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們的命運永遠是「被拋棄」

2021-02-13 虎嗅APP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原文標題《請遍頂流代言的它們,收割不動中國女孩了》,作者:葉橙子,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01

十年前的「高街潮流」,都快喘不上氣了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實體零售的消息,讓多少人回憶起了在家鄉步行街上,達芙妮店門口擺著大喇叭、一年有360天都在喊「全場清倉」的場景。

如果記憶再往前倒帶幾年,那腦海中的畫面或許是恍若一夜之間,大小城市的商業街上鱗次櫛比地開滿了達芙妮、森馬、以純、真維斯等鞋服品牌。

而這些店鋪,幾乎承包了一代人的青春。

多少女孩們曾憧憬過達芙妮的高跟淑女小涼鞋,把它視作踏入成熟知性美的戰靴。

又有多少男孩們曾嚮往著美特斯邦威裡的周杰倫同款T恤,把它捧成了耍帥裝酷的戰衣。

只不過,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品牌,近些年都在接連以「失敗者」的姿態走入大眾視野。

虧損的虧損,倒閉的倒閉,轉型的轉型。

即便是仍在運營的品牌,也宛如涸澤之魚,在日漸沉寂的趨勢中,努力地「在棺材裡進行仰臥起坐」。

選擇退出實體銷售的達芙妮,業績之慘澹讓所有人唏噓。

2012年,它還是巔峰期的一代「鞋王」,號稱每五雙中國品牌女鞋中就有一雙達芙妮,國內的銷售點足有6881個。不僅在一二線城市盤下了無數明亮店面,即便是十八線小縣城的步行街上,也能有達芙妮的一席之地。

而截至今年6月,達芙妮只剩293個銷售點,僅存4%。與此同時,達芙妮的營收也一路縮水,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僅有2.03億元,不及2015年的5%。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能從「幾年內從未買過達芙妮」這樣的習慣變化中,隱約地猜到品牌沒落的趨勢。可真當大家看到這些品牌「血淋淋」的大幅虧損數字時,不免還是產生「時代變了」的感懷。

達芙妮在2019年內連關了2395家門店。

森馬上半年的股東淨利潤同比減少了97%。

美特斯邦威上半年虧損4.78億元。

巔峰時拿下50億銷售業績的真維斯,一度2018年淨虧損3.54億元。

它的母公司旭日企業直接作價8億港元,把真維斯在中國的零售業務「賤賣」出去。

哪怕它們曾是初高中生們憧憬的「高檔」品牌,也都成了令人懷念的市場炮灰。

02

「就那樣」的土味穿搭,怎麼騙過了所有人?

如果問大家是否還願意走進這些「令人懷念」的店鋪,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嚴詞拒絕。雖然它們的確曾是「讓人迷失」的、象徵潮流的「高檔店鋪」。

但如今走進去,只覺得來到了「城鄉結合部」。不僅款式上沒什麼新意,就連裝修風格也是濃濃的懷舊風,與十年前如出一轍。

比如2016年時,達芙妮的專櫃裡還在賣著嫩粉嫩黃色、打著蝴蝶結的hellokitty皮鞋,古早的設計仿佛是從十五年前穿越而來。

以至於網友們一面恨鐵不成鋼地吐槽款式老土,一面又百思不得其解地撓頭髮問:這些平平無奇的店,當初怎麼就成了一代人的童年有錢標配?

雖然達芙妮、真維斯、美邦這些童年品牌不少來自國外,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們已經統一被蓋上了「國產土味潮流」的標籤。

買過它們的人大約都會發現,當下一件T恤賣一兩百的美邦森馬,十年前也是這個價格。

價格沒變,但品牌們卻早已從「高端優質」降級為「大眾平價」,如今走向衰退。

對於90後、95後們來說,達芙妮與美邦們差不多是國內第一代、面向年輕人的快消品牌。也是第一批打入各地十八線小城市、遍地開花的連鎖快消店。

達芙妮們頂著看起來尤為高端的英文名,拙劣地模仿起國外快消店的裝修方式,在各地商業街開起了動輒兩層店面、燈火通明的銷售點。從架勢上,就顯得新穎、潮流且專業。

還通過請當紅明星代言,讓自己的商品一躍成為明星同款周邊。

說起達芙妮,仍有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S.H.E代言的鞋」,甚至能直接哼出當年S.H.E給達芙妮唱的廣告曲《月桂女神》。

而在巔峰時期,達芙妮同時邀請了劉若英與S.H.E一同代言,S.H.E負責打擊「20歲-30歲」的時尚女孩,劉若英負責吸引30+的知性麗人。

這「情陷華盛頓」的西瓜粉,你害怕了嗎

相對應的,美特斯邦威在03年就聘請了周杰倫為代言人,並進一步捆綁為「首席時尚顧問」。讓無數握著mp3、耳機裡播放著《夜曲》與《七裡香》的少男少女們下意識地心懷憧憬。

