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喝多了容易變胖?愛煲湯的廣東人第一個反對

2021-02-17 FitApp

俗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在秋分這個涼颼颼的天氣裡,喝上一碗暖呼呼的熱湯,啊~瞬間就感受到了充沛的陽光和溫和的風,幸福得讓人原地轉圈圈!

身為廣東人,對細火慢熬的「老火靚湯」自然是情有獨鍾,雖然平時工作忙會懶得下手,但是到了周末,總會花個幾小時,從選料、開火到慢火細煮,最後加料上桌,煲一鍋料足味濃的湯好好犒賞自己。

上周我就如法炮製了一鍋胡蘿蔔玉米排骨湯,永遠在減肥的朋友一開始還說,「我不喝我不喝」,最後果然放開肚皮喝了滿滿三大碗,事後有點懊惱,「唉,又要胖了,你們廣東人怎麼經常喝湯也不見胖啊?!」

其實,廣東人的湯譜裡也是藏有「小心機」的,想要喝上美美的湯有沒有罪惡感,請仔細朗誦全文並背誦要點。你會發現,你胖……可能只是你吃的方(真)法(的)不(太)對(多)。

小的時候,聽媽媽說今天給你煲湯,簡直就像聽報菜名一樣有趣,因為各種食材的搭配組合層出不窮,比如說我最愛喝的花膠雞湯(不是花椒是花膠),節瓜蠔豉瘦肉湯霸王花無花果豬骨湯以及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那綿密而清潤的口感,就來自這豐富的湯頭

烏雞、瘦肉、豬骨、雞爪、排骨、豬肚、鯪魚、甲魚……

一口咬下去,是鮮嫩軟爛、清淡甜美的蛋白質;對於尊重食材本味的人來說,一口湯、一口肉,越喝越濃鬱,越嚼越有味道,這一碗簡直散發著光芒。

 

而且,飯前一碗湯,把裡面的雞肉、排骨等食材吃完,已經補充了一天營養所需的一半,也填滿了胃裡的空虛感,從而讓人放慢了吃飯的速度,也更容易吃飽,後續攝入的熱量也要比平常少

 

(雖然湯裡的肉鮮美軟爛,但是卻相當於是清水煮的,熱量堪比你經常點的雞胸肉)

有研究表明,飯前喝湯可以減少後續15%熱量的攝入

 

而相比起那些高碳水的澱粉類食物以及火大油多的高脂肪食物,廣東人更尊崇蒸、煮、燜、炒的本味主義,以及每頓飯都不能少的青菜,這種慢慢吃飯滿足味蕾的健康飲食方式,要誇!

而令人目不暇接的滋補湯料,更是暖胃又暖心的加分食材:

健脾補氣的黃芪、黨參,活血的當歸,清暑解熱的無花果,潤肺止咳的羅漢果,利於降血糖的粉葛,溫胃祛溼的陳皮,還有玉竹、海底椰……

 

(不要問能不能吃,只要你咬得動,都可以吃)

因為廣東地處南方沿海,潮溼燥熱,因此什麼時節煲什麼樣的湯,也是有講究的:

 

春季祛溼溫補,夏季清暑解熱,秋季潤肺養陰,冬季滋潤進補。廣東的母親總會在秋季給孩子煲薏米眉豆排骨湯,並叮囑道,這一碗,坐定定,給我喝完哦。

一碗熱湯入肚,不僅寒意消了一大半,而且肚子也飽飽的,相比之下,「上過舌尖」的美食,也抵不過這「暖到胃裡」的湯湯水水。

1、準備好新鮮的食材之後,煲湯的第一步,肯定是以薑片佐肉,加水煲開至沸騰,或者直接在開水中汆燙,稱之為「飛水」,把血絲和部分油脂去除。

2、然後,把肉類濾幹水,加足山藥、玉米或者當歸茯苓等等底料,加入冷水,開火煮到沸騰,再以小火煲2小時左右,講究「沸而不滾」。

 

