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紛紛倒閉,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2020-12-21 澎湃新聞

健身房紛紛倒閉,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2020-12-02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上周,威斯特健身房倒閉,引發會員聯合維權,結果只得到老闆一通解釋,依然沒能討回辦卡費用,網友紛紛感嘆:「唉,和上次吉某達一模一樣的套路,健身市場太亂了,都是圈錢跑路」「自從被吉某達關門跑路、『割韭菜』後,我就不敢去玉林健身房充會員了」……

健身房內已有市民在健身

業內人士統計,僅去年至今,廣西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目前僅剩雙成、旋遊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健身房。為何健身房紛紛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記者就此進行調查採訪。

成本回收快,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很多人覺得健身房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兩三個月就能回本。」雙成健身會所的負責人波哥邊說邊找出一份欽州市靈山縣工商局發出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你看,一個縣城的健身中心,通過前期預售就能收到1200多萬元會員費、定金。」

「開健身房,確實有人空手套白狼。拉來幾臺器材就開始賣卡,健身房還沒開業,錢就賺到了。」波哥說,投入一兩百萬元就能開一間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這筆投資已包含裝修、器械、設備等費用。然而,很多健身房在裝修期就瘋狂促銷,招納會員,通過預售會員卡,未開業就收回了成本,甚至實現盈利。

上周記者採訪威斯特的經營者楊某時,對方直言,自己投資健身房的啟動金是150萬元,場地2700平方米,裝修投入了170萬元,預售第一個月就賣了120多萬元。通過提前賣卡回籠資金,健身房如期開業了。

「割韭菜」式的銷售,讓健身房後續運營難

既然健身房如此「暴利」,為何還紛紛倒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專門的公司、團隊幫健身房做銷售、賣會員卡。「他們幫健身房賣出200萬元,自己就要拿走100萬元。」

「健身房的成本太高,首先是場地租金,每個月需幾萬元。如果注重銷售,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去賣卡,人力成本過高。」在波哥看來,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雙成做了14年,場地有2000多平方米,但包括前臺、教練在內,員工有8至10人。有些健身房,僅銷售就有幾十上百人。」

新開健身房為了大量吸納會員,往往通過優惠、返現、終身卡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業內人士看來,終身卡無異於「割韭菜」。收割完一茬後,新的「韭菜」還未長出來,健身房的後續運營資金又跟不上,這時往往無法繼續經營,只能倒閉。

「很多會員都叫我賣終身卡,我都婉拒了,只是開玩笑說,『等哪天我不幹了再賣』。」一健身房經營者說,會員理解的「終身卡」是以為自己可以「終身」免費到會所健身,其實所謂的「終身」往往只是相對健身房而言。在行業內,終身卡往往會要求健身房經營一定時間,若超出期限,會員仍可繼續免費使用,若未到期倒閉,則需退還相應卡費。

倒閉前的操作可能是「圈錢」

記者採訪了數名健身房的維權會員發現,在會員眼裡,健身房從開業到倒閉,一波接一波的操作都是為了「圈錢跑路」。因為有的健身房倒閉前幾天還在低價促銷,有的則是提前更換法人代表,還有的經營者提前變賣名下資產,就連應對會員維權,都是寫張欠條,最後不了了之。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大家都以為健身房是個賺快錢的行業,所以風險意識就降低了。入行之初,很多人都想將健身房做好,卻發現健身房是一個「短命的行業」。有經營者見經營不下去了,閉店前的低價促銷往往是為了「撈一筆」。當然,不排除確實有人一開始是為了圈錢,因為「跑路」的成本太低了。開健身房往往有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免租期,在免租期內搞預售,既不用交租金還能收到一大筆錢。還有一些健身房的做法明顯是衝著錢去的,如去年開業的某健身房,場地租賃合同2020年1月到期,2019年12月還在搞低價促銷;又如去年吉某達碧桂園店,辦張終身卡不僅100%返現,還送電視機、洗衣機、私教課,這些都是套路。

記者採訪發現,在健身行業內,「安全閉店」早已不是新鮮事。操作方法就是轉讓公司、變更公司法人代表,由他們出面應對會員維權。

建議:儘量辦短期卡

「我曾經開了3家分店,也經歷過閉店的痛苦,安置會員到其他店,不接受的會員就退錢,用了半年時間才退清費用。去年至今,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經過洗牌,現在健身房所剩無幾。」波哥說,儘管今年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他對健身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只要選好場地、控制好經營成本、做好健身房的定位,通過轉變經營方式,輕銷售、重服務,健身房依然可以良性發展。

會員張先生說,不管怎樣,健身鍛鍊是斷不了的,只能說辦卡前先多方了解,看看健身房老闆的實力,辦卡時不要貪圖便宜,太便宜的基本就是「割韭菜」了。

波哥則建議,消費者在辦理健身卡時,首先儘量選擇短期卡,不要辦理終身卡;其次是不要在預售期內辦卡,等設備到位、健身房開業後再辦;最後是選擇口碑好、經營時間長的健身房。(龐獻)