周董一句「不走尋常路」,一呼百應。

美邦的對頭森馬,走的則是緊跟國內韓流潮的路線。

代言人陸續包括因superjunior大火的韓庚、因《繼承者們》大火的李敏鎬金宇彬、因《匹諾曹》大火的李鍾碩,還有《來自星星的你》的金秀賢。

總之,每年都逮著大火韓劇薅羊毛,觀眾們一換「新老公」,彼時還豪大氣粗的森馬就請新代言人。服裝設計也對標韓劇,不愁沒受眾。

而真維斯的代言人,曾經是前段時間剛過完「發爛發臭」生日的顧裡——郭採潔。

彼時,《小時代》系列電影正帶著青春疼痛文學的風潮席捲而過,郭採潔甚至還在真維斯的宣傳微電影裡出演了一個神似顧裡的角色。

那時的國產土味潮流品牌,要麼是本土化之後的韓劇風格,要麼是本土化後的英倫風格,就像打著時尚淑女旗號的達芙妮、淑女屋。

十年前,信息相對閉塞,在本就沒有多少選擇的情況下,貼著英文標、有當紅明星加持、門面寬闊敞亮的它們,自然顯得高端大氣。而且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十年前,達芙妮們賣得完全不便宜。

動輒小几百的商品價格,對月收入不到五千的普通家庭來說,算是一筆值得斟酌的開銷。

俗話說只要東西賣的貴,就算醜,都要令人高看兩眼。

更何況憑藉著遍地開張、門店極多的優勢,對於只能接觸到這些品牌的少男少女們來說,它們就代表了「時尚風向標」。

身穿美邦T恤,頭戴森馬鴨舌帽,下著真維斯牛仔褲,腳蹬達芙妮皮靴,你就是當年的流行弄潮兒。

03

當初,達芙妮森馬們一家家地把自己開成了鞋子界與服飾界的蜜雪冰城,動輒幾千家門店。如今如大廈傾頹一般,「轟然倒地」。

當初這些品牌能夠風靡一時,信息閉塞、市場競爭少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隨著網絡與市場的發展,本就拿不出獨特優勢的它們,難免被擠到邊緣。

這些品牌逐漸被人們拋棄的原因,其實眾所周知。從質量上看,這些鞋服品牌的質量只能算「過關水平」,並沒有什麼競爭力。就像網友們吐槽的「磨腳才是達芙妮特色」,許多款皮鞋都是pu皮,不夠柔軟。

從款式上看,它們幾乎集體跳進了「土是原罪」的深坑。

許多人以為這是因為達芙妮們沒請上優秀的設計師、審美不行。

可實際上,對於這些龐大的鞋服帝國來說,相比於審美問題,它更像是一個難以挽救的管理陷阱。

服飾界向來有一套流傳已久的「真理」——得庫存者得天下。管理好庫存,是每一個鞋服品牌都必須越過的門檻,但達芙妮們顯然栽在了上頭。

全國幾千家門店,一二線城市永遠銷售得更多更快,小城市則反之,庫存積壓。

對於達芙妮們來說,如果頻繁上新,大城市的銷售或許能勉強周轉正常,但在小城市,賣不完的新品永遠會變成壓艙底的庫存。

這考驗的,是對全國幾千家門店、不同地域銷售能力的精準認知。

當達芙妮們的體量無限擴張,積壓的庫存也就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為了處理庫存拿回銷售成本,達芙妮選擇了延緩上新、款式以基礎款為主。

2015年,達芙妮的庫存周期達到了218天。也就是說,對於達芙妮來說,200多天上一次新,才能保證上一批新品銷售到盈利的程度。

可與此對應的是,網購電商一個月一上新,服飾熱潮進入快周轉的階段。218天一上新,黃花菜都涼了。

為了清庫存,達芙妮的應對措施是瘋狂打折。

於是在大眾眼裡,達芙妮逐漸成為了一家永遠在打折、永遠不上新、賣得還都是基本款的店。

這其實讓達芙妮們的「上新」完全失去了意義,既然都是差別不大、不夠時髦的基礎款,何必要等不打折的新品呢?

