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養老床位603張、助餐點25個! 楊浦老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2020-12-21 澎湃新聞

新增養老床位603張、助餐點25個! 楊浦老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2020-12-18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

如何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讓其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命題。

作為楊浦區政府實事項目中的重要部分,今年,楊浦新增養老床位603張,改造認知症照護床位50張,新增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7家,並新增社區長者食堂5家、老年助餐點25個。在醫療衛生方面,楊浦今年完成長護險居家服務400萬以上人次。截至目前,所有為老服務實事項目指標均已完成。

讓老人住得舒適、舒心

不僅能保證其身心健康

也是子女們最大的心願

老年人行動不便,如果選擇居家養老,子女難以照料周全,養老床位便成了不少老人的選擇。今年,長白新村街道新建了一座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於安圖路18弄,其中內設20張養老床位,為周邊居民提供便利。

記者注意到,新增的床位均為智能照護床,床上鋪設了「黑科技」智能床墊,以感應老人的身體狀況、起床頻率等相關信息。每張床邊還設有應急呼叫鈴,以防老人發生意外無人應答。據悉,該床位可提供「喘息式」服務,當老人因子女特殊情況而無人照料,或剛剛結束醫院治療仍需康復服務時,可以來此享受短至一天、長至幾個月的住養服務。此外,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還放置了醫療康復設備,讓包括住養老人在內的所有社區老人前來鍛鍊身體,強健體魄。目前,長白新村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已投入運營。

然而,對於認知症老人來說,普通的社區養老床位無法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今年10月,位於鳳城三村31號的控江路街道敬老院將原50張普通養老床位全部改造成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患有認知症、難以居家養老的老人們均可申請入院,由養老院護工提供專業照護服務。

除了保障老人住得舒適,楊浦新增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還可以為社區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務。目前,控江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及殷行街道等3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五角場街道、平涼路街道及大橋街道等3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完成建設,處於開業籌備階段;長海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項目亦於11月完成建設任務。截至目前,楊浦實現為老服務綜合體總量達到20家。

目前,上海仍延續「721」養老模式,即70%老人居家養老,20%社區養老,10%養老院養老。服務好70%的居家養老老人事關重要。今年,楊浦繼續加快推進長護險居家服務項目,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以「穩中有為、全面推進」為工作主線,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規範服務行為。家有老人的家庭只需提出申請,專業人員就會上門進行等級評估,被認定適宜參加長護險項目的老人每周可以享受到固定時長的護理服務。截至9月底,已完成長護險居家服務3713191人次,超額完成指標。

「住」得如何保障了老人基本生活,

而「吃」得如何,

同樣是老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今年,定海路街道康善睦鄰小廚(社區長者食堂)開門營業。這家位於順平路67號的「美食小館」,屬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內設服務功能之一,由原先的社區助餐點改造而來。

食堂內設施齊全,窗明几淨,所供菜品葷素搭配,豐富多樣。糖醋小排、醬鴨腿、四喜烤麩等本幫菜羅列盤中,菜品都是熱騰騰的新鮮出爐。每日午餐時間,這裡生意火爆,周邊居民終於能「解放雙手」,紛紛來這裡享受實惠餐食。