冷水煮:因為蛋白質在高溫下易凝結,不易煮出鮮味,冷水不僅能釋放出食材的鮮味,而且保存了肉質本身的營養

 

小火煲2小時:能減少湯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以及痛風高血壓人群害怕的嘌呤;如果用的是電子燉鍋,通常用時會更少,這樣才不會喪失中藥材的功效。

3、一鍋好湯,講究的是色、香、鮮、純。最後一點就體現在,煲湯的過程中,不會加油、鹽、料酒、醬油、蔥、姜等任何調味料。直到湯出鍋前的一刻,才有可能佐以少許的鹽上桌。

 

不然,這一鍋湯就喪失了它的靈魂。

 

而像豬肚雞、當歸紅棗烏雞湯等油脂豐富的湯,在盛之前,你還會見識到除了用開水燙碗之外的另一項廣東人專屬長項——撇油大法

這樣下來,一碗雞湯的油脂也趨於普通偏低水平,更別提本身油脂更少的排骨、羊肉和豬骨湯(廣東人煲湯前會把一部分脂肪剔除)。

 

粗略計算,100g枸杞雞湯的熱量大約是87kcal,熱量比酸奶還要低,吃膩了低脂沙拉餐,可以適當來上一碗,保證營養更豐富,味蕾更滿足。

在食指大動的秋天,品嘗清淡鮮美裡的絲絲甜,極其誘人。做法也不難,只要提前準備好材料就好,多餘的還可以儲存著以後備用👇

烏雞半隻、山藥半根、當歸適量、黃芪適量、枸杞適量、紅棗3~4顆、花菇3~4個(提前泡發)、無花果一粒

1)烏雞洗淨,放入冷水裡小火煮至沸騰,去水,把雞肉衝洗一下

2)把烏雞和材料一併放入鍋裡,小火煮至沸騰,撇去浮末,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

3)出鍋前10分鐘加入枸杞和少量鹽,最後關火上桌

相關焦點

  • 廣東人都是湯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
    廣東人去了外地,避不開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第二個就是「你會不會煲湯?」小鬼:不需要,可是新來的孟婆是個廣東人,煲湯需要好幾個時辰……當你還在欣賞這貨有多清新脫俗時它早已進入廣東的湯煲裡慢火熬個把小時一碗熱騰騰的清心潤肺霸王花湯就順利進入廣東人的肚子
  • 夏天我家離不開這湯,廣東人都愛喝,高考生多喝2碗,健脾不油膩
    高考倒計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家有高考生的家長們更是隔三差五地煲湯,一般來說,這樣炎熱的天氣不會煲大補的湯水,因為大補的湯水只適合病後初愈的人,又或者秋冬季節才適合進補。夏天喝什麼湯好呢?除了冬瓜湯,我還有許多廣東人都拿手的靚湯分享給大家哦。
  • 廣東人的煲湯技巧難掌握?難怪煲出的湯不好喝,手把手教你一鍋
    眾所周知,廣東人煲的湯就是好喝,而且很注重營養搭配,一年四季搭配的煲湯食材都有講究,而且還要掌握煲湯技巧。很多人說廣東人的煲湯技巧難掌握,難怪自己在家煲出的湯不好喝;其實這裡面的小技巧並沒大家想的那麼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鍋秋冬季節適合喝的靚湯煲法,很簡單的操作,湯濃味道好,營養又豐富。食材準備:雞爪1斤,姜1塊,料酒,兩根黨參,6個紅棗,5片當歸,少許枸杞,少許桂圓,清水,鹽等。
  • 煲的湯不好喝,原來一直做錯了!廣東阿姨5個煲湯要點
    民以食為天,而南北的飲食習慣很大區別,像四川重慶這些地方無辣不歡,而廣東人的飲食相對清淡鮮美,加上氣候等原因養成了廣東人煲湯的習慣。湯也很多種類,有濃湯、燉湯、清湯、骨頭湯、滋補湯等等,要怎麼分類怎麼分類。