類似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真維斯為了銷庫存在三四線城市瘋狂開店,最終陷入惡性循環、被庫存雪球壓垮。

更別提2009年前後的電商大潮,這幾家品牌都沒能跟上。

近幾年,達芙妮也嘗試過自救,可真的太晚了。

在2017年達芙妮與國外藝術家聯名的快閃店通稿裡,不斷地強調了「達芙妮逆襲了!」「顛覆想像!」可評論裡的網友依舊無情地戳破現實——「鞋子醜成這樣,不買」。

說到底,服飾潮流的本質就是拋棄舊事物。一方面,人們的消費水平一旦上升,便總是想往上夠一夠,沒人願意永遠留戀中學時逛的步行街。

靠著全年打折、在過時的老舊商業街苟延殘喘的達芙妮們,自然逃不開逐漸落魄的命運。全面沒跟上時代的它,自然在這代年輕人心裡不斷降級、沒了地位。

另一方面,審美與風尚不斷變化,永遠在拋棄過去的流行。每過一段時間,大家註定會想要拋棄過去的自己,看不慣過去的風尚。潮流本就是一時。

市場上也註定會不斷更替全新的快消品牌與全新的服飾風格,達芙妮們的淪落,再普遍不過。

而那些曾汲汲追求、覺得非買不可的時尚潮流,總有一天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成為土味限定。

就像多少90後、95後的童年夢想就是擁有一雙達芙妮,可等到大家都長大了、有錢了,卻發現它已經與自己的衣櫥「格格不入」。這麼一想,倒是給被消費大潮裹挾的人們提供一絲慰藉。