據悉,今年楊浦各街道的25個助餐點已建設完成,平均每個街道完成建設2個助餐點,在這個寒冷冬日,讓每位老人都吃得開心,吃得放心。

希望每位老人都能

安享晚年生活~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攝影:湯順佳

原標題:《新增養老床位603張、助餐點25個! 楊浦老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市新增養老床位2374張
    【襄陽政府網消息】1月8日,我市召開2020年市政府民生「十件實事」新聞發布會,市民政局負責人通報了2020年養老設施建設的完成情況。2020年,市政府將養老設施提升工程列入「十件實事」之一,明確了「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建設具有示範功能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100個,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的目標任務。一年來,我市以空間資源協調配置為重點,對機構、社區、居家養老設施進行分類指導,科學布局養老設施建設。
  • 養老床位搬進家 幸福養老不離家
    西寧市城西區居家養老床位的樣板間。養老服務機構人員上門為老人測量血壓。12月1日,西寧市民鄧琳外出時不放心獨自在家的老父親,便打開連接著家中攝像頭的手機軟體,簡單操作了兩三下,手機屏幕上便顯示出了鄧琳父親在家中的畫面。看到父親正在屋裡慢慢踱步,鄧琳長舒一口氣說道:「給父親申請了家庭養老床位後,我出門放心多了。」
  • 十五分鐘養老圈: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跨越
    人口老齡化晚年生活為有效應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採取「新建一批、提升完善一批、優化整合一批」的方法,強化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讓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更加
  • 上海已建成社區長者食堂226家、助餐點1000餘家,日均供客量近15萬客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在昨天上海市政協開展的「本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情況」年末視察中,上海市民政局介紹,各區傾力建設被列入市政府實事的助餐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集膳食加工配製、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長者食堂226家,以及遍布社區家門口的助餐點1000餘家,日均供客量近
  • 家庭照護床位:現狀分析與思考
    家庭照護床位的出現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迅速增長的老年人口,導致我國城市中現有養老資源緊張、養老床位供不應求,此外,新增養老機構和床位成本高、難度大,而相比之下老人更傾向於選擇原居安養。家庭照護床位剛好緩解了這一難題,可以讓老人在家中享受專業的養老服務。
  • 承德市新增3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在養老服務中心不僅可以看報、打牌、嘮嗑,還可以吃到各種適合老年人口味的營養餐。」在文廟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待了4年,83歲的楊大爺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2月13日,記者從我市民政局獲悉,去年我市新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4個,目前全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達到120個,預計今年我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將達到75%。
  • 關於對清遠市連州市星華養老院申請新增養老床位補貼的公示
    關於對清遠市連州市星華養老院申請新增養老床位補貼的公示根據《清遠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清遠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的通知》(清府〔2018〕24號),清遠市連州市星華養老院按程序提交了申請新增養老床位的材料。
  • 動自家「奶酪」 浦東142處「公務倉」改建成養老設施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整修一新的洋涇街道睦鄰點在星宇大廈內對外開放,從此像葉國珍這樣的老人,有了一個在家門口活動休閒的好去處。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睦鄰點原屬浦東新區某政府部門,也就是由區財政集中管理的物業資源,俗稱「公務倉」。
  • 京津冀協同養老 北京老人在津冀養老院的生活如何?-燕達,北京,養護...
    98%入住老人為北京籍老人  河北三河燕達國際健康城等3家養老機構是去年6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籤署《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後的首批試點單位。按照該協議,試點機構內收住京津冀三地戶籍老年人,除可享受養老機構所在地民政部門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床位運營補貼政策外,還可疊加享受另外兩地針對戶籍老年人的床位運營補貼政策。
  • 北京養老機構床位達10.7萬張
    來源:新京報北京養老機構床位達10.7萬張「十三五」期間,北京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城鎮職工養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昨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截至2020年上半年,共審查保障房項目143個,均按規範要求進行了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設計,其中有26個約310萬平方米的保障房項目,優化了養老服務設施和適老化設施的設計。城市低地板公交車、城市無障礙公交車分別佔城市公交車總數的85%和73%,老年人社會優待對象擴大到60歲至64歲老年人,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了優待服務。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
  • 「物業+養老」開啟多元養老服務新模式
    養老那些事兒: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將是發展趨勢,僅就養老而做養老,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而養老+,養老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將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比如今天講的「物業+養老」。 獨居老人在家中遇到跳電情況該如何解決?
  • 14個助餐點、80臺加裝電梯、12條健身步道……明年擬安排這些政府...
    市民關心的新增早餐網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小學生放學後看護、老舊住房改造等項目榜上有名——1.新增36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新增14個老年人助餐服務場所,改建3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完善我區養老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 江蘇鎮江:康乃馨「1+N」養老託起老人幸福晚年
    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黨委書記阮慶紅欣慰地說,「這只是迎江路中心社區『康乃馨惠民服務中心』的一個子項目,希望以後有更多的項目惠及全市老人。」康乃馨惠民服務中心成立於2011年,落戶於迎江路中心社區,現有1200平方米功能區,是一個融智慧養老AR驛站、日間照料中心、社會組織公益服務、社區醫療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同時具備「虛擬養老院」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能。
  • 中興街道落戶南通開發區首個城企聯動養老項目—— 「愉色新生,頤...
    原標題:中興街道落戶南通開發區首個城企聯動養老項目—— 「愉色新生,頤享天年」,讓老人享受高品質晚年生活   「這裡的環境真不錯,老人看了也很滿意,過兩天就住進來
  • 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 南湖區新嘉街道「智慧養老」亮點多
    硬體提升上,託老中心對屋頂漏水、牆面裂縫等問題進行全面整治,26個房間、42張床位全部配備了護理型床位,併合理規劃了場地,設置陽光廚房、助浴室、洗衣房、綜合活動室、醫務室、接待室、活動露臺等不同功能室。不僅如此,在軟體提升上,引入了第三方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後續運營和管理,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時以智慧養老為特色,讓住在這裡的老人安心又暖心。
  • 京冀協同養老再擴容 燕達養護中心三期將添4000餘張床位
    據悉,燕達養護中心三期項目將於明年開工建設,將能提供4000餘張養老床位。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應時而立、啟動運營,率先提出「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並成為首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歷經十年探索實踐、創新發展,打造了獨有的「醫養康相結合」特色養老服務體系,以老年人的切身需求為導向,為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生活照料和文化娛樂等多維度、全方位服務。
  • 2.5億人養老之困: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 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近5年以來,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均養老床位從2015年的30.31張/千人,小幅上漲到2019年的30.5張/千人,但31個省區市中,有20個地區人均床位下降,其中5個地區降幅超過25%。對不少家庭來說,讓家中老人獲得一張滿意的養老床位,是一個難題。
  • 炒房之後又來「炒床位」?花24萬炒床位,還有2.5億人排隊……
    那是因為60周歲以上的人,就算是老人了,這個數據也意味著,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的快速發展期…… 老齡化的問題無法避免,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解決這個難題。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更多的還是老人的「養老」問題。不管是家人養老,還是進養老院養老都是解決辦法,但是養老院面臨的挑戰,同樣很嚴峻。
  • 1個護工看10個老人、90%老年人沒有床位,我在養老院目睹了一切
    但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國登記在案的養老服務床位數才761萬張,養老機構僅3.4萬個。這意味著,大部分老年人都無法在養老院佔領一張床位。那些進入養老院的老人也未必安枕無憂。民政部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全國有200多萬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其中工作人員僅37萬,而護理人員僅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