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油墨:中國古代書寫用的墨大用水調製,為何有油墨之稱?

2020-12-09 尋史錄

作為文房四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墨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我國作為擁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使用墨的國家。

據相關記載,早在西漢年間,我國就開始使用墨了,並在之後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了油墨。但是實際上,彼油墨非此油墨,古代書寫所用的油墨大多是用水來調製成的,與現如今我們所說的油墨存在很大差別,那究竟為何得此稱呼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油墨的前世今生。

技術提升,環境所趨

1.缺點層生,造紙改良

油墨的發展實際上並非是一時而起,而是被當時社會環境所催促。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這使得文學在民間的傳播有了進步。

繼而蔡倫改良造紙術,造紙術剛剛發明之時,所採用的是竹簡和縑帛來承載文字。但由於這二者價值不菲,一般人家是很難使用的。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愈加強烈,這時傳統造紙術所存的缺點已無法滿足人們需要了。

這種情況下,改良造紙術的出現滿足了人民急切獲取知識,記載大量信息,價格合情合理的心理訴求。不僅如此,在蔡倫改良造紙術之後,這一技術引起了當時在位的皇帝漢和帝的重視,於是將此造紙技術推廣向全國。

2.以水為主,以油為輔

造紙術普及全國首先受益的便是文化領域,這一造紙技術的出現為文字提供了新的載體,成本低,效率高,對於許多出身平民的學子來說是是其學習知識,改變人生的大好時機。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學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文,也正是這種社會大環境催生了油墨。在當時由於現實條件的限制,製作油墨的主要材料就是水。說到這裡,就有很多人有疑問,既然製造墨水的主材料是水,那麼古代的油墨為什麼被稱為油墨呢?

實際上,儘管這油墨的主材料是水,但其中必須添加一種連接物,這種連接物大多是以桐油,麻油,脂油為原料,因此,古人就將這種加入了油的墨稱為油墨,而並非是像普通人所想的,油墨的製作原料主要為油,古代油墨中油主要是作為連接物發揮作用的。

誕歷史悠久,所具特性優良

1、書寫至品,色黑質細

想要了解油墨的原料製成,不得不提的就是墨水從古代發展至今的一個歷史演變過程。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墨水都是不可或缺的書寫材料之一。根據相關的史實記載,我國最早使用墨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的皇帝時代。

《魚龍河圖》中記載:

「皇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

此時皇帝作畫所用的便是墨水,這時候的墨水還並非是油墨,主要是以天然的動植物和礦物為主要原料製成。除此之外,在古代也有人用烏賊腹中的墨汁來作為墨水書寫,這種墨被稱為墨中之寶。

古書《墨經》當中記載,古人主要用松煙,石墨兩種,「石墨自魏晉以後無聞。松煙至之上矣」。從這段文字記載當中也可以知曉的是,在我國古代的墨水當中,松煙也是其製造的主要原料,用松煙所制的墨水,色黑質細,而且非常容易研磨。這一點,從我國與西安半坡遺址所出土的文具當中也可考證。

2、誕於魏晉,以油入水

到了魏晉時代後,我國在墨水製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油墨也漸漸有所雛形了。一九五八年,在南京的老虎山,發現了東晉的古墓。在出土的文物當中,有古墨, 經過了分析化驗之後,可以得出東晉時期墨水的成分和現代油墨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也就是前文我們所提到的,用麻油各種植物原油去作為油墨的連接物。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以油作為連接物的制墨技藝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宋代的《夢溪筆談》中有相關的內容記載:

「石油燃之如麻,淡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餘疑其煙可用,是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

可以說,在宋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在制墨的水中加入油,所製成的墨水,效果要大大好於前人所制之墨。依據前人的經驗,沈括便以石油研製出深墨,再進行墨水製造,以這種方法和原料所製作的墨水被稱為油煙墨,也就是油墨。

油墨的誕生,實際上標誌著我國古代制墨技術的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當下我國所用的碳素墨水技術密切相關。在我國古代,用墨水人一般皆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這就可以見得其在文化領域的重要性了,試想,如若沒有墨水,那麼筆紙硯三者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傳播範圍極廣,適用領域單一

1.流入別國,耐抗性強

墨水的發明不僅對我國的文化傳播以及其他領域的發展意義非凡,甚至在之後傳到了其他國家,也為其發展做出了貢獻。比如說印度,墨水流傳到印度後,便被廣泛的傳播到各國大範圍的推廣使用。