  • 在廣東,你這樣是要被拿去煲湯的,廣東人煲湯沒有對手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hip-pop是外國人的「專利」,他們那數白欖式的唱法,不是那麼容易學會的。但身為廣州人,要唱一首粵語rap再簡單不過了。都說食在廣東,廣東人好吃、能吃、會吃。除了以愛吃福建人出名外(不是), 廣東人在飲食上,還有一項特別著名的手藝——煲湯。
  • 明明都是煲湯,廣東人煲的湯為什麼就那麼好喝,外地的卻像洗鍋水
    都沒錯,一般人都會想到這些,但是對於吃貨們來說,首先想到的那肯定就是「老火靚湯」。廣東人煲的湯可是一絕,湯品食材鮮美,湯汁濃鬱,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藥材,難怪他們當地人那麼愛喝湯,煲得這麼好喝的湯,不愛喝才有鬼。那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就這麼好喝,而外地的基本都跟洗鍋水一樣呢?這肯定是因為有人家的心血花在裡面了。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常見的蔬菜、畜類、禽類以及蛋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了。精於發明創造的廣東人開始將目光望向更廣袤的大自然。
  • 自從一位廣東煲湯能手告訴我用蓮子這樣煲湯,全家人都愛上這款湯
    在朋友圈裡,總有那麼幾個能人,學術有專攻,做飯廚藝也一樣,都是日積月累練出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大廚,家庭主婦們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瓶瓶罐罐打交道多了,經驗就練出來了,煲湯也是。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飯前飯後一碗湯,身體又健康。
  • 煲湯到底是用砂鍋,還是高壓鍋?很多人都搞錯了,難怪湯不好喝
    煲湯到底是用砂鍋,還是高壓鍋?很多人都搞錯了,難怪湯不好喝湯,很多人都愛喝,特別是冬天,喝一碗湯全身暖融融的,還能增加食慾。喝湯簡單,做湯可就難了,煲湯是很講究的,有句老話說煲湯需要「煲三燉四」,所謂的煲三燉四,就是字面意思啦!首先要燉4個小時,然後再煲3個小時。
  • 冬季喝這一鍋美味靚湯,廣東人的煲湯技巧原來這麼簡單,營養好喝
    廣東的老火靚湯很有名,喝過的人都知道,湯汁濃香,味道鮮美,但是你知道廣東人的煲湯技巧嗎?其實很簡單的,今天鐵頭就手把手教你一鍋廣東老火湯煲法,不用什麼調料,湯汁一樣濃香味美,而且營養好喝,讓人喝了第一碗想著第三碗,那味道那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哦。食材準備:半斤雞爪,半斤龍骨,蓮藕2節,胡蘿蔔1個,玉米1根,姜1塊,料酒,清水,鹽等。
  • 廣東人用來煲湯的奇葩食材!你喝過幾個?
    廣東人向來是「無湯不歡」無論是家常便飯還是餐館酒席一定要在飯前或飯後喝上一碗湯才會覺得這一餐完整各地都有人喝湯但廣東人喝湯可真是喝出了門道喝出了個性喝出了風採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愛它就把它煲成湯吧!還有清熱解毒祛溼的功效,適合在夏天悶熱的天氣喝。
  • 美食莞|太忙沒空煲湯又想喝靚湯?直接去湯館啦
    生活在大廣東,說到家喻戶曉的飲食文化,肯定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湯水了。只要你生在廣東,都一定喝過不少甚至喜歡喝粵式靚湯。而對於忙碌的工作節奏,加上快餐文化的衝擊,想喝一碗正宗的粵式靚湯已經不容易了,今天的美食莞,吃貨大莞家浩浩就帶大家打卡一間隱藏於鬧市中的粵式靚湯專門店。既然是飲湯專門店,果然一入門口個個食客都人手一份湯。
