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臨名帖|鐵保意臨懷素《自敘帖》給人不一樣的狂喜

2021-01-10 騰訊網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名家臨名帖 | 鐵保意臨懷素《自敘帖》給人不一樣的狂喜

鐵保意臨懷素《自敘帖》,雖然是節臨,但仍見其大家風範,懷素純以線條取勝,而鐵保則點畫狼藉,有的重若崩雲,有的輕如蟬翼,如滾滾鐵流,又如小河淌水,無不適意。名家臨名帖,總是給人不一樣的狂喜。

【簡介】

鐵保,字冶亭,號梅庵。幼慧敏,喜習漢詩文。乾隆三十七年進士,授吏部主事,襲恩騎尉世職。嘉慶時官兩江總督。清代書法家。

此冊鐵保書唐草大家懷素自敘帖,通篇用筆自然流暢,可見其草書功力。由落款可知作於嘉慶二年(1797)十二月九日,鐵保時年四十六歲,任禮部左侍郎兼正白旗蒙古副督統。上鈐「經筵講官」一印,可知他對於曾為高宗進講頗引以為豪,另有「惟清齋圖書」及「老鐵」鈐印。另」印香閣收藏書畫圖書記」及」納哈塔氏」兩印目前未知印主為何人,僅知後者為滿人姓氏。

【釋文】

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

盧員外云:「初疑輕煙澹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

王永州邕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

朱處士遙云:「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

敘機格,則有李御史舟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餘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

張公又云:「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面。」

許御史瑝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

款識:嘉慶二年臘月九日臨懷素《自敘帖》,鐵保。

印鑑:經筵講官(朱)、印香閣收藏書畫圖書記(朱)、太谷孫氏家藏(朱)、衛陽道孫阜昌珍藏印(白)、惟清齋圖書(白)、老鐵(朱)、納哈塔氏(朱)

題籤:鐵保臨懷素自敘帖。

壬辰夏日,周澄。

鈐印:周澄(朱)

【鐵保意臨懷素《自敘帖》】

相關焦點

  • 《自敘帖》到底好在哪?
    學習狂草書法的人沒有不知道懷素的,知道懷素沒有不知道他的《自敘帖》的。《自敘帖》是懷素狂草的代表作,狂草也是我的最愛,幾乎有時間就看,說實在的,簡直迷它到發瘋的程度。《自敘帖》全篇七百零二字,一百二十六行。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真如龍蛇竟走,激電奔雷,它圓轉流暢的書法藝術,真是讓我們拍案叫絕。
  • 狂草派代表懷素,其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結字簡約一氣呵成
    退筆紛紛集成冢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裡開門見山的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直到他四十歲那年,突然寫出了《自敘帖》,才如石破天驚,其精神障礙和渾身的筋脈似乎一下子完全打通,抵達無我之境。懷素的晚年是他書風第三階段,此時的代表作小草千字文,已與中年時代的狂肆作風完全換過一番面目,默契,平和,淡泊,已入化境,瀰漫著神的氣息。一個人修煉到此,已真正修煉到家了。
  • 隱居不仕的大書法家宋曹 臨懷素《自敘帖》(蕭平題跋)鑑賞
    清 宋曹 臨懷素自敘帖 南京十竹齋2015秋拍 成交價23萬元作品鑑賞宋曹(1620~1701),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一字邠臣,號射陵、耕海潛夫、湯村逸史,室名會秋堂、蔬枰草堂等,江蘇鹽城人。明時官中書,入清後隱居不仕。工詩文,尤精書法,有名於時。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後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宋曹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極具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書法理論的構建,還是在書法創作方面,都有著精深的造詣。
  • 臨帖不一定成名家,但名家一定從臨帖中來!
    臨摹了上百遍的法書,即使不成書家,至少可以寫得一手好字;「熟讀唐詩三百首」,即使不成詩人,至少「不會做詩也會吟」。雖然,臨摹、模仿不一定能出名家,但名家的個性獨創,正從臨摹、模仿的傳統繼承而來。臨摹不要怕重複,其實每一次重複都是一次新生,猶如蛻皮,脫胎換骨。藝術有一句話叫做重複就是力量,貝多芬的命運,九個樂章一直在重複著一個旋律。
  • 他是宋四家之一,晚年精品力作《諸上座帖》出神入化,美妙絕倫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另創江西詩派。山谷的仕途也是頗不順的,他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又屢遭貶謫,最後死於宜州貶所。他的傳世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帖》、《李白憶舊遊詩》、《苦筍賦》等。
  • 張芝《今欲歸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冠軍帖》
    來源    中國書法一、《今欲歸帖》草書,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結字大小不求一律。註:圖片根據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李宗翰宋拓本、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楊氏海源閣宋拓本以及山西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重新裁剪而成。【釋文】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遊悉,誰同過還復,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論聽故也。《終年帖》高清局部欣賞
  • 2020日本天目名家,藝術大賞
    【鐵壺之家】帶你走進匠心工藝的古法傳承 日本的天目,既作為對古法工藝的傳承,更有著天目名家獨特的創意與藝術風格。 從他製作,拉坯,釉料調配,施釉均為天目名家親手製作而成。更需以柴窯燒制而成,故而每一件都堪稱是稀世珍品,當世無雙。 清水保孝 清水保孝是日本國寶級匠人清水卯一的二代目傳人。畢業於龍谷大學文學部史學專業 清水保孝出生於京都的清水五條坂,自幼在父親清水卯一的薰陶之下,接觸並學習陶藝。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其三,學習這件作品的人,每個人都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形成千人千面的狀態。此帖的風格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後世學習草書者所用到的所有技法與體勢,都能從此帖當中找到依歸,此作共有943字,曾經有專家說道:練好這943個字,你的書法必能大成。
  • 標準草書字帖,草書入門帖《唐人月儀帖》
    草書入門帖《唐人月儀帖》《唐人月儀帖》黃麻紙本墨跡,無款,傳唐人書,又名《唐人二十月友朋相聞書》。帖為草書,釋文為小楷,存草書五十三行,五百四十一字,小楷釋文五十四行,五百四十四字。帖分十二月令制為尺牘,前人稱為"月儀帖"。此帖文不同於晉索靖《月儀帖》。今缺正月、二月和五月三首。其草書筆勢圓勁,擒縱自如,深得晉人風韻,頗似孫過庭草書的風格。草書旁附有楷書釋文,字雖小,但飛動變化,不可端倪,宋以後人難有企及者。明解縉跋為唐人書,跋謂:是冊"辭古筆精,洞達神妙,中間釋字,亦且灑落"。
  • 狂喜的灌湯包
    我愛灌湯包,也愛它既沉靜又隱藏激情的外表,好像一座潔白的大理石雕塑,光滑可人,好看的灌湯包,則像有靈魂的人像雕塑,七情六慾在表皮之下流動,雖然固定不動,但其實早已鉤破饞欲,情緒衝破閘口。凝滯的湯汁在細細的麵皮裡是怎麼被熱氣蒸騰的,我們只能隔著那個竹屜想像,鮮肉和湯汁在麵皮中如何交融,沒有捅破的情緒和味道一樣,用食客的想像力給自己加碼,讓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