由於採用的原料易獲取,製作墨水的技術很快遍布全世界,甚至有很多人誤認為墨水最早是印度發明的。但是墨水在流傳到各個國家之後,會根據當地的需求以及環境進行了或多或少的改變。

像墨水在中世紀時流程到了歐洲國家,在歐洲,對墨水的製作採用的方式則是與我國製作墨水全然不同。我國製作油墨的主材料為水,再加之一定的油。歐洲製作墨水,所採用的則是從植物中所提取的一種山藥和鐵鹽混合而成。

因此,歐洲國家製作出墨水的顏色與我國便有著顯著區別,他們所製成的墨水比起黑色一般更偏褐色和紫色。當然,這在之後也決定了兩國所使用的筆支差異。

歐洲等地一般所使用的是鋼筆,而中國古代所使用的筆主要是毛筆,存在著軟硬之別。從這一點進行剖析,也可以得知我國古代所用的墨水為何叫做油墨。

眾所周知,油墨與其他墨水相比,有著自身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流動性極強,這樣搭配軟頭的毛筆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不僅如此。油墨的流動性也使它能夠滿足各種印刷過程所要求的性質,在印刷之後能夠迅速進行乾燥。另外使用油墨印刷出的製品,具有耐水,耐磨,耐酸等特點,這也能一定程度上說明為何宋代之後我國的文化領域快速發展,文化傳播速度增速極快,正是由於油墨的耐抗性

2.墨中之寶,適用繪畫

在了解我國油墨的發展歷史以及製作過程,還有其不同於其他墨水所具備的自身特點以後,下面所要說的就是油墨在我國古代所應用的文化領域了。

油墨所應用的文化領域並不是一刀切,而是內部細化了多個領域。就我國古代來說,主要分為書法家和繪畫家,他們所具備的文化身份實際上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使用的墨水類型。

像油墨除了印刷之外,一般更加適宜於繪畫方面,這是因為原料中加入了油作為連接物,使得油墨的色彩光豔照人,對於表現神情氣色是極其適宜的,而恰恰這是我國古代山水人物畫中所必須表現的精髓之處。

像古代繪畫家當中流芳百世的「徽墨」,實際上就是油墨的一種,所採用的制墨原料便有松煙,油煙等多種原料,這在於古代是繪畫界的「墨水名牌」。但對於書法家來說,更多地採用松墨,用這種墨水所寫出的字更加的蒼勁有力,對於表現字體的結構架勢來說十分適宜。

結語:

墨水,文房四寶之一,歷代以來便在文化領域中備受重視,油墨的發展也始終影響著文化的傳播,這種影響也是悠久而複雜的。

在前文的講述當中,可以清晰見得,古代油墨與現代油墨之差,儘管製作原料與當下存在很大不同,但既然獲此稱號,必定是有其內在潛藏的含義。

在一番探究之下,也得出在古代油墨之中,儘管油不是作為主原料,但作為連接物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古人之智深不可測,其理卻可得,古人對油墨的製作對當下創新墨法可以說是啟發,也可以說是借鑑

參考文獻:

