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
如何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讓其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命題。
作為楊浦區政府實事項目中的重要部分,今年,楊浦新增養老床位603張,改造認知症照護床位50張,新增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7家,並新增社區長者食堂5家、老年助餐點25個。在醫療衛生方面,楊浦今年完成長護險居家服務400萬以上人次。截至目前,所有為老服務實事項目指標均已完成。
讓老人住得舒適、舒心
不僅能保證其身心健康
也是子女們最大的心願
老年人行動不便,如果選擇居家養老,子女難以照料周全,養老床位便成了不少老人的選擇。今年,長白新村街道新建了一座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於安圖路18弄,其中內設20張養老床位,為周邊居民提供便利。
記者注意到,新增的床位均為智能照護床,床上鋪設了「黑科技」智能床墊,以感應老人的身體狀況、起床頻率等相關信息。每張床邊還設有應急呼叫鈴,以防老人發生意外無人應答。據悉,該床位可提供「喘息式」服務,當老人因子女特殊情況而無人照料,或剛剛結束醫院治療仍需康復服務時,可以來此享受短至一天、長至幾個月的住養服務。此外,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還放置了醫療康復設備,讓包括住養老人在內的所有社區老人前來鍛鍊身體,強健體魄。目前,長白新村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已投入運營。
然而,對於認知症老人來說,普通的社區養老床位無法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今年10月,位於鳳城三村31號的控江路街道敬老院將原50張普通養老床位全部改造成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患有認知症、難以居家養老的老人們均可申請入院,由養老院護工提供專業照護服務。
除了保障老人住得舒適,楊浦新增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還可以為社區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務。目前,控江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及殷行街道等3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五角場街道、平涼路街道及大橋街道等3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完成建設,處於開業籌備階段;長海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亦於11月完成建設任務。截至目前,楊浦實現為老服務綜合體總量達到20家。
目前,上海仍延續「721」養老模式,即70%老人居家養老,20%社區養老,10%養老院養老。服務好70%的居家養老老人事關重要。今年,楊浦繼續加快推進長護險居家服務項目,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以「穩中有為、全面推進」為工作主線,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規範服務行為。家有老人的家庭只需提出申請,專業人員就會上門進行等級評估,被認定適宜參加長護險項目的老人每周可以享受到固定時長的護理服務。截至9月底,已完成長護險居家服務3713191人次,超額完成指標。
「住」得如何保障了老人基本生活,
而「吃」得如何,
同樣是老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今年,定海路街道康善睦鄰小廚(社區長者食堂)開門營業。這家位於順平路67號的「美食小館」,屬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內設服務功能之一,由原先的社區助餐點改造而來。
食堂內設施齊全,窗明几淨,所供菜品葷素搭配,豐富多樣。糖醋小排、醬鴨腿、四喜烤麩等本幫菜羅列盤中,菜品都是熱騰騰的新鮮出爐。每日午餐時間,這裡生意火爆,周邊居民終於能「解放雙手」,紛紛來這裡享受實惠餐食。
據悉,今年楊浦各街道的25個助餐點已建設完成,平均每個街道完成建設2個助餐點,在這個寒冷冬日,讓每位老人都吃得開心,吃得放心。
希望每位老人都能
安享晚年生活~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攝影:湯順佳
原標題:《新增養老床位603張、助餐點25個! 楊浦老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