反正一切時尚都將成為黑歷史,相比於焦慮於自己是否沒跟上當下的最火潮流,穿得是否舒坦,恐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問題。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相關焦點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時代拋棄你之前,早就打過招呼了
    前段時間,鞋業「達芙妮」空降熱搜,突然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務。一度佔領女鞋市場的達芙妮,巔峰時,幾乎每條商業街都會有一家門店。據統計,國內每賣出5雙女鞋,就有一雙達芙妮。從2008年起,每年新開800家門店,分布於一線到三四線城市,到2012年,達芙妮已經擁有7000家門店。
  • 達芙妮出局,都市麗人沒落,老牌是怎麼被時代拋棄的?
    達芙妮門店,圖源其官網 數年間,達芙妮也嘗試過大刀闊斧的改革,重金投入電商業務,進行渠道優化,還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優化門店,但最終這一系列的自救措施沒能拯救達芙妮。 跟不上時代不是達芙妮一家公司的困境。休閒鞋領域,富貴鳥在去年負債至少30億元,最終宣告破產,百麗也在兩年前正式退市。
  • 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
    突然有一天發現,買了很多年的品牌實體店關閉了,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出的那麼無聲無息。90後女生們的青春回憶裡,就有一雙達芙妮小高跟。它是剛上大學時,第一次送自己的禮物。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讓我們記憶猶新。當年的達芙妮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達芙妮實體店大量撤櫃,這意味著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沒落。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 營收暴跌85%,5年閉店超6000家,達芙妮怎麼了?
    一代鞋王達芙妮,再次交出了虧損成績單,今年上半年,虧損1.41億港元。「每五雙品牌女鞋,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達芙妮曾一度席捲中國各年齡段女性的鞋櫃,那時的達芙妮,是「鞋」中龍鳳,被稱為一代鞋王。然而,叱吒風雲的「鞋王」也難逃從實體零售渠道徹底退出的命運!
  • 為什麼消費者不愛「達芙妮」了
    從1995年港股上市的意氣風發,到全國開店6000家,每賣出五雙女鞋就有一雙達芙妮的高光時刻,再到持續虧損退出實體零售的至暗時刻,達芙妮僅用了25年,它的巔峰猶如流星一般,璀璨而短暫。這種巔峰即結束的命運也同樣上演在其他國貨品牌身上。
  • 2020市場的殘酷難以想像,拋棄你從不說再見!
    一代鞋王退出實體店時代拋棄你,從不說再見近日,一代「鞋王」達芙妮,突然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務。消息一出,立刻衝上熱搜榜首位。 「鄉村style,款式老土、磨腳不好穿、不是真皮、研發創新跟不上……」這是網友們的一致評價。 達芙妮執行董事張智喬也曾說:「以前生意好做,大家就比較懶。」 在傳統經銷模式下獨領風騷的企業,失去了對暗流湧動的警覺,也聽不到消費者逐漸背離的聲音。 四季輪迴,總會遇上寒冬。
  • 達芙妮退出實體店真相扎心:2020最怕危機迫在眼前,你卻渾然不知
    「鄉村style,款式老土、磨腳不好穿、不是真皮、研發創新跟不上……」這是網友們的一致評價。達芙妮執行董事張智喬也曾說:「以前生意好做,大家就比較懶。」在傳統經銷模式下獨領風騷的企業,失去了對暗流湧動的警覺,也聽不到消費者逐漸背離的聲音。
  • 長不大的達芙妮們,被時代和消費者甩在了身後
    導讀:在過去的10年裡,達芙妮和美邦們似乎都沒有隨用戶一起長大。(觀察者網 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我不想我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SHE的一首《不想長大》是80、90後們的青春回憶,巧合的是歌詞似乎也一語成讖,戳中了SHE曾經代言的品牌——達芙妮。
  • 達芙妮跌落之謎
    一開始,達芙妮的渠道由直營店、聯營店和授權加盟店組成。為了直接掌握終端銷售情況並獲取更高利潤,1998年達芙妮拋棄批發銷售模式向直營專賣店轉型。期間,達芙妮曾以單方面不再續約的方式裁減加盟商,引起很大反彈。第三個節點:從多品類向單品類聚焦。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戰勝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富貴鳥」破產 時代拋棄你時,從不說再見 富貴鳥破產了。 張泉靈有句話說得很好: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不管你曾經是多麼聲名赫赫,多麼輝煌風光,只要你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思進取,分分鐘就能被淘汰。
  • 達芙妮為何衰敗如斯?
    日前,達芙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微博發布公告成,該集團從未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但早在8月25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曾經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的第一。在最新的公告中,達芙妮表示從未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線下渠道將與線上渠道協同合作。
  • 「鞋王」達芙妮正在「死去」:6000家店全部關閉
    誰跟不上這個時代,誰就要被時代拋棄。 但坦白說,達芙妮並不是沒有看到時代風口的那一個。 早在2006年,達芙妮就開始涉足電商,他們入駐了天貓,並且搭建了自營電商「愛攜」;2009年,達芙妮還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0年左右,他們又和京東、唯品會、好樂買等數十家電商平臺籤訂了代銷協議。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真正毀掉你的不是黑天鵝...
    作者:良叔來源:良大師(ID: liang_da_shi)時代拋棄你之前,早就打好了招呼。8月26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因上半年營收大減,公司巨額虧損,達芙妮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對於業績表現,達芙妮表示,主要是因為門店數量的銳減,以及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所致。曾經的「一代鞋王」,如今的局面,頗有幾分晚景悲涼。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似乎成為壓垮達芙妮實體零售業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真正毀掉你的不是黑天鵝...
    據@每日經濟新聞 報導,因上半年營收大減,公司巨額虧損,達芙妮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對於業績表現,達芙妮表示,主要是因為門店數量的銳減,以及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所致。曾經的「一代鞋王」,如今的局面,頗有幾分晚景悲涼。
  • 騰訊微博關閉倒計時: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昨天,騰訊突然爆出一個大新聞。騰訊微博5日發布官方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將於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 ,屆時將無法登錄。資本無情,市場無情,任你昔日多麼風光,時代拋棄你的時候,真的連招呼都不會打。就在前兩天,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最熱火的時候,幾乎每條商業街都會有一家達芙妮,被稱作國民女鞋。
  • 百年東芝不再,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場:你看不見的「思維困局」,正在...
    早期代言人S.H.E那句「愛上s.h.e,愛上達芙妮」的廣告語,許多人記憶猶新。 2012年,在一二線城市的街道,達芙妮的門店幾乎隨處可見。依靠著完整產業鏈和租金優勢,達芙妮以每年300家店在內地擴張。 達芙妮此前的掌門人陳英傑曾說:「如果百麗是女鞋行業的『奔馳』,那麼達芙妮就是女鞋行業中的『寶馬』。」
  • 別了,一代「女鞋之王」達芙妮
    原標題:別了,達芙妮從少女必備款,到鄉村名媛風,達芙妮用了十年。曾經,「愛上SHE,愛上達芙妮」「美麗不打折,漂亮一百分」,達芙妮曾俘獲無數少女心,成為一代「女鞋之王」。巔峰時,內地賣出的女鞋中每五雙就有一雙達芙妮。
  • 一邊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一邊是近8000家門店 達芙妮vs大東 輸在哪
    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一代霸主達芙妮黯然退幕:時代在發展,沒人會陪你一成不變!
    達芙妮,隨著代言人SHE、劉若英走紅大江南北,深入80、90後的青春記憶。在其業績巔峰的時候,內地賣出的每五雙女鞋裡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8月26日,達芙妮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曾經中國女鞋的鞋王,如今黯然離場。
  • 達芙妮女鞋
    兩個版本風格迥異,但又異曲同工,信賴這一空前強大的合作陣容定能引爆2007年華語樂壇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一段全 程跟拍的錄音花絮不久將在各大電視媒體上播放,所有喜好達芙妮與三組明星的眾粉絲們也能藉此一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