《魚龍河圖》

《墨經》

相關焦點

  • 絲印油墨的調色方法
    油墨調色或配色就是將兩種以上的顏色,或是除主調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鄰接,形成色彩的組合。彩色油墨使用前調配時,首先將色樣上需要配製的顏色單獨露出,正確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樣)色彩是原色、間色,還是複色。如果是間色、複色,需要分辨出主色與輔色的比例。
  • 水性油墨印刷品調配技術
    由此可見,油墨的印刷適性包括印刷作業適性和印刷質量適性兩方面,油墨的印刷作業適性涉及油墨與相應版型、機速、印壓和印刷對象相適應,以保證油墨能夠從包裝容器——墨斗——墨輥——印版——印刷對象的順利轉移;油墨的印刷質量適性是指轉移到印刷對象表面的墨膜所顯示的固著,乾燥速度,顏色及成膜後的光澤、牢度、耐抗性等各種保證印刷效果的性質。通常把油墨所表達顏色效果的方面稱做墨性。
  • 選擇油墨用著色劑的八大要求
    著色劑能給油墨以不同的顏色和色濃度,並使油墨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和乾燥性。油墨對著色劑有如下要求:1 顏色製造油墨時選擇著色劑的首要條件就是色彩鮮豔、明亮、飽和、有光澤、色調穩定。而著色劑著色力的高低又直接影響油墨的性能,著色力低,著色劑用量大,油墨中固體成分含量增加,減少了油墨性能的可調餘地,不利於墨性調整。
  • 絲印油墨色料顏料分為哪幾種
    顏料在油墨中除了顯色作用外,還使油墨具有遮蓋力。另外,對於油墨的耐光性、耐熱性、耐溶劑性、耐藥品性也有影響。無機顏料主要有氧化鈦顏料、鉛黃、群青、炭墨等。有機顏料有許多種類,其性質也多種多樣,用途之泛。高級有機顏料,具有很好的耐光性、耐熱性。顏料的許多性質,如分散度、著色力、遮蓋力、吸油性、視比容等。
  • uv金銀油墨成分調和
    UV油墨由於是光固化,不同於膠印油墨的氧化結膜乾燥,其幹透後被復溶的可能性比較小。人們在翻閱書報時,要克服用手指從舌頭上醮取口水的壞習慣,以免把油墨帶入口中。金、銀印刷油墨的組成成分及應用。同其它油墨一樣,金、銀墨主要也是由顏料和聯結料兩大部分構成,簡單地說,金墨是由金粉和調金油調配而成的,銀墨是由鋁粉和調銀油調配而成。1.
  • 印鐵油墨配色知識_紙業聚焦_中國紙業網
    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帶大家走進包裝印刷的油墨配色,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印鐵油墨的本質屬性任何一個色彩均有色相、明度和飽和度3個屬性。色相可用光波波長表示,即不同顏色所反射的波長不同。明度表示顏色的明暗程度,油墨的明度則表示油墨反射光量的多少。
  • 絲網印刷油墨的調配_紙業聚焦_中國紙業網
    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帶大家走進包裝印刷油墨調配,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一、油墨的調配開印前,應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應用和印刷適性,必要時需做適當的調配。1.調色。配墨前,先應計算每色印數的耗墨量,使調配的墨量適當。尤其對二液反應型油墨,應據其固化速度和印刷速度來計算其調墨量。
  • 油墨著火怎麼辦
    油墨的種類很多,根據其性質有分為水性油墨和油性油墨等。其中油性油墨主要用在報紙和雜誌上居多,因為它具有很好的抗水性,大多含有樹脂的成分,但是同時溶劑裡又有少量的甲苯和異丙醇、丁醚等易燃化學物品,所以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油墨起火之後,滅火難度較大,一旦用錯了方法,反而會釀成更大的火勢。
  • 油墨的流變性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屈服值與印刷的關係:  油墨屈服值不僅影響油墨的流動性和轉移性,還體現了油墨體質的粘稠度和軟硬性。在油墨使用中,屈服值大的油墨流動度小,墨體硬,在輸墨過程中,從墨斗到勻墨輥,再到版墨輥和印版表面,會產生因屈服值過大而使油墨不易勻開、不易下墨等現象。
  • 絲印油墨連結料
    連結料是油墨中的流體組成部分。它起連結作用,使色料、填料等固體物質分散在其中,印刷時利於油墨的均勻轉移。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使油墨能在承印物面上乾燥、固著並成膜。連結料是決定油墨性能的關鍵因素,不同類型的油墨,常要用不同性質的連結料。連結料包括油脂、樹脂及溶劑等。
  • 藝術紙印刷油墨的選用
    關注藝術紙的平滑度造紙工藝的不同,使得藝術紙紙質有較大的差異,如有的紙質較為松厚,平滑度較低,有的較為緊密,平滑度較高。如印刷較為松厚的藝術紙時,印刷壓力不宜過大,否則會破壞該類藝術紙底紋明顯的特點,並使紙張發生變形。反之,如果是印刷質地較為緊密的藝術紙,就應適當增加印刷壓力。
  • 數字印刷成像及數字印刷油墨
