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巨嬰到底有多無恥?

2021-02-15 周衝的影像聲色

1

我媽有一回說,林姨很慘。

林姨是位60多歲的阿姨,以前住在我家樓上,有個獨生女兒。

女兒成家後,也有了一個女兒。夫家求子心切,小夫妻間發生矛盾,差點導致婚姻破裂。

為了緩和矛盾,女兒選擇辭去工作,再生一個孩子。

但第二個仍然是女兒。

於是矛盾愈發激烈,林姨護女心切,把女兒接回自己家居住,好吃好喝好照顧,似乎要把女兒在婆婆家受過的委屈都彌補回來。

這一住就是兩三年。

女兒的小女兒都能到處亂跑了,女兒還在媽媽家住著,絲毫沒有要搬走的意思,也完全沒有要再出去工作的意思。

就連女婿也習慣了,偶爾登門看望一下,並不提接她們回家。

於是林姨的生活就成了:照顧丈夫,照顧女兒,照顧女兒的女兒,兼,生女婿的氣。

林姨的丈夫要調任去別的城市,林姨犯了愁:女兒和外孫女怎麼辦?又不可能帶她們一起走,又不捨得把她們攆回婆婆家。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她隨丈夫去新的工作地點,每個月給女兒三千塊生活費,讓她們住原來的房子。

儘管這樣,她依然放心不下,女兒是不是能照顧好自己和孩子?

於是,六十歲的老人,為了女兒,每個星期都要在兩地間奔波。

如果是辛苦並快樂著,也還好。畢竟快樂可以衝抵一部分疲累。

但顯然不是,因為每次見到我媽,她所說的都是如何辛苦,如何擔憂,以及對女婿一家如何氣憤。

聽媽媽轉述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如果還能買到一本《巨嬰國》,一定要買下來送給林姨的女兒。

真的難以想像,連她自己都還需要被照顧,怎麼能撫養兩個孩子呢?

2

十多年前,這樣的群體被稱為啃老族。

直到武志紅的《巨嬰國》出版,才讓人確定,這些已成年,有勞動能力,但仍一味向父母索取的人,都是實實在在的巨型嬰兒。

看到一條讓人感覺啼笑皆非的新聞。

一名32歲的瀋陽男子,接連兩次在路上搶奪他人手機。

落網後,他供述的犯罪動機居然是:「是為了和家裡人賭氣。」

(監控畫面)

他口中的家裡人,不是妻子,而是父母。

原來,他和妻子兩人多年來都沒有工作,靠雙方父母接濟度日。

不知積聚了多久的勇氣,下了多大的決心,也或者是終於感覺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這男子決定找份工作。

他所能想到的,也只是像送外賣這樣的工作。

送外賣也不是沒有門檻的,比如,要有一輛電動車和一部手機。

他沒有,便習慣性向父母要。

嶽父母很支持,找了一輛電動車給他。

接下來是找自己父母要部手機。

但是,這個願望沒能立刻被滿足。

說起這事來,這男子很是委屈:「他們答應得好好的,然後又不給我買了……哪怕給我買個一千塊錢出頭的便宜手機也行啊!」

那就,賭氣,去搶。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3

以前在報社的時候,我曾接待過一個來訪者。

那是一位75歲高齡的農村老人,握著幾張皺巴巴的紙頭,說要控訴兒子。

老人的控訴信內容如下:

為了給兒說媳婦

勸人莫學我教子

我有一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長大了更是不聽話。

為了給兒說媳婦,我忍氣吞聲、挨打受罵20多年(被兒子打),受傷多處。

家醜不可外揚,怕不好說媳婦。

農曆97年24日因一點小事,(兒子)打斷了我的左胳膊,為了給兒說媳婦,我不敢張揚,對人說是我上平房頭暈不小心摔下樓梯的。

2000年給兒找了對象,10月1日結婚。

但後來媳婦聽說他打斷了我的胳膊,再也不願跟他過,離了婚。

因此事,他硬說是我朝外說的,更是變本加厲地打我

兒在外打工,一年回兩次打(收麥和過年),我得挨兩回打。

一到收麥和快過到年,我都膽戰心驚。

一次幹農活,我被打傷了胯骨,從地裡爬回到的家門口(兒和他娘只管幹活,不問我的死活),不敢進家,是支書等我把我抬回了家。

從此我成了瘸子

兒揚言,因我才離的婚,說不上媳婦,早晚要打死我,逼我快自殺

大年初三,他砸壞了我燒飯的鍋,打碎了我屋門玻璃,要進房打死我。

打的我血流了一地,染紅了大衣。

為了給兒說上媳婦,我還是忍了。

為了給兒說上媳婦,我曾想去南京大橋跳江自殺為了的不發喪好省錢),因錢不夠,又從高鐵回來啦。

為了給兒說媳婦,我一忍再忍.