關鍵詞 >> 健身房跑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鄭州一家健身房被老闆轉讓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張晶晶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作為消費群體,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河南商報》11月21日報導的鄭州市二七區「咕咚眾康」遲遲未見開業一事,會員劉先生表示,老闆將健身房轉讓了,拒不退款,他們只好維權。  監管工商部門稱沒有執法權遇到投訴只能介入調解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行業亂象頻出,如何監管?  「沒有執法權,力度有限。」
  • 健身房「跑路」不止 預付費怪象亟待整頓
    近年來,健身房「跑路」頻發,隨著中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本是朝陽產業的健身房,卻在辦卡、擴張、倒閉、維權的「劇本」中惡性循環,嚴重影響體育消費的發展。健身房何以成為「跑路」重災區?消費者為何維權難?健康產業該如何健康發展?(小標題)被「轉讓」後又被「甩」 會員維權無門2018年起,全國連鎖店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持續出現關店、欠薪等問題。
  • 健身房怎麼就非「跑路」不可?
    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遊行,發傳單,預售,收定金,發布會等等,當然還伴隨著很具有話題性的亂象,強行銷售,以至於「跑路「。「跑路」就是因為健身房的突然關閉而損害了會員的權益,可以說這幾年幾乎每一個熱愛健身的人都多多少少的被健身房傷害過。可是為什麼健身房「跑路」會成為常態?每一次健身房「跑路」,難道只能讓消費者來承擔損失嗎?
  • 健身房關店、跑路頻現,離不開這「兩字」,你被「套路」過嗎?
    健身房「短命」背後,關門、跑路頻現由於現代人減肥需求的存在,近些年,健身房也呈現出高增長態勢,大大小小的健身房數不勝數。可是,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健身房開得多,倒閉的也不少,很多健身房只開了幾個月,就關門大吉了。
  • 長沙一健身房老闆跑路,復工以來一直未開門,去年年底還在搞活動
    直到 3 月底,他發現朋友圈裡加的幾個健身房員工都找了其他工作,梅先生猜測老闆可能跑路了。看著周圍健身房一個個開始營業,而自己的健身房一直大門緊閉,他越來越確信自己被坑了。到了 4 月第一周,梅先生再向健身房員工確認時,那位員工已經不回復他消息了。於是,梅先生撥打了市長熱線求助。幾天之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給梅先生打來電話,稱老闆並未跑路,下周便會開業。
  • 健身房「跑路」頻發 消費者維權難
    直到5月10日,工作人員的承諾成為泡影,等來的是健身房倒閉了。事後,記者調查發現,維動動健身俱樂部今年4月倒閉。記者聯繫了一名工作人員,他表示已離開該健身房,退費的事情他一概不知。類似健身房突然關閉損害會員權益的事情,這兩年在我省並不鮮見,為何健身房經營者跑路會成為常態?每一次跑路,難道只能讓會員自己承擔損失嗎?有12年健身房教練經歷的杜教練,對健身房經營者跑路的種種前兆了如指掌。他總結說,這些健身房大多開業時間不長,或者剛剛開業,就頻繁更換名字。
  • 「關門前還在促銷8880元終身卡」,鄭州一度健身圈錢「跑路」?
    連日來,不斷有市民反映,他們在鄭州桐柏北路附近的一度健身辦理的會員卡,去了沒幾次就突然「關門歇業」了,有的會員甚至還未開卡,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擼鐵」的健身房圈錢「跑路」了。健身房突然關門,會員遭遇退費難據王女士介紹,她家就在附近小區居住,離一度健身很近,為了鍛鍊身體,去年11月份交了1萬多元,在此辦理的健身卡。
  • 50元辦了健身套餐健身房卻遲遲不見開業,商家圈錢跑路我們該怎麼辦?
    省吃儉用給孩子報的高價早教班,說倒閉就倒閉了;卡路裡還沒燃燒完,健身房老闆就捲款跑路了……這些預付款的「陷阱」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而且商家跑路事發後,消費者維權也十分苦惱,手續繁多,互相推諉,很難要回錢。
  • 以案釋法| 健身房倒閉了 辦理的會員卡能退錢嗎?
    以案釋法| 健身房倒閉了 辦理的會員卡能退錢嗎?健身房往往採取會員制,以銷售會員卡形式提供健身服務項目。但部分健身房由於經營不善倒閉,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近日,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因健身房倒閉,30餘名消費者起訴健身房要求退還卡費的系列服務合同糾紛案件。
  • 健身房是經營不善還是「套路」,會員曝出真相
    健身房是經營不善還是「套路」,會員曝出真相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也有不少人往健身房跑。可是有的健身房就是不讓人省心,合肥市有幾位大姐在健身房辦了卡後,沒幾天就遇到了揪心事。 「我家離得比較近,過來鍛鍊的時候發現燈是黑的,健身房的人已經跑路了。」
  • 收完錢就跑路?健身房的「大騙局」,遇到這4種情況千萬要避開!
