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出家後我沒趕經懺,為亡者服務」

2020-12-23 南無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障道,在這個時代非常普遍,如何順應,隨順、應付,還要保全自己,這個要智慧,要善巧方便,最重要的就是表法。

因為現在的社會,對聖賢教育、宗教教育完全不明了,誤會很深,不像從前,讀書人對這個有分寸。

現在沒接觸過,完全不知道,有意無意破壞佛教的人很多。有意,是別有用意,無意,是人云亦云,自己不知道。

無意的,我們很清楚,為什麼?自己不認識佛教之前,不是有意破壞佛教,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就相信它是迷信,也說它是迷信。

看到學佛的,你怎麼會迷成這個樣子?到我學佛時,也有人這樣對待我,都是好心。好朋友,同事,甚至老師都說,佛可以學,不能迷成這個樣子,我出家,他說迷成這個樣子。

可是事實勝於雄辯,二十年後再見面,態度變了,我們碰到時,你的路走對了。他想走我這個路,我早他二十年,他跟不上了。

我沒有像他想像,出家後去當個趕經懺、作法會的法師,為亡者服務,我沒幹過,我連法會都沒參加過。出家時,在寺廟住過一年,以後跟李老師在慈光圖書館,前後大概住了十年,這是個教育場所。

本文節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注】101集

相關焦點

  • 海濤法師「你受了菩薩戒,力量就不一樣!」
    但是這個就是「分別心」,一種#人跟動物的不平等,外來種跟本地種,外來種的生物最好讓它死,以免影響本土生態……但是我也經常跟他們說,既然講「平等」,為什麼要分別呢?就像我剛出家,我在(臺灣)臺北很多人找我助念,我就一定會跑去助念,但有些法師就會說:「你幹嘛每天跑去助念?那又不是我們的信徒!」,我一聽,心裡很傷心,不是信徒不要助念,是信徒才助念……。
  • 經懺是褒義詞嗎?
    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看:第一,對於出家眾來講,一場法會做好了,也是給自己培下無量的功德福報,不間斷積累這個資糧,以後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大的障礙。一個法師,你的功德福報不具備,福德因緣不具足,想解決一些問題,鬼神看見你都不敬畏,就沒人幫你,如果你具備這一塊的情況下,祈請諸佛菩薩、各大護法聖賢臨壇,一切萬靈包括鬼神都過來幫你,這是因為他們感覺到你是正義的。
  • 淨宗法師:《我比「經懺鬼」》《喝椰汁與讀祖典》
  • ➮淨空法師:佛為什麼不常住在世間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這真的,我們年輕的時候看到,李炳南老居士在臺中住了三十八年,我們外地到臺中去親近老師,我們的心態跟當地人完全不一樣。當地人確實傲慢,那種態度,他們常親近老師,他們對於真正學習有厭倦、有懈怠,老師常常在,沒關係,今年沒學好,明年,明年沒學好,後年,有的是時間,老師常住世間。
  • 他念念三寶,念念懺罪——夢參長老談弘一老法師
    在一天裡,早上老法師開了門,進去打整打整,或者想談些問題,有什麼話,老法師不得不跟你說話,寫個條子給你,你就照著條子辦。你要是有什麼問題,寫個條子在老法師的門邊遞著,他把門開開才跟你說。 我請老法師到青島湛山寺,因為傳貫法師是福建人,誰也不通,必須得增加我一個侍者,只準我能到他的屋,能跟他說話,才只能這樣做。
  • 淨空法師開示!念佛的功德太大太大了,只有內行人知道.
    淨空法師開示!
  • 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淨空法師)
    《壇經》裡面給我們啟示,六祖傳授皈依,他居然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個解釋,他說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我早年讀這個經的時候,這給我很大的啟示,他為什麼這麼說法?第一個「世間希有」,所謂是物以稀為貴,這大家稱之為寶,第二「離垢」,第三「勢力」,第四「能莊嚴世間」,第五「最上」,第六「不變」,有這六個意思,所以大家對它很重視,認為這很珍貴的,稱為寶。這六個意思如果是真的具足,圓滿的具足,究竟的具足,確實是佛教裡面所講的三寶。
  • 淨空法師與瑜伽老人許哲
    (Teresa) 」,梵文名字是「愛人(Prema)」,出生於中國汕頭,27歲上小學,47歲學護理,67歲獨立創辦養老病院,69歲學瑜伽,90歲學佛,100歲用功學中文,101歲皈依佛門,2002年禮請淨空法師為證明師,皈依三寶,並受五戒。
  • 聽經|淨空法師講《金剛經》(388)
    舍了身,這個身不是我的,身不是我的。身不是我的,好處多,為什麼?他不生病,他不衰老,他也不死;有我,我病,我老了,我死了。他有我,他才有這個東西;我沒有了,哪來的生老病死?統統沒有了。舍好!不舍就糟糕,舍好!佛教我們舍,舍了身,身體在,身確實還在,還挺健康的,要知道身不是我的,身是佛法的,身是一切眾生的,為一切眾生工作,這才叫做「皆為利他,不存利己」,你要懂得這個意思。
  • 淨空老法師:安士全書!
    這部書大概有一大半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注得好,搜集的案例非常之多,跟《感應篇彙編》類似。它有四部分,第二個部分「萬善先資」,專門勸戒殺;第三個部分「慾海回狂」,專門勸戒邪淫,你看一個殺、一個淫,萬惡之首;最後一部分分量不大,勸大家修淨土,「西歸直指」。印祖在世一生可以說是極力提倡這本書,他自己不能講經,請法師講「陰騭文」。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1.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我們要知道,遇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諸佛讚嘆,甚至於告訴我們,「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你遇到了,無量劫,不止五千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這部經傳到臺灣來,是律航法師從大陸帶到臺灣來的,律航法師俗名黃臚初,黃念祖那個跋上有他的名字。在大陸上,他那個時候沒出家,一起在一塊學佛,都是夏蓮居的學生,這個經本是他帶到臺灣來的。帶來之後給李老師,李老師在民國三十九年在臺中講過一遍,那個眉注就是那個時候寫的。這是經典傳到臺灣來的因緣。