為了給兒說媳婦,我大年初一沒敢吃他娘倆包的餃子(因我有病,不能包)。

為了給兒說媳婦,我不願透露姓名。

為了給兒說媳婦,苦勸獨生子的父母不要學我,教子無方,趕快猛醒,不要再嬌慣獨生兒子啦。

可怕天下父母心。

奉勸年青人也要對老人好一點。

——一個75歲老人的真實自述

這段文字雖前言不搭後語,但讓人非常心酸。

75歲的老人,一再被兒子暴打,胳膊和腿都斷過好幾次。哪怕是大年初三,也會被掀翻鍋灶,拳腳相向。

而這兒子打老子的唯一理由就是:你要讓我娶上媳婦!

最可悲的是,這老人也堅信,給兒子娶上媳婦是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我問老人,他打你,你報警了沒?找司法所了沒?

老人囁嚅著:也報過……但還是不報的好。(讀者們自行腦補原因)還得給他娶媳婦不是?

這句回答,幾乎讓我淹死在巨大的無力感之中。

也許對一位農村老人來講,只要能讓兒子娶妻生子傳宗接代,自己什麼委屈都可以忍受。

實在忍受不了的時候,就寫下來發洩一下。

他這樣寫:苦勸獨生子的父母們不要學我,不要再嬌慣獨生兒子啦。可怕天下父母心,奉勸年輕人也要對老人好一點!

他寫了「可怕」,我相信這不是筆誤。

對,可怕天下父母心。

事後我聯繫了老人家所在的鎮街相關部門。

有個熟悉的朋友告訴我:姐,你沒在基層待過,你知道這樣的事有多少麼?

原來,雖然典型,卻非個案。

《廣州日報》曾做過全媒體調查,結果表明,36.1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現在或者曾經啃老。30.95%的受訪者表示,啃老是為現實所迫,無可奈何的選擇。

而這僅是能調查到的人群。

廣大農村呢?

那些出於家醜不外揚心理而忍氣吞聲的老人呢?

4

以前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總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要求父母為自己做這做那。

……

仿佛一切都順理成章天經地義。

真要刨根究底,找到事情的源頭處,原來是父母自願的。

孩子還小的時候,幾乎都會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怕摔著,怕碰著,怕衣服穿少了,怕吃飯不可口,怕在外受人欺……各種怕、怕、怕疊加在一起,便恨不得把一切都為孩子包辦起來。

這是保護,也是控制。

在父母的強烈控制下成長的孩子,成長的只是身體,而非心智

他們漸漸失去了自己去處理問題的生物本能。遇見事,只剩一個念頭:找爸媽!