    除此以外,其實還有很多是因為自身運營問題而倒閉的,但是最後的損失還得顧客自己來承擔。這種健身房開得好好的嗎,然後突然就是關門的事情這幾年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的。這樣的情況下近兩年發生了很多不少人遇到的情況和這兩個人遇到的情況差不多,就是在卡裡充錢不久之後,健身房突然就關門了,然後相關的工作人員還聯繫不上,最後只能認栽。根據前瞻研究院的報告現實,目前60%以上傳統健身房都面臨著一定的經營困難,不少都面臨虧損,甚至已經要倒閉了。
  • 中國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騙局
    行業魚龍混雜,健身房大規模倒閉開健身房門檻低,來錢快,幾乎是健身圈裡心照不宣的秘密。剛辦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的案例不在少數。面對健身房大幅度優惠,何女士不是沒有懷疑過,「當時問了很多次,教練說老闆後臺硬,辦私教課時,私教為了業績一直推銷,並強調不會出事,說著說著就心動了。「 此類健身房跑路的事情不在少數,相同的運營模式,相同的撈金套路,相同的倒閉方式,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
  • 健身會所倒閉跑路了怎麼辦?現在起持任意健身卡,換力美健會籍!
    相信很多健身迷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訓練不似預期,而是遇到層出不窮的健身房圈錢騙局.健身房倒閉、捲款跑路的新聞屢見不鮮。那往往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圈套:使用假證件租場地、辦理執照,打著健身房開業促銷的幌子,招兵買馬地收納大量會員,開業在即卻嫻熟地連夜撤走設備,捲款跑路;甚至就連開了幾年的健身房,也可能因為管理不當、經營不善一夜之間關門走人.
  • 八成健身房虧損,倒閉跑路者無數,有人賠光170萬,用戶維權無門
    而2019年倒閉的只多不少,每隔一段時間各地就會有健身房倒閉的新聞爆出,就連有著20年歷史的浩沙健身都沒能倖免。一些尚在經營的健身房,也因預售額下降,搖搖欲墜。一名經營者告訴AI財經社,健身房是重資產行業,高租金、高人力成本,想要賺錢很難。前期投入幾百萬元、幾千萬元,是常事。後期運營也需扛得住瘋漲的租金,以及佔去60%到70%營業額的人力成本。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短命健身房 跑路成套路
    去年年底,海口萊特、創美等多家健身房陸續「爆雷」跑路。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潮庭、聖力健身也被曝出閉店,消費者無處追回卡中剩餘的錢款,或是被迫再度轉場至其他健身房……一時間,這一行業站上了為人詬病的風口浪尖。  是什麼讓健身行業難以為繼,頻頻閉店?是不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鑽「辦卡消費」的漏洞?他們的「招數」又有哪些?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 鄒阿江  「花8640元買了36節私教課,才上了12節,這個健身房就『跑路』了。」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王女士告訴記者,健身房「跑路」後,群裡的400餘人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幫助,但事情到現在仍未得到解決。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 鄒阿江  「花8640元買了36節私教課,才上了12節,這個健身房就『跑路』了。」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王女士告訴記者,健身房「跑路」後,群裡的400餘人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幫助,但事情到現在仍未得到解決。
  • 辦完卡就跑路,顧客成為受害者,健身房背後的亂象是因何產生的?
    他們是有時間也有精力去健身房進行消費的一個人群。但是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健身行業在我國發展並不順利。一、學生的消費能力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經營不善的健身房絕大多數是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生群體的收入很少,所以不可能在健身房付出太多的金錢,這一條就使得健身房的收入很有限。
  • 2020教育機構紛紛跑路!給娃報班還是自己上智商稅?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近幾日,海風教育因拖欠廣告費和房租,企業和法人列入「限制消費令」,連經營9年的海風教育也難逃倒閉的魔咒2020還沒過完,已有1000+家培訓機構倒閉消失、甩手跑路。你以為都是小機構,其實不然,老牌的培正逗點、連鎖的優勝教育、英語四大巨頭的韋博英語都在其列!
  • 健身房未開業先收錢 老闆跑路會員傻眼
    幾天前,她到健身房一看,竟然還沒有裝修,而老闆已經聯繫不上了。  俱樂部員工介紹,目前吸納會員有400餘人,涉及的會費多達幾十萬。除了會員外,連員工、房東、裝修公司,也被欠薪欠款。  事實上,這幾年來,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一個月前,韋德健身大慶路店經營不善關閉,數百會員會費「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