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上周,威斯特健身房倒閉,引發會員聯合維權,結果只得到老闆一通解釋,依然沒能討回辦卡費用,網友紛紛感嘆:「唉,和上次吉某達一模一樣的套路,健身市場太亂了,都是圈錢跑路」「自從被吉某達關門跑路、『割韭菜』後,我就不敢去玉林健身房充會員了」……
健身房內已有市民在健身
業內人士統計,僅去年至今,廣西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目前僅剩雙成、旋遊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健身房。為何健身房紛紛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記者就此進行調查採訪。
成本回收快,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很多人覺得健身房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兩三個月就能回本。」雙成健身會所的負責人波哥邊說邊找出一份欽州市靈山縣工商局發出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你看,一個縣城的健身中心,通過前期預售就能收到1200多萬元會員費、定金。」
「開健身房,確實有人空手套白狼。拉來幾臺器材就開始賣卡,健身房還沒開業,錢就賺到了。」波哥說,投入一兩百萬元就能開一間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這筆投資已包含裝修、器械、設備等費用。然而,很多健身房在裝修期就瘋狂促銷,招納會員,通過預售會員卡,未開業就收回了成本,甚至實現盈利。
上周記者採訪威斯特的經營者楊某時,對方直言,自己投資健身房的啟動金是150萬元,場地2700平方米,裝修投入了170萬元,預售第一個月就賣了120多萬元。通過提前賣卡回籠資金,健身房如期開業了。
「割韭菜」式的銷售,讓健身房後續運營難既然健身房如此「暴利」,為何還紛紛倒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專門的公司、團隊幫健身房做銷售、賣會員卡。「他們幫健身房賣出200萬元,自己就要拿走100萬元。」
「健身房的成本太高,首先是場地租金,每個月需幾萬元。如果注重銷售,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去賣卡,人力成本過高。」在波哥看來,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雙成做了14年,場地有2000多平方米,但包括前臺、教練在內,員工有8至10人。有些健身房,僅銷售就有幾十上百人。」
新開健身房為了大量吸納會員,往往通過優惠、返現、終身卡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業內人士看來,終身卡無異於「割韭菜」。收割完一茬後,新的「韭菜」還未長出來,健身房的後續運營資金又跟不上,這時往往無法繼續經營,只能倒閉。
「很多會員都叫我賣終身卡,我都婉拒了,只是開玩笑說,『等哪天我不幹了再賣』。」一健身房經營者說,會員理解的「終身卡」是以為自己可以「終身」免費到會所健身,其實所謂的「終身」往往只是相對健身房而言。在行業內,終身卡往往會要求健身房經營一定時間,若超出期限,會員仍可繼續免費使用,若未到期倒閉,則需退還相應卡費。
倒閉前的操作可能是「圈錢」記者採訪了數名健身房的維權會員發現,在會員眼裡,健身房從開業到倒閉,一波接一波的操作都是為了「圈錢跑路」。因為有的健身房倒閉前幾天還在低價促銷,有的則是提前更換法人代表,還有的經營者提前變賣名下資產,就連應對會員維權,都是寫張欠條,最後不了了之。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大家都以為健身房是個賺快錢的行業,所以風險意識就降低了。入行之初,很多人都想將健身房做好,卻發現健身房是一個「短命的行業」。有經營者見經營不下去了,閉店前的低價促銷往往是為了「撈一筆」。當然,不排除確實有人一開始是為了圈錢,因為「跑路」的成本太低了。開健身房往往有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免租期,在免租期內搞預售,既不用交租金還能收到一大筆錢。還有一些健身房的做法明顯是衝著錢去的,如去年開業的某健身房,場地租賃合同2020年1月到期,2019年12月還在搞低價促銷;又如去年吉某達碧桂園店,辦張終身卡不僅100%返現,還送電視機、洗衣機、私教課,這些都是套路。
記者採訪發現,在健身行業內,「安全閉店」早已不是新鮮事。操作方法就是轉讓公司、變更公司法人代表,由他們出面應對會員維權。
建議:儘量辦短期卡
「我曾經開了3家分店,也經歷過閉店的痛苦,安置會員到其他店,不接受的會員就退錢,用了半年時間才退清費用。去年至今,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經過洗牌,現在健身房所剩無幾。」波哥說,儘管今年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他對健身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只要選好場地、控制好經營成本、做好健身房的定位,通過轉變經營方式,輕銷售、重服務,健身房依然可以良性發展。
會員張先生說,不管怎樣,健身鍛鍊是斷不了的,只能說辦卡前先多方了解,看看健身房老闆的實力,辦卡時不要貪圖便宜,太便宜的基本就是「割韭菜」了。
波哥則建議,消費者在辦理健身卡時,首先儘量選擇短期卡,不要辦理終身卡;其次是不要在預售期內辦卡,等設備到位、健身房開業後再辦;最後是選擇口碑好、經營時間長的健身房。(龐獻)
關鍵詞 >> 健身房跑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