而父母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控制力的反噬

因為當孩子知道不需要自己去處理問題時,便會用自己的方式操控父母以達到目的。

孩子在成長,力量增強,欲望增長。

父母卻在衰老,步履遲緩,能力越來越弱。

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一方無盡索取,一方拼盡全力給予。

於是,成了這麼荒唐的場面:巨大的嬰兒吸吮著乾癟的乳房,直吸出血來。

可惜,血無法滿足巨嬰,也無法讓巨嬰真正長大。

不如趁巨嬰還是孩子時,父母就把他當成獨立個體去培養。而不是事事操辦,過度寵溺。

在孩子成年後,則堅定地告訴他:你要記得,你是你,我是我。


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


我可以陪伴,但我無法替你負責。

所以,想要媳婦,自己娶;想要手機,自己買;想要房子,自己購;想要安逸的生活,自己去賺。

我能做的,就是在你成年離開家門後,一路目送,從此放手。

從此江山萬裡,道路漫長,都是你自己的風光。你得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創造。我就不送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巨嬰:二婚的人能幸福嗎?
    所以今天呢,我就跟大家聊聊二婚到底會不會幸福。 就像我的一位有"巨嬰"人格的朋友,步入婚姻生活4年的時間,經常跟老公吵架,互不相讓,她覺得對方不理解她,對方覺得,她有的時候太無理取鬧,兩個人在後來的婚姻中,可以說是水火不相容,最後選擇離婚。
  • 捅死「巨嬰」逆子的日本高官,戳中了誰家的痛?
    2019年6月1日,「六˙一」國際兒童節,日本東京都練馬區一居民家中,伴隨著附近小學慶祝「六˙一」運動會的喧鬧,44歲的熊澤英一郎被76歲的父親用菜刀活活刺死,胸部、腹部等部位有十多處刀傷。熊澤英一郎,這枚日本式「巨嬰」,終於命喪親生父親之手。
  • 中國不養巨嬰:國家有保護你們的責任,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
    還有要求免費治療的無恥輸入性病例!拿著外國國籍,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祖國是母親,那請你老老實實的做個人,登機前吃退燒藥,把病毒帶來給中國,還想免費治療,心眼兒怎麼那麼多呢?得病是操心操的吧。對於那些已不是中國國籍的華人,當你放棄中國國籍,選擇加入外國的那一刻起,你就不是一個中國人了,國家之所以會讓你回來,是不忍心看到你在外面受苦,但是要求國家免費治療,請問給國家交過多少醫療保險?多少稅?在好多國家都已經關閉國門的情況下,中國的大門仍然向你敞開,不要對中國感恩戴德,但應該保持最起碼的尊敬,說白了,你不是中國人,中國沒有義務去為你免費治療,祖國建設沒有出過力氣的人,有臉要求什麼?
  • 「古今滔滔」成人如何避免情緒失控,瞬間變成巨嬰?
    所謂巨嬰型人格, 就是成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不能接受與自己預期不符的事物。  每個成人都可能瞬間變成哭鬧的巨嬰  對生活中頻繁出現的巨嬰,自媒體常將其標籤化,或者冠以「中國式巨嬰」,或稱其為「溺愛式巨嬰」。
  • 巨嬰心理:長不大的成年人,有2點特徵,很明顯
    還有一種巨嬰屬於自卑的,是在童年時期由於撫養不當造成的,比如,很早的時候就喪失父/母,在家裡存在感低,經常被父母否定等等,長大後,就開始四處求認同,求安全感,求愛.... 巨嬰都有什麼特徵?
  • 拒絕「巨嬰」,成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
    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造成現在這樣狀態與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俗稱「巨嬰」。當今社會,「巨嬰症」似乎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通病,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中。
  • 巨嬰心理:成年人心智沒有成熟,有2點非常明顯的特徵
    第一種特徵:極端幼稚的思維巨嬰的思維,往往有兩種分析事物的看法,不是好的就是壞的,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中心,就和一個孩子一樣,你給我一個好蘋果就是好人,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問題的,就是壞人。始終無法理解別人善意的謊言和開玩笑的話,你給巨嬰撒一個善意的謊言,即使初心是想讓巨嬰好,然而他就是死腦筋,覺得是真的。倘若有一天,有個人做了一件讓巨嬰覺得不好何況對他有害的事,巨嬰就會認為這個人不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於是,巨嬰就有這種非常極端的思維。而且,巨嬰身邊都是好人的話,巨嬰就覺得世界很美好,反之,身邊什麼樣的人都有,人品差的太多,巨嬰就認為世界對他不公平,覺得世界太可怕。
  • 紅皮書雖然很無恥,但美國甩鍋確有一套;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美國兩黨似乎達成共識,就是將美國國內政治關切的替罪羊角色,由俄羅斯變成中國。兩黨都認為對方對中國「軟弱」,都要與中國死磕到底。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誇讚」的「好劇本」,其實是「與中國死磕到底」的教科書。據美媒報導,共和黨參議院委員會給黨內各競選陣營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長達57頁,建議共和黨候選人應該通過積極攻擊中國,來應對本地的新冠疫情。
