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公務員是工作五天休息。五天休息的根源是要給官員留一天洗頭洗澡。洗頭的根源是身上容易臭。頭髮很容易臭的根源是古代男人頭髮很長。臭氣烘烘見領導難免不雅,所以上邊硬性規定必須休假洗頭,任何人都不能不準假,不準假輕則去職,重則砍頭,沒有哪個「死腦筋」官員敢讓屬下加班。這個人性化的制度直到魏晉才消亡,大家普遍認為周五工作制是國際通慣例,其實就是咱們的洗頭日。
植梅先生 | 文
頭髮長的公務員休洗頭假
每周休息兩天源自基督教。因耶穌基督在第七日復活,因而叫「星期日」或者「主日」,基督徒們都去教堂禮拜而不能工作,因而就放假了。
周六是耶穌安息日,為表達對神的敬仰,信徒也休息,這就是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每周五天工作制。
然而,你知道嗎?每五天休息一天其實最早是中國實行的,如果從基督誕生算起,比西方國家早了至少二三百年。
近日讀《秦漢史》才發現,中國在秦朝以前就在各級機關實行五天工作制了,第六天放假回家休息一天,當然,那時候不叫星期日,而叫「洗頭日」。
因那時男人的頭髮較長,時間長了不洗,會滿頭油垢汙濁氣味難聞,影響官員形象。
特別是基層官員,一般不帶家屬,工作地點離家遠,所以秦朝規定,每五天官員放假一天回家洗頭,也算休息了。
據我所知,秦朝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周五工作制的中國朝代。那時候,後來成為大漢天子的劉邦還是個亭長,帶兩名「輔警」,負責當地治安、雜役等事務。
秦朝以前,十裡一亭,三十一舍,成語「退避三舍」的字面意思就是後退九十裡。
亭,是供行腳官員、驛使、路人歇腳的地方。長亭送別,也就是親友遠行,難捨難分,送出十裡到了長亭也該拜別了。
有的長亭綠化得好,栽有柳樹,柳樹生命力強,掐枝栽下就活,因而,為了祝福親人好友他鄉安好,就折柳相送。
而舍比亭的規模要大些,就像客棧,人吃飯睡覺,馬餵草餵料,人馬吃好睡好,就繼續趕路。
劉邦當亭長這麼小的官兒,自然沒有官邸,也不帶家屬,因此,他仨就按朝廷規定,每五天回家一天去洗頭。
有時候,自己的轄區發生了治安案件或者有重要官員路過,他們就推遲或者輪流回家洗頭,劉亭長也經常一個人在單位值班、忙活,倆「輔警」回來,劉亭長趕緊再回去洗頭。
畢竟乾乾淨淨精神爽嘛,再說,都是血氣方剛的年齡,老婆孩子熱炕頭溫存溫存、浪漫浪漫,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也是心理生理需要,更利於工作。
後來劉邦坐天下當了漢天子,覺得這個制度相當有人性,非常好啊,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化下來。
《海錄碎事·臣職·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翻閱資料,發現《漢律》確有明確規定:「吏五日得一下沐。」官員必須五天回家洗一回澡。
朝廷每五天賜給官員回家休息一天沐浴,比秦制洗頭更進步了,休假制度更加明確。
五天工作制是漢律規定,朝廷賜予,帶有強制性,沒有要務誰也不能干涉屬下回家洗頭洗澡,否則就是違犯律條,就是抗旨不遵,輕則去職,重則砍頭,恐怕沒有哪個「死腦筋」官員敢讓屬下加班。
如果官員都不洗澡洗頭,開會議事安排工作,叫過來一個滿身餿臭,自己可以忍上級也不能忍,更大的官兒來視察這是多麼不禮貌的事情,還是按律都回家沐浴洗頭吧。
沒有沐浴露洗髮水洗衣粉時怎麼辦?
很多影視劇裡,呈現古人洗澡的畫面是用木桶、木澡盆,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其實這是不對的。
洗浴用的木桶大約是明清時期才從西方傳到中國。而中國古人洗浴多是瓦盆或者陶罐,用葫蘆瓢舀水沐浴洗頭。
葫蘆瓢陪伴中國老百姓走過了幾千年,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越來越少,現在,估計偏遠地區還有。
用葫蘆瓢舀水就像用絲瓜瓤刷鍋碗,輕省、方便、適用、天然,效果好,取材也便利,是很實用的生活用具。
而去汙劑、沐浴物、洗頭皂則是皂角或者胰子,也有用草木灰泡水沉澱過清洗衣服洗頭。
很多時候,就是在河邊洗衣服掄起棒槌在石頭上砸,過去,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棒槌,棒槌就是洗衣服、床單、被罩用的,啥清洗劑都沒有,將衣物浸溼疊好,放到石板上砸。
還有兩個棒槌輪流不歇點兒地砸的,小時候,走在街上,經常能聽到路過的家園裡傳出來「呱得兒呱,呱得兒呱」砸衣服的聲音,清脆悅耳,怪好聽的節奏。
皂角是皂角樹的果實,呈鹼性,砸碎可以清洗器物衣服或洗澡洗頭,用皂角洗衣服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見過。
村子北地發小家裡的土崗上長了一棵高大的皂角樹,秋天結滿了超大梅豆角一樣的皂角,發小爬到樹上,摘下曬乾,攢起來,說是洗衣服用。
而胰子則是豬內臟,去掉脂肪搗碎,添加一些鹼土,講究的人還添加一些香料就是胰子,這是高級香皂,一般人家用不起。但秦漢時候估計還沒有,明清時期才出現。
《初學記》是唐代徐堅撰寫的一本生活百科,卷二十記載,秦漢時期的休假亦曰休沐,那時候官員休息不叫「休假」而叫「休沐」,可見沐浴在那時候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漢書•霍光傳》還有因回家休沐而代替上班的記錄:「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
西漢重臣霍光與左將軍上官桀是親家,霍光不時會回家休沐,親家上官桀就替他上班主持工作。那麼大的朝廷領導人,因為回家洗個澡還能讓人替班,是不是不可思議?
但這麼好的休假制度大約到了魏晉時候就取消了,大概是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朝廷官員有官邸也可以帶家屬,離家近了,生活方便了,「休沐制」、「洗頭日」也失去了意義。
有的朝代是每十天或者十五天休息一天,有的朝代則沒有固定休假時間,但可以告假,誰有事兒誰請假,一般都會批准。
有的假期還很長,比如「丁憂」,也就是父母去世,必須在墳前守孝三年。
1911年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為了與世界實行大同,開始推行星期天休息制。自1995年5月1日始,又實行周五工作制,每周休息兩天,一直延續至今。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範孟廣,筆名植梅先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中原油田作家協會副主席。
推薦閱讀
小時候的豫北婚禮,那才叫有味呢!
賞梅何須去南京,天下花數鄢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