞋(賣跑鞋的會不會打skr我
)。
6
做個鞋底痴漢
跑鞋的「黑科技」,通常在鞋底上,更進一步說,通常在中底上——那些起到緩震、穩定作用的結構,都主要在這裡。實際上,中底算是跑鞋的心臟,一雙慢跑鞋的性能和價格如何,中底至少決定了60%。
所以,如果你是一味追求「黑科技」的裝備黨,最需要關注的應該是鞋中底上的含金量。至於它鞋面面料如何、鞋舌如何、顏值如何,相對來講都是次要的。當然,如果你是個顏控,那就當我沒講過。
同樣地,一雙跑鞋是否該淘汰換新了,也得看中底的狀況。一雙跑鞋的壽命通常在500-1000公裡,如果路面狀況複雜(比如越野),它的壽命會更短。
如果跑鞋的中底已經有明顯的裂痕、出現大褶皺、扁平僵硬、老化嚴重等情況,那就真的是它大限已到了,心安理得地掏出錢包買買買吧。
如果這些你都覺得不好判斷,最簡單的標準是,如果你穿著跑步開始感到關節和肌肉有不適感,注意這裡不是累,而是開始不舒服,那也到換鞋的時候了。
7
穿著感受
最好的跑鞋,就是穿起來仿佛是為你獨家定製的跑鞋。
據十一所知,身邊很多跑友的買鞋歷程是——跑步群裡問問大神,推薦什麼樣的跑鞋,選好尺碼、顏色,快遞到家。
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家當地的運動品牌店,找幾雙鞋試穿一下,在店裡跑幾圈,感受一下實際的上腳感覺。即使網購更便宜,至少你也在店裡選好合適的款式跟尺碼,再在網上下單也不遲。穿的每雙跑鞋都適合自己,比貪圖一時省事買「推薦款」,更安全、更省錢,最重要的是更適合自己。
當然,如果你關注的品牌本就比較專業,可以在購買前先了解自己的腳型和跑步習慣,選鞋時把相關的信息告訴店員,也能更快挑選到適合的跑鞋。
總而言之,世上沒有最好的跑鞋,只有最適合你的跑鞋。你足夠有錢用心,總能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