  • 燒冥紙,燒衣等給亡者是否有用?
    由小學、中學乃至大學,最後得到大學學位。而佛弟子是以受戒的層次等級而定身份。皈依三寶 ( 佛、法、僧 ) 是最基層。接著等級繼有五戒、八戒、菩薩戒等。所受之戒無論是那個層次都以皈依為根本,也是邁向成佛之道的第一步。否則還未算入門為佛弟子。況且皈依後,領受三皈戒體,於心性上起著防非止惡的作用,令佛弟子好趣向涅盤大道。問:怎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淨空法師:怎樣念佛才算是不間斷?
    我講個例子給諸位聽,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我在臺北,那時候館長還在世。過年,有位老居士到圖書館來拜年,跟我說,他說「法師,我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孫子放不下,怎麼辦?」他沒有一天到晚念著孫子、孫子,他沒念。口裡頭沒有,他心上真有,時時刻刻都想到孫子,那叫做念佛,那叫做不間斷。我就跟他講,你把你那個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
  • 淨空法師:【專信不二,萬修萬人去,三心二意,一無所成】
    下面舉經作證明。「如經雲,設有一法,過於涅盤,亦所不顧」。實在講,這些比喻勸導,無過於《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所說,尤其是善導大師的批註。我們以前讀過講過,沒有任何一法,能超過這一法。 底下說,「禪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話頭是「參念佛是誰」,屬於念佛法門,另一種念佛方法。念幾聲阿彌陀佛之後,再問念佛是誰?禪宗念佛的方法。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萬分感恩大家……感人淚下 劉素雲老師:師父上人,真誠的祈請您長久住世,老法師多住一年,咱們眾生感人淚下:淨空老法師住世祈禱文 昂江扎西仁波切為老法師點燈祈請淨空法師長久住世感人淚下!淨宗也推認一代又一代的祖師,都視祖師的言傳身教為準繩。這一良好傳統時下在行者心中似乎漸趨淡漠,這是修行人對教法信心不足、行持無力的根源之一。每個修行人都應當深思並重拾尊師重道之良好傳統。後學將《清淨極樂剎土願文》法本供養淨空上人,老法師歡喜無限,發心刊印萬冊以廣弘,實為佛門之幸事,藉此贅言數語,並祝淨空上人長久住世,廣利有情。
  • 淨空法師: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最好?
    淨空法師: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問:第二,道場念佛堂內大眾常年佛七,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是專聽師父上人講的淨土經論,還是先以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和《弟子規》聽起?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為中根人。為上根人不必,像惠能大師上上根人,一堂課,頂多個把小時就解決了,他就成佛。下下根人你教他,頂多三年他念佛,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所以中根難!他煩惱習氣深重,意見很多,所以佛才四十九年為這些人講經說法。 那既然是中根,一定要循規蹈矩,你得聽話。循規蹈矩怎麼樣做?一定要持戒。給我們講了三個原則,持戒,修定,開悟。
  • 淨空老法師親自講述《臨終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收藏轉發功德無量!
    經典比喻神識離開身體的狀況,猶如「生龜脫殼」般的痛苦,所以不要觸碰他,觸碰很容易引起他的瞋恚心,在這個關鍵時刻,最後一念生瞋恚,多半落到地獄道,這對亡者非常不利。人過世後,有些人想看看暖氣在什麼地方,好知道他到善道,還是惡道,最好不要觸摸,因為不知道神識有沒有離開,如果神識離開了,沒有問題;反之,對他就不利。
  • 夏威夷療法--修藍博士拜訪淨空老法師實錄(精華篇)
    年3月21日於香港到訪者:修.藍博士 / 受訪者:淨空老法師 / 翻譯者:定弘法師註:因修.藍博士用英文溝通,而淨空老法師用中文溝通,故定弘法師作中間翻譯。佛經所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不論治病或任何事皆可成辦,可治身病,亦可治地球災難。只要能真正制心一處,即可化解災難。身體是物質,物質從何而來?物質由念頭而生。彌勒菩薩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念念成形,即是阿賴耶三細相之境界相,境界相即物質,亦即今日所言之宇宙。念頭一動,宇宙便出現,亦即依報。形皆有識,識即正報,識不是別人,識是我。我與宇宙同時發生,皆為自性之幻相。
  • 淨空法師:我們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信心不夠
    世間東西我學不學?不學了,我沒時間學。我學什麼?就學一句佛號不間斷,聽經不間斷。現在方便有隨身聽,這三種資料都完整,隨身聽裡頭有《無量壽經》,有《淨修捷要報恩談》,有海賢老和尚的《永思集》。培養信願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