  • 夏天不管多熱,廣東人也要煲這湯給家人喝,清內熱去溼氣,有回甘
    廣東氣候和水土不一樣,所以我們都愛喝湯、煲湯,哪怕天氣再熱,就算不會每天煲老火湯,但是一周基本會間隔著煲1-2次。上火怎麼辦?尤其是炎熱的夏天,有暑氣也有體內積聚的熱氣和溼氣,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也不是直奔涼茶鋪,而是多用溫和去溼氣清內熱的湯水來調理。知道自己上火了,就要改變一下飲食習慣。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這種花清熱化痰,廣東人夏季煲湯最愛,沒吃過就虧大了!
    湯湯水水對廣東人來說,既是配飯菜的好搭檔,也是營養的補充品。祛溼煲個湯,消暑煲個湯,調理脾胃也煲個湯。而且在廣東人的湯煲裡,幾乎無所不煲,即使是一朵花都可以作為美味的湯料。春天,廣東人愛用木棉花煲湯,可以祛溼;而到了夏天,則尤愛另一種花,那就是霸王花啦。可能有些北方的朋友對霸王花不太熟悉,霸王花又叫劍花,是南方一種可以食用的花,平時長在民居的牆邊,越牆而生,有點像火龍果的花。
  • 廣東煲湯是較有名的,這個時節適合煲什麼湯了?這道湯不錯
    廣東人煲湯是比較有名氣的,尤為喜愛老火靚湯,湯汁清爽不油膩,講究原汁原味。在廣東也有「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的說法,其喝湯習慣也與一些地方有所區別,廣東酒席當中,上的第一道菜必須是湯,先喝湯,再吃飯喝酒,可以養胃護肝,而有些地方湯是最後一道菜,有解膩解渴壓味作用。
  • 天熱,這食材既可以泡茶,又可以煲湯,廣東人常喝,去肝火解暑氣
    夏天,是人體肝火最旺盛的季節,稍不注意飲食,就容易引起肝火上升,牙齦腫痛這樣的情況,還有熬夜加班的上班族們,更要多注意,漂亮美眉們額頭突然長痘痘、或者有便秘等情況,都是體內溼熱、肝火旺盛導致的。最近家裡老伴也是突然牙齦腫痛,舌苔又白,按照廣東人的飲食習慣,確實是肝火無疑了,趕緊給他準備了一些茶飲,平時在辦公室泡茶喝能解解肝火,回到了家,再搭配湯譜食療,慢慢地就把肝火給「撲滅」了。夏季肝火旺,人的脾氣也不大好,所以還是要多注意飲食。跟我學煲湯吧,廣東人對付夏天肝火旺盛還是有許多值得分享的靚湯湯譜的。
  • 潮溼天氣來了,廣東人愛喝的幾款袪溼湯
    廣東人祛溼最喜歡煲湯,推薦幾款湯,你一定試試。龍骨煲豬仔薯幹 功效:豬仔薯具有「清、補、涼」滋 養強身嘅功效,蒸煮後外部微苦薯心清甜同紅薯等相比較味道較淡。鮮豬仔薯或豬仔薯幹塊配豬骨湯係廣東人四季皆宜嘅上湯品,用作祛溼熱、清腸胃炎症,其功效特佳。
  • 廣東人煲湯為何好喝?高壓鍋和砂鍋,選對了湯才好喝!
    這個時候湯就成為了一種保暖神器!說起煲湯全國各地應該就屬廣東地區的人們手藝最好,湯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廣東人喝的湯都特別講究,和其他很多地區都不同,廣東人熬煮的時間非常長這樣才能夠讓材料的營養全都濃縮在湯裡。他們煲湯使用的材料也是非常講究,食材的搭配多,所以湯也非常有營養,廣東人都有飯前喝一碗湯的好習慣,這樣會讓胃暖暖的。
  • 廣東人用蘋果和它一起煲湯喝,營養好喝,清爽不油膩
    而廣東人用蘋果來製作成蒜末呢?答案當然是煲湯啦,看過菜衛衛之前的文章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廣東人很喜歡煲湯,所以對於用蘋果來製作成一道湯,是在自然不過了,一個蘋果加上一根排骨湯,就能煲出一碗美味又營養,新鮮又不油膩的湯。廣東人喜歡煲湯是人盡皆知,不管是什麼食材,只要到我們手裡,那就能煲出一鍋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