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們,主內平安!
今天的聖言選自聖瑪竇福音6:7-15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蒙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因為你們的父,在你求他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
祈禱是由傾訴和聆聽組成。
耶穌說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因為父已經知道你心中的願望,也知道你需要什麼。祈禱需要聆聽內心的聲音,特別是攪擾的、不願面對的內在感受,看一看是什麼在不停地糾纏著自己的心?
這段聖言中出現最多的詞彙是寬免二字,足以說明祈禱時的核心在哪裡。
寬免別人的過犯,自己就被寬免;不寬免別人的過犯,自己也不被寬免。天父不願意我們生活在怨恨中,希望我們能彼此接納,彼此寬免。能夠彼此寬免,就是愛的表達。
若我們不寬免就是永遠地停滯,不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將阻礙我們與天父的關係。
寬免必須從面對自己的內心開始。寬免別人的過犯,是內心的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轉變。挑戰是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傷害,會束縛內心的自由,無法進入內心深處,看清真正的自我。轉變是接納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傷害,不只是語言上的安慰,思想上的默認,而是看到真實的自己,認識自己的軟弱和需要,把一切交託給天父,讓天父來幫助自己。所以,寬免是接納別人的過犯,同時接納自己的傷痛,真實地放在天父內,任由天父安排。
接納就是愛的一部分,接納別人的過犯和自己的傷痛,就是愛的開始。真正的寬免來自天父的大愛,療愈我們的傷痛,用愛滋潤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像他一樣愛人。
主耶穌,求禰增加我的信德,完全信靠天父,敢於把一切都交託給他,特別是自己不願面對和不願接納的傷害,願天父的愛治癒我,阿門。