    數字印刷的印刷適性也與傳統印刷有明顯的不同.對印刷設備印刷材料,印刷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達到良好的印刷質量和高速度生產,數字印刷材料,尤其是數字印刷油墨的研究和開發顯得更為重要。經過幾年的發展,數字印刷油墨技術已日甄成熟.但數字印刷油墨的高價位仍是制約數字印刷發展的瓶頸。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數字印刷。
  •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配方設計原理
    油墨在一個儲墨槽中,通過網紋傳墨輥(ani將一定量體積的油墨輸送到印刷版上。網紋傳墨輥是由鉻合金組成,表面鍍有陶瓷耐磨層或經離子噴塗的陶瓷耐磨層,傳送的油墨量由傳墨輥表面的線數決定。粗的網紋傳墨輥的表面每英寸有大約120線,而用於印刷精細圖案的傳墨輥每英寸可以達到500-900線。
  • 香味油墨技術特點及在網版印刷中的應用
    在製作時,由於香料微膠囊的尺寸很小,粘附聚集在一起後會形成比之大許多倍的聚集體,所以要用機械方法來進行研磨,使之分散到所需的程度。當香味油墨制好後,必要時可用分散設備進行攪拌,高速葉輪攪拌機就是較理想的香味油墨分散攪拌設備。香精的組成十分複雜,且香精中含有的有機物成分多是易揮發、化學性質不穩定的物質,所以在使用和貯存期間,難免會揮發散失或分解變質。
  • 輪轉膠印油墨性能及質量控制
    目前,國內幾家大型輪轉膠印油墨生產廠生產的連結料主要選用的樹脂有石油樹脂、改性石油樹脂、松香改性酚醛類石油樹脂以及硝酸樹脂等;主要的植物油有亞麻仁油、豆油等;主要的礦物油有高沸點煤油、油墨用溶劑油等。在輪轉膠印油墨中連結料所佔的比例較大,為60%——70%,而且會隨生產工藝過程、環境溫度及印刷機型的變化而改變。
  • PCB油墨廠家有哪些?怎麼分類?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線路板油墨
    日本的太陽油墨(其中包括、臺灣太陽油墨、蘇州太陽油墨以及永勝泰油墨,還有以前的聯致互應油墨),臺灣川裕油墨、臺灣優立油墨、臺灣冠品油墨、臺灣南亞油墨、綠固油墨、力拓達油墨等。國內的有廣信油墨、容大油墨、藍邦油墨、炎墨油墨、道道油墨等等。廣信以及容大油墨是兩家上市PCB油墨企業。太陽油墨價格相對比較高,一般一些日資線路板廠以及高端精密線路板會用到。
  • 油墨性能對印品呈色效果的影響
    在印刷過程中,主要是依據打樣樣張或原稿的要求來選擇色墨進行配色, 配色時選對合適的色墨,印刷效果更能表現原稿色彩的一些特性,使之色彩形象更生動、準確,從而獲得良好的呈色效果。油墨的比重是油墨的顏料、填充料以及連接料幾個主要成分的比重的綜合表現。一般來說,比重不同的兩色墨在配色時,比重大的色墨用量大,比重小的色墨用量較小。
  • 凹印油墨顏色調配的四大原則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雜調配後可變成黑色(近似)。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調並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種不同色彩的淺灰色墨。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種比例混調,即可調配成多種不同色相的間色或複色,但其色相傾向於比例大的原色l相。若兩種原色墨等量混調後,可成為標準間色;兩種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雜調配後,可配成多種不同色相的間色,但其色相趨勢於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 油墨印刷粘度對凹印質量的影響
    在包裝印刷的生產流程中,產生汙版問題的原因除了與油墨配方本身、刮墨刀的壓力和接觸角以及印版的質量外,還與油墨的印刷粘度有關。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從油墨印刷開始,介紹一下相關影響因素。產生汙版問題的原因除了與油墨配方本身、刮墨刀的壓力和接觸角以及印版的質量外,還與油墨的印刷粘度有關。如油墨印刷粘度太高,油墨的粘性就變大,在印版的高速運動下,油墨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衝擊著刮墨刀。這樣刮墨刀就很難將非圖文部分的油墨順利地刮掉,版汙因此產生。如果油墨中的顏料在油墨體系中分布得不均勻,或者油墨中的樹脂未能將顏料顆粒很好地包裹,這樣顏料顆粒之間會重新聚集。
  • 立體印刷中的油墨
    立體印刷通常的印刷方式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用普通機器在紙張或合成紙表面印刷.紙張表面的油墨乾燥以後.使用與圖像相匹配的光柵片與紙張對裱。通常.在紙張上使用溶劑型油墨印刷時,油墨通過滲透和氧化結膜方式進行乾燥。立體印刷要求的加網線數高.一般來說,網點擴大和網點的周長成反比.也就是說:加網線數越高,網點越小.印刷過程和乾燥過程中網點擴大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