  • 中國不養巨嬰!那些因疫情回國當大爺的人,把國家當成什麼了?
    現在全球疫情蔓延,中國成為一個安全地方,很多外國的留學生、華人華僑、在外國務工者陸陸續續回國。有危險想回家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什麼好說的,配合好工作做好自我隔離聽從指揮,這樣對你對我們大家都好,我們中國從來都歡迎任何人回國,但是不歡迎不配合的巨嬰回國!
  • 好萊塢「無恥混蛋」昆汀·塔倫蒂諾,時髦已成過去式?
    反觀波蘭斯基的電影也多是心理驚悚片,充滿了恐慌、疏離和無謂的殘酷,與他的個人悲劇融為一體。其中,他的《麥克白》被批評為過度殘暴。他熱衷於雜糅各種類型,比如黑幫片、喜劇片、黑色片和動作片元素,最為典型的是開創另類黑幫片先河的《低俗小說》和有「戰爭版《低俗小說》」之稱的《無恥混蛋》。從具體的視覺呈現來講,如果說血漿是暴力代表的話,那性感美女就是「美學」元素。
  • 對無恥不能放任自流
    但還有另類的天賦異稟者,臉皮堅固,心理素質彪悍,對羞愧感有天然抗體,視廉恥為糞土,以吮癰舐痔為美味。這類「奇人異士」靠沒有羞愧感的心理素質優勢,在現實生活中如鯰魚得渾水,過得洋洋自得。華夏無恥界公認的五大皮厚賤客:老胡、金政委、張教授、胡鞍鋼、紀連海。其他群眾另有五大皮厚賤客候選人,司馬、孔三媽、戴九日等。
  • 【3分/4分/巨嬰】-Lunar Eclipse- 月食 獨家印花洋裝
    尺寸:三分/四分/DF-H 巨嬰/RL尺寸巨嬰價格:3分全款495RMB, 4分/巨嬰全款475RMB。定金:統一200RMB拍付流程:拍付定金,截單後開始製作,發貨前會一一在WW上通知補尾款^_^。製作時間:個人製作,截單後4~8周左右按照拍付順序發貨。
  • 《千與千尋》巨嬰三連問:最愛成「醉」愛,巨嬰成長之痛,誰之過
    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我一動念頭,世界就該按照我的意願運轉,否則我就會變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毀了世界,或者毀了我自己。"這是巨嬰的最核心心理。當巨嬰附體,我真真的看到你骨子裡有個巨嬰在躥動。"他也成了權利利,忘了自已多哪裡來,忘記自己的初心了。
  • 職場巨嬰「毀」人不倦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聽到年輕同事有這樣的議論:總感覺其他同事的業務能力沒我好、不想受領導過分管理、與領導同事溝通不暢、害怕被批評影響心情等等。這些吐槽如今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職場新人當中,這是缺乏規則意識和心理不成熟的外在表現。不僅如此,嚴重的"職場巨嬰"往往秉持著做事三流,甩鍋一流的處事態度來給公司和同事添麻煩。
  • 中國美食到底有多好吃?
    中國有句俗語叫「民以食為天」確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吃這件事情上
  • 「巨嬰男」「媽寶女」他本不想,原罪到底在哪裡?
    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有這樣一類人,做人做事比較主觀,容易受別人引誘,喜歡人云亦云,很難客觀公正看人待事。甚至是「巨嬰男」「媽寶女」,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但是內心還是像小孩子一樣,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容易被人教唆做錯誤的事情,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是非常糟糕的!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 塗磊霸氣曬「國籍」:我是中國人,中國不養「巨嬰」
    那些出國享受,回國避難的,中國不養巨嬰」,這段視頻的內容也是讓無數網友為之點讚。在視頻中,塗磊穿著一件藍色的夾克外套,戴著黑框眼鏡,整個人依舊「冷麵」無比,很是嚴肅。面對鏡頭,塗磊鄭重地表示「今天我要曬出我最值得豪橫的三樣東西」,還讓大家看好了,塗磊先後展示了自己的身份證、護照、戶口本。
  • 告別「巨搖籃」式的教學,才能停止製造學習的「巨嬰」
    但是看復學以來的課堂,依然充斥著灌輸和機械訓練,教學照舊像設計好的「巨搖籃」一樣,孩子們積極重複著昨日「巨嬰」般的學習。今天,結合近年來我們開展理解為先的單元教學的體會,談談教學方式的事。教學的「巨搖籃」來自哪裡?一般課堂採取知識點覆蓋式講授,按照內容順序平推,以講的全、講的深、講的生動為好。看到人家講了五點,自己只講四點,趕緊補充上。
  • 你有沒有被罵過無恥?「你太無恥了」英語怎麼說?
    抗議者怒斥其「無恥」。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段視頻吧:以上視頻源自:人民視頻我簡直不敢相信你對她撒了謊,你太無恥了!往期回顧:你知道「鑽牛角尖兒」英語怎麼表達嗎?cat got your tongue? 是被貓抓住你的舌頭了嗎?get wind of something 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 33歲「巨嬰」男孩,每天吸奶嘴、睡嬰兒床,自稱是2歲嬰兒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提到巨嬰,我們就會想到「中國第一懶人」楊鎖,活活把自己餓死,這也算是一種能耐。 不過,巨嬰並不是我國的「特產」,在美國也有一位出名的「成年巨嬰」,他的事跡就風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